在功能负荷试验检查中,重。点发现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自主性神经不稳定的人,例如将被检者的手放在冰水中作冷加压试验,借以评价其植物神经功能是否稳定;记录心电、心音、心冲击波和超声心电图等作分析评定;注意内分泌腺功能检查,其功能过高或过低都属单项不合格。外科检查重点放在脊柱退行性营养障碍性改变、骨质增生、脊柱形态改变及各种关节运动障碍。直肠检查中如有直肠息肉者不宜参加航天活动。
神经科检查:重点是脑电图检查、常规检查结果与视野测定、听力测定及温度试验。对检查情况作出综合判断。眼科检查:除常规视力检查外,重点为屈光视野、眼压、眼肌平衡、深部感觉、明暗适应能力检查等等。
耳鼻喉科检查:除一般常规检查外,重点为听闻测定、语言辨别、前庭功能、嗅觉功能等检查。
化验检查:在检查血、尿、便的正常基础上,重点是血容量检查,血钾、血钠、血磷酸盐、儿茶酚胺、糖负荷试验,草酸尿、尿素清除率、精子计数、脂类代谢等检查。
X线检查:做头颅、副鼻窦、全齿、脊柱、胸部、腹部等X线照片,以观察其是否正常。
其它必要的检查:妇女宇航员的选拔要检查妇科。技术试验性检查项目,包括特殊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或用超声波检查等。
人体生理及心理选拔
当人进入太空后,受到狭小生活空间、高度沉静和孤独以及综合性太空特殊环境因素的刺激,同时要随时准备处理瞬间的意外情况变化等,这给人体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较大的负荷。神经类型不稳定的人、应变能力不强的人、注意力和洞察力不强的人、生理耐力不强的人都不能被选人航天人员行列。故生理与心理选拔是宇航员选拔的重要标准。这项选拔一直贯穿到宇航员进入太空之前,包括被选上的预备宇航员,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训练中,也要继续进行心理与生理的考查。如在太空模拟舱中进行太空生活训练时,重点观察其完成航天任务的行为表现和反应特点,评价他们协同动作、独立完成任务与克服困难的心理与生理表现等等。人体生理与心理选拔主要有如下各项。
工作能力的检查与评价:这项选拔内容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心算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空间定向能力和心理运动能力的测试与检查等。
个性(性格)特点的选拔:要进行个人情绪稳定性及应激能力的测试,看其在失败情况下的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要进行个人个性趋向及机动力形成的测试,观察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看其社交、个人热情、性情和思想交换特点、灵活性等。
实验心理学选拔:它包括视觉运动反应、对运动的客体反应、语言联想、姿势协调等实验检查,并进行墨迹试验和主题理解试验的检查,以评定其心理反应能力。
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与神经系统及其既往史的检查及询问。它包括了解被选人是否患过精神病、个性紊乱、飞行恐惧感、健忘的特点及其历史。是否服用过影响精神的药物,并对应选者进行有关妨碍飞行安全或完成飞行任务的其它精神上不利因素的检查与询问,此外,还可了解献身于航天事业的信念等等。
航天特殊因素耐力选拔
针对载人航天过程中所遇到的火箭冲击力(即加速度)、失重、低气压、振动、窄小活动空间和生活节律变化等特殊因素,进行试验性耐力检查,是选拔适合于航天的人员最必要的手段之一。选拔的目的有二,一是把对特殊因素敏感和耐力差的人淘汰掉,从中查明人体潜在性疾病的存在;二是判断人体的功能储备能力,选拔有特殊耐力的人。
这项选拔工作,需要模拟航天特殊环境,所以要有各种类型的特殊仪器和设备,如太空舱、人用离心机、震动台、旋转台、环境模拟舱和特殊功能检测仪器等。苏美两国由于开展载人航天事业较早,这方面的仪器设备较齐全、而且数量也大。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相对齐全的设备仪器。航天特殊耐力选拔项目大致有如下各项。
特殊心电图检查:这里所说的特殊是指人在航天时可能遇到的特殊环境引起的心电变化。在加大人体负荷情况下检查心电图变化,来综合分析人的健康与耐力。因为在航天中主要靠心电图波来进行飞行医务监督(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心脏兴奋与传导系统紊成都会引起心电图波的变化),因此在各种选拔中,心电图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肺功能检查:人在航天中处于人工大气环境,即载人航天器内人造的微小气候环境中,这就要求宇航员有比一般人员强的肺功能(呼吸功能)。所以在选拔时,除作常规检查外,还要用闭合气量法和最大呼吸气流透气的方法,对肺功能进行评定。
立位耐力检查:由于失重环境的影响,人体血液再分布,返回地面时又因重力恢复头部血液相对减少,对于立位耐力差的人会产生晕阙现象。在选拔中,将被检查者的体位倒立或倾斜,再复位,用仪器、直观方法、心电图波方法综合评定其立位耐力和心血管调节功能。
有暂时晕厥或意识丧失的人不能选为宇航员。
最大体力负荷检查:一般用跑台和自行车功量计方法,使被检查者达到疲劳程度,观察心率、心电图和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和最大耗氧量。这种检查项目除能测定体力强弱外,还可查出人体某些潜在性疾病。
前庭功能检查:日常所见到的晕船和晕车的人,是人体前庭功能不好的人,人体的前庭器官位于内耳。可利用特制的设备(如秋千、转椅、转台)造成线性加速度或角速度、角加速度,对内耳前庭器官进行刺激,或用冷水或热水刺激外耳道,使人体发生一定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或眼球震颤等,来综合评定前庭功能情况乙有时心电图波也会发生变化。
人体前庭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及锻炼来提高,所以这项选拔也弓直延续到上天之前。通过锻炼使前庭功能稳定的人,也可以进入太空。
低气压与缺氧耐力检查:这项检查是在低气压舱内进行,的。所谓低压舱,就是在地面按太空环境条件所建立的、模拟低气压到类真空环境的设备,它由舱体本身和抽气系统、监控系统、供氧系统和有关测式仪器设备所组成。检查时把被试者放在被抽成低压环境的舱体中,进行抗缺氧与抗低压耐力实验,并通过各种测试仪器进行检查和对被试者的行为进行观察。例如在地球海平面,气压为1个大气压(1大气压约等于1千帕),其中空气中的氧气占五分之一稍多点,如把低压舱抽成半个大气压时,相当于5000米高空,其中氧气也相对减少,人体就出现缺氧症状,长时间不供氧气就会晕厥,”耐力强的人则坚持时间长,这就是抗缺氧耐力强。航天人员的条件必须是抗低压和抗缺氧耐力强的人,有潜在性晕撅和有晕厥素质的人,都通不过这项实验检查。
超重耐力检查:人体乘坐的载人航天器要用火箭发射,火箭推进带来的冲击力,即加速度对人体有一定影响,个体之间对这项环境因素的耐力也有差别。这项选拔在进入太空之前要不断进行,因为超重耐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检查和训练在离心机上进行,离心机可以按需要造成类似火箭的加速度。离心机利用实验座舱围绕轴心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提供重力变化,以模拟火箭飞行时所产生的加速度。人体对这项环境因素的耐力与方向有关,从头部到足部称为纵向加速度力,人体的耐力较小;从胸到背部叫横向加速度力,人体能较大地承受。一般航天器的座椅姿式均采用承受横向加速度力的方向,选拔性检查也采用这种姿式。
失重耐力检查:真正的失重状态进入太空才能体验到,在地面模拟的失重状态只是暂时的低重力现象。这项检查一般在预备宇航员中进行。一般的方法是利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造成20~30秒钟的失重状态,检查人的定向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心率和血液循环情况以及进食方式等等。特别是第1次进入太空的人,必须作这项检查和考验,实际上这也是一项宇航员的训练项目。但飞机抛物线飞行所造成的失重状态的前后都伴随着“超重”现象。故这项检查也称为“超重、失重交替耐力检查”,其检查结果要综合评定。
振动耐力检查:火箭起飞和载人航天器返回时都会遇到机械振动环境,因为振动可能诱发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及其它生理不良反应,个体之间对振动的耐力也有差别。振动耐力检查要在特制的振动台上进行。振动台是专门模拟各种振动的设备,除检查人体的振动耐力外,主要用于研究人体生理功能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减振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在选拔振动耐力时记录相应指标,对振动刺激敏感性过强的人不适合作宇航员。
沉静耐力检查:也称为“隔绝实验”检查,是针对太空环境的沉静和航天人员的孤独感而设计的项目,检查是在地面的太空环境模拟舱中进行的。把被检人送入与外部隔绝的模拟生活舱里,让他过着类似进入太空时的生活,吃航天食品,在舱里划、便,用这种方法测定候选人适应异常环境和对渺L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这项试验,对初进太空的人一定要进行,这也是一项宇航员的训练项目。苏美两国在未进入太空之前,对这项耐力试验非常重视,把它列为重要的指标之一。随着载人航天的实现,天上地下通讯联络系统增强和宇航员生活不断多样化,这项指标的意义也随之下降。
各国航天人员选拔概况
前苏联用生物探空火箭作过30多次高空飞行(110~540千米)枷次用载有高等动物,的生物卫星研究人在太空生存的可能性,但毕竟还是缺乏人在太空飞行的实际经验。因此前苏联对第1批宇航员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在以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航天人员的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随着人类第1名宇航员前苏联的加加林进入太空,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太空探索项目的增多,对宇航员的选拔条件也有所变化,妇女和科学家、工程师也被一入选拔对象。到1988年底前苏联已进行了15批选拔,共选出预备性航天人员近300人,经训练合格已乘航天器进入太空者有142人次(共79人)。在已经进入过太空的航天人员中还包括其它国家选出的宇航员。13名,按前后次序,捷克、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古巴;蒙古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法国、叙利亚、印度、阿富汗等国各1人。在接受训练的预备宇航员中也有外国选送来的。
美国是随着前苏联人进入太空之后第2个进入太空的国家,从50年代末开始进行宇航员选拔。虽然这个国家的航天生物学和航天医学的研究也是在50年代大规模开展起来的,但当时受前苏联载人航天技术领先的压力,在第一批宇航员选拔时,显得忙乱和紧张。
美国为了与前苏联争夺太空优势,在1958年10月成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这个组织统管无人和载人的航天活动。航天人员的选拔和训练也由这个组织负责。从1959年到1985年共进行了11批次的选拔活动,共选出157名宇航员。到1988年为止乘各种型号载人航天器进入过天空者(包括非职业性宇航员)共213人次,其中包括前西德3人,法国、加拿大、荷兰、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各1人。美国对宇航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逐渐形成一些标准,称为NASA学标准Ⅰ级、Ⅱ级、Ⅲ。
从第4批次开始,除从空军人员选拔之外,增加了对科学家宇航员的选拔工作。按进入太空的目的任务不同,其选拔标准也不一样。身体素质均按这个表所规定的条件执行。
中国是火箭技术发明国,古老的中华民族早就有“奔月”的理想。中国人进入太空终将实现。新中国建立之后,科学事业突飞猛进,我国航天技术倍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在不载人的航天技术成就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载人航天技术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已不是空白,早在50年代末期随火箭技术研究的进展,航天生物学和航天医学也随之开展起来。这时也正是苏美两国载人航天技术进入高峰的时期。我国在60年代中期先后发射高空生物火箭成功,更促进了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大中小型航天地面模拟设备相继研制成功。为进行载人航天技术的预先研究,在7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首批宇航员的试选工作;我国首批宇航员试选对象是空军飞行员或飞行学员,选拔标准也与苏美两国选拔首批宇航员相同。选拔程序是,先从适合条件的人员档案中查找男性合格者,根据年龄、体重、身高和一般健康状况挑选出被检对象,然后进行飞行技术、心理生理及一般医学标准检测和选拔。复选项目与国际上选拔宇航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相同,如进行身体各系统的全面检查,进行部分试验性选拔和特殊环境因素的耐力检查。最后在一定的环境模拟设备上进行某些特殊耐力的试验检查。
我国除进行宇航员的实际试选之外,对载荷专家的选拔标准和条件也有所研究。我国载荷专家的选拔有两种意义:一是为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准备上天做科学实验的合格人选;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乘国际上他国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可能性。
法国在开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颇为积极,它是欧洲航天局(以英文字头拼起来简称ESA)主要成员国。法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政策是多边型开放原则,与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都有合作协定。除此,它还自主地进行本国的载人航天器的研制工作。
1977年欧洲航天局就开始着手与美国合作研制“空间实验室”,航天人员的选拔也随之开始了。首次选拔对象与苏美法中等国不同,主要是载荷专家的选拔。原订为第一个空间实验选出6名预备宇航员,由各成员国初选送到欧洲航天局(总部在前西德),结果报名申请愿当宇航员者达2000多人,前西德有700人报名应选。由于初选标准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医学n级标准,其淘汰宰相当高。这次选拔程序和方法基本略同于其它国家的选拔。首先是由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在本国发出招收通知,并进行筛选,初选合格者再由欧洲航天局组织进一步体检和特殊试验检查,最后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共同评定。这次选拔共选出4名合格者接受航天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