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名胜趣谈
8183200000044

第44章 避暑山庄之谜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近郊,又称“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是清帝王避暑和处理朝政的离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历时87年,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才宣告竣工。园林面积约564万平方米,为颐和园的两倍,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宫殿古朴典雅,与京、沈故宫大相径庭。苑景由湖、平原、山峦三个景区组成,水乡园林、平野草原和山区斋堂诸般景色兼而有之,康熙皇帝曾以四字为三十六景题名,如烟波致爽、澹泊敬诚等;乾隆皇帝还曾以三字为另外三十六景题名。这72处景点散布于苑景各景区之中。

山庄宫墙随山势起伏而筑,气势宏伟,长达10千米。园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如楼台廊庑、桥亭轩榭、寺观塔碣。各种建筑,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

清代皇帝在山庄南部的宫区处理日常政务和居住,这一景点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宫殿青砖素瓦,参天古松环绕在其四周,与北京故宫的庄严豪华形成鲜明对照,“澹泊敬诚”、“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宫殿是其主要建筑。

澹泊敬诚殿是节庆日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面积583平方米。由于整个大殿的木构件全部使用烫蜡楠木,楠木味清香可闻,故又称“楠木殿”。大殿全为青砖素瓦,楠木上不施彩画,显得肃穆淡雅,山庄的生活气息极浓。

从清康熙至咸丰皇帝150年间,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政府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六世班禅曾于乾隆四十五年自西藏来到山庄为乾隆祝寿,乾隆就是在这里接见了他,并赐茶于四知书屋。

烟波致爽殿是避暑山庄寝宫正殿,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修建。咸丰皇帝的卧室位于殿西头一个小房间内。

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逃到山庄,临死前曾在此屋密召八位重臣托与重托,嘱告他死后不要让那拉氏专政。当时,慈禧正躲在背后小屋内偷听。她立即假传圣旨派出密使,杀掉了几位大臣。从此清王朝受慈禧控制达48年之久,她把中国人民推向了苦难的深渊。

湖区在宫区以北,此处湖光变幻,亭榭掩映,洲岛错落,花木葱茏,完全是一派江南景色。月色江声、青莲岛、如意洲、金山、清舒山馆、戒得堂、文园狮子林等10来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洲岛分布在湖面上,以桥、堤将这些小岛连接起来。

平原区位于湖区以北,当年此处碧草无边,野兽奔走,大有边塞牧区的景色。著名的万树园,曾经是当年的赛马场,此园内绿树成荫,麂鹿徘徊,野兔嬉戏,几个蒙古毡包掩映其间,更增秀色。

在这里,清乾隆曾接见过英国使节和班禅六世,宴请蒙古王公、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并观看烟火、杂耍、马技、摔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节目。

山区在山庄西、北两面,山密自南而北绵延起伏,“锤峰落照”、“四面云山”、“南山积雪”、“北枕双峰”四亭建在四个高峰上,于四亭上居高临下,纵目远眺,山内幽谷溪流,峰回路转,可清晰地领略到外八庙的宏伟壮丽。

从康熙到咸丰帝历代皇帝每年都要在山庄里住五六个月,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来自西北部蒙古、青海、新疆的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来自西南部西藏、四川等地的藏族、苗族,以及来自台湾省的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首领头目都到山庄朝觐皇帝。到这里进行友好访问的还有朝鲜、南掌(老挝)、安南(越南)、缅甸等国的使节以及国王,甚至连英帝国也派使团长途跋涉来山庄谒见清帝。民族的团结和边疆的安宁正是因为国家的强盛才得以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