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089

第89章 高瞻远瞩

“原文”

南阳邓禹杖策追秀[1],及于邺[2]。秀曰:“我得专封拜[3],生远来,宁欲仕乎[4]?”禹曰:“不愿也。”秀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5]!”秀笑,因留宿间语;禹进说曰:“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6]。更始既是常才而不自听断[7],诸将皆庸人屈起[8],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历观往古圣人之兴,二科而已[9],天时与人事也。今以天时观之,更始既立而灾变方兴;以人事观之,帝王大业非凡夫所任,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也。况明公素有盛德大功,为天下所向服,军政齐肃,赏罚明信。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秀大悦,因令禹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每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皆当其才[10]。

“注释”

[1]杖策:即执鞭。指驱马而行。[2]邺:地名。在今河北临漳县北。[3]专:负责。[4]宁:难道。[5]意谓名垂青史。东汉初尚无纸,字写在竹简、布帛上。[6]赤眉、青犊:皆西汉末年的义军。[7]听断:处理事务。[8]屈起:崛起。[9]二科:两条。[10]当:相称。

“译文”

南阳人邓禹驱马而行,追赶刘秀,直到邺城才追到。刘秀说:“我负责封爵任官,先生远道前来,难道是想做官?”邓禹说:“不愿意。”刘秀说:“既然如此,你想干什么?”邓禹说:“只愿阁下的威望和恩德普及四海,我能在你的属下尽尺寸之力,使我借以名垂青史而已。”刘秀欢笑,留邓禹住下闲谈。邓禹进言说:“如今崤山以东还没有安定,赤眉和青犊的人马数以万计。刘玄本是平常人物,而且又不亲自处理政事,将领都是庸碌之辈,靠着机遇爬到高位,志向在于发财,争着卖弄权势,从早到晚自我快乐罢了,没有忠诚正直,没有聪明智慧,没有深谋远虑,不是想要尊主安民的人。观察古代圣明君王的兴起,不过两条:天时和人事。现在从天时来看,刘玄即位后,天象变异却兴起了;从人事来看,帝王大业,非凡人所能胜任。土崩瓦解的形势,已经可见。阁下虽然立下了辅佐的功勋,但恐怕还是没有什么成就。况且您一向具有盛大的德能和功勋,为天下所向往和敬佩。无论带兵或从政,纪律严肃,赏罚公开有诚信。当今之计,不如招揽英雄,务求取悦民心,创立高祖当年的功业,拯救万民的生命。以阁下的远虑,天下不难统一。”刘秀非常高兴,因而命邓禹在营中下榻,和他磋商。刘秀每次任命或派遣将领,多征求邓禹的意见。邓禹对将领的判断都与他们的才能相称。

“点评”

邓禹的进言,是战略性的。分析更始的不足道,推崇刘秀的志大才雄,基本符合历史的事实。这一番谈话,大大鼓励了刘秀的雄心壮志,增强了刘秀的历史自觉性,促使这位东汉王朝未来的开国皇帝明确自身所担负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