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公共场所遇到孩子耍赖的情况是比较头疼的,一方面不愿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另一方面顾忌场合又不能大声训斥孩子。其实,要让孩子改变这种行为,不是要打击孩子表达要求的欲望,而是改变孩子表达要求的方式,以及提高孩子被拒后的心理承受能力。
1.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为了避免在公共场所因孩子哭闹弄得很狼狈,父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打好“预防针”,让他明白你的决心不可动摇。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一定要说到做到。比如,每次外出前可开列一个清单,告诉孩子只能买清单上列出的东西,并坚决按照清单执行。可以在进商店之前,再向孩子重申一遍要求加以强化。这非常关键,一定不能动摇,因为这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
2.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年龄较小,而且是因为受了什么委屈才哭闹的,这时家长最好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等他们平静下来以后,再对他们进行耐心地教育,提出你的希望和要求。
孟盟的额头被桌角碰了一下,这下可不得了了,小家伙立刻大哭起来。爸爸怎么哄都不行,孟盟非让爸妈把桌子扔出去。这时妈妈突然对儿子说:“哟,宝宝流了这么多的眼泪啊,都快变成一条河了,得找个杯子收集起来。”爸爸一听也在旁边打趣:“不行,得找个大碗。”等把大碗找来时,孟盟已破涕为笑了。
其实,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当孩子去注意新鲜、有趣的事情时,就会忘记自己哭闹。这时,就可以对他进行耐心地教育了。
3.假装走开
“走开”是处理孩子在公共场所为某种目的而哭闹的最佳方法。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放下他,然后假装走开。因为父母离开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会使他暂时忘掉哭闹的目的。但是,不要离开他太远,以免他害怕。只要他静下来,父母就赶快过来,并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对孩子说“我们到那边去看看”。如果这一招不奏效,那就只能强行把孩子带离公共场所了,以免影响其他人的活动。
此外,孩子哭闹时切忌打孩子、吼孩子,这样只能让局面更糟。
§§第12章 大声尖叫:让人觉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