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各国都将派出的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的临时代办,称为“使节”,是指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古代,“使节”最初并非是指人,而是指物,是一种官职的凭证。
“使节”原来的本意中,“使”是出使,“节”指的是“符节”,也就是信物。因此,使节就是指古代出使之人奉命去外国时手拿的信物。
“符节”也有不同式样,一种是用竹石等刻上文字,然后一分为二,每人各拿一半当做信物;另一种是君王用上乘物料精工细作的,他人不易仿制的特殊信物,不必一分为二。出使之人所用的这类特殊信物称为“使节”,这种帝王特制信物多用铜铸造而成,装上一条长竹为柄,上面点缀着牦牛尾之类的装饰物,也叫旄节。由出使之人手持这种“使节”出访他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苏武出使匈奴,都拿着这类“使节”。
到了后来,“使节”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开始用来指派驻一方的官员。如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曰:“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现在,由国家派驻他国的官员已不再手持“符节”,而以信函公文为主,但“使节”作为派驻官员的称谓却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