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各自爱
8274400000009

第9章 被小说打败的自传

从去年夏天等到现在,格雷厄姆·格林的传记下册《逃避之路》终于出了,作为格林粉当然要收。读了以后发现,这本下册算是比上册(《生活曾经这样》)有趣——格林小说的情节故事都是精加工,有苦心经营的波澜和设局,但是他有几本书是解除文字武装的,一本是《梦的日记》,还有就是自传的上册。私心觉得,格林的传记没有小说精彩。格林不善于老老实实地端坐在那里自我交代,这本传记的下册,谈了他的创作和人生经历,但是文字的组织形式像小说笔法,有场景,有故事,有很多配角,等于是把素材立体剪裁过,就比上册好看,但仍逊于小说。

作为读者,我们平时都是站在成品这一端,而小说家面对的是原始素材。读格林的自传,可以当做是参观他的加工车间,看他谈论自己的写作历程,写每本小说时的情境和灵感源——作家的创作札记也有异,契诃夫好像都是几句话,一个人物形象;村上春树为《1Q84》做准备的《地下》则很翔实;格林则是一边四处考察,体验生活一边生灵感,记下所遇所感,不断修正情节格局,人物个性,调整出口入口。契诃夫笔记通常是只言片语,记录人物及其最富神采之细节,而格林考虑更多的是事件,情节架构,安插抖料等。大概因前者写的都是短篇而后者是长篇。

格林这本自传,还可以当环球游记看,他的“游“和“写作”一样,其实是“逃”,藉此来逃避痛苦,空虚和抑郁症的折磨。他经历丰富,谈资丰厚——格林做过记者,特派员,间谍。

他很会带你玩,不断变换叙事场景,南美——《哈瓦那的特派员》,非洲——《问题的核心》,墨西哥——《权利与荣耀》,纳米比亚——《没有地图的旅行》,只有那个《布莱顿硬糖》是在英国本土。话题宽泛,随性所至,政治,宗教,美容,服饰,哈哈,一个玩兴不衰的熟男。

诚如唐诺所言,“格林,这个小说史上最多疑世故的书写者之一,笔下倒常出现信仰超级坚定入火不燃入水不湿的正面人物,这人物不是像神像一样供着,而是被其他角色不断攻击质疑挑衅讪笑,但和那种把美打翻全部变成丑的作家不同,格林会一直和人物辩论下去,期待善可以获胜,虽然就像人生一样,往往不会有终极输赢”。格林的叙事方式,和体味,让我着迷,像一个世故又体贴的熟男,他顾及你的情绪,说故事总是不温不火,没有激烈的情节,没有政治意味,没有少年人的血性劈杀,没有老人的兴味索然,就是一个中年人的人情通达,什么都见过,早已水波不兴,宠辱不惊了。丧失信仰,却怀有信念,他的笔下,恶无所不在,而人又在沉沦中挣扎。他久经情场,对女人,会品味,也有理解力和恐惧。

他书里当然有极善之人,比如《问题的核心》里的斯考比,可是他为了行“善”却得以“不善”为路,为了给郁郁寡欢的妻子度假所以渎职受贿,因为怜悯丈夫遇难的海伦而出轨。走人性的平衡木,玩临界点,没有人比格林手势更圆熟——关于小说比自传好看,再举个细处的例子:格林1942年在西非接到家人电报,是两封,一封说父亲病重,另一封是去世,结果两封递送次序弄颠倒了。而在《问题的核心》里,这个素材被使用了。就是风雨之夜,斯考比安慰新寡的海伦,说自己当年收到女儿病亡噩耗,是两封顺序弄错的电报,恍惚后他感到绝望的安心,随即他因怜悯爱上她——自传里这个故事交代的干巴巴的,而小说里,则被格林写得汁水淋漓,颇为动人。

而我至今仍然记得读《恋情的终结》时,那种心惊。书取材于格林自己的真实经历,他曾经与一个议员的妻子相恋。莫里斯第一次爱上萨拉的餐馆,他们点的牛排洋葱,他们做爱时发出嘎嘎声的楼梯,都是有原本的。而这些场景,在小说里被安插得行云流水,全无设计痕迹。比如那盘洋葱,“因为一盘洋葱而爱上一个人,这可能么?而我就是在那一刻坠入情网。”对洋葱的讨论,让格林觉得凯瑟琳是个率性而真实的存在。

书里的女主角,和黄药师他老婆一样,纯属摆设。书的亮点:一,格林的嫉妒,二,亨利的隐忍。前者已经被无数人讨论得口水飞溅,我来说说后者。亨利是个寡淡的丈夫,公务员,居家气质,结婚N多年,最初的激情,早已冲淡成平淡的逐日,由此他的妻子,美丽灵性的萨拉,红杏出墙,爱上了心灵契合度更高的格林。

格林是个作家,小器,妒心,破坏欲旺盛,在泪水和疼痛中方能感觉自身的存在,至少这本书的叙述,是倾斜的,像是一个人和自己对爱情的偏见角力。前半本书里,他都用格林式的剑锋奚落着这个绿帽子丈夫,作为一个成功的勾引者,格林一定享有某种优势和制高点快感吧,可是到了后半本书里,他才知道,那个他眼中迟钝,乏味,情商低下的丈夫,其实早就明了他和自己妻子的奸情,这个绿帽子丈夫,甚至在妻子过世以后,主动来找格林谈论自己的亡妻,“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害怕的事,就是有一天回家,发现她留下一封告别的信。她死了,我总算可以知道,每晚她在哪里了。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和她说话,现在她不在了,我来和你说说她也是好的”。

当年看《包法利夫人》,使我深受震动的,也是那个绿帽子丈夫,在妻子服毒自杀后,一边倾家荡产地帮她还债,一边独力抚养遗孤,有一天,他牵着女儿的手在街上走,看见妻子的姘头,他默默看着对方远去的身影,心里涌起一缕柔情,这个男人,和“她”厮混过啊,毕竟是个睹物伤情的纪念品,哪怕它的载体和外壳,是屈辱和蒙羞。谁没有几分傲骨呢,可是爱岂容你骄矜?爱情全他妈是天降横祸,你激情如火,也许正撞上对方急于如厕,即使全世界的人施你青眼,那个你爱的人未必愿意多看你一眼,有经验的人说“爱比死更冷”,“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没错,不久包法利郁郁而终。

爱情的可贵,是因为它的质地,和人性是一块布料上裁剪下来的。如果一种爱情,只是甜熟的赞美,温柔的呵哄,浮泛的肉欲,只有积极,建设,平等,互动,那是因为它的钻头没有深入人性的深处,飞沙走石,继而激起渣滓和秽物。格林的挑唆,自私,占有欲,亨利的卑贱,逃避,怯弱,萨拉的摇摆,背叛,不忠,都是爱的排泄物。廖一梅说,“深刻的感情从来与满足无关,满足只能贬低情感,使情感堕入舒适,惬意和自我庆幸的泥潭。爱一个不爱你的人,一个登徒子,一个同性恋,那些无力满足你的人,这样你可以更加清晰地遭受爱情的重创,没有虚荣心的愉悦,安全感的满足,甚至没有身体的舒适,只有爱情,令人身心疼痛的爱情”。

我一直在想,我的性格,或是说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成型于年轻时读过的大量西方小说,也就是说,我思考事情的角度,不是模具酌量式,比如拿“道德”“理教”去量,而是看因果成长线。就是看人物在特定情境中有没有做这件事的必然性。

我个人最喜欢的格林小说,是《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我对格林的心理历程一直很感兴趣。他十四岁就有抑郁症并接受心理治疗,在自传里他当然也谈及此事,但远没有小说写得舒展。奎里对咒骂他的莱克尔说,“我已经二十年没有过痛苦的感觉了,想让我痛苦,需要一个远比你强大的人”,“我早已从生活中退场了”……浸润角色的颓废,那种存在感稀薄,对万事的倦意,和世界无法生摩擦力的疲劳感,挺生动。奎里因为抑郁症,放弃了业已成功的事业,走上了远赴非洲的“逃避之路”,他去救助麻风病人,绝非史怀哲医生或特雷萨修女式的善心,也不是《刀锋》中拉里式的求道,而是“精神冷漠症”,也就是生命处于被动状态,听之任之……这是我看到的关于抑郁症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