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煮酒论诗词
《卜算子》是苏轼的词作中广为流传的一首,为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于黄州,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此可知《卜算子》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首句中“缺月”“疏桐”、和“漏断”点明时间,月是残月,桐叶稀疏,漏断钟鸣,时间应在深秋的凌晨,这为后面的“寒”与“冷”埋下了伏笔。天将亮,人初静,表明诗人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而一个“挂”字,既巧妙地把天与地的景色勾连起来,又带给人无限空旷寂寥,由此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地表达了出来,为后面的“无人省”埋下伏笔。在这深秋的凌晨,只有幽人独来独往,“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己,他此时隐隐约约看见一只孤鸿的影子,与孤独的“幽人”对照,显得孤独寂寞。“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开始转入写孤鸿。孤鸿刚一栖身,又遭惊扰。“却回头”,逼真地描摹出受到惊扰的神态。“有恨无人省”,到底是恨什么呢?苏轼未正面回答,是恨失群?是恨受惊?句中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心怀幽怨,张皇四顾之下,拣尽寒枝也不肯栖息,倍加寂寞清冷。其实,这里明写孤鸿,却暗喻自己,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在政治上被监视,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在此词中,作者抓住“孤鸿”这一特定的审美意象来状物抒情,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处境。另外,孤鸿宁愿待在凄冷的沙洲上,也不肯随便栖于寒枝之上,联想到苏轼本人的气概,应想到“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更表达了作者不肯随波逐流的清高姿态。
词人故事
宋仁宗嘉二年(1057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的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是一篇文字朴素且内容丰富的文章,欧阳修看了这篇文章禁不住拍案叫好。当时的考卷是密封的,看不到考生的名字,欧阳修揣测可能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写。他本来想把这篇文章 评为第一名,但是曾巩是他门生,怕人们说他偏袒,就把它评为第二。直到发榜的那天,欧阳修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苏轼。不久,苏轼来拜见欧阳修。欧阳修跟他谈了一阵子,觉得他气度大方,才华出众,非常欣赏他。苏轼走了以后,欧阳修跟他的老同事梅尧臣说:“像这样出众的人才的确难得,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呢!”成语“出人头地”也就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