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亮出真我的资本
8282500000013

第13章 学好语言:亮出“爷爷”的魅力(2)

寻找与对方的感情沟通点,这是增强交际语言“亲”和“力”的一个重要诀窃。当年曾有一位日本议员要去会见埃及总统纳赛尔。他知道自己和纳赛尔在兴趣、爱好、脾气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大距离,于是,在会见前,认真作了一番研究和准备。谈话时,他并不急于马上转入正题。而是先随便地聊起天来。他说,尼罗河与纳赛尔这个名字,在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满足对方的自尊心)。他知道纳赛尔曾经当过上校,和英国人打过仗,被英国人骂作“尼罗河的希特勒”,于是他告诉纳赛尔说,他也曾经当过上校,也曾同英国人打过仗,被美国人骂作“马来之虎”(通过认同,缩短两人的心理距离)。然后又说,他曾经读过纳赛尔写的《革命哲学》,他很欣赏,觉得纳赛尔的书充满了幽默感。果然,谈到这些,纳赛尔感到非常兴奋。两人从一开始,说话就非常投机,仿佛一见如故。纳赛尔说,的确,他这个人不仅讲实力,而且还很注重人情。这位日本议员对此也深表赞同。就这样两人越谈发现两人的共同点就越多。聊到最后,纳赛尔禁不住高兴地说:“你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都到我们这里来作客。”到这时,日本议员才转入正题,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自然,交谈也非常成功,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双方都很满意的协议。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一点启发:交际语言的“亲”和“力”并不是由华丽动听的语言产生的,而是从人们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及强烈的感情共鸣中所产生的。别人从你的话里听出了你对他的理解和尊重,就会感到如浴春风;而从你的话中发现了许多共同的语言,就会感到彼此之间心心相通。有了这两点,别人就会乐意把你引为知己。这就是语言“亲”和“力”的神奇所在。

六、怎样说服别人,使人为你效劳

有位国家首脑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有本事说服别人为你做任何工作,你就什么也不需要了。如果你没有这门子本事,你有的东西再多也没有用处。”

这话可说对了,除非你懂得这道理,不然,就别想更快地成功!

让我先来分析上述那位要人所说的话。法国评论家罗伯特说:“我们可以强词夺理来压服别人,但你无法使对方口服心服。对方辩不过,只好认输,但并不心甘情愿,结果我们还是一无所得,占不到好处。”

只有应用成功的方法,说服对方,使对方心悦诚服,佩服得五体投地,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这时你才能称得上是“爷爷”。

这里有真正成功的方法,提供给读者共享:

a.先不提你的建议。

b.常常先聆听别人的意见。

c.同意别人的见解,并表示应当如此(当然这是对你有利的)。

d.设法修改别人的意见,使双方的意见相接近。同意他们的看法,尤其是当他的修改和你的目标相去不远。

e.可能的话,不妨让步,除非是和你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f.在谈判过程中,不免有失望、不满,但也会有赞同、融洽,所以最终还是会达到你的目标的。

总之,不可强人所难,这样只会引起摩擦。采用同意后修正的策略,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赞同了你。让对方先提议,你才有更好的机会,利用对方的论点来迎合你的意图。

这不是一种容易掌握的技巧,不过,正如那位要人所说的,这是使你更快成功的重要技巧。所以,这一章是很值得你一读再读、详细研究的。

虽然每一种方法对你成功都有帮助,但我认为其中有一种方法最为重要,是你所不能忽视的。就是在说服别人之时,不能推卸责任,否则,你的一切都是徒劳。

如果忽视了这一个成功法,你将会终身蒙受优柔寡断、挫折和失败的折磨。

你的理想能不能实现;你能不能化力量为行动;能不能有效地用其他成功方法,都有赖这个妙法的引发和推动。

这个成功的妙法,最初是由英国大科学家汤玛斯霍斯礼提出来的,他说:“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表现,就是无论你高兴还是不高兴,如果是应该做的事你便得做。”

这就是最有价值的成功诀窃了。能够做到这一点便能克服所有的困难,怎能不试试看呢?

在你有生之年,凡是你该做的,你都不推卸责任,这样,成功当然非你莫属了。

七、打动人心,与他谈最珍贵的事物

如何打动人心?如何使别人感兴趣?成千上万的推销员经过种种努力之后发现,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对方谈他最珍贵的事物:

高级面包公司的经理杜维诺先生,一直想把面包卖给纽约一家大饭店。一连四年,他经常打电话给饭店经理,多次参加该饭店举办的社交聚会,甚至在该饭店订房间住上几天,以便做成这笔生意。但四年来,杜维诺先生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学到了“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与他谈他最珍贵的事物”这条经商法则,他立即着手研究那家饭店经理最感兴趣、最热衷的事物。

他发现,那家饭店的经理是“美国旅馆执行者协会”的理事、“国际招待者协会”的主席。于是杜维诺以大量金钱赞助这个协会,热衷于协会的活动,并以此感到无上的光荣!

做这些铺垫后,杜维诺先生去见饭店经理时,根本不谈推销面包,而是将话题迅速切入“旅馆执行者协会”。杜维诺先生得到的反应令人吃惊:那位饭店经理搁下手头一切重要事务,跟他足足谈了半个小时。他满腔热忱地介绍那个组织。看得出来,那个组织是他的生命之焰。当杜维诺先生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他已“获准”加入“旅馆执行者协会”,成了一名“光荣的”会员。杜维诺先生压根没有提面包的事,但在几天之后,那家饭店的西餐部主任打电话给他,要他把面包样品和价目表送过去。

“不知您对我们经理做了什么手脚?”西餐部主任见到杜维诺先生时说:“但是,您真的把他打动了。”

杜维诺先生缠了四年未能成功的一笔大生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敲定了。如果杜维诺先生事前没有研究那位经理的兴趣所在,即使继续缠下去,生意也不一定能做成。

不妨把“话不投机”的对方当做会话训练的机器:

还有一种人,当他和某人在一起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可是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时,却沉闷得不讲一句话,这是什么原因呢?

俗语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些朋友一旦感到与对方讲话不投机,自己虽有话题,却不愿提出,而且打心底里拒绝接受对方的意见,这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应有的态度。而培养自己的会话能力,除了会话的场合与次数要多以外,更要把握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的机会,如果你不区别什么投机什么不投机,那怎么会成为会话高手呢?

在你的周围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对某个人有很深的成见,一见到他,就由衷地产生一股厌恶感,这时,你不要逃避,应该更积极地去跟他交谈,这是训练会话技巧的最佳办法。你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跟他谈,例如电影啦、音乐啦,通过这些交谈,可以促进两人之间的感情,增加彼此的了解。经过几次交谈后,或许你会发觉:“哦!原来他不是一个那么令人讨厌的人!”也可能你们会从此变成一对很谈得来的朋友。

日本影评家淀川长治曾说:“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令我讨厌的人。”这是一句了不起的名言,你如果能够除去不跟讨厌的人讲话的观念,你一定会变得很有人缘,会话技巧也必精进,这种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戏剧化描述经验再现的过程,让听众重新感知,跟随你的意念作出模拟反应:

所有的大演说家都会有一种戏剧感。然而,这并非一种希罕而只能在雄辩家身上找到的物质。孩童们多有这种丰富的戏剧感,我们所认识的许多人都有天赋的速度感,富有面部表情,善于模仿或做手势,它至少是这种无价的戏剧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多数人都有某种这样的技巧,只需稍加努力和练习,便能有更多的发展。

重叙事件时,在其中放人愈多的动作和奋激的情感,就愈能对听众造成印象。讲演不论多富于细节,讲演者若不能以再创造的灼热来讲叙,终是软弱无力。你要描述一场大火吗?把消防与火焰搏斗时群众所感受的强烈、焦灼、激奋、紧张的感觉给我们。你要告诉自己在水中做最后挣扎而惊恐袭上心头吗?让听众感受到自己生命里那些可怕时刻里的绝望吧。举例的目的之一,便在使自己的讲演为人们牢记不忘。只有使事例深印在听众脑海中,他们才会记得你的讲演,及你要他们做的事。我们总记得华盛顿的诚实,是由于樱桃树的事情,已借着韦姆斯的传记而深植人心。圣经《新约》是嘉言懿行的丰富宝库,其道德操守原则,凭藉富含人情趣味的事例而益形彰显、强化,例如“善良撒马利亚人”的故事即是。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如果你希望具有某种力量或品格,行动中就应做出仿佛你已经拥有的姿态。”在他看来,能在多大程度上对他人施加影响,往往取决于精神状态,取决于你首先具有能打动别人的足够自信。

八、“说不到点子上”怎么办?

在工作及日常交往中,常会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中有口若悬河者,也有木讷少语者,但每当他们开口说话,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话说得不到位——“说不到点子上”。比如大家谈论一个中心话题,而他(她)总没有一个恰切中肯的意见(绝非出于本意)。其后果是要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要么使听者不得要领、无所适从。

客观地讲,在现实口语表达实践中,限于时境及其他因素,每个人都曾有过话“说不到点子上”的时候,关键要看是否经常如此。倘若不分场合,经常是话“说不到点子上”,就属表达障碍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文化素质低。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文化修养的高与低同其语言表达的好与差是有直接关系的。古今中外那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即使其中的讷言少语者,谈起问题来也无不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可见,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同时还规范着其自身能力的表现。需要说明的是,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在现实口语表达实践中的层次是不同的。有些普通劳动者,虽然未读很多书,但其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谈起他们熟悉的工作及生活,也头头是道、丝丝入扣。这里,阅历就体现着一定的文化色彩,倘若让其到更高一层言语交际场合去游刃有余的谈问题,就是不可想象的了。比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在乡间农舍,她的口才肯定属上乘,但到了大观园里那帮整天养尊处优、以应对猜字为乐的人们中间,便处处现拙,给公子小姐们留下了许多茶余饭后可资欢愉的笑柄。

二是专业知识贫乏。有没有口才,能不能说到点子上,并不全是技巧问题。有些做领导的或公职人员在很多正式场合,如讲话、讨论、谈判中话“说不到点子上”,常常给人隔靴搔痒、拖沓冗长的感觉,这同他们的政策水平不高、业务知识不扎实有着直接的联系。常言道“熟能生巧”,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知之不多或一知半解,讲起话来必然是隔山打牛,即便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不会说到点子上。

三是人格修养差。人既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就要受到来自地域、文化、道德诸方面素的制约,因此形成了每个人之间不同的心理差异。一个身份显赫的人,其道德水准也应是尚的,如果恃才傲物,在同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的交谈中敷衍对方;或忽视了对方在自己面前存有自卑心理这一现实,一味地高谈阔论。结果只能是话不投机、说不到点子上。反之,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却不懂装懂,不论什么场合,一味地争话抢话、说起来没完没了,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必然是“说不到点子上”。

如果注意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修养,要做到把话说到点了上,还是有方法可循的:

不跑题练习:交谈是双边或多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对于一个中心话题,与你交谈的对方或多方肯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谈论、阐述,这期间如果有一个枝节触动了你的兴奋点、引起了你的谈兴,而你又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很可能就谈跑题了。要做到不跑题,就要:一是跟上别人的谈话思路,以免生枝节,二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交谈向纵深发展;三是记住交谈过程中别人和自己说过的话,以免交谈重复、雷同。

长话短说练习:有人以为多说就能将问题阐明,其实未必如此,所谓“言多必有失”。尤其在商务谈判、领导做报告等正式场合,稍有不慎便会失言、跑题、拖沓,造成谈话的有效成分降低,使话“说不到点子上”。要做到长话短说,就得耐得住寂寞、不抢话。在别人展开一个话题的时候,不要急于表态,把要说的话想清楚,觉得没有纰漏了再精炼地说出。

分析话题练习:同写作不同,口头表达时即兴的成份居多,话题的枝蔓也较多,这样,说话前就要对话题进行分析,找出诸多线索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再进行阐述、谈论,否则,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加以发挥,只能越说越“说不到点子上”。分析话题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还要在交谈中多听、多想,看别人是怎么展开话题的,然后试着自己去说。

九、讨人喜欢的语言表达

讨人喜欢的语言很多,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懂得如何用语言表达出这些话语非常重要,下面的话语多是讨人喜欢的语言:

(1)说奉承话

奉承的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

无论如何,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迷人。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再者,要奉承别人时,也不可以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而表情呆滞的孩子时,你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好像很健康的样子。”是不是好多了呢?所以,奉承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超过一般奉承话的阶段,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听到对方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奉承话不同。

(2)学会赞美别人

有一种“增长律”,在旧约圣经出现以前就存在了,是当时很受重视的一种定律。近代传授“增长律”的第一个导师是查尔斯菲尔摩。

“赞美”能够带来增长或改善的效果,这便是“增长律”的意义。关于“赞美”可以造成量的高和质的改善,这里举出两三个例子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