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亮出真我的资本
8282500000003

第3章 亮出“爷爷”的资本:做人莫做“孙子”(2)

首先,就是我们反复提到过的,不管你的现状如何,你都应该努力奋斗,为未来的展现自我作准备。近些年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靠个人勤奋闯出一份事业的人越来越多,这实在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记得有一次,我步行穿过某集市,一个拿着手机的汉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现在大街上手机满天飞,有个手机并不稀奇,奇就奇在这个人骑着人力三轮车,车后面放着大包小包的货,他一边费力的骑着,一边与电话那头的人商量着。我的思绪为之一振,这时候,旁边一位正在挤公共汽车胖太太撇嘴,“现在什么人都拿手机。”我立刻感觉出其语气中的不屑。而再看看那个民工模样的人,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显派。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很明显胖太太瞧不起那个蹬三轮车的,可是你有本事自己也挣个手机呀!你有本事干嘛带着那么大的负担挤公共汽车呢?我进而体会到,这就是奋斗与不奋斗的差别。别看那小伙子显得很寒酸,别看他正干着卖力气的苦活儿。但是,他是在寻找自己的人生座标,也许他此刻正和车后面的货主商谈,也许他又在联系着另外一笔生意。总之,他是在朝着自己的方向奋斗,尽管苦点儿。相比之下,那个胖太太就显得极没有水平。

这是一个崇尚奋斗的时代,这是一个崇尚有能者上,亮出自我的时代。所以这个社会日益显得两极分化。在北京,有众多外地人眼中看起来是“高高在上的强者”的北京人,他们每月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却鄙视地看着那些“土包子”把大张大张的汇票寄回家。北京的“浙江村”、“温州村”、“新疆村”等可谓是“弱者闯天下”的典范。在城市人眼中,他们没文化,没品味,可他们硬是在中关村扎下了根。你能说他们没出息吗?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所谓的强者只是他们在某一些方面的素质比我们一般人要高,而且也正因为这一点也使他们比我们大多数人成功。而由此类推,所谓的弱者也只是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方面比别人稍差一些,如果他们明知道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缺陷而不舍得比别人多花一些功夫的话,他们当然要比别人干得差,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有如此之多的平庸之辈的原因。而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推出,只要那些所谓的“弱者”在自己的薄弱环节多下些功夫,不但弥补了缺陷,而且抓住机遇、把握方向,那么他们就能成功。这就是我们所指出的“弱者也有一片蓝天”。

那么,是不是所有不懈努力的人都能获得成功呢?答案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弱者的奋斗有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也就是事业的定位。

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不足,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它,而要想真正成为强者,还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亮出自己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反败为胜。

就说活跃在中关村的“浙江村”,他们在高科技密集的中关村可谓弱者,因为他们大多没有很高的文化,对付电脑等科技产品可说有力使不出;他们的语言不通,别人很难理解他们,他们更难理解别人;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好,大多数带着一帮孩子,对于干事业毕竟是一种拖累。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闯出自己的天下的。既然文化水平不高,对付不了电脑操作、软件上的问题,那么他们就全部转向电脑硬件,插几个插头,拧几个螺丝总可以学会吧!既然别人听不懂我说的话,那我就多在大街上跑跑,时间长了,“光盘、软件”、“游戏、软件”这几个词组倒说得字正腔圆。我认识一个浙江慈溪的农民,已经在中关村卖主板、CPU等硬件快五年了,每年都往家寄二、三十万,靠的是什么?除了弥补自己的弱点以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别人干得累,老婆病了,只要客户一叫他,马上送货上门。定位于高科技与体力劳动之间,不怕苦、不怕累,使“浙江村”的人比大多数中国人提前进入小康。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人脑也活起来了,条条大路都可走向光明,而且更令我振奋的是,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利用自身优势,开拓自己的事业了,能充分地亮出自我,在社会当中赢得一片蓝天。

我在广告公司会见过一个客户,一进门,毕恭毕敬地给每个人问好。我一看,也够土的了,是不是走错门儿了?细问,不是。原来他来自农村,现在农村人的致富情绪高涨,他想在自己的位于X省X县X乡X村的小书店里开展邮购售书的业务,专门找我们广告公司咨询和搞策划来了。他的定位就很清楚,自己就是农村书店,书也要卖给农民,由于要卖给农民,所以书的内容不能过深,要有实用性,而且定价一定要便宜。我觉得很振奋,倒不是说来了客户可以有生意,这点小钱对我们实在不算什么,我觉得有价值的是他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长处、短处,能把握住一个亮出自我的方向,能有那么大的干劲,我觉得有了这三样,何愁事业不成?

六、树立伟大人格:亮我须亮人中雄

有无人格,实际就是爷爷与孙子在质上的区别。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与美德。”我国的《诗经·相鼠》篇,更向世人发出责问:“人而无义,不死何为?”所以说,亮出自己应树立伟大的人格。

其一,健全的人格是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深层内涵。

有识之士提出,时下所言“四个现代化”,只具物质文明的一面,而缺少深层的精神文明的一面。因此,有人疾呼“全面现代化”,即不仅要有经济的,还要有政治、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或称“第五个现代化”)。衡量一个人是否已实现了现代化有许多尺度,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在一切创造物中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所以,现代化的人不仅仅在于他有西方式的衣着与享受观念,更重要的在于具有与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相适应的健全的心理素质,而这种心理素质即集中表现为人格。人格一经失去,就如同覆水难收。

其二,高尚的人格是正确亮出自我行动的精神力量。

思想支配行动,而人格正是思想的升华。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一针见血地指出:“守法与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不偷不窃。”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人到无求品自高”,凡人格高尚的人都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他们中的才华横溢者,宁无用武之地,也不降格用武,更不乱用武。宋代画家赵广为金人所俘后,宁可断手也不为其作画。国画大师徐悲鸿曾断然拒绝为蒋介石画半身标准像,并冷淡地为来人说:“我对你们蒋委员长不感兴趣!”年长之人大都记忆犹新,当年在敌占区,梅兰芳蓄须明志,程砚秋下乡种田,周信芳大演抗金名剧《文天祥》,均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其三,纯粹的人格有无形的凝聚力。

古云:“人之情,心服于德,不服于力。”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也曾悟出这条哲理:“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可见,凝聚力源于贤、德。依仗手中权力,以势相压,以威相通,显示的是威胁而不是威信,获得的是慑服而不是信服,只能奏效一时,而不能收效一世。正如曹禺断言:“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一个人格低下的人,不管外表如何华丽、显赫,也难免被人戳脊梁骨;而一个人格纯粹的人,即使才干略逊,甚至还有某些失误,群众也会理解、信赖、尊重他。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曾说过:“支配和统治一切的,就是美德。”

其四,伟大的人格是竖立在人们心中推不倒的丰碑。

人“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木,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人格伟大原是一种内在美,保证内在美才是永恒的。一个人在位、在世时能听到赞誉固然可喜,但更可贵的是退位(或调离)、去世之后依然为大众所怀念,这就是有识之士所推崇的“身后名”。历史表明,民意不可逆转,人心所向居第一位。妇人自古虽然多舛,甚至惨遭毒手,但虽死犹生,虽去犹荣,精神永垂。诗人臧克家写得明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能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所以,元人张养浩述怀:“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

诚者,人格值千金。

亮者,须亮人中雄。

七、拒绝恐惧,亮出生命的奔放

时下,有些人称我们的民族是个“温和”的民族,林语堂先生称中国人是“以心灵来生活”的。很多人都慨叹中国的运动缺乏冒险的项目,即使有,泱泱大国中也只是寥寥几个愿意参与其中。我们在惊叹“冒险者”的勇气时,虽可能也会兴起一股冲动,但仅此而已,我们仍只愿坐在电视机前,安享舒适,因为那与生俱来的恐惧太强烈了。“死亡”的阴影时刻潜伏在心灵的某一处,长期的存在,使它的势力不断的增强:我们已经对小小的伤害都产生了害怕。这就是一些人为对稍具危险性的运动便只能观望,而不敢参与的原因。

塞尼加说:“我们的恐惧总较我们的危险为多。”我们得感谢恐惧这一家伙,它让我们避免了太多的“危险”。然而,在我们说这话时,一副嘴脸是多么的虚伪。我们即使因为恐惧,而一生“稳当”,也决不会对“恐惧”产生一丝一毫的感激之情,我们是那样的憎恨恐惧,就是因为生命中有了他,我们的人生才变得那么的平庸、萎缩,而缺乏激情。

我们已经到了这么一种境地:穿一件衣服,害怕不合潮流,说一句话,害怕说错而遭人笑话。在事情还没开始做之时,我们的思想便想到了事后,也许我们有想到事后欢庆成功的情景,然而我们似乎更“愿意”去想想失败后的悲惨境地:周围是人们那永远也改不了的嘲笑。我们因而恐惧,因而退缩。当时间的车轮飞快的驶过,我们为自己终于没有撞上“失败”的悲惨而庆幸,更为自己缺乏勇气而感到羞愧。我们似乎忘了,虽没有遭受“那件事”的失败,我们却已遭受了更大的“失败”。当下一次挑战来临时,我们仍旧只会选择“恐惧”与逃避。

失败者睡不着,因为他们担心会这样,而他们所以担心,正因为他们不睡觉;我们在那件事中失败,因为我们担心会这样,而我们所以担心,正因为我们“失败”。我们因看不到这一更本质的“失败”,所以根本谈不上将这一本质的与“那件事”上的失败加以衡量,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这其中有个抉择的问题。我们就那么轻率的让一个还没发生的“失败”轻易地将自己击溃。我们向人们叙述那只是“可能”的失败,来为自己的逃避开脱,实际上,却在向人们证明着你更大的失败。我们缺乏勇气,缺乏信念,我们在害怕着一个不一定出现的事物。可笑中,我们一生平庸,碌碌无为。

如果我们对自己严厉一点,便会发现“恐惧”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缺乏自信和勇气。每一次的恐惧,我们都能将之消灭,为何?因为我们可羞地逃避了!我们为什么能逃避呢?

因为我们有路可逃,有地可避!

因为我们慈悲的心总能谅解自己无能的退却!

因为我们时刻都在为逃避作准备!

这就是我们,“恐惧”的懦弱者,在我们的背后有舒适的处所让我们依靠,“哪里好也好不过家里。”屈原“穷极”才思家,而我们些许的恐惧,便让我们找到了缩头的借口。

记住,我们最大的荣光并非绝不殒落,却是在于每次我们陷落时重新站起。所以,我们还有什么可恐惧的,当失败已不重要,我们便重拾了丢失的勇气,满怀着信念,我们追逐人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