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询你的意见,是为了让你说到做到
自我认同心理:用参与感换认同感
有一位专门负责推销装帧图案的年轻人,在向一家公司推销装帧图案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这家公司去一次,有的时候甚至一星期去几次。但是这样跑了一年多,这家公司仍然没有与他达成交易。公司的主管人员总是看过草图后,遗憾地告诉他:“你的图案缺乏创新,我看还是不能用,对不起……”
当时这位年轻人几乎没有勇气再登这家公司的门了。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一本关于如何影响他人行为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深受启迪,便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试试。
这次,年轻人带着未完成的草图去拜访公司的主管人员。
一见到那位主管人员,年轻人便恳切地说:“我想麻烦您帮我个忙!您看,我这里有一些未完成的草图,希望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指点一下,以便我们能够根据您的意见将这些装帧图案修改完成。”
这位主管人员很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对那些草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几天以后,年轻人又去见那位主管。这次,他带来的是根据主管的意见修改完成的装帧图案。最后,这批装帧图案果然全部被这家公司购买了。
自此之后,这位年轻人又用同样的方法,顺利而成功地推销了许多装帧图案,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报酬。
当这位年轻人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说:“现在我明白了以前一直无法成功的原因,那就是我总是强迫别人顺应自己的想法。现在不同了,我请他们提供意见,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意见将装帧图案修改完成。这样,他们就觉得自己参与创造、设计了那些装帧图案。人们对自己参与的事情总是抱以支持的态度。这样,即使我不去推销,他们也会主动来购买的。”
所以,让别人支持某件事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参与进来。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就很善于使用这种方法。
卡耐基打算将一个钢铁厂销售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局,而汤姆生是该局的局长。为了更好地谈成这笔生意,卡耐基将那家钢铁厂命名为“汤姆生钢铁厂”。当然,这笔生意非常顺利地谈成了。
上面的故事,相信对你会有启发。你的产品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吸引顾客呢?那就是让顾客参与进来。对于很多商品,顾客都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心理。他们在心理上更关注与自身有关的事物,比如籍贯、姓名、性别、民族、颜色、口味……让自己的产品附带上这些信息,往往就能顺利地推销出去。
每个人对自己参与创造或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都会抱以支持的态度。因此,在产品上附加一些与顾客自身有关的信息,将会更好地为产品打开销路。
参与定律: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的最大动力
关于企业的决策和战略实施,大多数企业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关键决策通常由高层的几个部门经理制定,然后不管员工能否参与进来或融入其中,就在企业内部推行。这样的结果常常会迟滞企业战略决策的推行。为什么呢?因为员工的参与才是企业战略得以贯彻的关键。
为探讨员工参与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莫利·瑞珀特曾做过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是在美国一个物流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中进行的。该公司的所有全职员工都参与了调查,其中有81%的人完成了调查内容。瑞珀特把调查结果分成了参与组与限制组两类。参与组具有明晰的战略目标,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员工参与程度很高,且决策被员工高度认同;限制组战略远景模糊,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员工参与度低,且对决策缺乏认同。
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瑞珀特教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参与度与企业的参与性文化密切相关。参与程度高的那一组结果显示,对战略决策的认同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而对战略决策的参与是影响组织参与度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只有为员工提供明晰的战略远景,加强员工对战略的认同,增强员工参与设计不同阶段的战略流程的意识,才能从中受益。
只有员工参与了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才能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很高的满意度。
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他们就会觉得那就是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规则,就会充满期待地投入工作;并且这还可以全面激发员工的智慧,集思广益,使其在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及增进福利等经营管理方面出谋献策。这种“参与管理”的做法会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可以留住人才,稳定员工队伍。
现在,许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员工参与对企业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了各种员工参与决策或管理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任总裁后,认为公司管理人员太多,而会领导的人太少。韦尔奇认为,员工们对自己的工作会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于是,他开始在通用实行“全员决策”制度,使那些平时没有机会互相交流的职工、中层管理人员都能出席决策讨论会。全员决策的开展,打击了公司中官僚主义作风,减少了烦琐程序。这项制度实行后,通用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进展,保持了连续的赢利。
有关资料表明,在实行职工建议制的企业里,企业的奖励费用与收益之比为1:50。另外,类似“质量控制小组”这种非正式组织也是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它是按照自由结合、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日本企业许多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和实施都是通过这类小组实现的。比如大和精工的“三五运动”(提高税率5%,节约经费5%,一切行动提前5分钟)、大分钢铁厂的“001式企业”(事故为零,次品为零,质量第一)。现在,日本企业中这类小组有200万个左右,每年为日本企业节约200-250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日本产品的竞争能力。
总之,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赋予他们一些主人的权利,他们自然会以主人的身份约束自己、表现自己,以忠诚和长期不懈的工作回报企业。
消费积分:拉开销售狂潮的暗器
很多公司为如何吸引、留住顾客绞尽了脑汁。他们有的给顾客赠送精美的小礼品,有的提供免费饮料,有的印制购物优惠券……促销手段可谓层出不穷。现在,又有一些研究给烦恼的商家提供了一个绑牢顾客的新方法。这些研究不仅告诉我们怎样绑牢顾客,还告诉我们顾客对什么样的奖励有兴趣。
这个绑牢顾客的新方法就是:消费满多少就送多少积分。这个计划能让顾客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度,并且只要卖方先赠送部分消费积分,顾客就会更急于达到规定的消费额。这是约瑟夫·努涅斯和沙维·德雷兹教授经过研究得出的结果。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给300名顾客发了“洗车忠诚卡”。同时对顾客表示,每洗一次车,忠诚卡上就会盖一次章。忠诚卡分两种,一种是满8个章送一次洗车服务,这种卡上还未有印章;另一种是满10次送一次服务,不过已经盖了2个章。其实两种卡都需要顾客消费8次才能有免费赠送的洗车服务,不同的是后一种卡商家预先给了积分。
接着,拿了忠诚卡的顾客开始来洗车了,每消费一次,工作人员就盖一个章。几个月后,研究人员查看了实验结果,发现努涅斯等人的假设得到了证实。前一组中只有19%的顾客集齐了8个章;后一组拿到两个赠送章的顾客中,有34%的顾客集齐了另外8个章。不仅如此,后一组顾客集齐印章的速度也比前一组要快,平均2.9天光顾一次洗车场,而前一组平均4.5天光顾一次。
努涅斯和德雷兹表示,以消费积分兑换免费服务时,先赠送部分积分,比让顾客从零开始更能促进购买。他们还指出,顾客离规定积分越近,购买行为就越频繁。从上面的实验也可以看出,从零积分开始的顾客,每次光顾洗车场的间隔天数比第二组要多一天半。
欧弗斯托原则:认同先行,说服在后
说服别人最好的办法是运用“欧弗斯托原则”: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就让他不反对,是最重要的事。
一位太太要过生日了,她希望丈夫不要再送花、香水、巧克力或请吃饭。她希望得到一枚钻戒。
“今年我过生日,你送我一枚钻戒好不好?”她对丈夫说。
“什么?”
“我不要那些花、香水、巧克力之类的。没意思,一下子就用完了、吃完了,不如钻戒,可以留个纪念。”
“钻戒什么时候都可以买。送你花,请你吃饭,多有情调!”
“可是我要钻戒,同事都有钻戒,就我没有,你不爱我……”结果,两个人因为生日礼物吵了起来,甚至要离婚。
更糟的是,吵完之后,两个人都糊涂了,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吵架。
“我忘了!”太太说。
“我也忘了。”丈夫搔搔头,笑了起来,“啊!对了!是因为你想要一枚钻戒。”
再说个相似的故事:
有另外一位太太,也想要一枚钻戒当生日礼物。于是她对丈夫说:“亲爱的,今年不要送我生日礼物了,好不好?”
“为什么?”丈夫诧异地问,“我当然要送。”
“明年也不要送了。”
丈夫眼睛睁得更大了。
“把钱存起来,存多一点,存到后年。”太太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我希望后年你能送我一枚小钻戒……”
“哦!”丈夫说。
结果,生日那天,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礼物——钻戒。
比较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第一个例子中的太太不太会说话,她一开始就否定了以前的生日礼物,伤了丈夫的心。
接着她又用别人丈夫送钻戒的事,伤了丈夫的自尊。
最后,她居然否定了夫妻的感情。
第二例中的太太就聪明多了。她虽然也是要钻戒,却没有直说,而是巧妙地给对方暗示,最后才把目标说出来。
因为她说期盼到后年能有个钻戒,丈夫提前送给她就是给了她一份惊喜,无论太太或丈夫,感觉都好极了,这不就是“双赢的沟通”吗?
如果有好的意见却不被人接受或采纳,那么就得想法说服对方。而说服力产生的最大要素,就是要因人而异地去使用说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因人而选择适宜的说辞。如果不管对方是谁,都用同一种方法去说服,就很难顺利达到目标。因为对某些人只要解说大意即可,而对某些人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想说服人,就必须巧妙妥善地运用各种技巧。
言行一致:给他一个自愿配合你的理由
正如政治家们所说,大选期间的候选人会处于高压之下,不仅要说服选民支持自己,还要让支持者愿意去为自己投票。至少在美国,候选人会通过电视、传单和其他媒体为自己大力宣传。当然这所需的花费是不菲的。但最后的赢家,才是真正聪明的候选人,他们不仅懂得说服艺术,还懂得其中的科学道理。
以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为例,布什以537票的小额优势赢得选举,这意味着人们会比以往更看重每张选票的价值。选举过程中,整个美国都在关注着大大小小的竞选演说,单个选民出席与否、支持谁,都会对选举结果造成很大影响。那怎样能最简单有效地说服选民前去投票呢?
其实只要事先问问选民会不会去投票,为什么会去投票,就能得到答案。有研究人员在某次选举前夜做了调查,发现那些被问到上述问题的人出席率比普通人要高25%。这是为什么呢?
有两个心理要素在影响他们的行为。
第一,当问到人们是否会做出社会所希望的行为时,他们会觉得必须回答“是”以赢得社会认同。因为社会认为参加投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所以人们很难说出不想去投票,而想待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话。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人们在回答会不会去投票的问题时,都说会去了。
第二,人们公开称自己会做出社会希望的行为后,为了言行一致,会去履行这个承诺。举个例子,一家餐馆通过更改订餐时的接待用语,减少了订餐不到顾客(预定了席位,但没有到场,也未打电话取消)的数量。其实餐馆只是把“如果您不能前来就餐,请致电我们帮您取消”改为“您若不能前来就餐,会打电话给我们取消吗”,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顾客都表示会打电话。更重要的是,一旦做出了这样的承诺,顾客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履行承诺。因此餐馆的订餐不到率从30%降到了10%。
这样看来,政客要让支持自己的选民前去投票也是非常简单的。只要让人给这些选民打个电话,问他们“是否会在下个选举中去投票”,你就等着他们说“是”吧。当然,如果打电话的人再加一句“太好了,我已经记下您的答案了。我会让其他人知道的”,那就更能保证支持者会去投票了,因为这句话有三个能巩固承诺的因素,即承诺的自愿性、活跃性和公开性。
这种方法能用在工作或其他地方吗?
当然可以。如果你想在公司里组织一次郊游,但不确定是否会有足够的人参加。当你正在为这个问题犹豫,考虑到底要不要组织时,你可以先问问同事们的参加意向。这不仅会让你对活动的可行性做到心中有数,也能让同意参加的人到时真的出现在活动中。
又或者你是位经理,对你来说,新项目的成功不仅要有员工们口头的支持,还要有真正的行动。因此,请不要一味强调该项目能带来的收益,试着问问员工们愿不愿意支持你的项目。要是他们的回答多半是同意的,那么接下来再问问他们支持的理由。如果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肯定会让你的项目受益不少。
不管你是经理、老师,还是销售员,我相信这个说服方法会为你赢得重要的一票。
标签技巧法:与生俱来的趋善心理
包汀火车厂的董事长撒慕尔·华克莱曾说过:“假如你尊重一个人,那么一般情况下,这个人是很容易诱导的,尤其是当你显示出你尊重他是因为他有某种能力时。”
总之,你若要在某方面去改变一个人,就把他看成他已经具有了这种杰出的特质。莎士比亚曾说过:“假如你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你有吧!”更重要的是,要公开假设或宣称他已有了你希望他有的那种德行。
有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上火车。由于人多,他们上车后位子上已经坐满了人。但是,这位妇女旁边,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躺着睡觉,一个人占了两个人的位子。孩子哭闹着要座位,并用手指着那个男青年,想让其把座位让给自己。谁料,男青年却假装没听见,依旧躺在那里睡觉。这时,那位妇女用故作安慰的口吻对孩子说:“这位叔叔太累了,等他睡一会儿,就会把座位让给你的!”听了妈妈的话,小孩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几分钟后,那个男青年一副似乎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站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座位让给了母子俩。
小孩子单纯地索要,男青年并没有让座,而妈妈一句安慰,却赢得了男青年主动而客气地让座。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这位妇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对那位男青年采取了“标签技巧法”。她给男青年贴了一个“高尚”的标签: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小伙子听后,趋善心理使得他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于是就主动给这对母子让了座。
“标签技巧法”(labelling technique),即公开给他人贴个“标签”,表明他具有的个性、态度、信仰或其他特点,然后再提出符合该标签特点的要求。为了不担虚名,他人就会同意你的要求。研究人员理查德·叶兹(Richard Yalch)做过的一个实验能表明“标签技巧法”在说服他人投票上的作用。
理查德随意告诉一组选民,从他们的兴趣、信仰或行为看,他们会积极参与投票和政治活动。另一组选民则被告知他们的政治积极性一般。实验结果表明,前者不仅自认为比后者更优秀,在一周后的选举活动中,其出席率也比后者要高出15%。
当然,政治以外的场合也可以运用“标签技巧法”,事实上,许多商业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都能用到这一技巧。比如,你给某人下达了一项工作任务,但他担心不能胜任。这时,你告诉他对他很放心,因为他是个优秀的员工,前几次类似的任务他都完成得很出色。这些话将会帮助他重拾信心。
老师、父母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孩子,孩子会不负众望的。我们发现,当老师表示喜欢想把字练好的学生时,学生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来练字,尽管他们知道不会有老师在周围看。
航空公司也经常用到这个方法。航班结束时,机组人员会告诉旅客,“感谢您在众多航空公司中选择了我们”。这是在利用变形的“标签技巧法”暗示旅客,他这么选择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就是对该公司的信任。这样的心理暗示更加深了信任度。同样,你也可以告诉客户,他们的选择是对你和公司的信任,对此你十分感激并会不负所托。
最后请注意,这种方法如果用得不好会产生负面影响,跟其他技巧一样,它必须被诚实地使用。也就是说,所贴标签必须符合事实。
卷入效应:加一个字就可以拉近距离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说话时,“我”和“我们”一字之差,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比如,我们在听演讲时,演讲者说“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法。前者只能让人感觉是你在自我表演,而后者就会有效缩短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容易让人有参与感,产生团结意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卷入效应”。试想,把对方纳入同一个战壕,他当然会倾向于支持你!
小孩在玩耍时,经常会说“这是我的玩具”或“我要去游乐园玩”等语,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在小孩子没有杂念的单纯世界里,这么讲或许无关紧要,但在复杂、敏感、讲究的成人世界里,如果仍然满口不断的“我”,就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坏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福布斯》杂志上一篇名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中,总结出交际时最不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我”。正如福特二世在描述令人讨厌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是‘我’的人,一个随时随地‘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的人,一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与人聊天时,他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想法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在他们的谈话中永远是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我觉得……”“我建议……”“我买了……”等,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们总以为这种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让别人了解自己,获得朋友,殊不知他们已经犯了说话的大忌。
所以,想要拉近跟对方的心理距离,在说话时,就要有意识地避开容易给人产生“大独裁者”印象的“我”字,而更多地使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
有位心理学专家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同一个人分别扮演专制型、放任型与民主型三种不同类型的领导者,而后调查其他人对这三类领导者的态度。
结果发现,采用民主型方式的领导者,他们的团结意识最为强烈。同时研究结果也指出,这些人当中使用“我们”这个名词的次数也最多。
说“我”跟“我们”的差别,其实就在于让听者心里高兴与否。说“我们”,让人听得舒坦,心里高兴,更乐意接受观点或选择合作,对自己有益无害;说“我”,听者心里不高兴,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既然这样,聪明人就应该多说“我们”,少说“我”。
在一些表彰大会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发言:“我没有做什么,同事们和我一起奋战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尤其是领导,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工作,并提出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功劳是大家的。所以,今天大家给我的荣誉,不能简单地归于我一个人,这是属于我们大家的荣誉。”
其实,这些话多半言不由衷,但是把“我”说成“我们”,既让同事们听着舒服,“这人够实诚,懂得有福大家享”,在团队中树立了威信;又没有抢了领导的风头,“还算有点良心”,得到领导的赏识,离晋升、加薪还远吗?
那么,是不是不能说“我”呢?当然不是,只要掌握一定的运用分寸和使用技巧即可。当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要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冷漠犀利,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你应把表述的重点放在对事件的客观叙述上,而不是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平时聊天多从“我们”的角度说话。对他人表示谢意时,在“谢谢”后面加上“你”或者对方的名字,虽然只是多了一两个字,但是表达的感情就不一样了。这种带有卷入效应的表达方式,会帮助你在无形之中迅速拉近和对方的关系,从而使聊天氛围融洽、热络,帮你赢得好人缘。
投其所好:不怕没原则,就怕没爱好
如果想要让别人喜欢你,那么如何获得对方的喜欢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投其所好的策略则是你的最佳选择。投其所好总是能够针对人们的喜好,从其弱点下手,让人无法抗拒,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容易成功达到目的。即使是一向精明多疑的希特勒也没能逃过投其所好这招。
随着盟军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希特勒败局已定,德军内部厌战、反战情绪急剧蔓延,就连为希特勒立过汗马功劳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也主张早日结束战争,以免无谓牺牲。可是,希特勒一意孤行,一心想挽回败局。
37岁的军官施陶芬贝格已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条胳膊,他渴望和平。因此,他利用职务之便,联络了一批渴望早日结束战争的军官,决心谋杀希特勒,并准备接管德国政府。但希特勒一向精明多疑,他所居住的元首山庄总是岗哨林立,戒备森严,使其很难找到机会下手行刺。
但是机会还是来了,关在集中营里的成千上万的外国劳工举行了大暴动。希特勒对此束手无策,大伤脑筋。
施陶芬贝格认为这是接近希特勒的大好机会。于是他连夜制定了一个用来镇压外国劳工的庞大计划纲要,代号为“女武神”,并立即呈报给了希特勒。他相信,为了这个重要的计划,希特勒一定会召见他。果不出所料,元首山庄打来电话,要他立即去见希特勒。
“元首阁下,全部计划纲要都在这里,我相信按我的计划办,那些外国猪猡一个个都会变得比绵羊还老实。”施陶芬贝格急忙递上他的“杰作”。
“啊,非常出色,特别出色!”希特勒一边用放大镜看,一边禁不住激动起来。
见此情景,施陶芬贝格立即接上话题说:“元首阁下,这个计划还不大完善,请允许我进一步修改后再向您汇报。”
“很好,你尽快去修改,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拿出具体方案。”希特勒看着这个为他的战争献出了一只眼睛和一条胳膊,现在又在为他分忧解难的年轻军官,心中不免产生了几分喜欢。出师顺利,施陶芬贝格加紧实施谋杀计划。
这之后曾出现了两次谋杀希特勒的机会,但最终没能得手。
一天,施陶芬贝格又被通知参加元首大本营由希特勒主持的军事会议。这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先到厕所,从事先等候在那里的他的副官手中,取回装有炸弹的公文包。之后,他对守候在外的希特勒的副官说:“我的衬衣脏了,你知道,元首阁下是不愿意见到他的部下仪表不整的,请你带我找个地方,换件衬衣。”那位副官便把他带到了一间舒适的卧室。他从容地打开炸弹引信后,走了出来,同一名上校一边谈笑,一边并排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里,希特勒正在听取一位军官的汇报,见施陶芬贝格进来,看了他一眼,并很客气地回答了他的问候。施陶芬贝格乘机坐在了向希特勒汇报情况的那位军官身边,同时,很自然地把公文包放在了桌子下,并顺势往希特勒那边推了推。炸弹距希特勒最多只有两米,此时距爆炸时间还有5分钟。眼看大功就要告成,施陶芬贝格强压住内心的紧张和激动,趁希特勒专心听汇报而不注意他的时候,悄悄地离开了会议室,按照事先预定的路线,顺利地撤了出去。
5分钟后,一声巨响,炸弹按时爆炸。遗憾的是,只炸伤了希特勒的双腿。原来那位汇报情况的军官,无意中把公文包挪到了桌子的另一边,使希特勒免遭一死。
施陶芬贝格运用投其所好策略,取其信任、诱其上钩,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暗杀希特勒的机会。虽然最终因为偶然的因素没能达到原定目的,但是,这个计谋的使用无疑是成功的。而且,希特勒被炸之后,仍然不相信炸弹是“忠心耿耿”为他“效力”的施陶芬贝格放的,而以为是外国劳工干的,可见这一计谋的威力所在。
投其所好从来都是隐蔽且有效的秘密武器,要知道人们的爱好是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喜好可以了解他的心理,判断出他的性格和深层心理结构,所以,你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时刻观察其所有的喜好和需求,通过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地判定出对自己有力的信息,制定出能够一举制胜的策略。
暗示效应:让他以为那是他自己的决定
一个中年男人走进一家百货公司。今天值班的是经理吉米,他看到中年人后,马上迎上前去有礼貌地招呼:“先生您好,需要点什么?”
中年人摊开手,耸耸肩说:“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是休假3天,实在闲得无聊,出来随便转转。”
吉米笑道:“哦,休假吗?太好了,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不去威斯堡林场打猎呢?那儿可是个美丽的地方啊,野兔和黄羊多得打都打不完。另外,您还可以在那儿来一次野外烧烤。”
中年人怔了一下说:“是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他随着吉米到娱乐部买了一把德国产的猎枪。
吉米说:“先生,您去打猎晚上肯定是回不来了!既然去野外玩,就玩个痛快吧!那儿晚上还有篝火晚宴,您可以自带一个小帐篷和睡袋,很方便的。”于是中年人又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小帐篷和睡袋。
买完这些东西,中年人正打算走时,突然又回过头来说:“可是我的汽车太不适合那里的山路了。再说开一辆豪华的汽车去打猎,也体现不了那种野外的情趣。”
“不要着急,先生,这很好办,请随我来。”说着吉米又把中年人带到了汽车部,这里有几款非常漂亮的越野车是专门对外租赁的。
于是,中年人又租下了一辆漂亮的越野车。
其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类似故事还有很多:
有位先生去商店购买西装。他踏入西装店后,店员立刻过来招呼,问道:“先生您想要什么颜色的西服?深蓝色如何?”
顾客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店员马上又说:“依先生您的体格,深蓝色很相配。那您喜欢什么样式的纽扣呢?”
顾客只好回答:“只有一颗纽扣的怎么样?”
“依先生您的气质,还是选择有点特色的较好。”
就这样,这位先生在店员的引导下,最后买下了店员所推荐的深蓝色西装。
当时,这位先生自己也觉得这套西装很合适,但回家后仔细打量,总觉得不太对劲,但是又不好意思要求更换。毕竟当时店员是根据他的意愿介绍的这套衣服,换句话说,等于是自己选择了这套西装。
这位店员可谓颇有“心计”,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可以让顾客说“是”。一开始就让对方说“是”,使他忘掉你们争执的焦点,从而愿意去做你建议他做的事。
实际上,该店员虽然只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但其效力却是封住了顾客的嘴,让对方产生错觉,以为一切都是自己下的结论!
《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下去。因此,使对方采取肯定的态度,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这虽然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技巧,但是被许多人忽略了。所以,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聪明的做法不是以讨论异议作为开始,而是以强调而且不断强调双方同意的事情作为开始。
如果没有以双方同意的事情作为开始,那你就尽量拉近双方的距离,至少不要让对方排斥你,然后再慢慢引导对方。
布拉德利最初在向客户推销保险时,一见到客户便向他们介绍保险的好处,同时还向对方大讲现代人不懂保险以致带来不利。最后他还会说:“最好你也买一份保险。”可是无论布拉德利怎么说,始终很少有人向他买保险。一个月下来,他没有拿到几份保险订单。
后来布拉德利经过仔细思考,改变了策略,不再对客户夸夸其谈,而是换了一种交谈的方式。
“您好!我是国民第一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布拉德利说。
“哦,推销保险的。”客户应道。
“您误会了,我的任务是宣传保险,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我可以义务为您介绍一些保险知识。”布拉德利说。
“是这样,那请进。”客户说。
布拉德利初战告捷。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像叙说家常一样,向客户详细介绍了有关保险的全部知识,并将参加保险的益处以及买保险的手续有机地穿插在介绍中。
最后,布拉德利说:“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让您对保险有所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与我联系。”说完布拉德利就递上了自己的名片。直到告辞,他只字未提让客户向他买保险的事情。但是到了第二天,不少客户都会主动给布拉德利打电话,请他帮忙买一份保险。
布拉德利成功了。他一个月卖出的保险单最多时达150份。
每个人对强迫他干的事情都会感到不快。哪里有强迫,哪里就有反抗。无论是谁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所以,当你想诱导别人做某种决断时,聪明的做法是不要从正面着手,而是假装尊重对方的意见,让其产生错觉,以为是自己主动做的决断。
破窗效应:环境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将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结果怎样呢?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碎了。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他们认为:如果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坏了,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碎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偷车试验”和“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都是角度不同,道理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窗户上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去看,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而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都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以及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呢?
与此相反,车辆尚未停稳,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会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不轨;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会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意,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没有得到纠正,会使这种情况日趋严重等等。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产生的不容小视的影响力。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
20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其中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认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因此,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事案件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
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入手,地铁站的犯罪率果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同时他又开始治理地铁车箱的卫生。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干净了。
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破窗效应,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环境的暗示和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