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故事会(2020年5月下)
82898100000003

第3章 网文热读

爱心菜

■ 侯发山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等把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头上已经飘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不冷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拿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装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来的唾沫咋能舔起来?”

“大年三十,人家都是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画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天准能回,不耽误过年。”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她知道再开口也是废话。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怔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棵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棵菜有点萎缩,叶子泛黄,她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她就留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多装一些运过去。”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棵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绽开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扭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一个家”——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经理,不好意思,今天不能给你们超市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能给您,真不是钱的问题……新年好,古得拜!”老王挂断电话,发动车子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不给自己,原来是去发“国难财”了,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四千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在杨经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个很本分的人。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又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想着,他便开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被拦下了——一个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坐在路中间,一手拿柄关公大刀,一手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村。

杨经理一边戴口罩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电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隔离呢。”

杨经理听了,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看穿了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四千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下来,见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上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车的声音,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经理,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否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老王八。”

“可以,要好的,这次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我的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经理,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

“啥?包心菜?大棚里没有啊。”

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耐心解释起来:“咱们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老王打断杨经理的话:“对,对,鱼,鹅,都是一个圈子的,一家人。”

杨经理憋不住笑了,朗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十五画,湖北简称‘鄂’,‘鄂’字十一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可以写个‘心’字。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他停在路边的货车。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推荐者:顾诗)

(发稿编辑:朱虹)

口罩

■ 黄大刚

过年期间,疫情爆发了,官宣的防控措施中有一条“戴口罩,讲卫生”。可口罩呢?大力草木皆兵地走在大街上,跑了好几家药店,每家的存货都已卖了个精光。

没有买到口罩,大力愈发惶恐不安,简直喘不过气来,总感觉病毒无处不在。他宁愿酱油拌饭,也不让老婆出去买菜;进出电梯时,他拿着一张纸巾,不用手指直接去按楼层键;回到家,立马换衣服,洗了好几遍手。

怎么才能弄到口罩呢?他想到了在医院当护士的表妹,给表妹打了好几个电话,她都不接。难道表妹知道他要口罩,便有意不接他的电话?大力忐忑不安地胡思乱想着。

过了饭点,表妹的电话来了。表妹说,她被抽到发热门诊做疫情防控工作了,现在才下班,问他有什么事。“哦,也没什么事,你要注意做好防护。”大力心里想着口罩,话到嘴边却成了这样。

大力发现,家对门的亚方也没有买到口罩。亚方在农贸市场卖猪肉,一回到家,总把卖猪肉的臭箩筐放在门口,大力为此和亚方大闹过。后来,两人遇见了都没有好脸色。

有一次,大力在路上看见有人拿了好几个口罩,便怀着侥幸心理上前询问:“口罩卖吗?多少钱一个?”“多少钱我也不卖。”那人的口气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大力从报道上看到,一个著名作家接受采访后,得到的报酬是二十个口罩。大力暗暗佩服这个作家的高明,心想,要是我,我也会选择口罩,现在,要是有人送礼,我啥也不要,就要口罩。

大力从微信上得知,政府在一心堂药店设了点,市民可以免费领取口罩。大力起了个大早,可到一心堂时,队伍已排到街上,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整个队伍里就大力没戴口罩,显得很另类。大力时不时焦急地踮起脚往前张望,担心排到自己时口罩没了。他不安的举动惹得排在前面的人不时回头看他。

大力有点恼火,心说,看什么看,我又不插队。看了好几次后,那人说话了:“兄弟,你怎么不戴口罩呢?”“没有口罩我戴什么戴?”大力没好气地回答。可那个人一点也不生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新口罩递过来:“戴上,注意做好防护。”

大力愣住了,这话虽平常,但在大力心里掀起了狂涛巨浪,隔着口罩,他看不清那人的脸,却感觉非常亲切。

大力喜滋滋地把领到的口罩宝贝般地放到抽屉里时,惊喜地发现,抽屉里还有一包医用口罩。大力想起来了,去年入秋后,自己鼻炎发作,便买了两包医用口罩,后来,鼻炎减轻了,便忘了这事。

再次见到亚方,亚方还是一点防护都没有,大力好心询问:“你没有口罩吗?”亚方只是白了他一眼,一句话也不说,走进家里,重重地把门关上了。

大力从抽屉里拿出口罩来,老婆问:“拿口罩干吗?”大力指了指对门:“给他几个。”老婆愤愤不平地说:“这种人也值得?你瞧他刚才那样儿,染上病毒活该!”

大力摇摇头说:“农贸市场人来人往,若没有防护,感染风险很大。万一亚方真被感染了,我们一样也有风险,只有一起防护,才不给病毒下手的机会。”

大力敲开门,把口罩递给亚方,亚方惊讶地连声说着谢谢,大力叮嘱道:“戴上,注意做好防护。”这是大力在一心堂排队时,那个戴着口罩的陌生人对他说的话。

(推荐者:天蓝蓝)

(发稿编辑:朱虹)

六个鸡蛋

■ 相裕亭

王刚与小梅是一对小夫妻,同在小城的医院工作。今年,新冠肺炎气势汹汹,席卷大地,连小城也有了确诊患者,王刚与小梅都写了“请战书”,要求到抗疫第一线去。但医院领导说,小梅是呼吸科的大夫,她去更合适。

尽管如此,王刚还是与小梅一起参加了抗疫培训,主要就是学习怎么穿戴防护服。前来做示范的老师说,防护服穿起来比较费事,而且穿好后,在一个班次八个小时之内,医护人员都不能吃喝拉撒,否则,那一整套防护服就报废了。因为目前防护服特别紧缺,大家必须得珍惜。

原本信心满满的小梅,一听到这些话,心里就打起了鼓,当晚回到家,她跟王刚嘀咕说:“八小时不让拉屎撒尿,能行吗?”

王刚也试穿了防护服,他明知其中的艰难,也只能鼓励妻子克服困难。所以,他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说:“平时我们乘坐公共汽车到省城去,不也要四五个小时不下高速吗?”

小梅柳眉一拧,冲着丈夫一噘嘴,说:“那能一样吗?高速路上还有服务区呢!”

王刚说:“电视上不是说了吗?武汉那边的医生、护士,都在用‘尿不湿’,你也垫上一块呗。”小梅一听,很嫌弃地说:“我才不要那湿漉漉的玩意儿哩。”

王刚问:“那你中间想撒尿了怎么办?”小梅赌气地说:“我不吃不喝。”

王刚说:“你是去工作,不是去做弥勒佛。你不吃不喝,只怕体能跟不上,中途会晕厥的。”小梅急了:“那我怎么办?”

王刚笑了,说:“我不是告诉你了,垫块‘尿不湿’。”小梅白了他一眼,说:“不听你的。”

话虽这样说,小梅心想:平时病人要做肠镜,提前半天不吃饭,也没有哪个病人在做肠镜时晕倒过。只要自己在进隔离病区之前,坚持少吃饭或不吃饭,勉强也能把一个班次坚持下来。她虽这样想着,仍有些担心。

第二天清晨,小梅早早起来,却发现婆婆已经在厨房忙活了。等小梅洗漱好了,婆婆忙端来六个鸡蛋给小梅。

小梅惊讶极了,问婆婆:“妈,我又不准备健身,给我吃这么多煮鸡蛋干啥呀?”

婆婆说:“小梅啊,听我的,把这些吃了。跟你说,我做新娘那天,被人闹了一天一夜没机会上茅房,就是靠鸡蛋蘸蜂蜜挺过去的。”

原来,婆婆昨晚听到了小梅向王刚吐露的抱怨,便用老一辈人传下的法子,特地起个大早,给小梅煮了鸡蛋。婆婆把六个鸡蛋剥好以后,推到小梅跟前,说:“多蘸些蜂蜜吃下,就不怕了。”

小梅是学医的,她心里明白,鸡蛋是无纤维的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容易被吸收,很少产生排泄物。但她对鸡蛋蘸蜂蜜有些半信半疑,不过最后还是依了婆婆。当她吃到第三个鸡蛋的时候,觉得再也咽不下去了,婆婆在一旁给她鼓劲儿说:“想想你今天就要去做新娘子了,白天迎候亲戚,晚间还要伺候新郎,你不多吃点能行吗?吃!”

婆婆还说,在她做新娘的时候,这顿饭叫“恋饭”,就是恋娘家的意思。她一再鼓动小梅,多蘸些蜂蜜,把那些鸡蛋吃下去。

看着婆婆关切的目光,小梅心生温暖,吃下这六个鸡蛋,也是收下婆婆的一番苦心,而自己只有吃了东西,才能有体力冲锋在抗疫第一线。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中,小梅把六个鸡蛋全吃了下去……

(推荐者:鱼刺儿)

(发稿编辑: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