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世界粮食版图,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多万公顷。每在一个地方推广,大致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先是将信将疑地播种,试试看吧,一试,不得了,神啊,你说两三倍的增产能不神吗?从按捺不住惊愕地尝试,到大面积地推广,大面积地增产,中国杂水交稻已经被世界各国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很多国家把杂交水稻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的甚至称为中国的第一大发明。
袁隆平院士说,世界上超过1/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换句话说,如果解决了水稻增产、高产的问题,至少就解决了世界上1/3的人口吃饭的问题。可见,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不仅破解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外交”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品牌。袁隆平院士提出“杂交水稻外交”的建议,就是积极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帮助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扩大中国的影响,以此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如此热情地、几乎像诗一般地赞誉:“他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降低了人口增长率。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必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科学无国界,粮食无国界。如果说中国正在不断同世界接轨,那么,杂交水稻却使世界在和中国接轨。今天,袁隆平已经不止是属于湖南,属于中国,而是世界的袁隆平。在中国,在东南亚,遥远的非洲,乃至整个世界,如果要问谁是当代中国最具世界性影响的科学家?不用说,袁隆平。是他,引领着他的中国科研队伍,历经数十年付出了无数心血的研究,赋予人类以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有人说,如果不是中国的杂交水稻在几十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开花结果,在这一场无声的海啸中,将有更多的国家被无情席卷……
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价值。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先人已逝,但是他心怀苍生疾苦的精神却代代相传!几千年后的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创造了以占世界8%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多养活7000万人口的奇迹。
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他就是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全国人大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李登海。
李登海因为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2004年2月20日,他主持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6月21日,李登海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一起,被授予200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农民出身的李登海“拱”了38年玉米地,“拱”出了7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个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他的种子在全国推广10亿多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1989年10月,李登海以“掖单13号”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开创了我国一亩地一年小麦、玉米两季可以养活四个半中国人的新纪元!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副组长魏义章赞叹:我看到了玉米王国中的珠穆朗玛峰!
2005年,李登海经过16年的高产科研攻关,利用新育成的“超试1号”,创造了亩产1402.9公斤的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这个纪录,比26年前(1979年)利用“掖单2号”创造的世界纪录高了整整626.3公斤,增加了81%!
1996年,美国先锋公司在选择中国合作伙伴时,把登海种业排在第一位。先锋公司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合作原则是独资或者控股,他们提出要控股51%以上,但是被李登海断然拒绝了。最终先锋公司做出让步,于2002年11月,成立了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我方占股份51%。当年李登海出访美国,先锋公司升起了五星红旗。那一刻,他非常自豪:这是美国人对自己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的尊重!
38年来,李登海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止,国家利益至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1年当3年用,进行了98代选育,培育出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50个通过审定,获得7项发明专利和38项植物新品种权。而他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为了国家搞科研38年,基本上都是个人投资,将科研成果无偿地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农民兄弟!
全国累计播种12亿亩,最多的时候,每3颗玉米种就有1颗是登海种子,累计增产1000亿公斤,直接效益1000亿元;登海种业成功上市,市值高达50多亿元,位列中国种业公司第一名。
目前,李登海正在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超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重点项目,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登海把61岁作为人生的新起点,前半生,他培育的高产玉米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收1000多亿。下半生,争取超级玉米再为国家增产1000个亿!
中华民族是一个慷慨的民族,从来没有吝惜过把自己伟大的发明创造奉献给世界和人类。对于人类的需要,呼唤,中国更是一次次伸出援手,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一种辽阔而博大的爱和拯救……
其实,无论是从浅近的意义上说,还是从深远的意义上看,对于中国的安全、稳定发展来说,杂交水稻的贡献都绝不会亚于两弹一星。就浅近的意义来说,粮食和尖端武器一样,都是极具命脉性的战略资源;从深远的意义上看,核武器还有可能在不愿自我灭亡的人类所自动销毁,而粮食却将永远是人类的第一必需品。
如没有核武器,中国就挺不直腰杆的话,那么,更可以说,没有粮食,中国根本就站不起来。
的确,核武器可以以其毁灭人类的强大威胁力卫护着各有核国家的安全,而粮食则以其温柔的情怀滋养着整个人类的元气。这一对尖锐对立着的矛盾体,是国际战略家在制订他的行动计划时,都不能不通盘考虑的同等重大的要素。
世界权力和资本操控集团透过西方政府与财团,散播活化燃油虚假的经济命题,空中楼阁式的能源独立梦想,以及空洞的的环保利益,向大众洗脑宣传。可科学的验证却恰好适得其反,于此,在严肃的刊物《科学(Science)》杂志上已至少有两篇以上的科学论文以正其非,由于要生产活化燃油作物,不得不大量地清除森林和草原,以致超巨大地增加了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量,加速了地球暖化(Global Warming)的进行;其程度甚而过于传统石化燃油(Fossil Fuel,即石油)的使用。
有人估计,因清除森林和草原而引起的“碳”债(Carbon Debt),人类即使花了一个世纪,还不一定可以还完,目前活化燃油的发展,是基于反经济和非正义的方式而进行的,反经济的一面是由政府津贴作物的种植和活化燃油的买卖;非正义的的一面是以邻为壑,不但破坏了穷国的环境生态,还因作物的转移用途而引起世界的粮荒,令占世界人口多数的穷人备受打击。
要建构一个和谐的世界,有太多我们尚未知晓的途径要去推敲,但是有害于建构一个和谐世界的事物,我们都清楚明白,那就是人间的不正义和不平等;最显著的,就是人间经济上的不正义和不平等。这些人间经济上的不正义和不平等里,以粮食的不能平均分配引起的危机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最;其中或因为富不仁,或被用作地缘政治的武器,或移作非食物性的用途如活化燃油的发展,则为其中之大者。
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虽暂无近忧,但仍需远虑。近些年,由于全国各地掀起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增长,致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张的趋势不会改变,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目前,18亿亩的耕地红线、95%的粮食自给率底线,已成为共识。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7个“1号文件”,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递次构建惠农促粮的长效机制。
在不对等竞争等因素下,我国民族工业、餐饮业等陷入困境,朝不保夕。如今,外资粮企也大行其道,利用其资金实力雄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竞争力高于国内粮企等优势,造成全国大批粮企倒闭。中国粮食市场还隐藏着被外企垄断等潜在危险,如果任其盛行下去,外企一旦形成对全国粮食市场的垄断,囤积居奇,价格必然飞涨。前些时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等农产品价格飞涨的现象,必将在粮食市场重演,而且后果会更加严重。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必须警钟长鸣!
20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