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南方有沉香
8290300000075

第75章 废墟上的温馨家园

连日来,我省遭受台风“云娜”肆虐的台州、温州灾民陆续搬入新居,这不啻为冬天里的一股暖流。在春节来临之际,党和政府给各地灾民送上新年“大礼包”,温暖着每一颗灾民的心,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家园,是温馨的代名词,是幸福的栖息地。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带给人们的更是信心与希望、温暖与力量。当走进台州、温州等地受灾点,看到鳞次栉比的新房,看到灾民写满幸福的笑脸,看到灾区重现的勃勃生机,我们分明感受到的是一道生命的暖色。在这里,新家园的一草一木,新房上的一砖一瓦,似乎都承载着、凝结着、传递着这样的字眼:感恩、平安、快乐、和谐。也许,灾区老人发出的感慨就是最好的告白:“几十年一遇的天灾,要是在旧社会,我们不是冻死就是饿死。还是共产党好,还是社会主义好!”

去年14号台风“云娜”在我省沿海登陆后,给台州、温州等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我们无法抹去的记忆。自那时起,迅速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便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头桩大事,并且作出承诺:让灾民在春节前住上新房。“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短短几个月,灾民喜入新居,诺言变作现实,苦涩化为甜蜜,这是一种责任的驱使,一项使命的落实;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决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抗台精神”的延续;这是那股面对风雨、重建家园热潮的升华。为了这一诺言,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多次考察灾区,现场指导,带头捐款捐物;为了这一诺言,各级党委、政府苦心志、费思量,为灾后重建筹集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说,8年前的千里海塘是构筑“海上长城”,从去年开始的农民危房旧房改造是构建“生命防线”,那么,灾区重建则是一个“温馨工程”。温馨的背后,闪耀着一抹科学与理性的亮色。如何让重建的家园更为安全,提高抗灾能力,在今后面临自然灾害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欣喜地看到,结合正在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灾后重建工作引入了村庄安全、农房安全的长效建设管理机制;省建设部门对农村房屋建筑的抗灾能力开展普查和调研,全面摸清农村房屋的“健康”状况,免费为受灾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台州、温州等地注重从政策扶持、重建规划和建房质量等方面入手,在选择灾民新建农居点时充分考虑其合理性,避开易发地质灾害、易受洪水冲击和强风口等地区;经过台风“云娜”的洗礼,越来越多的农民抗灾防患意识也与日俱增,悄然改变过去求高求大、“看风水不看风向”的建房习俗。

当“和谐”、“安全感”、“幸福指数”成为大众流行语中的高频词汇之时,当建设“平安浙江”成为庄严的承诺更是生动的实践之际,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一项具体内容,灾后重建工作量中保质、好中有快的事实,再次高声传递这样的信息:改革开放20几年,我们综合实力增强了,浙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把关乎群众利益的好事办好,把关系百姓福祉的实事办实。

2005.2.5《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