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南方有沉香
8290300000078

第78章 值得肯定的“肯定教育”

这段时间,京城一些小学推行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肯定教育”,设置了一系列的人性化细节。如老师判题不再打令人难堪的“×”,做错的题目都被一个个不起眼的小红点和小横杠标记出来;取消了试卷评分制度,改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来代替,避免刺眼的分数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压力;开设说话课,孩子们在课堂上无需举手,而是根据课堂主题随时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考试成绩不满意可申请重考等等。这种颇具人情味的“肯定教育”,值得肯定。

曾读到一个让人饶有兴味的材料。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器皿中,用玻璃把它们隔开。开始鲮鱼兴奋地向鲦鱼猛攻,可是几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后,鲮鱼便有些丧气了。当玻璃板被抽去后,鲮鱼对近在眼前的鲦鱼竟熟视无睹,再无进攻之举,最后活活饿死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自我设限”,乃频繁受挫丧失勇气使然。

看似有趣的实验,给人们无言之诫。铺陈开来,在我们的教育中,“×”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伤害、压抑,也许微乎其微,却不可忽视。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呼唤“人性化”,谈起教育大家都在讲“欣赏教育”、“肯定教育”,而“×”的使用明显与“人性化”相悖,更与“肯定教育”、“欣赏教育”不一致。

孩子纯洁的心灵,需要教育者用爱心与温情去呵护。孩子们一些闪光的思想、亮眼的进步,甚至微小的举动与言行,只要在情在理,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肯定。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作业本上无红“×”,课堂发言无需举手,过去也许不被老师们放在眼里,但正是这些细节的出现,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开始向现代教育跨越。北京这些小学推行的“肯定教育”,使学生们的尊严受到前所未有的呵护。这正是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透过“肯定教育”这扇小视窗,人们看到的是文明的进步。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智慧的大脑、健全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心灵。旨在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肯定教育”,应该赢得全社会的肯定。

2004.10.22《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