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就是为了“圈钱”,这大概是许多人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印象。
在某种意义上,国内的许多公司之所以上市,也确实是为了“圈钱”,这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或许正是因为资本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许多人,包括许多企业家在内,在经营公司的时候都很排斥资本运作。在他们看来,一家稳重、踏实的公司,不应该去趟资本运作这趟浑水,而应该专心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应该玩“虚”的,而应该做“实”的。
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就持有这种观念。在她看来,制造业不能搞资本运作,否则,心态就容易浮躁。她说:“很多资本运作,不过是把钱从别人口袋转到自己口袋。格力是用自己的产品创造效益,这个虽然来得慢,但作为制造业,必须静下心来,如果分心,会给企业带来看不见的损失。格力电器的股价,从年初的 10 多元,涨到现在的 40 多元,也说明投资者对格力的做法是认可的。”
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心态,所以格力电器虽然已连续多年都交出了让投资者满意的答卷,但相对于很多上市公司大肆进行资本运作,进行概念炒作,格力电器在概念炒作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却总是无动于衷。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就像格力空调一样“安静”。
华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多年来也始终未上市。许多关注华为的人对此议论不断,纷纷猜测任正非为什么不让华为上市。
华为为什么不上市?人们对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实际上,华为曾经有过两次上市的经历,只不过后来都不了了之。
十几年前,中国开始设计“创业板”。后来,这个概念一度改为“科技板”,由政府选择科技型企业上市。同时,政府也设立了“发审委”,当时的“发审委”比现在还豪华,都是院士。但院士的价值取向是理论上是否有贡献,而企业的取向是“我要赚钱”。所以,华为在当时没有通过论证,因为在院士眼里,它没有科技含量。
到了 2001 年,华为在公司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上市筹备小组,并且确定了“先私募引入战略投资者,再整体上市”的总体思路。随后,华为先后与 IBM、摩托罗拉、英特尔、马可尼、NEC 等国际大公司进行了广泛的接触,邀请它们入股。在这些公司中,华为与 IBM 的接触最深。2001 年 5 月,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和具体负责引资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徐文伟曾专程飞赴美国,会见当时 IBM 的首席财务官约翰?乔伊斯,随后,乔伊斯也派了 IBM 亚太区企业发展部总监黎光强前往深圳华为总部商谈细节。
华为的计划是通过增发 30%新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就是说老股东不会套现,而是会把私募得来的资金留在华为来发展。这种思维符合任正非看重长远发展的性格,华为开出的其他条件却有点奇怪:华为总共出让不到 30%的股份,却要同时引入五六家战略投资者,而且,每家战略投资者的股份比例不能超过 5%。
这个条件是 IBM 不能接受的,其他几家公司也不愿接受,因为他们不是 VC,投资占这么小的股份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实际上,它们大多都希望能够独家入股,或者能够和华为组建合资公司。
这个私募谈判的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来来往往的战略投资者也谈过了五六家,但最后却都是无果而终。
任正非并非不懂资本运作。早期万科发行股票的时候,卖不出去,任正非还曾帮着买了几十万块钱的并大获其利。这些年来,他卖华为电气,卖华为 3Com,无不显示出对资本市场的精通和对投资时机的良好把握。既然如此,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开出的条件根本不能引来IBM 这样的“金凤凰”,那他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么做?
答案可能是任正非并非真心想上市,而只是想通过上市这个噱头来安抚军心。
当时的情况是,2000 年 8 月,任正非开始在华为内部推行“内部创业”,他的本意是想通过“内部创业”来清除冗员,却没有料到像李一男这样的精兵强将也纷纷出走自主创业,这一下子动摇了华为的军心。而到了 2001 年的时候,纳斯达克股市暴跌,全球网络泡沫破灭,华为的营业额,年增长率也从 80%下滑到了 13.7%,下一年更是出现了华为历史上的首次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任正非大张旗鼓地鼓动上市,很可能是为了鼓舞士气和稳定人心。这一点,从华为把安圣电气以 7.5 亿美元的价格卖掉后就不再提上市的事情可以得到佐证。
有的人认为,华为不上市是因为任正非不想让华为脱离自己的控制。这个观点认为,华为毕竟只是一家民营企业,而大多数辛辛苦苦把公司做大的民营企业创始人,都不希望失去对公司的控制。知名蛋糕品牌好利来的老总罗红,一直不上市就是因为害怕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实际上,许多公司创始人在上市后被董事会踢走的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当属刚刚逝去的乔布斯——1976 年,乔布斯与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创建了苹果公司。到了 80 年代中期,苹果的 Macintosh 销售额开始下滑。1983 年,斯库利被任命为苹果 CEO,为苹果带来了一套严密的管理架构。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乔布斯和斯库利在产品方向上出现分歧。1985 年 9 月 16 日,在失去董事会的支持后,乔布斯辞去了董事长之职。
实际上,即便在欧美国家,许多所谓的隐形冠军企业,虽然在某个细分市场做到了全球第一,为了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也绝对不上市。而像福特这样的上市公司,其上市之后,控制权也一直掌握在福特家族的手中,创始人福特更是直到去世前两年才离开管理者的岗位。
把华为的不上市归结为任正非要牢牢掌握住控制权,并非随意猜测。一位华为员工在谈起 IPD 的时候就曾无意中说道,IPD 就是权力再分配。话中所指,就是通过 IPD 体系,任正非把原来掌握在李一男手中、能够对华为的未来产生致命影响的技术决策权收回到自己手中。
但是,如果把华为不上市完全归结为任正非的控制欲,这种观点未免过于偏激。因为任正非要想收回权力,似乎没必要通过上马 IPD体系这么“大动干戈”。而且,任正非自己也说过,华为不是不想上市,而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
什么时候上市对华为最合适?这一点任正非没有说。但如果我们知道上市的基本目的就是融资,那我们就会知道目前的华为,确实还不需要上市。
实际上,华为之所以不上市,除了以上几种猜测外,还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华为的股权结构特点。华为是全员持股,员工同时也是股东,所以华为人能够万众一心,企业的执行力特别强。如果华为上市,以华为的业绩实力,势必会在一夜之间造出成千上万个千万或亿万富翁,而这些人,又几乎都是华为公司的骨干——当一个公司的骨干都是身家上千万甚至过亿的时候,他们还会努力工作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不上市还好,一旦上市,可能会立即开始走下坡路,因为上市之后,大家都有钱了,也就没有干劲了。
华为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也可能导致了它不适合上市。上市公司需要对股东负责,需要对每季度的业绩进行负责。简单来说,上市公司为了不让股东指三道四,往往会把短期业绩看得很重,而长期战略目标则可能会被忽略。
重短期业绩轻长期目标,这与华为的商业模式恰恰相反。在华为崛起之前,电信业还属于技术驱动型的产业,也就是说,企业投入巨资研发新产品,然后定高价,赚取高额利润,回收研发成本,再投入开发新产品。当后来者赶上来后,先行者会采取降价措施,等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末期后,先行者会向市场推出新研发出来的产品,如此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IT 泡沫以后,华为敏锐地发现,由于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的客户需求,新技术越来越难以被市场证明,所以电信业已由技术驱动型转变为客户需求驱动型。在这种新的趋势下,华为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将自己定位为量产型公司而非技术创新型公司。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华为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即以两三年后量产的模型来定价,一开始就是亏损。这样,西方竞争对手由于在成本上处于劣势,所以竞争不过华为。至于后来进入的小公司,更是无法与它竞争——华为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承担亏损,但小公司却不能不盈利。
这种先利用不赚钱甚至亏损的价格打开市场的做法,让华为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举例来说,1998 年的接入网,UT 卖 1800 元每线,但华为率先推出了 600 元一线,结果 UT 消失了,华为占领了 70%的接入网市场份额。在 ADSL 市场上,华为也是同样的招数,结果华为的宽带市场全球份额第二。华为亏了吗,事实证明,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华为是大赚了。
这样的竞争策略,决定了华为不宜上市。因为一旦上市,就要对短期业绩负责,就不能站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长度去定价,从而去占领市场。
华为不上市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它不缺钱。华为各种各样的融资模式,尤其是把一块业务做大后卖掉的融资模式,让它在进入 21 世纪后总是有足够的现金流可用。有人曾说过,华为卖公司比中兴通讯上市融到的钱还多,这足以证明,如果只是为了融资,华为根本没有必要上市。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我们强调不打价格战,要与友商共存双赢,不扰乱市场,以免西方公司群起而攻之。
——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