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建国初期,大片土地尚未开发,许多欧洲人纷纷往当地迁移,他们希望在那里建立理想家园。
有一个人驾着马车经过一个小镇,见到一位久住当地的老人,停下来询问老人:“老先生,请问这个城镇叫什么名字?你们镇上的居民哪一类人较多?我正在寻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头看了一眼这个陌生人,反问说:“你能告诉我,你原来居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陌生人说:“他们都是一些毫无礼貌、自私自利的人。住在那里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无快乐可言,这正是我想搬离的原因。”
听了这话后,老人说:“先生,恐怕你又要失望了,这个镇上的人和他们完全一样。”
陌生人怏怏地开车离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位陌生人来到这个镇上,向老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住在这里的是哪一种人呢?”
老人也用同样的问题来反问他:“你原来居住的镇上的人怎么样?”
陌生人回答:“哦!住在那里的非常友好,非常善良,都是喜悦、和善、敬畏上帝的人,我和家人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我因为职业的原因不得不搬家,实在太感伤了!希望能找到一个和以前一样好的小镇。”
老人说:“真是太巧了,你很幸运,年轻人,我们镇上也全是这样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欢迎你来和我们同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人相处的一些道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人是复杂多样的。盗亦有道,世上很少有绝对的好人或者绝对的坏人,大多数人可以说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同时,好人与坏人也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另外,我们用什么眼光来看世界,或者说,我们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界,这是由主观因素决定的。如果我们觉得世上多数是坏人,那么就真的会遇到坏人;如果我们觉得世上多数是好人,就一定会常常遇到好人。
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苏轼的妹妹苏小妹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妹妹见哥哥今天特别得意,就问他原因,苏轼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苏轼听后说不出话来。
对世界万物的看法,反映了我们的主观意识。我们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如何对待我们。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我们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我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