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愚公不听智叟的劝告,毅然带领全家移太行、王屋两座山。
他的壮举惊动了很多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有敬佩的,也有不屑一顾的,议论越来越多。加上移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渐增多,愚公的家人也分成了几派意见。为了统一思想,愚公决定再召开一次家庭扩大会议,邀请邻居一起参加。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达成了共识:所有人认为,移山的成本太高,大家都去移山,没人从事粮食生产,基本的生活问题都难以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形成两种意见:一是变移山为移人,实行整体搬迁;二是搞山地开发,通过植树造林,让家乡变成山川秀美的世外桃园。
围绕这两种意见,大家又展开激烈的讨论。搬迁移人与故土难离的传统思想相违背,还有害怕困难,逃避现实之嫌,因此大家一致选择了第二种意见:开山造林。
从此,愚公带领一家及邻居几十口,披星戴月开发荒山。依山就势,合理规划,或植松树,或栽果木,在适宜处修建河坝,以贮存水源,抬高水位,水库可以养鱼,天旱时可以引水浇灌农田菜地。
这样几年之后,太行、王屋二山变了模样,成了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满枝。由于大量植树,生态环境变好了,山泉水也变得甘冽香甜,最重要的是,人们都知道这里是休闲旅游的好地方,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日,游人纷至沓来,一年后,这里吸引了旅游投资公司投资开发,修起了高标准的盘山公路,人们感慨地说:太行、王屋两座山真得成了宝山啦!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碰到困难千万不能气馁,要学习愚公不怕吃苦,不怕任何困难的精神;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而是愚公移山的方法却不一定可取。在愚公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愚公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其实这有多种选择,如:可以移山,也可以搬家,也就是移人,还可以变弊为利:穷山恶山是通途的障碍,花果山就是宝山了。因此,在选择面前,我们如何进行理性的思考,作出理性的选择,关键是方法!衡量方法可不可取的标准是什么呢?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标准是“成本低、效益高,低投入、高产出”。
所以我们在做项目调研或决策分析的时候,必须以理性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先判断出什么是对的事情,然后再去把事情做对。不值得做的事,就不要做。
开发两座山体现了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发展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愚公所处生存环境及可利用资源的“SWOT”分析后,确定关于愚公“出入之迂”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先“筑巢”,再“引凤”。方案成本低、效果好、项目可行;还注重环保、尊重人性,具有双赢思维与资源整合意识。山地开发意味着打破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提倡功效结合的思维方式,目标是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有时两点间最短的距离反而不是直线。我们要学会多向方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