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此情自可成追忆
8323500000003

第3章 梦回江南 (3)

有人穿起了洋装,有人整成了韩容,也有人把尾巴摇得啪啪响。他们的钢琴声余音绕梁,他们的宫商却扶不上墙;他们把洋文当成了爹娘,却读不懂诗经最简单的篇章。他们把桃花扇换成了欧元,却不识得那朵“不食异族”的桃花染。

为什么我用翰墨渲染的画卷,你却说是多此一举的过场?为什么我用浣花笺敲下的诗行,你竟说没有英文看起来漂亮?为什么我远道而来的沧桑,你只当作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那里去了,我的蒹葭?那里去了,我的姑娘?巴黎的时装展,把我的眼睛灼伤;水泥竖起的围城,排斥了蒹葭摇曳的背景;抹不去的忧伤,挥不去的苍凉,像剑一样,将我射伤。

一种疼,痛断肝肠。

江南印象

那江南必然是这样的,从阡陌纵横的水乡,一支暖槁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墨镜打碎,一声嗳乃的歌谣便从水湄唱到云端,再从云端唱到旗幡招展的酒家,唱入艄公古铜色的脸庞,唱入南浦的两行柳色,唱入一支弯弯的兰花桨,蜿蜒如云烟深处的一溪新绿。

那样轻盈,那样氤氲,却又那样层次分明。一声桨,可以无端地惹哭满池的涟漪;一阵风来,可以急飞满城的柳絮;一夜卖花声,可以香透小巷满街的油纸伞。一半是留在巷口的跫音,一半是绿衣裳迎风的歌吟,犹如紫燕问雨,撒下一串脆香香的呢喃,在城东的丝行,在北乡的渡口。每一声吆喝都是一首动听的歌谣。反正,江南就是这样看不清,也摸不着,却可以让人怦然心动。

江南必然是这样的,粉墙托出绵绵不休的黛瓦,悬于巷口的灯笼盛开出俏红的朦胧,瘦瘦的犹自点睛着墨迹未干的画卷。然后,忽然有一阵子,一首小令把所有的水榭亭台都聒噪醒了,一支柳笛把城郭的渡口和乡野的河流都染绿了。江南犹如姚家铺子五彩斑斓的丝绸,因无处不在的温婉旖旎而香软起来。

而关于江南的歌谣,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白石道人解鞍少住初程的竹西佳处,在谢眺斜看江南佳丽地的帝王州,在张继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姑苏城外,在皇甫松夜船吹笛雨潇潇的驿边桥,一个梅子在离人执手相看后突然感到了不舍,一位野游的公子看到珠帘后的少女突然停住了马蹄,一个远行的游子听到夜半的钟声突然不眠,在剪烛夜话的西窗,在月明花暗的画堂,在香囊暗解的青楼,在桨声灯影的渡口,在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湖畔,所有的人突然都感觉醉了。当他们醉醺醺地蒙眬了星眼的时候,他们决定用肢体,用语言来描摹一副水墨的画卷,用一种香软得只有烟花才能听的清楚的耳语来为这副画卷命名:“江南”。

琼花又可以开始描摹画卷了,有的随风去垂询人家瓦上的青苔,有的在女儿家的额头描起了桃花妆,有的留在了桅间化作召唤天际的归帆。而柳树则用穿莺的枝条,划下了一行又一行长短不一的句子。那黛色的韵脚,有的标识着先秦的蒹葭,有的标识着唐宋的残月,有的标识着民国的雨巷。而雨巷背后,那一条条橹歌起伏的水路,则留作了画边,让渡口的小镇,在画面上一下子翩然起来。

江南必然是这样,一朵云霞,一声云鹊,一树桃花,簪在鬓边,插在襟上,夹在线装的书页里。或者,在我想象不到的地方,正缓缓地打烟雨氤氲的画卷。

意乱情迷的江南

橹声还在彼岸。人已消失了不见。

只一个盹儿的瞬间,时间仿佛已经倒流了三百年。

在古老的江南,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庭院。我常常陷入混乱。

如梦,如幻。一切在真实与不真实之间变换。

秦娘桥与秋娘渡。那歌声,此起彼伏。

像初绽的莲,一朵一朵,在翠盖与柳荫间盛开。

谁在争渡,升起的明月,惊起的鸥鹭。

那柳七醉卧在花间,手执了檀板。

那个时候,相如病酒,文君当垆。

我们一起驾车出游,看看飞燕,折折花柳。

怕就怕喔,那粉墙内的佳人,惊见。

袜刬金钗溜。露浓花瘦,薄汗湿了轻衫透。

曲水流觞,兰亭雅聚。

你笑我行云流水,笔走游龙。戏题新句。

看五马行春,旌旆远摇,更潇洒,美人如玉。

一曲高歌,为谁,眉黛频蹙。

梅子熟了,横塘路,满城的烟雨乱舞。

隐隐记得,那次的凌波微步。

帘外扑花的蝴蝶,频念我,春来愁绪。

无据,无绪。门掩桃花雨,且莫厌瑶觞琼露。

翠羽帘垂,歌声缓引。浔阳江头,杨柳岸边。

那舟子还等着渡江。桅间,

有鸟雀比翼成双,后庭花无常。

今宵月,偏照西厢。泪染纱窗。

还是那时的江南,美人依遍了朱栏。

夕阳下,那个画面像水墨,氤氲着,千年不散。

是在等待,别后双鱼难寄的红笺?

还是在等待,那个刬袜步香阶的夜晚?

谁忘了归家,谁还在客船。

江上的舟摇,楼上的帘招。红了的樱桃,映绿了的芭蕉。

帘卷了西风,此去无凭。叹人生,

几番离合,便成迟暮。那人鸿雁儿全无。

谁忘了归家,谁还在客船。

我看见,梁间的紫燕双双,谁在纤手香研。

我看见,白萍洲的白帆点点,渐行渐远。

仿佛,时光回环;仿佛,还在当年。

仿佛,你的小乔初嫁,英姿华发。

仿佛,还是当年的三顾茅庐,六朝胜处。

仿佛,你还在江南,画船儿听雨。

仿佛,你还在我怀抱,笑语燕燕。

向鸡窗、拘束了吟课,啖破了樱颗。

我梦中的江南

我多想带上装满梦的行囊

乘一苇兰舟去那烟雨迷梦的地方

我多想沿着橹歌起伏的水路

寻找我那梦中的江南

穿过二十四桥的两分明月

走进琼花漫卷的季节

我要月下寻找那支美人留下的玉箫

看它是否还能奏出扬州城最悠扬的乐章

追寻夫子庙前的锣鼓喧天

蹀躞在曾经桨声灯影的十里秦淮

我想找到那只前明落下的画舫

让它载去历史的苍茫和炎凉

我想听一听媚香楼那穿透千古的绝唱

在石头城的夜空里哀怨地回荡

借着满天的柳笛琼花

我多想抚去香君脸上滚落的泪滴

在夜幕下染成桃花一样的嫣红

我多想号令公瑾的旃艐弥江而下

让刀光消匿四海一统

我望见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袅娜的歌声像云烟一样笼罩着迷楼

一位英俊的公子跨马消失在柳堤的尽头

我望见了豆蔻梢头的娉娉袅袅

那卷起的珠帘掩尽了马蹄声声

我望见了桃叶渡谁系的兰舟

横斜在曲槛外歌声宛转的花荫下

那秦淮河夜夜不停地流淌

低吟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悲欢与离别

王谢院前的野花草

望断了多少盖世的功名与不尽的繁华

《秦淮三叠》的千古绝唱

又有多少故人舞尽霓裳从此断肠

我站在长江岸边的北固亭

似乎还能听到

一股悲壮的风呼啸而来

我站在秦淮河边的古渡口

似乎还能看到

莺歌燕舞的董小宛、柳如是、卞玉京和李香君

几度晓风与残月

画堂南畔寂寞了刬袜与香阶

几千年的功名尘与土

谈笑间灰飞了樯橹与雄师百万

风流的六朝古老的三国

我的江南我梦中的故园啊

跨越了千年的沧桑

只留下儿女情长在不断地传说

那一个锦绣的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山寺的夏夜,读韦庄的《菩萨蛮》,无意间被这首小令感染。

不忍再读下去。这个五代的诗人,把他的魂,他的梦,留在了江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那个关于江南的梦,实在是太美了,太绚烂了。一辈子让人不能醒来,不忍醒来。

江南,那遥远的江南,那锦绣的江南。想那“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豆蔻梢头;想那“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的夜晚;想那二十四桥的明月夜,那些吹箫的玉人;还有那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的出游。那遍地的绮罗,那盈耳的丝竹,那些“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的女子。他们像梦一样温婉、迷蒙,而又带有一丝丝的伤感。

就像今夜,我独坐在寺院的一隅,神色黯然。烛光摇曳出窗外嵩岳模糊的轮廓,远处是八百里秦岭蜿蜒。可我的心依然,停留在江南。停留在那个“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的江南。

我忽然想起很多年前,我从江南走过,阁楼上那个吹箫的女子,她隐在梨花掩映的楼台,我看不清她的容颜。我想,她一定有着月光一样清丽的容颜,月光一样披散的长发。阁楼下,有载客的乌篷,也有嬉戏的蚱蜢,她的箫声哀怨而低沉。她是在倾诉愁肠,还是在怀念情郎。每当那个时候,我都会长时间的哑言,心里有了薄薄的凉。

我也曾学古人,“百花洲上醉时吟,挥毫一字直千金”,也曾在“满楼红袖招”中,骑马过斜桥。还记得那次的小窗幽会,“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出宫商。犀箸细敲,花瓷清响,馀韵绕红梁”。那低眉顺眼的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江南啊,江南,那个梦一样的江南。我是这样深爱着她。她的小巷,她的百花,她的双桥,她的女子,甚至她梅子黄时的那个季节,那个凌波交叠的横塘,一次次折磨了我的文胆酒肠,“拼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

门环上不动声色的铜锈,流水人家檐下的青苔,一天天,一年年。少年的鸡窗低吟,中年的夜船听雨,然后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静静回忆。回忆那些零散的片段。回忆他或者她,雨巷的邂逅,古镇的挽手,秦楼的风流,而关于江南的种种,到了最后,终究要化为爱,化为梦,化为一生抹不去的疼。像美人眉间的丹砂,灿烈,汹涌。那持续一生的感伤与向往,便暗藏在这一份绚烂里。

“山中寺月寻桂子,郡亭枕上听潮头,何日更重游”。在江南的向往中成长,在江南的回忆中衰老。那个有关江南的梦啊,将一直跟随着我,直到永远。

即使你没有到过江南,却依然会在心底,藏着一个小小的江南。

不管是在遥远的大漠,还是北国的边关。

江南,那一片锦绣,永远都是那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