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厄夫人说过:“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
夏扎尔也曾说过,“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
伊扎克·纳冯则更直截了当地说:“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早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就把教育作为复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巴勒斯坦最早出现的犹太人组织是犹太学校。以色列建国前,犹太人就已建立了两所大学和许多中心小学。
以色列历届领导人一直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看做一个关系到民族生存与否的根本问题。教育立国、科技立国是以色列从成立之日就追求的目标。他们认为,如果不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建立一个模范的社会,则以色列在战场上将处于军事劣势,在国际上得不到尊重,也无法吸引众多的犹太人来定居。这样,以色列就无法生存下去。
以色列建国后,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
1949年以色列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这是这个国家最早制定的几个法律文件之一。1953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法》,1969年颁布了《学校审查法》,等等。这一系列法律的制定,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形成了以色列特色的教育制度。
以色列是个移民国家,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带到以色列,其中既有东方文化又有西方文化,既有传统农业文化也有现代工业文化。以色列教育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填平这些不同文化的鸿沟与差距。为此《国家教育法》明确规定:“以色列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促进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之间的融合,清除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别,以形成一种新的犹太国民文化。”
以色列在教育方面投入了较高的经费。从20世纪70年代始,以色列教育经费始终高于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最高的1979-1980年度竟达8.8%。在一个四面树敌、困难重重且军费开支相当高昂的国家,教育投资能达到这一水平,确实不容易。
以色列的教育投资之高,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正是因为有了较高的教育投资,以色列的教育才有了迅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高昂的教育投资使以色列的教育结出了累累果实。
以色列的人口只有500多万,但是在校人数达到138万人之多,还有很多成年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在以色列人中有1/3是学生,也就是说,每3个人中就有1个学生。从大学生人数来看,以色列总人口与大学生的比例仅低于美国和加拿大,比欧洲的一些国家都高。以色列的文盲率十分低。
以色列的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凡是到过以色列的人都必去“游览”以色列的大学。凡是到过这些大学的人无不为它们校园之幽美、建筑之宏伟、设备之先进和藏书之丰富而赞叹不已。以色列的大学的许多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承认为权威性项目。
以色列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由于国内容纳不了这么多专家、学者,以色列已开始“输出”人才,不少人才外流,特别是流向美国。
发达的教育和优良的人才素质终于使“弹丸之国”以色列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和国际力量。
智慧箴言
①果实累累的树木不会随同摇摆。
②沉静、温和是有智慧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