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波动比较大,这时妈妈要学着改变自己,研究孩子成长时期的心理和精神需要,理解和支持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同时还要学会当个倾听者,不要提出太多的要求,相反要婉转地多提一些建议。
据国外心理学家通过一项对两万多名青春期孩子的研究发现:孩子在12岁以前很愿意与妈妈交谈他们的想法,但之后却有明显的变化,尽管妈妈对孩子的态度一如既往,但孩子有问题和想法,首先是与朋友谈,其次是老师,与妈妈交谈的次数和时间越来越少。
很多当妈妈的接受不了这样的变化,所以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几乎都是不欢而散。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妈妈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妈妈抱怨不停,有的妈妈沉默不语,有的妈妈则会找出问题所在,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小辉今年17岁,正在读高二。在小学、初中时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妈妈和老师的喜爱。去年升入一所重点高中后,因班上高手云集、竞争激烈,他自感心理压力很大,经常会出现头痛、失眠、焦虑的情绪,脾气还变得急躁起来,总与同学发生冲突。回到家里,小辉还经常对妈妈发脾气,甚至摔东西、骂人,态度很恶劣,他还扬言要出家当和尚,不读书了。小辉的妈妈为此忧心如焚。
后来,妈妈对小辉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初中到高中,从喜欢学习到厌倦学习,小辉之所以出现了如此强烈的反差,主要还是因为心理上的不适应和竞争压力大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后,妈妈便不再强迫小辉学习,也不和他发生冲突,而是帮助他化解压力,使他明白,搞好学习并不一定就是要拿到多好的名次,最重要的是充实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生活中得到满足。
没多久,小辉就在妈妈的耐心劝解下,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一跃而上,不良情绪也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具有特殊性的时期,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已渐趋成熟,但尚未完善,并且面临着升学、就业等人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常常会因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或打击而产生许多烦恼。
这种烦恼若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就会诱发心理危机。不过,只要在妈妈的正确引导下,孩子的这种危机状态绝大多数可自行缓解,恢复成为健康的正常人。只要妈妈对孩子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正确的理解,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激发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帮助孩子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剔除社会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完全可以顺利度过烦恼期,健康地进入成熟期。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波动比较大,这时妈妈要学着改变自己,研究孩子成长时期的心理和精神需要,理解和支持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同时还要学会当个倾听者,不要提出太多的要求,相反要婉转地多提一些建议。孩子大了,多给他们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果他们做得不好,妈妈也应放下架子和孩子谈心,剖析一下事情没做好的原因,这样总比硬碰硬的好。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也是给他一个成长锻炼的机会。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成长的道路上会出现许多的烦恼,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地影响其身心健康。在这个时候,一位好妈妈的成功引导会使孩子摆脱这一系列的困扰。
第一,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妈妈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行为和心理上进行引导。要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妈妈把自己的观点、经历讲给他听,让孩子自己进行比较,因势利导。
第二,理解、信任孩子。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处理一些事情,这时,妈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想法,把家里的一些事情和孩子一起商量处理,听取、征求他的意见,对孩子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尽可能地让他自己去解决。当然,妈妈也要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正确引导孩子。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应多鼓励和安慰,成功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妈妈自己有缺点和错误,应勇于承认,尽量改正,使孩子从中得到启迪。
第三,尽量避免与孩子正面冲突。在孩子发火时,妈妈应保持冷静。争论激烈时,妈妈应转移话题或采取冷处理方式,以免孩子萌发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变得更强烈。事后在适当的时候,妈妈应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使孩子积极克服爱冲动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