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8340200000032

第32章 寅卷 酒仙 (7)

闻名于五水镇的石红云,谁家来了贵客,都绕着弯儿来请石红云去陪酒,能答应了算是赏了脸面。客人见石红云来了,也都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常常是不醉不归。一天,从蜀地过来一位商人,很有些酒量,主家便来请石红云去陪酒。这位商人与一般人有异,以论酒道来喝酒,谁答对了他的问题,他便自饮一碗。席间,石红云端起酒杯,正要敬那位商人的酒,那位商人并没有端杯,而是与石红云论起了酒道。他问石红云,酒的祖师爷是谁?黔地的什么酒最有名?这么一问,倒是把石红云难住了。平时,石红云很少涉及这些话题。她二话没说,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连干三碗。她谢了客人和主人,转头便回。

回到了家中的石红云,一连睡了三日。“酒鬼”父亲深感蹊跷,便问何故。女儿将个中原委告知于他,他大腿一拍,长叹一声道:哎,怪我,都怪我!这么多年怎么没把这个道儿指点给女儿呢?他告知女儿,镇上有个王老太君,今年已八十有六,是个喝了一辈子酒的人,可算是个酒道中的人。他不仅有酒量,且能解答酒道中所难,你要向她讨教。女儿听后点了点头。

王老太君在五水镇是个受人敬重的老太太。她有一个怪癖,白天不喝酒,全是半夜起身喝酒,每顿只喝一盅,五十多年来未变。她听人说镇上有个石红云,喝酒有量,常陪客人,很想见见。说来也巧,刚躺上床准备午休的王老太君,突然听说石红云来了,便起身相迎。

“太君奶奶,酒的祖师爷是谁?”石红云三句客套话过后直接问了起来。

王老太君轻咳一声,又清了清噪子说:“酒的祖师爷是杜康!”

“杜康?”

“对,酒是杜康酿成。”

“杜康之前有酒吗?”

“还没有,杜康之后才有酒。”

“他是怎么酿成的?”

“无可奉告!”

石红云觉得王老太君懂得不太多,连怎么酿成酒的都不知道。我再来问一个问题,看她到底怎样,若不知,就不必再向她求教了。她马上问:“太君奶奶,你活了这么大年纪,一共喝了多少种酒?”

王老太君笑了笑说:“难以计数,惟有茅台在心!”

“惟有茅台在心,茅台是哪儿产的酒呀?”

“黔酒啊!”

“啊,黔酒?是不是黔地所产的酒啊?”

“对,就是贵州产的茅台。这茅台啊,可与北京的故宫一样名扬中外。”

“这么出名啊?它的历史长吗?”

“对!我再告诉你,早年的汉武帝就喝过这个酒啊。他喝后连声说‘甘美之,甘美之’!”

“茅台有这么长的历史啊?”

“我再告诉你,这茅台可与别的酒不一样,太神奇啦!它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而且空杯留香!”

“空杯留香?这么好啊!”

“想喝吗?”

“想!”

“那好!我外孙女十年前送了两瓶茅台给我,我来了贵客喝了一瓶,今还有一瓶,让你品尝。”

“谢谢太君奶奶!”

喝了茅台酒的石红云欲醉欲仙,连声说:“好酒,好酒!”

“我只是让你开个眼界!”王老太君笑笑说。

品了王老太君的茅台酒,听了王老太君的论酒之道,石红云好不高兴。打那以后,她有空就来向王老太君讨教酒的道道,还解开了杜康的酿酒之迷,镇上的人都说她是个“酒痴”。后来,石红云还当起了茅台酒推销员。她每次到大酒店来推酒,客人都要向她讨教一番。客人让她喝酒,她滴酒不沾,笑笑回答道:论论酒道,其乐无穷!

已经上了年纪的老父亲问石红云,你推茅台酒已快二十年了,你是真痴还是假痴啊?

“老爸,这辈子我可甘当茅台痴啦!”石红云说后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传出门外,传遍了五水镇,伴随五河水向远方流去。

茅台岭

龙会吟

茅台岭原来叫茅苔岭,是湘西大山中的一个小山寨,因为这里发生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人们就把茅苔岭改成了茅台岭。

茅苔岭的改名和茅台酒有关。

茅苔岭有个叫启昌的汉子,在一支军阀部队里吃粮。一次,他们营打进一座县城,得到了几缸茅台酒。启昌喝得酩酊大醉,躲到一堆柴草里酣然大睡。一觉醒来,部队早已开拔。启昌正要去追赶部队,突然听见旁边传来婴儿的啼哭。循声找去,只见路边有个弃婴。抱起一看,是个女娃。天气奇冷,女婴都冻紫了。

启昌连忙把女婴裹在怀里,不去追赶部队了,带着这个孩子回家乡去。他已经厌倦了连年的战争生活,想回家过安静日子。部队长久没发军饷了,他身上没有一分钱,只得沿途乞讨,带着女婴回到了久违的家乡茅苔岭。父母都已去世,家里再没有什么人。启昌便带着女婴度日,给女婴起名拾姑。为了让拾姑不受委屈,他终身未娶。

拾姑渐渐地长成了一个美丽女子。也渐渐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是爹喝醉了茅台酒拾来的。如果没有茅台酒,也就没有她了。爹常常对她说,茅台酒有情啊,茅台酒使我有了宝贝女儿。茅台酒是天下好酒,什么时候再喝上一回,我死也甘心了。

听爹这样说,拾姑就在心里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好好孝敬爹,一定要让爹喝上茅台酒。

拾姑到了出嫁的年龄,四村八寨的年轻人都来求婚。拾姑放出话,谁能让爹喝上茅台酒,她就嫁给谁。求婚的人纷纷打了退堂鼓。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大山中的山民,到哪里去搞茅台酒?

只有瑞春没有退缩。瑞春对拾姑说,你等着我。

拾姑说,只要你能让我爹喝上茅台酒,我一定等着你。

瑞春就走出深山去搞茅台酒。好多年过去了,一直不见回来。有人说瑞春被土匪杀害了。

启昌老了。老了的启昌劝拾姑,你嫁人吧,爹不想喝茅台酒了。

拾姑说,爹,我一定要让你喝上茅台酒。她坚信,瑞春搞不到茅台酒,总有人搞得到茅台酒。

果然,能搞到茅台酒的男子出现了。那男子把一壶茅台酒交给拾姑。拾姑说,让我爹品尝,爹说是茅台酒了,我就嫁给你。启昌喝了一口,激动得大叫:好酒,正宗茅台酒!

拾姑就嫁给了那个男子。

后来,启昌死了。

再后来,拾姑的丈夫也死了。临死前含着眼泪向拾姑忏悔,拾姑,我骗了你,那酒不是茅台酒。

拾姑瞪圆了眼睛,她说你开什么玩笑?我爹都说那是茅台酒,你怎么说你的酒不是茅台酒?

丈夫说,你爹知道茅台酒不容易弄到,怕耽误你的终身大事,和我串通好,就说我送去的酒是茅台酒。拾姑,你对我太好了,所以,我在临死前,不能再骗你。

拾姑如五雷轰顶,一路狂奔到爹的坟前,跪在坟前嚎啕大哭。爹,我对不起你啊,没有让你喝上茅台酒。

拾姑在悲凄中一天天枯萎。

突然有一天,一位两鬓雪白的的男子提着一壶茅台酒,来到拾姑家里。是瑞春。

拾姑惊讶万分,问,你为什么现在才来,这么多年你到哪里去了?

瑞春叹了口气。他说他知道茅台酒是贵州出的,一路步行到贵州,给当地人做了一年短工,才挣到一壶茅台酒。他拿着茅台酒往回赶,眼看快到家了,遇到了土匪。土匪抢走了茅台酒,又把他推下山崖。幸亏他命大,没有摔死。没有了茅台酒,他没脸回家,又返回贵州去,在路上被抓了兵。几次逃跑,都没逃脱。直到被解放军俘虏,他才有了回家的机会。他没回家,再一次去了贵州,却不幸患上疟疾,一病就是几年。病稍好一点,他就给人做短工,挣到了一壶茅台酒,一路餐风宿露,终于回到茅苔岭。

拾姑泪雨滂沱。

瑞春说,你尝尝,这是正宗茅台酒。

拾姑说,不用尝,这肯定是正宗茅台酒。

拾姑带着瑞春来到爹的坟前,把茅台酒绕坟头洒了一圈。茅台酒浓郁的香气,把整个茅苔岭都香透了。香透了茅苔岭的山,香透了茅苔岭的水,也香透了茅苔岭所有人的心。

于是,当地人把茅苔岭改成了茅台岭。

满花

萨娜

从前茅台有一位酒师叫王演,妻子怀孕时,他曾跟朋友打赌,一定会生下女儿,朋友大惑不解,他昂头一笑道:“女儿最好,清澈如水,晶莹如花,有如水的女儿,才有聪慧的男儿。”大家便都说酒师不过是痴呆之徒。

王演果然得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听见婴儿如歌般地啼叫时,他便抚手叫道,“好一个满花”。

女儿便叫“满花”。

满花渐渐长大,跟父亲最亲。王演的妻子再生下两个儿子之后,自把心思用在男孩身上,不大过问女儿的事情。一日,王演从酒坊踱步走回家,看见女儿站在院里梳理长长的辫子,突然醒悟女儿已经到了待嫁的年龄,可是方圆几百里并没有他看中的青年。酒师深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让人笑话”的习俗,对女儿的婚事日渐发愁。

满花深知父亲的一片心思,便安慰道:“父亲不愁女儿嫁不出,但愁女儿嫁不好,我要嫁给会酿美酒的后生,圆满了父亲的心愿。”他请父亲写张告示,订在端午节那日选择佳婿。对男方只有一个条件,谁答对了满花出的题目,她便嫁给谁。

消息传开后,端午节那天,应考的后生蜂拥而至。

满花姑娘在每位年青人面前摆几只酒杯,然后往里面倒不同的酒,让他们选出最好的酒,并且规定不准用嘴尝,鼻子闻,只准用眼睛看,不仅要说出酒名,还要说出是哪个阶段的酒。

后生们面面相觑。但凡知道酒名的,当然要用嘴巴尝尝,鼻子闻闻,如若连这方式都限制,那只有神仙才能用慧眼识别了。

不过,看那满花姑娘貌若天仙,柳眉条眼,宁静娴雅的样儿,不像是故意刁难人。再看王演酒师稳如磐石地坐阵,又像是在寻找在世的知音。

应考的青年便把满腹的怀疑和焦虑收敛而回,一个个肃然静观,仿佛那浅浅的酒杯是深藏无音的歌声,命运的答案,天道的回音。

然而那些酒真和白水般的毫无二致。满花姑娘轻盈地往酒杯里倒酒。酒的本质就是水,它流动着,喧响着,一切答案也如水一样缺乏玄机。

那些后生最后一个个抬身而去,他们步履沉重,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那美丽的满花姑娘犹如天空的星星,飞舞的雪花,梦中的仙音,可看可听却不可得。他们来时的梦想变成空荡荡的唉声叹气。

满花眼看规定的时间已到,心下自然着急起来。坐阵的父亲微微弯下腰,呈现出疲惫的状态。身怀绝技的父亲本想找到一个帮手,继承自己的传世手艺,可是满堂散去的平庸男子,哪里有一位入得了他的慧眼呢。

突然,一位身穿白布衫的青年人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手里稳端满花刚刚倒给他的一杯酒说:“满花最好,满花最好。”

酒师王演兀地站起身,满脸喜悦地望着那位英俊又稳重的青年人。他的这句话真是一语双关,既准确地指出了茅台酒最佳阶段的酒——满花,又表示了对姑娘的爱慕之情。

满花姑娘脸上升起了两朵嫣红的花朵,像所有幸福的女儿家那样,她垂下了头,让上苍把未来的祝福之露洒在头顶上。青年人深藏不露,沉稳对答,含蓄深情的举止令她倾慕,而他深厚的酿酒功底又令她敬重。

原来茅台酒刚蒸馏出来时,泡沫犹如鱼的眼睛,花比较大,称为“鱼眼花”;后来泡沫逐渐缩小,称为“堆花”;继而泡沫越聚越多,布满整个液面,称为“满花”,功夫不到的酒液无法成为“满花”;再后泡沫变小,散花也快,被称为“碎米花”;最后泡沫呈环状,酒的度数也低,被称为“国花”。

要评出那个阶段的酒好,没有十成的酿酒功底是万万不行的。无怪乎青年人一句“满花最好”,便赢得了满花的芳心。这对年轻人因此结为夫妻,像所有民间故事那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康熙智擒鳌拜

徐小斌

康熙一心想除掉鳌拜,便和索额图商议捉拿鳌拜的办法。索额图向侍卫长曹寅转达了康熙的秘旨,这天,曹寅见时机已到,即命保卫康熙的哈哈珠子们(满语,即服侍皇子阿哥的侍卫书童)捉拿第一个进南书房和皇帝议事的大臣。

众珠子见第一个走进来的竟是当朝重臣鳌拜,一时吓得目瞪口呆,六神无主,以为是弄错了人,谁也不敢上前,须知,就是皇帝也惧他三分,要是出了一丝差错大家的小命儿可就都完了。

康熙见哈哈珠子们不敢下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又不便发作,只得效前人之法,借酒壮胆,于是在鳌拜第二次进南书房之前,康熙便命索额图赐哈哈珠子们每人一碗美酒。

众人饮了美酒,正逢鳌拜走进书房。曹寅本想率哈哈珠子们上前拿人,谁知康熙精心挑选的这些侍卫,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被风一吹,酒劲上来,虽然有了胆量,却都力不从心,个个醉得东倒西歪,就连曹寅也没了劲道。——这一次的计划又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