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8340200000052

第52章 辰卷 酒功之一 (10)

蓬斯莱好酒,对酒颇有研究,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而且他只喜欢葡萄酒,对法国酒津津乐道充满了自豪感,而对中国白酒并不很感兴趣。但既然总领事热情相邀,也不好不给面子。那天晚上,蓬斯莱衣冠楚楚,准时驾到。陈起元亲自在门外迎接。两人一见如故,一阵寒喧之后,陈起元爽朗地直奔主题说,今晚我们不谈公事,只品酒。蓬斯莱也不客气,说,好,我们就品酒,但还是品法国的葡萄酒,要不,香槟酒也成。说罢,向随从示意了一下,随从拿过一只精致的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法国名酒。蓬斯莱说:“这是我多年的收藏,今天拿出来和中国朋友分享。”中方工作人员措手不及,面有为难之色。陈起元急中生智,对蓬斯莱说:“中国有句古话,客随主便,下次我们做客省政府的时候,再品尝主席阁下的美酒。今晚,就品品中国的茅台酒。”蓬斯莱略显尴尬,但很快便回过神来:“也好,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恭敬不如从命,那我们就品试一下中国酒。”宾主落座后,服务员先向客人端上了一小杯茅台酒。

蓬斯莱拿起杯子,先是轻轻地嗅了一下,然后抿了一小口,愣了一下,再呷一口,用舌头舔了舔嘴唇,沉吟片刻,最后,仰颈一喝而尽,放下酒杯,背靠在座椅上,双手摊在椅侧,双目微闭,神情舒展,良久不说话。

陈起元轻声地探问:“主席阁下,味道如何?”蓬斯莱缓缓张开眼睛,突然脸放异彩,兴奋地称赞道:“好酒!味纯、口感好,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陈起元说:“比法国酒如何?”蓬斯莱真诚地说:“堪称上等白兰地!中国茅台酒,果然名不虚传,如果打开一瓶放在艾菲尔铁塔上,全法国都能闻到她的馥香!”陈起元高兴地说:“那就让中国茅台酒香遍法国吧,让中法人民的友谊也像茅台酒一样热烈奔放、历久弥香。”工作人员再次给蓬斯莱倒满了酒。蓬斯莱兴致盎然地举起杯:“来,中国朋友,请允许我借你们的茅台酒敬你们一杯,祝伟大的法中友谊地久天长!祝你们在孚日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从此以后,蓬斯莱每次来赴宴都要陈起元和他一起开怀畅饮茅台酒,他每次总是乘兴而来,微醉方归。长此以往,两人不仅是工作关系,而且成了好朋友,领事馆的工作也得到了蓬斯莱本人的全力支持。特别是他的推介下,茅台酒在孚日省美名远扬,被越来越多的法国人称赞,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了青睐。

斯特拉斯堡生活的华侨有近千人,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组织,像一盘散沙。陈起元上任后组织大家吃中餐、品茅台,增强了大家的文化归属感,建立了感情纽带,增进了华人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不久斯特拉斯堡华人联谊会应运而生。茅台,又一次扮演了重要角色。

给“世界总统”送茅台

陶少鸿

1972年8月18日上午,布拉格广场中心花园彩旗飘扬,贵宾云集,鲜花芳草吐露着盛夏季节特有的芬芳。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此为来访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举行欢迎招待会。

中国驻捷临时代办李成同早早地来到了会场,想到有机会近距离目睹瓦尔德海姆的风采,他兴奋不已,一边与各国同行聊天,一边不时瞟着公园入口。9时许,掌声响起,瓦尔德海姆和夫人在捷克总统胡萨克的陪同下,满面笑容地步入了会场,逐一地和使节们握手。李成同下意识地往前走了几步,恰巧,瓦尔德海姆也瞥见了他,并向他走了过来。当李成同被介绍给瓦尔德海姆,瓦尔德海姆眼睛一亮,握住他的手说:“您好,很高兴在布拉格见到您!”

李成同忙说:“能见到您我也很高兴!”

瓦尔德海姆笑眯眯地问道:“您认识唐明照先生吗?”

李成同点头道:“认识,他是联合国的副秘书长,您的助手嘛!”

瓦尔德海姆很高兴,两手一摊:“他可不仅仅是我的助手,而且还是我的酒友呢!我们经常在一起品尝茅台酒!”说着,瓦尔德海姆似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翘起大拇指:“中国的茅台酒真是太好了!味道香醇,喝了就舒服,飘飘欲仙,浑身有劲!真是世界上最好的酒啊!”

瓦尔德海姆夫人笑道:“他一说起茅台酒就滔滔不绝,成了它的崇拜者了,在他眼里,任何酒都不能与茅台相媲美!”

李成同连忙说:“呵呵,那我可与秘书长阁下有共同的爱好呢!”

瓦尔德海姆惊奇地睁大眼:“是嘛?那太好了!”又不无遗憾地说,“只可惜这几天喝不到茅台了,不知布拉格的商店有没有卖?”

李成同连忙道:“那我送您几瓶,怎么样?”

“那太好了,太谢谢您了!”瓦尔德海姆高兴得差点手舞足蹈起来。

第二天,李成同提着五瓶精心包装好的茅台酒来到瓦尔德海姆的住处。瓦尔德海姆一见他,迫不及待地张开双臂迎过来,紧紧地拥抱了他:“呵呵,您还没进门我就闻到了茅台的香味呢!太感谢您了!”

落座之后,瓦尔德海姆亲切而又慎重地说:“烦劳先生亲自送来茅台酒,我和夫人都十分感谢!这扑鼻的芳香不仅仅是酒,还有中国人民的友谊!”

李成同彬彬有礼地道:“能有机会给秘书长送上这份友谊,我深感荣幸!”

寒喧一阵,瓦尔德海姆说:“我是个爱喝酒的人,在联合国可以喝到世界各地的名酒,但是对茅台特别感兴趣。茅台太好了,它和其它酒不一样,喝了不上头,也不刺喉,就算多喝了几杯也不会醉……茅台是好酒,它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可是有很多国家买不到茅台,为什么中国不加大产量,以满足世界人民的需要?”说着,期待的眼睛凝视着李成同。

李成同解释道:“现在茅台的产量正在增加,但由于工艺特殊,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窖藏,一瓶茅台酒从生产到出厂,至少要五年多的时间。”

瓦尔德海姆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我希望世界上更多的人尽早喝到茅台,美好的东西只有大家来品尝才会变得更美好!如果我去中国,一定会去茅台酒厂参观!”

李成同兴奋地道:“好啊,有机会我一定陪秘书长去!”

辞别之后,李成同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心里浮现着瓦尔德海姆那双因为茅台酒而闪闪发亮的眼睛。

茅台酒,来自祖国的礼物

张学东

那是上世纪1969年英国的平安夜,伦敦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下雪,雪飘得纷纷扬扬的,纵横交错的街道被洁白晶莹的雪花装扮得有些扑朔迷离的味道,好像预示着圣诞节就要来临了。周从吾当时就任中国驻英国代办处的秘书,在异国他乡感受这种西方人的节日氛围,他的心情难免会有点儿复杂的。

这天,驻英代办处的领导临时把周从吾叫到房间里,告诉他说今天是平安夜,组织特意安排他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其实,就是让周从吾代表驻英办的领导,将两瓶上好的茅台酒做为圣诞节的礼物,送给使馆的一位老朋友——顾维钧先生,领导强调说这份礼物务必要在今晚的平安夜前送达。

对于顾维钧先生,周从吾当然是很熟悉的。顾先生原是上海嘉定人,从1912年进入北京政府任职,并开始接触外交事物,1919年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代表,因为他极力反对在不平等的《巴黎和约》上签字,而闻名于国内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外交家啊!做为晚辈给顾先生送酒,周从吾的心情当然是又激动又紧张了,激动的是能够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见到他仰慕已久的老前辈,可谓幸事;可同时又让他感到有一些紧张,毕竟顾先生名望很高,而他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因公事去登门造访,生怕会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想到这毕竟是组织交给他的使命,而茅台酒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国宝”,无论是汉武帝对它的“甘美之”褒奖,还是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再到后来一举摘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桂冠,所以,周从吾觉得以这样的佳酿馈赠顾先生,真的可是说是美酒送英雄了。这样想时,他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顾先生的寓所在伦敦附近的一座小镇上,房子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为了谨慎起见,周从吾特意带了一张伦敦市区地图,因为外面一直在下雪,视线很差,道路十分难行,好在伦敦的交通标识非常清楚,他手里的地图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两瓶茅台酒就放在周从吾的座椅旁边,也许是车子不停颠簸的缘故,那种绵甜醇厚的芳香似乎正不断地透瓶而出,整个车厢内都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酒味,可以说酱香浓郁香气扑鼻,使人不知不觉陶醉在其中,若不是条件所限他真的忍不住想开怀畅饮一下呢!

大约在下午五点钟左右,周从吾的车子终于摸索着来到了顾先生所居住的小镇上,但天色已经很暗了,一连问了好几个路人,有说知道的,也有人冲他们懵懂地摇着头,他们只好停停走走一路打问下去,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坐落在一片树林里的小别墅,这里非常幽静,仿佛与世隔绝。这越发引起周从吾内心的那份好奇,一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顾先生了,他简直有点儿无法按捺自己的情绪了。

下车后,周从吾小心翼翼地提着那两瓶茅台酒,然后上前轻按门铃。过了一会儿,隐约听到门内传来的老人的声音,似乎比他想象中要低沉许多,显得很内敛,不像是惯常所见的那种高声咳嗽的中国老者。正当周从吾轻轻整理自己的衣服,准备进门跟先生会面时,却听见里面的人用平静简短的语气跟他询问情况,周从吾急忙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可是,老人竟然没有为他开门,只是隔着门请周从吾把礼物留在门口的邮箱里。当时,周从吾确实对老人的行为感到纳闷,觉得他这人好奇怪,同时也很遗憾自己无缘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外交使节。周从吾考虑再三,还是遵照先生的话留下了自己随身带来的礼物,然后失望地离开了。

几日后的一个中午,有人突然到使馆来见周从吾。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会是顾维钧先生。一见面老人就握着周从吾的手说,你就是那天送酒来的年轻人吧。周从吾激动地点了点头,老人的手厚重而又温暖,他还没来得及想好该跟老人说什么呢,顾先生又解释说那天他不开门是因为天黑了,惟恐外面不太安全。周从吾的心也倏地豁朗了,这完全是顾先生的职业习惯所致,想来也并不过分。接着老人又不无动情地说,能在平安夜喝到了二十多年没喝到的茅台酒,心情真是格外地激动。

月是故乡圆,酒是茅台香啊,正是来自祖国的这一份真情和厚礼,让老人在伦敦的雪天里感到了真正的温暧和幸福。记忆像窖藏的酒,周从吾跟顾先生的一面之交正是茅台赐予的,随着日光流年,这份情谊越发得醇香无比了。

茅台是“幸运之星”

姜燕鸣

提起国酒茅台,著名的翻译家过家鼎先生想到更多的是它在我国对外交往中所发挥的神奇作用。对此,过先生也总会饶有兴致地讲述自己担任中国驻马耳他国大使时的一段经历。

马耳他是欧洲南部的一个岛国,地处地中海中部,素有“地中海的心脏”之称。1964年,马耳他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972年,中国与马耳他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那是1987年,正值马耳他共和国举行大选,此时,执政的工党与在野的国民党之间的激烈较量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面对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中国驻马耳他共和国大使过家鼎也在审时度势,静观其变。如能富有远见地看准胜者一方,未雨绸缪,对增近与马耳他国之间的关系,那将是四两拨千斤的外交策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