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8348700000001

第1章 宋庆龄之父宋嘉树:敢为天下先

宋庆龄成为中国政坛及国际政坛的显赫人物,得益于父亲的教育。宋嘉树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是一位爱国实业家,同时还是一位宽严有度、教子有方的好父亲,他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至今仍受称道。

宋庆龄(1893~1981),孙中山夫人。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英勇奋斗,矢志不移,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原名韩教准,生于海南岛文昌县。早年漂泊美国,在丝茶店当学徒。后回国创办美华印书馆,并参与创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兴办实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

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1893年1月27日,在上海虹口美租界有恒路628号C,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伴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降临到这个世界。孩子的父亲激动地用英语说:“这是个雪孩子,白雪公主!”这位小白雪公主就是宋庆龄。

她的父亲宋嘉树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也是孙中山的好友,非常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同时,他教子有方,对子女宽严有度,是中国近现代最早意识到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有识之士之一。

宋嘉树夫妇有六个子女,三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称为“宋氏三姐妹”。宋嘉树教子有三个基本思想: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古先”;二是男女都一样,“身为女人,不应妨碍自己成为祖国有成就、有作为的公民”;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以此影响和教育孩子。

当时的教育压抑个性,以循规蹈矩为贤明,以唯唯诺诺为老成,是一种典型的陈腐封建的教育,对此,宋嘉树深恶痛绝,他认为这样的教育会让一个伟大的民族变得沉沦、腐朽。当他意识到中国家庭教育功能严重缺失,而西方家庭教育功能却如此完整时,就立志把孩子培养成林肯、华盛顿式的伟大人物,他曾这样说:“只要一百个孩子有一个能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于为天下先。”

19世纪末,男权主义观念十分浓厚,而宋嘉树敢于蔑视世俗偏见,认为男女都一样,并非男尊女卑,女人不要依附男人;他信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三从四德”是对民主教育的反叛。又因为追随孙中山革命,宋嘉树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宋嘉树为三个女儿提供了与男子一样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三姐妹六七岁时,他就先后把她们送到外国教会开办的寄宿学校“中西女塾”读书,从小培养她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后来又把三姐妹全送到美国接受西文现代科技文明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培养她们个人奋斗的精神,教育她们要自信、自立、自强。

由此可见,宋嘉树不仅丝毫没有让三个女儿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樊篱的束缚,而且使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正因为这样,宋氏三姐妹才如此卓然出众,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宋嘉树为了培养孩子,特别制订了一整套现代型的教育方案,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充分发展孩子天性的过程中,训练她们具有基督教精神的斯巴达勇士。在孩子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就鼓励她们尽情玩耍。稍大一点的时候,就选择一个风狂雨骤的日子,带领着孩子在雨中挨淋,以此进行“沐于大麓,烈火风雷雨而不迷”的意志训练。

他还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去徒步旅行,让孩子学会自控和忍耐,有时还和孩子们一起禁食,以学会忍饥挨饿求生的本领。为了让孩子能够面向世界,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与她们进行英语对话,特意从美国购买了大量幼儿读物,教孩子们读写……

不可否认,宋嘉树教子有方,宽严有度。

有一次,兄妹几个在院子里玩“拉黄包车”的游戏,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庆龄扮成乘客,蔼龄拉着黄包车直奔后花园,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因“车夫”霭龄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车被石头拦住,重心偏离,一下把“乘客”庆龄抛了出去,庆龄跌倒在地,鲜血直流。“车夫”知道自己闯了祸,愣在那里傻了眼。

宋嘉树并没有训斥孩子,而是慈爱地对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树又笑着对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也不觉得疼了。

这是宋嘉树“宽”的一面。可他也曾因为孩子乱花钱而严厉地批评过孩子,因为他认为乱花钱是一种应尽早纠正的不好品质。

可见,宋嘉树在教育子女上,处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他认为,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就是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教子点睛:

真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为孩子的未来负责。父母决不可以把孩子当成珍珠玛瑙一样去爱,不要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否则孩子就像温室中的花朵幼苗,经不得外面世界的狂风暴雨。要让孩子真正“经风雨,见彩虹”。

培养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教育是个很大的题目,而家庭里的爱国情感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到家庭这一特殊的教育环境,还要充分注意不同年龄的孩子具有的不同认知水平和特点,父母注意运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多种教育元素,使家庭里的爱国主义情怀伴随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宋嘉树是启迪宋庆龄爱国思想的第一个老师。在庆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她讲自己在美国的经历:美国人的热情友好,旅美华侨的苦难血泪,在异国对故乡亲人的热切思念,教会上层人物的歧视傲慢等。在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他还特别把平等博爱的观念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融入其中:中国只有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命运,才能平等地自立于世界之林。这些教诲就如同润物的细雨滴入庆龄的心田。

1900年春夏间,一方面因为义和团运动在北方不断发展壮大,八国联军入侵,清朝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南方改良派唐才常在上海成立自立会,组织自立军,准备“讨贼勤王”。孙中山决定一定要把握住时机,一举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8月,他从日本秘密抵达上海,几次到宋家与宋嘉树谈论反清问题。这一年,宋庆龄7岁,她多次见到这位气度不凡的来访者,并被他和父母的谈话深深吸引。

一天,宋庆龄听见孙中山激昂地说:“中国非革命不可,我们要推翻现在这个君主政体,建立一个共和政府。我国人民有权利自己选择管辖他们的人,选择替他们制定法律的人。我们应该有一切权利,我们要为这个目标而生,为这个目标而死。”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的小庆龄听到这里,轻轻地应声说:“我也要同你一样!”孙中山立刻对她说:“不错,庆龄,当然你可以帮助我,每个人都得帮助我。”

小庆龄“我也要同你一样”的一句简单插话,让宋嘉树和孙中山感到惊奇。随着庆龄年龄的增长,父辈们的言谈活动也在日益增加她的爱国情感。特别是孙中山,因为他始终是宋家谈论中的英雄,他的为人和革命精神在庆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也要同你一样!”这是宋庆龄的凌云壮志,也是她毕生的执著追求。成年后,她和孙中山结为革命伴侣,并肩致力于中国革命;孙中山病逝后,她忠实地执行孙先生的革命路线,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08年,15岁的宋庆龄带妹妹美龄到美国留学。临行前,宋嘉树这样告诫她们:“让你们到美国去,并不是让你们去看‘西洋景’,而是要把你们造就成为不平凡的人,回来报效祖国。这条路很艰苦,荆棘丛生,你们要随时准备付出代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不要终止你们的追求。”

宋庆龄深谙父亲的教诲,在美国刻苦求学,奋发图强,并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从而为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父母应该知道,爱国情感是孩子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很多时候,很多父母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以为只要把这两点抓好了,孩子的前途就有保证了。其实,这是极大的误区。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得开国家,国家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在每个人的心里。

传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髓,似乎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让一个人在不经意的行为中闪现出它的痕迹。一个没有国家概念的孩子,一个对国家没有情感的孩子,怎么能够快乐,又怎么谈得上健康发展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积极调动孩子的爱国情感素质,注意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状态,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调整爱国情感的能力。这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特别重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意义重大。

教子点睛:

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爱国是一种社会价值,但对一个社会个体而言,它更是一种真实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感主要抓住4个环节:一是给孩子明确爱国主义的内涵;二是父母要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情操;三是在生活点滴之间给孩子传递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最后,引导孩子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品质。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宋庆龄天资很好,聪明,读书也非常用功。晚上做功课即使做到很晚了,也还手不释卷。老师和父亲总是劝她不要整晚读书,她总是回答:“把功课准备好,我才快活。”对于不理解的问题或不能沟通的传统观念,宋嘉树鼓励庆龄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每周三晚上,学校都从外面邀请一些有名望的客人去主持宗教讨论会,有时宋嘉树夫妇也去主持。讨论会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公开讨论,以解决她们信仰上的疑惑。每个问题都被认为是正当的,不会受到主持人的批评。在讨论会上,宋庆龄经常提问很多的问题。

庆龄大胆地提出她对宗教的疑惑之点,常常让旁边的妹妹宋美龄感到害怕,她对此很不理解。在一次讨论会结束后,她生气地责问姐姐庆龄:“你为什么向李牧师提问题?难道你不忠实于自己的信仰?”这件事,也充分反映出两姐妹在性格方面的差异,说明庆龄从童年时代起,就喜爱思索,懂得追求真理。

其实,勤学好问是一个人探求知识的方法和路径,也是虚心的重要表现。从古至今,饱学知识的学者都是勤学好问的典范。唐朝诗人白居易写完诗后,总要虚心地念给邻居的老奶奶听;孙中山小时候遇到不懂的难题时总会大胆向老师提问,向同学询问……善于提问,才能把不会的知识消化掉,才能避免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懂装懂,才不至于害了自己,才能学有所成,做事顺利。

张明今年8岁,上小学三年级,本来学习成绩特别好,上一次月考是全班第三名。也就是这个第三名,张明的妈妈给他奖励了一个他特别喜欢的滑板车。这下,让张明可是开心极了。于是,张明在课堂上老是想着他的滑板车,结果课程没怎么听进去,作业也有不会做的了。本来想问问老师和同学呢,后来一想,自己也是前三名呢,怎么好意思呢?还是自己解决吧!可是,就有一个结他解不开,这不,期中考试就考砸了,成绩一下子后退了一大截。

可见,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孩子大胆提问,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告诉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问题就应该及时问,千万不要闷着,否则在未来就会有遗患。一旦孩子具备这种好习惯,就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种态度决定孩子会有谦虚之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鼓励孩子虚心好问,这也是有效学习的一种方式,只有做到不懂就问,才能把学习搞好。

教子点睛:

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质疑、发问,在没有弄懂问题前,一定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更要大胆发问。如果孩子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过询问教师、同学得来的答案,父母要给予鼓励。

及时肯定良好言行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及时肯定孩子的良好言行。当孩子做错了事后敢于承认时,当孩子按照父母的诚信要求做事时,父母都应该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赞扬,让孩子感到父母因为他的诚信言行而欣慰。

宋嘉树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养成诚实善良的品德,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二女儿宋庆龄把父亲的教导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从小就非常诚实、善良、守信。

一个星期天,宋嘉树一家吃完早饭,准备到一位老朋友家做客。

小庆龄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因为叔叔家养的鸽子长得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给她一只。其他的孩子都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里,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一起去叔叔家,只有小庆龄仍然坐在钢琴面前不停地弹琴。

父亲见小庆龄坐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怎么落后了呢,你难道不想去叔叔家看鸽子了吗?”

小庆龄说:“今天上午小珍要来咱们家,我跟她约好了。我要教给她叠花篮。”小珍和小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特别要好的朋友。

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可以到小珍家里教她啊!”

小庆龄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如果我走了,她会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不就行了?”

可是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嘉树听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很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

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小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父母回家后,却见小庆龄一个人在家里。“庆龄,你的朋友小珍呢?”父亲宋嘉树问道。

“小珍没有来,可能她临时有什么事吧。”小庆龄平静地回答。

妈妈心疼地问:“小珍没有来啊?那我们的庆龄不是很寂寞吗?”

小庆龄却回答:“不,妈妈,虽然小珍没有来,但是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信守了诺言。”

可见,宋嘉树对宋庆龄的诚信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信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所以,父母应该向宋庆龄的父亲学习,要教育孩子承诺给别人的事一定要兑现。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没有做到,就应该教育孩子诚恳地向对方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

教子点睛:

教会孩子不应该因为别人不诚信而丧失自己的诚信原则。如果以不诚信来报复别人的不诚信,终究还是不诚信的人。让孩子记住,诚信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只要求自己做到,不强求别人做到。当孩子做到了诚信,父母一定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

培养坚强的意志

宋嘉树对孩子要求很严,他反对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主张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他特别强调,如果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应当让他拥有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

当孩子还在爬行和学步的时候,宋嘉树就鼓励他们:“一步两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孩子们果然不哭,跌倒了也会自己爬起来再走。对此,有一位朋友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宋嘉树则说:“老兄错了,这不是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啊!”

有一次,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宋嘉树带着宋庆龄姐弟三人去龙华。他不让孩子们参观龙华古刹,却让他们丢开手中的雨伞,站在古塔下面淋雨。宋嘉树指着高耸的龙华塔,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将来投身革命,就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比赛,围绕宝塔跑六圈,六六大顺!”说完,宋嘉树带头跑了起来,孩子们即使在泥泞中跌倒了,也迅速地爬起来再跑,没有一个人肯落后。

宋嘉树另一项锻炼孩子耐力的办法,就是与孩子们一起禁食一天。在这一天,让饥肠辘辘的孩子们面对吊胃口的饭菜,克制食欲,宁可忍饥挨饿,也不去碰一下食物。他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自制力和耐力,让他们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当今我们的孩子大都生活在长辈的宠爱下,父母的溺爱下,所以,多数孩子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敏感、不愿承受困难、也不能接受批评,更不会有坚强的意志。其实,这对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父母只有让孩子从小就经受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孩子从挫折中接受教育,增强他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他才能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不缺少高智商的人,但是,缺少有坚强意志的人。”其实,获得巨大成就的往往不是什么用有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意志坚强的人。坚强的意志,可以让一个人走向成功。

教子点睛:

通往成功的道路崎岖而漫长,可能路上会隐伏着各种险阻,父母要让孩子用什么去对付他们呢?知识、勇敢、果断、自信固不可少,但其中同样闪光的是坚强的意志。不可否认,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导致了太多失败的悲剧,造就了太多的遗憾。但愿,这样的失败和遗憾少在孩子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