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梁卓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却懂得对女儿悉心栽培的方法,不但注重对女儿的文化教育,还注重对她个性的培养,他要把女儿塑造成坚毅果敢的人,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性格,敢做敢为,敢于失败。同时,他还鼓励女儿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出席各种社交场合,以增长知识,扩广见闻。
梁凤仪,1949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新会,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中国大陆及港台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香港商界、出版界、影视界女强人。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财经与文艺融为一体的财经言情系列畅销小说、影响力已波及全球华人文化领域。1979年开始在商界奋斗,1986年开始,以业余身份为香港报章撰写专栏,1989年起开始写作言情小说,并创办“勤 缘”出版社,以商业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大规模推广至大陆、台湾、加拿大、东南亚等地,以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了“梁凤仪现象”。
梁卓,又名梁庆霖,于战乱时移居香港,任职于银行,且持有金银贸易场与证券交易行牌照,兼营黄金与股票买卖。
培养孩子好性格
梁卓到从广东到香港后,经历了一段难熬的困苦日子,但他并没有屈服于严酷的现实遭遇,他一路摸爬滚打,饱尝艰辛,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铸就了他敢想、敢说、敢做的坚毅性格。
梁卓认为,一个人如果连做自己认为正当而应该的事情的胆量与勇气都没有,就不能奢谈事业的成功。一个人想要成功,就不能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懦弱不言的人不但令人无法与他交流,也难以表现他自己的能力。对于自己的性格,梁卓很感念,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时,他也立意要培养女儿坚决、果断的性格。
在外面,梁卓雷厉风行,在家里,他像所有慈父一样,对女儿疼爱有加,对妻子也关怀体贴,一家人和睦团结,始终洋溢着平等自由的良好氛围。
有一次,梁卓带女儿逛商场,就要离开时,女儿拉住了他的衣襟,恳求地说:“爸爸,再玩一会儿。”小凤仪并不是贪玩的孩子,她只是让柜台里漂亮的洋娃娃吸引住了,眼睛里全是想要得到的渴望。
梁卓却装作看不出女儿的心思,女儿不说出来她想要什么,他决定不去主动买给她。他认为,女儿想要什么,应该有说出来的勇气,而不应唯唯诺诺。
小凤仪在柜台前流连,想说出要求,又怕父亲拒绝,一脸的忧郁。终于忍不住了,小凤仪小声说:“爸爸,我……我想买一样……东西。”
梁卓大声说:“买什么?说话别吞吞吐吐,想要什么就说出来。”最后,小凤仪鼓起勇气说:“我想买一个洋娃娃!”于是小凤仪得到了那个洋娃娃。这件事以后,小凤仪无论对父母有什么要求,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后来,即使在梁凤仪让父亲帮助出谋划策时,梁卓也只是说:“你想做的事情,你自己决定。”父亲的态度很坚定,但是也很激励人,这也让梁凤仪更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父亲的着力培养,让梁凤仪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女儿,她必须要充分认识与把握自己,不要在“女儿天生是弱者”的话语面前悲天悯人,男人能做的,女人也同样能够做到。
渐渐地,梁凤仪养成了开朗外向、敢做敢为的性格,她知道,一切就只能靠自己。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以后,她写剧本,演戏剧,做电视主持人,都做得有板有眼。毕业后,她进入香港大公司新鸿基集团,成为高层领导,在男人的霸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梁凤仪后来经常对别人说:“是父亲给了我闯荡江湖的‘勇气’,是父亲培养了我果敢坚决的性格。”不可否认,梁卓培养了女儿的好性格,让梁凤仪从一个非常胆怯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勇敢坚毅的女强人。
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梁凤仪总是强调说:“人需要有勇气,在人生的长途中,不仅需要用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各种困难,而且在各种事业中更要靠勇敢的精神去争取成功。这是父亲给予我的最好礼物。”
其实,对孩子来说,坚毅果敢的性格是孩子健康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这种性格。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也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子点睛:
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一个人是可以做到他想做到的一切的,需要的只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培养孩子的坚毅果敢的性格,应该让孩子学会坚持,不言轻易放弃。因为坚持是一种耐力,是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样,孩子在确信行动的正确性后就会不懈努力,坚持到底,成功的曙光就会离孩子近了。
随时准备好失败
梁凤仪的家境一直很好,她像是在蜜水中长大的,从来没有想到过要过艰难岁月。天有不测风云。梁卓本来在银行任职,又经营黄金和股票买卖,然而风生水起的顺利日子突然意想不到出现了危机,他的黄金股票生意突然一落千丈,家道骤然中落。
梁卓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先不说梁家不能再维持往日高水准的生活了,现在就连能不能供女儿读书的费用都成了一个严酷的问题。
摆在梁卓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将他持有的本银行股票卖掉变现;二是卖掉现有的住房和妻子的首饰,另行租住廉价房。经过再三考虑,梁卓夫妇做出了第二种选择。因为银行股票是梁卓的职业保证,万万不能动,即使是卖掉股票而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准,也无异于饮鸩止渴。
家庭的变故让梁凤仪感到震惊,她一时不能接受这样冷酷的现实。因为涉世未深,她竟然一点儿都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她认为,租住廉价房就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就经常向父母发脾气、耍性子。她害怕同学问她的住处,放了暑假后,她竟然没有回家!
经过多方寻找,梁卓夫妇在女儿的同学家找到了女儿,他们并没有责备女儿,而是苦口婆心地教导女儿:“人生应该能上也能下,能过好日子,并未意味着一辈子就不会过苦日子呀!你在成功的时候,同时就应该做好失败的准备。人穷了,但志不可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时,小凤仪终于明白了社会人生的变幻莫测、世态的炎凉,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深后悔:自己怎么这么不懂事?不仅不能替父母分忧,而且还要在父母已经流血的伤口撒一把盐。更为重要的是,她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家庭的变故,使她从中明白了许多人生的要义和道理。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并且熟悉在比赛中失败了,还事在人是要继续参赛的道理。”“世界的光明永远属于屡战屡败、永不言倦的人。”“一次跌倒,不足以论英雄,何况,谨记失败的教训,再战江湖,必有进步。”梁凤仪这样写道,而让她懂得这些的就是她父亲。
不能不说,梁卓是明智而坚强的,在女儿做出种种令人伤心的举动时,他理解了女儿的心理,同时不失时机地把这次变故化为一次对女儿难得的教育,让她在家庭困厄之时明白人生与社会的许多道理,这就是梁卓的胸怀。
作为今天明智的父母,不仅会自己克服困难,而且要随时教给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孩子如果准备好随时可以接受失败,那他就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接受成功。一个没有准备好失败的人,即使成功也负担不了。
父母应该让孩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有时候,失败并不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反而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因为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获取更大的成功。孩子如果这样想,他就会不怕失败,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
教子点睛: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失败既然无法避免,就应该有勇气面对失败。如果孩子担心失败,父母应该鼓励他对着镜子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下次要更加努力!”无论结果怎样,只要是努力去做了,也是一种成功。
不合常理的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家境富裕的家庭,父母都希望把女儿培养成为大家闺秀。当时,香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就是这种想法。于是,他们不让女儿“抛头露面”,不准女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社会活动,让女儿就读贵族学校……总之,要求女儿一切都要遵循传统,为人处世有礼有节有度,举止仪表要中规中矩,要以最自然的方式时刻注意表现出优雅的风度,甚至要求女儿学刺绣等。
对此,梁卓深恶痛绝,他自己出身贫寒,赤手空拳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成为中产阶级后,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他仍然不愿意赶时髦,他甚至认为,把女儿刻意塑造成大家闺秀会害了她,因为不让女儿足不出户,她就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需要的却是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女性。
于是,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培养梁凤仪,尽管这种方式在当时非常不合常理,也受到了他人的怀疑,但恰恰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培养方法,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梁凤仪。
身为商界人士,梁卓在风云变幻、冷酷无情的商场摸爬滚打了多年,深深懂得其中的艰辛。他比一般人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无情,那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梁卓经常用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来告诫女儿,他说:“人生在世,要应付各种危难,光有钱并还不够,通过教育而获得的韧力与内涵,才是靠得住的武器。”他深深感到,只给女儿留下金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教会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本领。
把女儿关在家里培养大家闺秀是大多数中产阶级的教育方式,而梁卓却反其道而行,他偏偏鼓励女儿出去经风雨见世面。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大的场合,越是要女儿参加。借以锻炼她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所以从梁凤仪上小学开始,凡是学校里举办的各种社会活动,如远足、运动会、校际比赛等,梁卓都要求她踊跃参加。梁卓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女儿多见识大场面,多见人,以开阔视野,训练她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次,梁卓所在的公司要在香港一家著名的酒店举行大型的酒会,届时,公司老板及诸多社会名流都将亲临酒会现场,肯定会盛况空前。这可是一次平时很难碰到的机会!梁卓当然被邀参加,但对此他闷闷不乐,要是能让女儿也参加多好啊,她可以见识这盛大的场面,可以认识许多商界名流。
这个想法一度成了梁卓的一块心病,以致几天都愁眉不展。他想去向老板请求,但又实在不好意思,为这么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去请求老板,他会答应吗?但唯一的办法也只有向老板请求。梁卓打起精神,硬着头皮来到老板的办公室。说明来意,老板觉得非常奇怪,实在难以思议。梁卓并不死心,加上一句“您也是一位有女儿的父亲,我希望您能理解我这种并不过分的要求”,老板听后终于慨然应允。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梁凤仪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宾客云集的酒会上,她异常高兴,也显得格外乖巧伶俐,她在商界名流中穿梭,用不卑不亢又机智可爱的语言与叔叔爷爷们交谈,这个惟一的小女孩几乎成了全场注意的中心,她的到来为酒会平添了不少轻松活跃的气氛。
就这样,还是小姑娘的梁凤仪,就经常跟随父亲参加各种应酬场面,她对当时工商界流行的宴会等场合,已经是见惯不惊了。
虽然梁凤仪年龄很小,但她的见识非凡,经历和阅历远远比同龄孩子多了许多,她的交际能力也得到飞速的提高。社会才是个真正的大课堂,只有让孩子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才能更好地锻炼他。
当时,中产阶级都让孩子就读贵族学校。他们普遍认为,贵族学校虽然学费高,但条件好,师资强,而且是英语教学,孩子可以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最让他们放心的是,贵族学校实行封闭式教学,与外界隔绝,可以免遭外界的“污染”。当然,这与他们把女儿培养成大家闺秀的意愿不谋而合。
看着自己的玩伴先后进入了贵族学校,少不更事的梁凤仪不禁动心了,她也认为,读贵族学校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
回到家,梁凤仪就问父亲:“我的小朋友们都去了贵族学校,我去不去呢?”梁卓回答说:“不去!”梁凤仪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梁卓看了看儿女,没有多作解释,只是说:“你是中国人,贵族学校实行的是完全的洋化教育,我可不愿意你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洋鬼子”。
梁卓的决定不免有些武断和不合常理,但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与原则,不随波逐流,不赶时髦,这与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大不相同。作为父母,对教育子女有独特的理解与原则是很难得的。
事实上,梁凤仪无路如何也不会想到,以后她竟然从父亲那些“不合常理”的决策中得到了极大的收获。因为父亲不让她接受封闭式的洋化教育,从反面促进了她认真刻苦地学习中文,结果造就一个奇才的优秀作家。
在中学,梁凤仪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课外书,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到当代外国文学《飘》、《呼啸山庄》、《简爱》等,梁凤仪的知识在飞速扩展的同时,她的创作才华开始显露出来。
日后,梁凤仪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同时又成了一个轰动一时的作家。她在1989年开始创作“财经小说”,商场中的酸甜苦辣为她准备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她早慧的创作才能使她写作速度快得令人咋舌,她可以一天写上两三万字,一个月出一本小说,迄今为止,出版了小说散文书籍近100部,并在香港与大陆等地区掀起了一股又一股“梁凤仪旋风”……
教子点睛:
可以说,梁卓立志把女儿培养成一位现代女性,是因为他对现代女性一词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看时尚杂志、穿流行时装、戴随身听和墨镜的女性就是现代女性。真正的现代女性应该是执著于传统又走出传统,深具现代意识与做派的知识女性,梁卓就是按照这样的理解来培养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