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8348700000018

第18章 司卫东之父司有和:早期诱发育英才

通过有意识地诱发各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让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智力获得快速发展,这就是国内著名的“早期诱发”理论。司卫东从小没有接受完好的早期教育,从高小开始,正是父亲对他试用“早期诱发”的家庭教育方法才促使他获得较快发展的。

司卫东,1970年10月出生,安徽省含山县人。1986年9月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处攻读博士并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宾州大学做超导研究。

司有和,1945年6月生,教授。中国科技写作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与决策研究所所长,现为重庆大学教授。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曾参加了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创建工作,是我国超常教育最早也是最富成果的研究者之一。出版各类学术专著20多种,其中包括多部超常教育方面的著作。鉴于他在家教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出色成绩,1994年全国妇联、原国家教委为他颁发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及“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合理诱发孩子的智力

司有和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智力潜能,所以,父母只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采取合理的诱导措施,就完全可以让孩子的智力得到超常的发展。

遗憾的是,因为教育不得法,人们的这种智力潜能大都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发挥。有关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大脑只利用了3%,就是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他的大脑也只利用了10%。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再多开发1%,他就都能成为智力超常的人。

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需要及早挖掘、诱导孩子,让他发挥出潜在的智力。但这并不容易,司有和常说,父母们要想在早期诱发过程中获得好的效果,自己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良好的家教心理状态,辩证的诱发实施观念,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定的文化科技知识修养等。尤其是前三点,父母一旦具备,就可以弥补文化知识不足的缺陷,就能想出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早期诱发过程中产生的困难。

(1)良好的家教心理状态

父母的心态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对教育好孩子是不是有信心,对孩子是不是满腔热情,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是不是能做到耐心、细致,是不是能克制自己的冲动,是不是能体谅孩子的反复无常,自身是不是能做到始终如一,遇到困难时是不是能想办法解决等,这些都属于家庭教育心态的范围。

要想让自己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上述心态必须是“是”。否则,父母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要求。

(2)辩证的诱发实施观念

司有和认为,父母在实施早期诱发过程中,要以辩证的观念对待实施的方法、措施、效果等。他常说,儿童有儿童的心理、认识、行为等,父母不能以成人的心理、认识、行为去衡量他们。所以,早期诱发教育的方法既是父母主观意志的体现,又要适合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怎样获得较好的诱发教育的效果呢?司有和认为,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父母有意识设计的诱发方案能不能对孩子产生“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孩子对该“刺激”能否“自觉自悟”。如果没有“刺激”效果,诱发就不会有效;有“刺激”效果,而孩子不能自觉自悟,也不会产生诱发效果。

早期诱发教育的本质,就是如何按照父母的意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又一个“刺激”,并让这些“刺激”产生作用,达到诱发目的。好胜心强的孩子,用“激将法”会有刺激作用;自觉性强的孩子用心理暗示法即可;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的孩子可按兴趣迁移原理,采用逐步逼进法,等等。

孩子是否自觉自悟,是决定教育成败的最后一关。早期诱发的各种方案,即使“刺激”效果很好,也只是外因,它只有通过孩子的内因起作用。所以,父母在设计方案时,应尽可能地让方案引起孩子的领悟。当方案没有产生“刺激”效果,或者孩子没有领悟时,父母应及时修改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重复试验,直到孩子领悟,对孩子产生积极“刺激”效果为止。

(3)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

司有和常告诫父母,“拔苗助长”就等于把参天大树扼杀在幼苗萌芽的状态,而“因噎废食”同样会让饥饿的小鸟饿死在鸟巢中,这些在家庭教育中都应引以为戒。因为孩子对许多事情的认识片面模糊,对自己更不了解,所以,父母应该帮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帮他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4)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否适当,对诱发孩子智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本章内容中会详细介绍司有和的教育方法。如果能联系孩子的实际,辩证地使用,不失为一种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5)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

父母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是实施早期诱发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如果父母对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都不清楚,他就不可能很好地去诱发孩子的智力。

教子点睛: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具有潜在的智能,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让这种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他们的智慧绝不会低于任何一位有成就的大师。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孩子的潜在智力达到十成。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智力,孩子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激发兴趣,转移兴趣

积极的、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司有和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又一重要原则。

国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和促进孩子发展的起点。如果抛弃这个起点,就会阻碍孩子发展的道路。可见,“兴趣”确实是孩子成长道路的起点。

司有和把“激发兴趣”作为早期诱发教育的第一个方法。他认为,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在“激发兴趣”中,他主张,首先要了解孩子,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明确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发展方向培养孩子的兴趣。

当儿子司卫东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司有和的早期诱发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并应用于家庭教育的实践。他是这样做的:先花时间观察孩子,经过观察,他发现儿子喜欢唱歌,可是每一首歌都唱不到头;喜欢看足球比赛,可是并不好动;试探儿子的动手兴趣,结果一台很好的收音机让他拆得装不回原样……最终,司有和发现儿子喜欢看书,性格好静,所以认为他学理科比较合适,于是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会促使他产生兴趣。司有和从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这一点出发,注意在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以身边的科学为内容。

例如,坐火车时,司有和就问儿子:“东子,你说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儿子回答。“那你再看看远处,”司有和说,“远处的那些树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

不看没事,这一看竟然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孩子好奇地看着他:“爸爸,这是怎么回事?”这样就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主动学习知识解决自己的疑问。

再如,在教孩子骑自行车时,司有和问:“我要把一个箱子从外屋推进里屋,有摩擦力好不好?”“不好,推起来费力。”儿子回答。“那自行车轮子跟地面有摩擦力好不好?”司有和又问。

儿子回答不了,司有和就解释说:“自行车后轮和地面的摩擦力向后,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动自行车往前,所以人在蹬车时,就可以往前行驶。”

“那这个有摩擦力是好的。”儿子说。“但是前轮跟地面有摩擦力又是不好的。”司有和接着说。儿子又好奇地看着司有和……

类似的实例很多。如回到乡下时,司有和带孩子爬山,钻溶洞,看钟乳石,他就对孩子讲山水古迹;和孩子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也不坐,而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就是平时洗衣服,洗衣机排水,水流形成漩涡时,也要把孩子喊过来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孩子那里确实没有水,然后再给孩子讲龙卷风形成的道理……

这样一次又一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诱发,终于使儿子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由浅入深”地把激发起来的兴趣巩固下来,形成稳定的兴趣。司有和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推荐科普书。

司卫东长大后,在一次闲谈中说:“爸爸,要不是小时候看了您给我的《物理世界奇遇记》和《低温世界》,我恐怕现在不会搞超导机理的研究。”可见,当时给孩子推荐科普书的做法确实起了作用。

司有和认为,早期诱发方法在“激发兴趣”中,还应注意到孩子的现有兴趣和父母确立的培养方向(目标兴趣)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父母应该反复思考自己确立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确实正确,是孩子的现有兴趣不妥当,那么父母就要设法把孩子的现有兴趣转变为已经确立的目标兴趣。

这就是“转移兴趣”,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孩子的兴趣是完全可以转移的。所以,父母们不用担心,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有自发转移和人工转移两种。表现在孩子身上,前者就是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爱那个;而后者则可以通过父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来实现。

孩子的兴趣单一,自然不好,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可是,孩子兴趣太过广泛,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有的兴趣对孩子成长发展不但没用,甚至还会产生负作用。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兴趣要区别对待,以确定对不同的兴趣所应采取的发展、保护、转移、制止等措施。

司有和认为,家长应该从孩子很浓的兴趣中,选择与目标兴趣相关联的兴趣,关联越多越好。然后就把目标兴趣的内容夹在与其关联最多、孩子兴趣最浓的现实兴趣活动中,让孩子在高高兴兴的活动过程中,接触、了解、认识目标兴趣的内容,从而使他的兴趣产生转移。

教子点睛:

父母应该主意,孩子目标兴趣的产生,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而是他在接受诱发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另外,如果通过诱发,孩子的兴趣仍然没有转移到目标兴趣上来,父母就需要改变方案,直到他自发产生兴趣为止。

培养自觉性

所谓自觉,就是不需别人督促,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自觉性是一种意志品质。司有和曾说,自觉,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智力发展的作用很大。少年大学生并不神秘,在同龄的孩子中,别人在玩耍、消磨时间时,他们却自觉地去学习文化知识了。

现在的孩子,潜在的智力水平相差并不大,只是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使智力发展出现了不同。这里的非智力因素,首要的一条就是自觉。自觉性强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明显地上升。

司有和说,要培养自觉性,有许多方法,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在纠正不自觉行为的过程中培养自觉性。父母可以在纠正孩子的盲从中培养他的自觉性。有的孩子做作业喜欢对答案,只要一发现自己的答案与别人的不同,就认为是自己错了,并马上按别人答案改,这就是盲从。盲从是孩子意志力不高的表现,是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纠正了盲从,就是提高了自觉性。

司有和认为,要纠正盲从,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培养。每次作业要求孩子自己检查,父母发现错误也不要具体点出,当然更不要告诉他正确答案,而只说有,或说有几处,让孩子自己去找。甚至没有错,也故意说有,锻炼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让孩子敢于否定父母的意见。这样,才能有效纠正孩子的盲从行为。

不过,有些行为也不是盲从,但也确实是不自觉行为。比如,孩子答应做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又不去做了。这不是盲从,但属于不自觉行为。

要纠正这种不自觉行为,司有和认为,“狠抓初犯”是十分重要的原则。当孩子在某个问题上第一次出现不自觉行为时,父母应抓住不放,及时教育,就容易在他形成稳定的意志品质前纠正。司有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是这样做的,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司卫东上初中的时候,被每天中午广播电台播送的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吸引住了。但是,孩子以前不习惯睡午觉,所以在中午做作业,晚上则早点休息。现在如果中午听评书,作业就挤到晚上,就会影响休息。所以,司有和跟孩子商量:是不是中午不听,如果想听,改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电台重播时收听,孩子同意了。

可是,有一天中午,司有和与爱人外出办事,回来时,还没进门,就听见屋里的收音机正响着刘兰芳的声音。司有和一敲门,孩子赶紧先关上收音机,然后才来开门。司有和认为,孩子在中午听广播这件事上自觉性差,虽然是初犯,但必须抓住不放。

不过,司有和并没有骂他,更没有打他,而是坐到他的面前讲起道理来。从自觉的重要性讲到自觉的作用;从少年大学生自觉学习的故事讲到自己自觉地工作;从今天你是个孩子,只有不用父母督促,自觉地学习,讲到将来在工作中,才能不用领导管。最后,讲得孩子难过地低下头。“爸爸,你别讲了,我保证以后中午不听广播了。”儿子伏在桌上难过地说。

教育产生了作用,但还没有达到根本目的。司有和说:“不是不让你听《杨家将》,而是说自己决定、同意的事,就要自觉地去执行,不论干什么事都应当如此。”

这次及时的教育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此后,司卫东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教子点睛:

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很难管”、“管不住”。其实,正确的作法是,不去“管”,而是去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只有孩子自觉了,他才能真正上进。父母要明白,孩子的自觉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逐步培养中形成的。

教孩子学会学习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过,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能有走路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多能力,比如,课前预习的能力、课堂听课的能力、课堂笔记的能力、课后复习的能力、作业解题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应对考试的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记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等等。

司有和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教给孩子学习方法,以此来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对此,司有和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刚开始的时候,司有和以为自己是大学老师,孩子不过是个中小学生,还会有什么回答不了的问题吗?

一天,儿子问司有和:“爸爸,这道应用题怎么做?”司有和一看,原来是一道工程题。题目说:“有一条马路,甲队要巧天修完,乙队要12天修完,现在甲队修了5天后由乙队去修,问两队共多少天可以修完?”司有和按题意一步一步写出算式,写一步,说一句,儿子“嗯”一声,写完算式,儿子高高兴兴地抄在本子上,作业也就完成了。

可是,问题很快就发生了。前几天曾问过的同类习题又不会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司有和这才明白,一道题,如果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孩子没有经过一个思考过程,接受的只是现成的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印象不深,记不住,不能巩固加深印象。所以,应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让他掌握。于是,司有和改变了辅导的方式。

比如算术问题,司有和采用反问法,启发孩子思考,由孩子自己回答。孩子光“嗯”一声不行,要讲出道理来。提的问题逐渐向计算的结果靠近,以至于最后让孩子自己豁然开朗,明白解答方法,并自己列出算式来。经过这样不断地训练,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能力,让孩子掌握了解题的思路。

孩子进入初中后,问具体习题的情况大大减少了,这与司有和在小学时就注意孩子的学习方法,训练解题思路有很大关系。另外,司有和认为,启发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简单地解释一些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也很重要。

有一年暑假,司卫东指着墙上一个圆圆的光斑,问:“爸爸,那是怎么回事?”司有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孩子自己找答案。儿子看看屋里,只有五斗橱上有阳光。然后,他发现只有妈妈梳头用的镜子是圆的,可它又不在阳光里,于是就小心地伸手碰了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起来。

他们都笑了。“那镜子的阳光是从哪儿得来的呢?”儿子还是不解地问。司有和高兴地解释说:“照到五斗橱镜子上的阳光,反射到圆镜子上,再反射到墙上,就成了这光斑。”边说边用两块镜子做了多次反射的试验。

接着,司有和又拿来一个脸盆,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孩子向后退,一直退到刚刚看不见硬币的地方。这时按住硬币向脸盆里倒水。水一满,孩子就说:“看见了,又看见了。”司有和又解释说,这是光线折射的结果,并趁机介绍了一些光学知识。孩子顿时对光学产生了兴趣。于是,司有和勉励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就可以学到这些内容了。

对孩子来说,学会学习很重要。考试成绩并不能衡量学习的好坏,学习好坏的根本标志在于会不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教育专家埃得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孩子学会学习,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

教子点睛:

父母应该认识到,让孩子学习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他学会学习,让他具备学习力,因为在现代社会,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只有学会学习,具备了终身的学习力,孩子才能具备终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当今社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稳定孩子的情绪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能力的高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的情绪。

司有和认为,情绪和智力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积极而稳定的情绪是鼓舞孩子学习的动力,是推动他学习进步的保证。一个孩子如果情绪容易波动,那么他的学习兴趣也不稳定,学习自信心也会不足。所以,父母要运用恰当方法来稳定孩子的情绪。

怎样才能稳定孩子的情绪呢?通过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司有和归纳了三点:脱离情境法:及时地将孩子带离产生或可能产生不良情绪的环境;满足需求法: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促其自慰法:引导孩子多角度认识问题,使孩子能自找宽慰,稳定情绪。

1986年6月底,离高考只有几天了,儿子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进入了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应该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可是,一天晚上,儿子走到司有和跟前,说:“爸爸,今天夜里我想看电视。”司有和一愣,心想:都什么时候了,还看电视?不过,他没有说出来,稍微迟疑了一下,他问:“什么电视?”“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看来儿子早就打听清楚了。

“什么时间?”司有和又问。“夜里三点。”儿子回答。司有和心中又一惊:夜里三点钟起来看电视?这哪像是几天后要参加高考?不过,他还是没有阻拦,说:“行。不过,爸爸三点醒不了,你把电视机搬到你屋里去,到时候自己起来看就是了。”儿子兴奋地把电视机搬了过去……

司有和就是根据“满足需求法”来处理这件事的。孩子既然提出来要看足球赛,一定是很喜欢。如果不让他看,他就一定不高兴,不高兴就一定会影响考试的情绪。高考是重大的考试,一定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所以,这时候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不能拒绝。他看过电视后也就安心了,也就不会影响应考情绪了。

到了高考时,司有和更加注意孩子的心理。儿子参加高考时,司有和也送他去。每场考试结束时,都细心地观察他的神情。

第一场语文考过后,一出考场儿子就说:“我的汉语拼音可能没有写对。”“考过就算了,错了就错了,不要再想它。”司有和安慰他,然后他领着儿子到马路上散步去了,他们欣赏着街景,全然不像是高考生和家长。

司有和之所以这样做,是避免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尤其是对答案,对参加考试的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对答案的结果直接影响下一科目的考试。司有和这样做的方法就是“脱离情境法”,把孩子尽快带离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的现场(对答案现场)。

下午是考化学。儿子紧锁着眉头走出考场。司有和知道可能出师不利,同样没有问他考得如何,只是很平静地问:“怎么样,有些紧张吗?”“是的。卷子在手里翻来翻去,好像都会做,可又觉得都不会做。”儿子懊丧地看着司有和。

“考砸了也没关系。”司有和安慰孩子,“这种紧张的心情是盲目的。你想想,为什么紧张呢?担心考不上?担心爸爸妈妈批评你?担心你的同学笑话你?都不会。不就是换了个教室做考场,换了个不认识的老师来监考,其他和平时在学校内考试有什么两样呢?既然没有区别又何必紧张呢?”

这时,旁边有几个考生在对答案,儿子想停下脚步听听。司有和就对他说:“不要对答案。对了,没什么好高兴的;错了,也已经错了,知道得早,只会对下面科目的考试有影响。”儿子听了一摆手,说:“好,不想它了。”

司有和这样安慰儿子,是怕他因化学考试失利的情绪而影响后两天的考试,用的方法就是“促其自慰法”。

作为父母,应该把上面的稳定孩子情绪的三种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来,相信一定会对自己的孩子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子点睛:

在稳定孩子的情绪很时,父母还应该主意把握两点:一是帮孩子调节好情绪,以朋友的身份,多孩子一些安慰、理解和鼓励;二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给孩子,甚至是拿孩子出气,在家庭教育中要绝对避免类似的情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