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
【人物导读】叶小红,女,1957年出生于东莞塘厦镇龙背岭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从小勤奋努力,做事认真,富有爱心,是乡邻称道的好姑娘。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叶小红大胆承包果园300亩,获得初次创业成功的喜悦。
1993年1月1日,叶小红创办东莞首家民营加油站,由此在创业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1999年1月8日,叶小红创办东莞港龙实业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开始大举投资兴业。
2000年,投资建立东莞市黄江农机管理服务站。
2004年,投资建立东莞市黄江农机管理服务站龙见田分站。
2005年,投资近千万元升级改造东莞市长龙综合市场。
2005年,投资创建塘厦塘龙宾馆。
2008年,盘下东莞市莆心湖综合市场;同年,投资兴建东莞市塘龙休闲农庄。
2012年,投资兴建黄江长龙商务酒店。
2013年,投资兴建东莞市茶山塘中加油站。
创业20余年,叶小红自1989年11月被广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之后,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先后获“广东省农业造林女能手”“广东省优秀女企业家”“东莞市优秀女企业家”“2013东莞十大杰出女企业家”“东莞十大慈善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8年3月28日,叶小红荣获中国“杰出创业女性”,成为东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女企业家。
“龙背岭”三个字作为村名,十分引人注目。从字面上作直观理解,这片山岭是骑在龙背上的。也就是说,龙背岭村地处龙脉,是一块龙凤呈祥之地。走进今天的龙背岭社区,依然能够强烈感受到“龙”的气息,主要道路都与“龙”相关,诸如龙兴路、龙旺路、龙发路、龙昌路、龙山路、塘龙西路、塘龙中路及塘龙东路等等。与“龙”有关系、有渊源,并且那样理直气壮,俨然正宗“龙的传人”,这就是龙背岭特色。在具有这种特色的土地上,注定要出高人,出贵人,出好人。
果然,龙脉之地飞凤凰——叶小红从这里脱颖而出。2018年3月28日,中国女企业家协会“杰出创业女性”表彰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叶小红以卓越的商业才干及胆魄,凭借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所做出的成绩,荣获中国“杰出创业女性”称号,成为东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女企业家。
其实,她真是普通,普通得与她龙背岭村的乡亲没有什么两样;她真是勇敢,勇敢得以农村妇女身份跻身于改革开放弄潮人之列;她真是朴实,朴实得没有一丁点老板架式,待员工如挚友,与人吃饭时总是起身给桌上每个小青年夹菜;她真是善良,善良得数十年坚持掷重金做慈善,逢年过节必拎着礼品到敬老院,其和善的笑靥令人如沐春风;她真是豪气,豪气得不见半丝娇态,融柔情于铁肩,担重责于一身。她不愧为新时期中国亿万妇女中的佼佼者。
从小爱做事,把事做成了事业
东莞市塘厦镇有个龙背岭村,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村,含三个自然村,方圆8.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0多户,近千号人,大都姓叶。这里的人们虽然贵栖于龙脉之地,却也不见沾了“龙”多少光,除了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水源丰沛之外,与中国大多数农村没有什么两样,以农耕为业的生活终究不免贫乏。
村里有个12岁的小姑娘,每天清晨上学前和傍晚放学后,都会到村头一处井台去挑水。这天,小姑娘回家对妈妈说:“阿婆(村中一位孤寡老人)的眼睛好像看不见了,桶里的水洒了一地。”妈妈顺口说:“是啊,阿婆年纪大了,眼睛越来越盲,往后这日子真是不好过哩!你抽空去帮她挑担水吧。”
妈妈的话提醒了小姑娘。她很自责,自己都长这么大了,为什么没想过要去帮帮阿婆呢?从此,小姑娘就不止给自己家挑水了,阿婆家的水也被她包了。每天早晚各挑一担送到阿婆家,风雨无阻,阿婆不用再颤颤魏巍地上井台了。阿婆家门前有几块菜地,种了些自己吃的菜,夏天需要浇水,为了多挑几担水,小姑娘每天早晨起来得更早了,晚上放学回来腿也跑得更勤了。
家里煲了骨头汤、鸡汤,小姑娘一定要给阿婆端去一碗;家里做了好吃的,小姑娘也会蹦蹦跳跳地给阿婆送过去。冬去春来,几度寒暑,小姑娘将年迈的阿婆当亲人般侍奉着,她银铃般的笑声,总是给阿婆枯燥的生活增添几许欢乐。村里人都知道,小姑娘揣着一副热心肠哩。正应了客家人一句老话:人情厚,喝水甜。
阿婆后来染病,卧床不起,临终前拉着小姑娘的手,深情地说:“好柴头,好火企(好柴烧好火);好爹娘,好子弟。阿婆多谢你呀,这么多年细心关照我。阿婆每日念着你的好,却没有什么留给你。你是好人,定有好报哩。”
小姑娘名叫叶小红,塘厦龙背岭人,生于1957年。
龙背岭这方水土真是养人啊!叶小红小学还没毕业,就长得和妈妈一样高了。她是家中长女,下有两个弟弟。她从小勤快,爱做事,爱管事,爱操心,责任感强。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和妈妈一起忙里忙外。见了事就做,不见事也要找事做,从来没有不想做事的时候,干活也从不偷懒。有了她这个姐姐,两个贪玩而又淘气的弟弟总是被收拾得干净利索。
出门在外,她又是个略带羞涩和胆怯的女生。有一次,老师带领学生到广州一家工厂参观学习,同学们头一回来到大城市,被那里的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的汽车弄得目迷眼花,过斑马线的时候全都傻楞楞地站在那里,任凭老师招呼大家走过去,却谁也不敢过,只会你推我搡地挤作一团。老师只好牵着学生的手,一个一个地拉过斑马线。这次广州行令叶小红长了见识,她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好精彩,自己不仅要爱劳动,还要爱学习,掌握知识,开阔眼界,长大了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此以后,学校每次组织学生开展学工学农活动,她都踊跃参加,是学生中的积极分子。
她不仅爱做事,还要把事做好。她每每认准一件事,或者说哪件事到了她手上,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如果这件事做不好,她会吃不好睡不香,很不开心。逮到机会就会重做,做好为止。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事能够难住她、吓住她。大人把事情交给她做,是很放心的,因为知道这个孩子懂得为大人分忧,也有能力为大人分忧。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有了大姐风范。
叶小红后来投身于事业,建立起自己庞大的企业王国,与她从小勤勉、爱做事及具备做事天赋,有着直接关系。
龙背岭的媳妇撑起半边天
客家妇女很爱家,这是有公论的。叶小红自不例外。
叶小红出嫁后,由龙背岭的姑娘变成龙背岭的媳妇。夫家也姓叶,同为客家人。婚后不久,她先后生了两个儿子,叶家上下都很欢喜,但生活负担重了很多。她自过门那天起,就一直与家公家婆共同生活,吃住劳动都在一起,30多年如一日,从没分开过。就连她到香港探亲,心里仍惦记着家中两位老人,住了不到20天就匆匆赶回来。她和中国许多传统女性一样勤劳持家,为老人孩子及众多亲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家婆87岁那年因病去世,88岁的家公至今仍与叶小红夫妇共同生活。叶小红的妈妈也已经83岁了,老当益壮。这是个和谐的大家庭,四世同堂。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婆家分有12亩地,主要靠叶小红和家公家婆耕种。丈夫到香港打工,长年不在家。叶小红除了照看两个孩子及操持部分家务外,多数时间都在大田里劳作。虽然有家公家婆帮把手,日子依然过得很辛苦。叶小红年轻能干,并不觉得苦,反倒觉得12亩地“不够种”。
恰好遇到机会,她又承包了生产队的20亩地,这样加起来就有30多亩地了。地里的活计都是实打实的,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哪一样也来不得虚的。劳动量陡增,劳动力还是三个,即叶小红及家公家婆。只在农忙时节,家里请了个短工,负责犁田,主要劳动力还是叶小红。她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劳作,忙了家里忙地里,忙了地里忙家里,农忙时节更是忙得晨昏不辨。
在旁人看来,叶家这个媳妇真能吃苦、真能干活啊!再忙再累,她都习以为常,仿佛不知道疲倦为何物。人们不知道的是,叶小红的能量大着呢!换句话说,她的胃口大着呢!30亩算什么,她要承包300亩。
这就是叶小红。自小开朗、好学、爱做事的性格让她善于观察和接受新事物,她很早就领会到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农民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同时,她吃苦耐劳、做事泼辣、沉稳大气、敢为人先的个性也进一步显现出来。
种植果树、经营果园不是个简单的事,锄草、间苗、剪枝、除虫、浇水、施肥等等,环节很多,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辛苦不说,还要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不可稍有差池。叶小红好学,悟性高,许多活儿由不会到会,很快就能上手。
前面说到,龙背岭好山好水好地方,种什么长什么,长什么收什么。果树长得郁郁葱葱,果园一派生机勃勃。更重要的是,叶小红热爱这300亩果园,把精心打理和悉心呵护果园当作事业来做,做成了自己精神的家园。
要说叶小红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抓住了商机,莫过于承包300亩土地这个大动作。她的初次创业获得成功,不仅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学到了自信、自强,坚定了勤劳致富的信念,更收获了思想境界的升华,为她后来的发展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叶小红被评为广东省农业造林女能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红姐”谋新路
大家都喊她“红姐”。除了她的名字里有个“红”字以外,倒与她三八红旗手的称号挺相衬。
拜改革开放之赐,国门洞开,叶小红和她的众多乡亲一样,得以到香港旅游,稍远时到了新马泰,大开眼界。回来后,她想做更大点的事情,即做点生意,用今天的话说是兴办实业。在当时,有她这种想法和做法的人远远不止她一个,镇村组三级自不用说,已经以合资合作等各种方式办起了“三来一补”企业,不少村民也跟着办起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厂。叶小红别出心裁,想在家门口建一个加油站。所谓家门口,当然是龙背岭。
她在香港看到,那里车多人多,加油站也多。她意识到,珠江三角洲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与港澳紧密相连,今天香港车多,明天内陆的车也必然会多起来,对加油站肯定是有需求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建加油站是迟早的事。何况,自己的家乡塘厦镇,在偌大的1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座加油站。只有镇政府的一座农机站,平日只为各村一两台拖拉机加点柴油,给居民批发一些煤油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塘厦来办厂的人越来越多。
用现在的话讲,叶小红敏锐地察觉和捕捉到商机。
经过几番利弊权衡,建加油站的风险凸显出来。首先是政策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在当时,所有制的樊篱还没有破除,是否对个体经济(民营资本)开放尚未可知,又没有可资借鉴的先例。其次是资金投入大,贷款不易,未来还贷压力大;再次是加油站的位置,理论上说应该建在车流量大的地方。龙背岭村虽说贵栖于龙脉,毕竟公车和私家车都不多,远未发展到车流如织的程度。车少,用油自然少,加油站没了附丽,何以为生?
在塘厦镇,在龙背岭村,在叶小红及她的乡亲族人活动半径内,她打算建加油站这件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是男人没有做过的。于是,她的这个想法就显得很大胆、很超前了。难怪有人惊叹:叶小红她真敢想!可是,要想清楚哦!
这件事非同小可,不可测因素多,未知数多,风险大,普遍不被看好,种种担忧如上所述。镇村干部及亲朋好友纷纷向她“建言献策”,大都建议她放弃建加油站的打算,真要做点事,并且有本钱,不如盖厂房,盖厂房保险系数大,较为稳妥。厂房盖起来后若自己有能力直接办厂,自然最好,若自己不能办厂,可将厂房出租。叶小红明白,提这个建议是出于对她的信赖和关心,但同时,又何尝不是出于对她能力的担忧?一座加油站从报批到建设再到经营,有多少个复杂环节啊!由农家妇女领衔,她操控得了吗?
叶小红不是没有想过建厂房。当时东莞各镇都在大力开展“三来一补”,招商引资。为迎合外商需求,也为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从村组到农户都在积极建厂房。但她想的是,为什么大家要挤在一条道上呢?靠租赁起家不失为一条便捷的赚钱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更不是最佳的投资路径。再者,正因为别人不建加油站,她才有机会呀!比之于四平八稳,她更愿意迎接挑战,更愿意尝试新事物,更愿意另辟蹊径。她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动摇。
像她这样一个爱做事的人,建加油站这件事对她的做事能力乃至商业眼光,无疑都是考验。她暗下决心,纵有千难万险,自己也要拿出勇气来,拿出意志来,踏踏实实地把这件事做好,像以前搞果园承包一样,用成功证明自己。
叶小红的老公叶先生自1979年起就到香港打工,至1999年返回(回来后即与妻子并肩打理家族企业)。20年间,夫妻俩聚少离多。叶小红一个女人,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守护着一对年迈的老人,想创业,何其艰难。但是,她身边有很多人支持她,提醒她,这其中包括她的亲人、她的乡亲,还包括当地政府、银行的工作人员等,让她在最困难的时候内心时时感觉到温暖。事实证明,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外围的支援总是落在有主心骨的人身上。
叶小红说做就做,很快把建加油站的申请递上去了。
在加油站项目待审批期间,叶小红忙着做两件事:一是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口头申请,换言之就是汇报、沟通;二是到银行贷款。
她知道政府部门做事是很严谨的,规定几点钟上班就是几点钟上班。她打听好时间,人家早上8点钟上班,她必定早上7点半就等在那里;人家下午2点钟上班,她必定1点半以前就等在那里。在对方办公室门口,留下她辛勤而又执着的身影。
一旦有了机会,她就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向办事人员陈述,既表明自己的意愿,又列明自己的财力,还说明自己的计划,更表达自己的决心。对方拿出有关政策规定,要求她知晓、明晰,她回家就逐字逐句学习领会,吃透政策精神;对方提出申请表格、申报材料等方面的要求,她一丝不苟地按照要求去做,务求规范操作。历经多个回合,终于在项目申请方面做到了尽善尽美,同时也打动了对方。有关部门办事人员感觉这个来自龙背岭的青年妇女是个有心人,亦是个做事的料,她为办成一件事能够这样锲而不舍。
叶小红与在香港打工的丈夫和弟弟商量,获得他们理解和支持,两人将多年打工赚的钱共计10余万元,悉数拿回来,帮助叶小红建加油站。这些钱在当时算得上巨款,但对于建加油站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像大多创业起步的人一样,叶小红需要从银行贷款。
巧的是,有一家银行的行长是本地人,与叶小红相识。行长知道,叶小红年龄不大,却是村里的“老资格”,她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正是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此后,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以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之誉,闻名乡里。行长赏识她的人品,亦认可她做事的恒心、魄力和能力。
银行方面在详细了解叶小红建加油站的想法,并获悉她已尽其所能做出相对充分的准备,筹集了部分自有资金之后,认为这件事可信、可为和值得支持。然而,叶小红没有房产或其他物品作抵押,这又是个不小的障碍。她当时的住所是一栋普通平房,不仅是全家老少唯一的住房而且不值钱,在市场上根本卖不起价。怎么办?即便银行行长与叶小红算得上知根知底,但银行放贷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叶小红毫不气馁,一次次地跑银行,继续耐心说服他们,表明自己有其他赢利渠道,具备还贷能力。
银行方面做出综合考量后,决定向叶小红放贷30万元。这是叶小红凭借自己农家妇女朴实的做派、良好的信誉和正直的人格,凭借自己在龙背岭耕耘多年所结下的优厚人脉,从银行贷出的第一笔款。正是这笔款,在奠定她人生方向和事业根基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成为她走上创业之路的助推剂。当然,走上这条路,也就意味着开弓没有回头箭啦!
叶小红建加油站的项目申请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叶小红欣喜万分。多年后,她回顾往事不禁感慨,说自己很有福气,很有运气,加油站项目这么顺利就被批下来了。其实,从1988年递交项目申请到1992年获得批准,四年过去了,历经周折,谈不上有多么顺利。足见叶小红是个乐观的人,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然而,资金仍有缺口,叶小红再次找到银行。这次没有费力,她拿出批文之后,银行决定给她追加贷款20万元。就这样,叶小红名下的一座民营加油站在龙背岭破土动工,正式开建。
借龙势挟龙威,凤凰展翅
1993年1月1日,对叶小红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由于她的独树一帜,一座崭新的、凝聚着她心血汗水的加油站,英姿勃发地坐落于她家乡的土地上,坐落于“龙背”上。这天,“龙背岭加油站”揭开了面纱,开张营业。
彼时,它的总面积为200平方米,4台加油机,汽车通道为5米宽,相当狭窄。20年后的今天,回眸当年的“龙背岭加油站”旧照片,比之现今密集矗立在岭南各地的极为阔大气派、功能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加油站,它更像一只“丑小鸭”。然而,别看它其貌不扬,却具有开创性意义——东莞市塘厦镇第一座民营加油站诞生了。此举标志着当地民营资本进入了崭新的领域。时年36岁的叶小红,成为全镇第一座民营加油站掌门。
叶小红即时成立了东莞市塘厦龙背岭加油站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这是她的第一个“董事长”头衔,对她个人来说意义深远。首先,她这个董事长是不需要经谁批准的,自行走马上任就是了。其次,她的身份彻底转变,不再是农村妇女,不再务农,而是投身于服务行业,经商办实业,用今天的话说是实现了华丽转身。再次,此前一直寻寻觅觅、小打小闹的她,此刻有了大展宏图的平台。
伴随着这场华丽转身,困难接踵而至。
那时候没有“民营”这个说法,连“私企”的说法也不多见,说的最多的是“个体户”。无论从油站规模、设备先进程度方面,还是从员工人数、经营方式以及盈利模式方面,带着个体户鲜明印迹的龙背岭加油站,是无法与那些国营大油站比肩的,若论竞争,软件硬件都无法与之抗衡。更加微妙的是,人们习惯了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品牌、大招牌,随后又习惯了带有外资背景的bp等大鳄,唯独很少“见识”过由个体户经营的加油站。叶小红的加油站名不见经传,谈不上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也没有现成的销售渠道,信誉度更是无从谈起。上游是否愿意及时把油批发给她,很难说;下游(销售终端)是否信任她的油品、愿意在她的油站加油,也难说。
龙背岭加油站开业头几个月,来往车辆寥寥无几,周边寂静无声,每天营业额只有一两百元,有时甚至只有几十元。那些日子真是发愁啊,加油站员工时刻都在眼巴巴地等待着汽车“光顾”。叶小红的家人个个忧心忡忡,亲朋好友也开始担心起来,不少人私下里为叶小红捏着一把汗,认为她当初风险评估不足。像无油可加是汽车的最大困境一样,无车加油是加油站的最大困境。眼下这个局面就是龙王也帮不了她,只能徒唤奈何。
叶小红并不像外界揣摩的那样一筹莫展,相反,她很沉得住气。困惑当然有,压力当然大,但叶小红的抗压能力实在不可小觑。多少艰难的坎,她都闯过了,眼前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她想方设法安慰家人,安慰员工,安慰身边的人们。她说:“困难是暂时的,咱们要坚信这一点。每个新兴事物、新兴行业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会改观,就会盈利。”
果然,才过了八九个月,龙背岭加油站的营业额就开始稳步增长,10月份有时一天营业额高达8000元。
叶小红深知,加油站项目属于安全事故高危领域,因而非常注重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初创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她舍得投入,坚决按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切实抓好油站消防安全管理,按照车队运输管理规范条例,全面安装和完善车队的消防泵、消防毡等消防设施。从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多年来,叶小红经营的油站从未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在此后5~6年时间里,国家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经济建设形势日新月异。叶小红精心打理她的加油站,积累了丰富经验。
当了老板的叶小红依然勤奋,事必躬亲,内内外外的事情她无不挂在心中。有人说她不会享福,说她傻,还说做老板的凡事亲力亲为是能力低下的表现。她并不这样认为。她说,广东有句老话:力不到不为财。工作总是做得越细越好,越下功夫越好。人的天性中有懒惰成分,从老板到员工概莫能外,因此不能听之任之。老板勤恳敬业,积极作为,带领企业不断往上走,形成一种表率,员工会觉得有依靠,有归宿感。时间长了,潜移默化,老板的凝聚力就强,员工与老板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叶小红认为,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都是优秀员工,同理,员工也希望自己的老板是优秀老板。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性需求,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需求。做老板的不能太超脱,太潇洒,太飘逸,太随意,不能对企业具体事物一问三不知,或漠然置之,那样会对员工乃至管理层造成消极影响。试想,老板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个坐吃山空的人,是个对他人没有什么责任心的人,谁愿意跟你干呀!
1999年1月8日,东莞市港龙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叶小红出任董事长。以港龙实业的成立为标志,叶小红开始大举投资兴业。
2000年,港龙实业(下同)投资建立东莞市黄江农机管理服务站;2004年,投资建立东莞市黄江农机管理服务站龙见田分站;同年,龙背岭加油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规模扩大了一倍;2005年,接下一家正在转让的综合市场,投入近千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将这个市场打造成一家现代化综合市场,即现在的东莞市长龙综合市场,一楼卖肉菜,二楼卖百货,效益良好;同年,投资创建塘厦塘龙宾馆,首次涉足宾馆酒店业;2008年,盘下东莞市莆心湖综合市场,依然投重金实施升级改造;同年,投资兴建东莞市塘龙休闲农庄;2012年,投资兴建黄江长龙商务酒店;2013年,投资兴建东莞市茶山塘中加油站……为降低风险,叶小红的投资涉足多个领域,稳扎稳打。如今,她的企业版图早已今非昔比啦。
叶小红坚守信念,诚信经营。她麾下的各个油站严格按市定计量器标准供油,从不短斤缺两。柴油做到“清化油”,汽油做到“过三关”,确保油品质量。在油荒期间,她带领三个油站在高成本经营情况下,不囤货居奇谋取利益,而是千方百计保证正常供油,使工厂客户、公共汽车能够正常运营,也使广大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此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公司诚信经营的形象。
她总是捷足先登,先于和优于其他投资者,把一个女性企业家的敏锐和精细发挥到极致,实属难能可贵。
长城万里图昭示着她的博大胸襟
叶小红办公桌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型油画,那是穿梭于崇山峻岭中的万里长城图。站在图前,令人顿生博大之胸襟、浩荡之情怀。可见,叶小红既崇尚脚踏实地,亦崇尚目光高远;既热衷于把企业做好,又热衷于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油画两边的硕大柜子里,依序排列着奖杯、获奖及各种获奖证书,装得满满的,红彤彤一片,见证了几十年来她的追求、她的艰辛和她的成就。她一步一个脚印,荣誉等身。
下面列举部分叶小红历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
1989年11月被广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90年1月至1992年2月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农业造林女能手;1993年荣登广东省“世界扶贫组功德金榜”,同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女企业家,当选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理事;2007年,当选东莞市优秀女企业家;2008年3月当选为东莞市能源协会理事;2009年9月当选为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东莞市塘厦镇侨联协会名誉主席、东莞市危险货物运输协会会员;2010年10月,当选为塘厦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在2012年度东莞市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颁奖典礼上,叶小红被授予“东莞优秀企业家”称号;在“2013东莞十大杰出女企业家”评选中,叶小红成为塘厦镇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2014年,叶小红被评为“东莞十大慈善人物”。
屈指算来,自1993年1月1日龙背岭加油站正式开张营业那天起,她“出道”已经20年有余了。当年的飒爽英姿,已无可避免地染上了岁月风霜。有记者问她什么时候退休,她惊讶地看着记者,下意识地反问:“退休?”她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突然被人问到,半天没反应过来。是啊,她依然风风火火地忙碌在企业第一线,不曾有过片刻消停。2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她的事业诚然已经奠定了雄厚基础,诚然已经步入正轨,但离她做大做强的追求还差得远呢!她既要保持先发优势,又要开掘后续潜力,她仍在谋划新的发展策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力争在新的起点上有更大的进步和贡献。像她这样一个不知倦怠的人,在她所处的这样一个时刻,怎么会与退休搭界呢?相反,她只会比以前更忙碌,更操劳,肩上的担子也更沉重。稍后,她温和地笑了:“可能要到80岁以后吧!”
想当年,正值她当选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之际,也曾有人向她发问:红姐,你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一次次创业、一年年打拼?她一听就笑了,记得自己是这样回答的:不做事哪有饭吃呀。人生来就要做事,做事就要做好,把事做成事业,年华才不虚度,才能为父老乡亲谋幸福,为国家建设聊尽绵薄之力。
或许有人说,像叶小红这样一个出身草根、毫无商贾渊源,更谈不上广泛人脉及深厚社会背景的女性,竟然也学会了得陇望蜀。是啊!她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更不甘于原地踏步,她信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古谚,执意要往前走,往高处走。当初热衷于做事,直到把事做成了事业,并没想到会像今天这样赫赫有名;但即使赫赫有名,不过增添了动力而已,做事的初衷未改,她是真正地不忘初心。把事业做强做大符合她坚韧的秉性,符合她一贯的追求。她还将继续一步步走下去,为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天地,扎扎实实地拓展她的事业疆域。
她以前从不化妆,也不穿时装,连洗手液也没买过,但现在不是这样了,尤其在着装打扮方面比以前注意很多。她认为平时打扮靓一点,穿着讲究和得体一点,不仅自己心情愉悦,体现出自尊自重,而且出去参加会议论坛及各种交流活动,代表东莞女企业家形象,给人留下好印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她还认为,种种细微之处,都是个人素养的外在表现。
如今的叶小红,短发,淡妆,衣着得体,人很干练,行事利索,接人待物落落大方,自驾一辆奔驰大吉普,比年轻人还要威风。她是个惜时如金的人,讲求效率,不喜拖拉,处事果决,出席各种会议、会见和参加各类活动时,她都非常准时。
叶小红的企业相对分散,除了塘厦镇,还分布在周边几个镇街。她每天的时间都被工作排满,许多日程是固定的,比如每月10号到哪个加油站、每月20号到哪个宾馆、每月30号到哪个市场,等等。她到每个地方都是现场办公,了解情况,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她深深体会到,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她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本色,不怕吃苦,不怕辛劳。她希望员工怎样做,她自己首先做好,至少,她的行为准则不与员工相反、相悖。
叶小红的企业有数百名员工,其中不少是老员工。因为她待人诚恳,很多老员工都心甘情愿跟着她干。有一名老家在龙川县的老员工,20年前就跟着叶小红工作,虽然求职时他是一名残疾人,但叶小红同样给了他工作机会。这么多年来,这名员工始终都在叶小红的企业工作,很是踏实负责。
在致力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叶小红积极参加扶贫济困及各种慈善活动,她的善举驰名莞邑。从1995年春节起,她每年都要在腊月二十八前后请龙背岭村60岁以上老人吃饭,在饭桌上给阿伯阿婆们每人派100元红包,饭后组织大家抽奖,奖品有大米、食油、花生和糖果点心等,近200位老人就这样乐乐呵呵地聚拢,开开心心地散去。每年中秋节,她都派人给村中老人送节日礼物,每人一盒月饼、五个水果(通常是三个苹果、两个雪梨)。这种做法已经坚持了20多年,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雅安地震,叶小红第一时间捐款10000元。
从2000年开始,叶小红每年向黄江镇老人院捐款3.2万元。
从2008年至今,叶小红每年“六一”儿童节都要补助困难儿童6000元。从2011年至今,叶小红每年“六一”儿童节都要给企业员工小孩发补助金,从未间断。
2011年10月,叶小红作为塘厦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率领20多位女企业家赴清远阳山县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叶小红代表塘厦妇联、塘厦女企业家协会向阳山县黎埠镇界滩学校捐赠电脑、文具用品、图书、慰问金共25000多元,并向18名孤儿捐赠助学金。
2012年5月,叶小红个人捐给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10万元。此后不久,这笔钱被下拨到东莞儿童福利院,用于帮助那里的孩子们。
其实,叶小红的家很大,龙背岭是她的家,塘厦镇是她的家,东莞市是她的家,祖国是她的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长城万里图,她胸怀博大,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铭记于心,将许多素昧平生、需要帮助的人牵挂于心。事业蒸蒸日上的她从未忘记回馈社会,她热心公益事业,关爱老人和单亲家庭、失学和贫困儿童等等,许多大型公益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成为东莞市女企业家领军人物
2015年,叶小红众望所归,当选为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前面讲到,叶小红自2009年起就是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女企协)副会长。她深知,东莞市女企协是有着近30年光荣历史的优秀社团组织,团结带领全市女企业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很大贡献,自己作为第二任会长,一定要承前启后,不负重托。她在就职典礼上表示,要努力把女企业家协会打造为“与时俱进,提升素质之家;参与建设,共谋发展之家;团结协作,服务会员之家;加强组建,塑造形象之家;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之家”,把女企协办成女企业家的美好家园。
叶小红在女企协会长任上,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方法灵活多样,着重在提高女企业家整体素质、树立女企业家形象、维护女企业家合法权益、推动女企业家交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以各种方式激励女企业家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把女企协的工作与充分发挥广大女企业家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平台优势,推动女企协建设更上一层楼。
2016年1月,叶小红会长召集东莞市女企协第四届理事会议,增补理事会理事及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等职务,健全和完善了女企协组织建设框架。同年3月,叶小红在东莞市女企协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做工作报告,完成了年度工作部署。同年同月,叶小红率队参加广东省女企业家举办的转型升级交流会,学习省内先进企业和企业家的宝贵经验。同年同月,叶小红带领女企协会员60多人,参加东莞市白玉兰女性公益汇暨爱心书画义卖活动。2016年中秋节,叶小红带领女企协会员到莞城敬老院进行慰问,向老人们送上女企业家的问候和爱心。
叶小红代表东莞女企协出席东莞市2016年“广东扶贫济困暨东莞慈善日”活动启动仪式,女企协向东莞慈善会捐款20万元,向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捐款12万元。
叶小红作为东莞市女企协会长,处处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女企协各项工作的开展。她在繁忙的工作中非常注重学习充电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她率领女企协代表参加东莞市政府举办的“倍增计划”政策解读会,深入领会政策精神。
2017年9月,叶小红带队到广东梅州兴宁市考察投资环境。
2017年11月,叶小红率队开展会员单位走访交流活动,与20多位女企协会员到东莞市中堂镇、女企业家陈秀云的企业——东莞市意德三鸟市场,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学习和交流经验,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叶小红十分关心妇女、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她在各种会议上大声疾呼,提出东莞应该成立妇女儿童基金会,募集善款,并让基金会的善款增值,用于大面积帮助急需救助的妇女儿童。她的建议引起上级领导重视,东莞市有关部门迅速做出决定,于2017年初发起成立东莞市妇女儿童基金会。
该慈善基金的成立,成为东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基金会共募得善款1600多万元。叶小红作为该基金会的倡导者,个人捐款20万元。在她的带动感召下,女企协领导班子成员和会员踊跃捐款,短短几天,女企协就向妇女儿童基金会捐款160多万元,占募集善款的10%。
叶小红担任东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几年来,带领东莞女企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今天的东莞市女企协,队伍壮大了,作用增强了,已建设成为人才聚焦、相互沟通、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大型合作平台,较好地发挥了社团组织在女企业家与政府之间、女企业家与各界人士之间、女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叶小红事业风生水起,家庭井井有条。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引人羡慕,或许,这正是得益于她的“龙背岭背景”吧。叶小红作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麾下的企业不仅创造了数百个工作岗位,每年向国家贡献利税从100多万元增加到200多万元,而且在公益慈善方面走在前列。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叶小红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的各种款项,累计达人民币500多万元。
龙背岭,不愧是龙马精神的演武场,是龙凤呈祥的大本营。涌现出叶小红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当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