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问与如何答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答故事:
一天,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一座“城”,坐在里面。
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你的嘴很厉害,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问完,孔子盯着项橐露出微笑。
项橐想了想说:“您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惊,这孩子竟智慧过人!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驾着车绕道走了。孔子既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也只好说“后生可畏”了。
在我们与人的交谈中,问答也总是少不了。尽管问答频繁的出现在交谈之中,但对于“如何问”、“如何答”,有些人可能很少思考过这个问题。比如,问:替我把信寄了吧?或者问:是否帮我寄了那封信?像这两个句子那样问你,你喜欢哪一个呢?不用说,第二句比第一句使你感觉要舒服得多。
“这蛋糕新鲜吗?”如果你这样去问一个售货员,她肯定会回答你:“新鲜。”因为她没有道理说自己卖的东西不新鲜。当你到饭店吃饭时,你问服务员:“今天的石斑鱼好不好?”这也是浪费语言,因为服务员肯定会说“好”,除非你是他的朋友或熟人,否则,你听不到真实的回答。如果你换个语气说,“今天有什么蛋糕最新鲜?”“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完全不同。两种问话,引起心理上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你所问的不过是一样东西,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后者则较容易得到真实情况。
据说,香港一家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喜欢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鸡蛋呢?”结果,许多客人都不要鸡蛋。后来,店家请一位心理学家去研究如何发展营业。心理学家说:“不应当问别人要不要鸡蛋,而应问对方要一个还是两个鸡蛋。”店家依计行事,结果,鸡蛋的销售量大为增加。
可见,问话并不是想说就说那么简单,回答问话也不是想答就答那么容易。
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①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应该要具有针对性:
首先,提问要针对场合。譬如三个人都完不成你布置的任务,你想对此事加以证实并问清原因。你有两个办法:一是把他们一起找来问:“这是你们的一致看法吗?为什么?”;二是把他们一个个找来问:“你的看法和他俩一致吗?为什么?”前一问就不如后一问。因为前者三人在一起,从众心理会不让人说实话。因此,场合不同,回答就可能不同。
其次,提问要针对对方的年龄、身份、民族、文化素养、性格等特点。你对小朋友可以问:“你几岁啦?”对老年人就不宜这样问。被问人有的热情直爽,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文静安详,有的急躁毛草;有的大大列列,有的审慎多疑。性格不同,气质各异,提问的方式随之也应当有相应的变化。
最后,提问要针对对方的心理。在回答过程中,提问的人,提问内容、提问的方式,甚至提问行为的本身都会对被问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问人必须根据被问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达到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去探望病人,人家正在为病情焦灼不安,我们就不应问:“病情会不会恶化呀?”
②提问要有控制性
一个“问”提出来,就决定了对方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也决定了双方的交谈程序和交际气氛。所以“问”具有一种控制能力第一、控制对方回答。
回答问题本来是被问人的事,但问话人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对方的回答。如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里担任要职。一天,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吧?”“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委婉含蓄的拒绝,既表达了自己不能泄密的原则立场,又没使朋友尴尬难堪,效果不可谓不好。这种效果的取得,关键是罗斯福诱导出来的,罗斯福选择“能保密吗?”的是非问,决定了对方必然说“能”。
第二、控制交谈气氛。
两人问答时,气氛紧张还是融洽,对交谈效果很有影响。交谈气氛可由提问的问题和方式来控制。如审讯犯人:“你昨晚去没去会计室?”“去过”。“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一人。”“去干什么?”“偷钱。”“偷没偷?”“偷了。”运用选择问句的句式和严肃的语气,使气氛紧张,对罪犯心理产生压力,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控制表达过程。
有时人们提问不是要对方解疑,而是要对方听自己表达。如:电车上,一位先生给一位太太让座。这太太一声不吭就坐下了。先生问:“嗯,您说什么?”“我没说什么呀!”“哦,对不起。我以为您说了‘谢谢’呢。”先生提问是为了引出自己对女方的批评,显得含蓄而不失分寸。
③提问的四种方式
下面,我们介绍四种主要的提问方式:
第一、直接性提问。
“你希望通过这次谈判得到什么?”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类问题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回答也是明确的。
第二、一般性提问。
“你的看法如何?”
“你为什么这样做?”
这类提问没有限制,因此,回答的范围也很大。
第三、事实性提问。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那些东西在什么地方?”
此种提问可以引发一些事实和信息。提出问题,应事先让对方知道你想从这次谈话中得到什么。如果对方明白了你的意图,便可有的放矢地作出回答,从而使你掌握大量信息。
第四、诱导性反问。
反问,即反过来问,答者变为问者,被问者变为提问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反问有的放矢,特点突出,可使谈话平中出奇,人木三分。
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地主在半夜催长工说:“天亮了,还不起来干活?”长工说:“等我捉了虱子就去。”地主说:“笑话,天这么黑,你怎么能看见虱子呢?”长工答:“既然天还黑,又怎么能够干活呢?”长工正是抓住了地主自相矛盾之处进行刺讽诘问,揭露其荒唐可笑,使其处于自打耳光的窘境。
回答好问题的技巧
一般地说,答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对方问话的“前提”所制约的。相对于对方问话的“前提”,我们有以下的答话方式。
①顺应前提性答话
交际中,听话者接收后,认为可以定向反馈,由此而作出的答话就是顺应前提的答话。顺应前提的答话,关键取决于听话者对“前提”理解得是否透彻。在旧中国,曾有一位正直的中学校长,为了测验学生们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答:“是为了家父而读书。”有的曰:“为了明理而读书。”直到校长指名一位坐在后排的同学回答时,才听到了顺应前提的不同凡响的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个回答得到了校长的由衷赞赏,因为他理解了校长提此问题的深刻含义,而其他学生的回答则统统是答非所问了。
②更正前提性答话
有时,说话者发出内涵不确切的信息,听话者接收后,觉得无法作出定向反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正前提,外国有位电台记者,在一次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举行的机场记考招待会上,问道:“泰勒先生,可否请你解释一下相对论与氢弹的关系?”这话一出,泰勒立即瞪大了眼睛,好在这位大科学家思维敏捷,答道:“我怎么能解释呢?爱因斯但用了13年时间才确定了这个公式。”言下之意,可敬的记者先生,你提的问题太外行了。这个耐人寻味的回答巧妙地更正了前提,并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不让记者感到难堪,又使自己轻松地摆脱了困境。
③回避前提性答话
我们在谈话中,当接受到过于尖锐难于反馈的信息时,就应该采取回避前提的方法。回避并不等于答话者无能,在许多场合中,回避恰恰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更是一种说话技巧。有一年,我国法学家在国际刑法研究报告会上,应邀作了关于当前中国刑法发展的报告。结束后,有位学者形象地提问:“假如一个人在马路上踢足球,在踢的时候并不犯罪,但后来踢碎了附近的门窗玻璃,因而可能事后被判了罪,对这一点,行为人怎么能预先知道呢?”报告人面对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用半开玩笑来回避:“世界各国人民都爱踢足球,我们也提倡,所以,你可以放心,不至于因为踢足球而被判刑的。”回避的结果,全场响起了一阵笑声,这个问题也就这样过去了。
④更换前提性答话
在谈话中,说话者有时对听话者采取一种攻势,咄咄逼人,而听话音却处于被动地位,似乎将一败涂地,但如果答话者能巧妙地更换前提,那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变被动为主动。《世说新语》中记载:晋代有个叫许允的书生,洞房花烛夜,见新娘相貌平平,感到扫兴,转身就走。新娘问其缘故,许允没好气地扔过来一句话:“你知道好妻子是什么样的吗?”新娘不卑不亢地说:“古人讲的标准是能孝顺老人,尊重丈夫,说话和气,并且模样也不错,前几项我做到了,只是模样是天生的。谁知许允听后无动于衷,机灵的新娘马上更换前提:”你是读书人,我问你,一个人应有的好品德,你有几种呢?”“我都具备。”许允很自负地说。“你都具备?”新娘微微一笑:“好品德之一就是看人要重德,你却凭貌取人,这不是重貌轻德吧?既然这样,怎么说都具备呢?这是不诚实!”一席话说得许允张口结舌,终于回心转意,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如果当初那位新娘或哭或闹,而不是在关键时刻机警地更换前提,变被动为主动,那一定是另一番景象了。
⑤否定前提性答话
交际中有融洽时,也有尴尬时,甚至有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充满火药味的时候。答话者的观点与说话者的观点格格不入时,为了驳倒对方,应该毫不留情地否定说话者的“前提”,作家陆文夫讲了一个故事:“前年,我去北欧访问,带了一些小礼品,每当送给外国朋友的时候,他们都是当着我的面把礼品匣子打开,欣赏不已,而我们在接受别人的礼品时,通常都是回到家里以后才打升,以免显得迫不及待,使朋友感到难堪。当时,一位美国妇女看到这种情况,突然站起来提问:‘陆先生,我理解你今天的处境,因为有一位中央委员王蒙坐在你的身边,请问你的这篇发言是否经过王蒙的审查与修改?’我当即回答:这篇发言稿是我自己写作,自己修改的,没有送给任何人审查,王蒙是我的老朋友,我和他都有充分的创作自由。”陆文夫的答话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位妇女的话的基本内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⑥利用前提性答话
否定说话前提,不一定非用否定式不可。有时则可将计就计,利用前提,顺理成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一种有效的应答方法。从前,有个穷书生到寺庙里去拜访一个和尚。这和尚见他不像是有钱有势的人物,态度就表现得很傲慢。正在这时,庙门前响起了一阵吆喝声,有个官府子弟带了一班仆人,前呼后拥,前来拜佛。这和尚马上换了一副面孔,亲自走下台阶,躬身合掌,上前恭迎。那书生看了很不满,等到官府子弟一走,就向和尚发问“你对我这样傲慢,对那些人却又为什么那样殷勤呢?”和尚狡辩说:“阿弥陀佛,施主,你误会了,你不知佛经上说‘有即无,无即有’,刚才我就是‘接是不接,不接是接’啊!”穷书生听后火冒三丈,从和尚手里夺过禅杖,狠狠地将他打了几下,说“和尚莫怪,如此说来,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真是妙啊,这个回答真让人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