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节气与养生
8397000000021

第21章 大暑时节话养生(1)

斗指丙为大暑,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

故名曰大暑。

大暑光热湿度高,防暑降温要记牢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7月22日至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大暑是炎热到极点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古书上说:“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日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到,暑气冒。”大暑时节日照最多,高温天气最集中,光、热、水都处于一年中的最高峰。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左右的高温天气。俗话说:“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

据测定,当气温在35℃~39.9℃时,人就感到奇热;当气温高于40℃时,人就感到极热了。人体内部基本保持37℃的常温,而皮肤温度约33℃,这个温差可以使身体内部的热量传导皮肤散发,使体内新陈代谢的热量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去。体内温度只能忍受±4℃的变化范围,32℃的低温就会失去知觉,41℃的高温则能引起循环系统的崩溃,低于28℃或高于43℃就会引起死亡。所以,高温酷热对人体的影响,轻则影响休息、降低工作效率,重则可引起不幸造成伤亡。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天气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心气亏耗,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

当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50%,或气温超过40度,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受限。一种情况,高温高湿,汗液不易排出体外;另一种情况,高温低湿,人体排出汗液过多而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都能引发中暑。如果持续6天以上的高温天气,中暑的人数就会明显增加。

在养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因此是冬季发生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症的最佳治疗时机。

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可养生益寿,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着名医学家李时珍指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和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非常有益的。食用药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选用适当的药物,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大暑时节,水也是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水约占人体重量的70%左右,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研究也表明,在一杯普通的水烧开,盖上盖子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氯气能比一般自来水减少1/2。水的表面张力、密度,粘滞度,导电率等理化特性也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变得跟生物活性细胞中的水很接近,因此容易透过细胞而具有奇妙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之后,就会看到神奇的益寿之功。日本医学家曾经对46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做过调查统计,五年内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凉开水的人中,有82%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习二齿不松动,每日能步行10公里。在这些人中,有些甚至从未得过大病。可见,合理饮水对养生的重要性。

除水之外,合理选用酒、汤、果汁等饮品,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小贴士

防暑常识

高温作业的车间,公共场所应安装降温设备。

没有条件购买空调机的家庭可采取自然调节法降温,即天好时白天门窗禁闭,防止阳光进入,早晚打开门窗,让室内外空气流通。

中午阳光暴烈,应避免室外活动,若非出去不可,要戴太阳帽,太阳镜,撑浅色阳伞。

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在家也好,外出活动也好,应巧妙地避开最高气温时段。

夏天出汗多,宜吃成食,常吃凉茶、绿豆汤、番茄咸菜汤等,以补充人体失去的水和盐分。

大暑时节防庆病,消暑祛湿要记清

大暑时节,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都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引发各种疾病,一定要注意预防。

宜防热浪病

所谓热浪,是指在炎热的夏季出现的35℃~40℃的持续高温天气。热浪引起的“热浪病”分为日射病和热射病两种。

日射病多发于干热型天气。它是由于太阳辐射中的波长600~1000毫米的红外线穿透颅骨,导致脑组织温度骤然升高,致使脑神经功能受损而引发的。主要症状是:患者自觉剧烈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耳鸣、恶心、呕吐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热射病是因为皮肤在高湿热浪的侵袭刺激下,温度骤然升高,使得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但不能散发,而且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肉深层,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局部肌肉痉挛、发热、口干、咳嗽、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和呼吸衰竭等症状。

患上热浪病的病人,应立即到空气流通、阴凉遮阳的地方平卧休息,并大量饮水,或立即冲温水澡,再冲凉水。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宜防疰夏

疰夏的主要症状是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如食欲不振、困倦乏力、胸闷不适、贫血消瘦等。预防疰夏的措施,一是调理饮食,做到饮食清淡,少食多餐,及时补充机体水分;二是结合自身体质状况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三是适当地服用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等药物。

宜防中暑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易引发中暑。

中暑是发生在夏日酷暑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温度较高和通风不畅,亦可发生中暑。盛夏,年老、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得出的经验是:中暑发生前多有一些先兆,如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此时,如及时休息,离开高温环境,在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若继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则可发生中暑。

轻度的中暑通常表现为:发热,体温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伴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情况。重度的中暑除有上述表现外,患者还可有昏倒或发生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等症状。

发生中暑宜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第一,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第二,应将昏倒的患者迅速抬到环境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有条件者,一方面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擦身。同时,还可以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民间的刮痧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上述治疗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停滞。

第三,病人清醒后,可以适当给病人喝些凉开水,最好是服用人丹等防暑药品。

第四,对重度中暑者,应在作上述降温措施的同时,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大暑节气中,还要预防阴暑伤人。如果劳动,运动出汗后立刻用凉水冲洗、大量喝冷饮,或是露天睡觉,其结果是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咽干喉痛、四肢酸痛,肌肤发热无汗,或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这些病症,中医学称之为阴暑,阴暑也是中暑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