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窦娥冤》此题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故事。关汉卿结合元代社会现实,予以很大的创造,写成一部反映元代人民遭受深重苦难的社会大悲剧。此剧描写窦娥从小被其父窦天章卖给蔡家为童养媳,不幸丈夫夭折,婆媳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乘人之危,企图强占窦娥,窦娥断然拒绝,张驴儿欲毒死蔡婆威逼窦娥就范,不想误害死了自己父亲,他诬告为窦娥所杀,草菅人命的昏官将窦娥判处死刑。临刑之前,窦娥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倘若死得冤屈,血飞白练,六月下雪,大旱三年。后来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至楚州,窦娥鬼魂向父亲诉说冤情,终于得以昭雪。
《窦娥冤》通过一个青年妇女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歌颂了被压迫、被迫害妇女的坚强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窦娥冤》中窦娥被俘场景
《窦娥冤》成功地塑造了窦娥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她的正直、善良、舍己为人的性格。为了免使婆婆受皮肉之苦,她饮恨屈招;在押赴刑场时怕被婆婆撞见引起老人伤心,她哀求刽子手不要带她走前街;三年以后,冤情大白,已做了三年鬼魂的窦娥还惦念着亲人,嘱咐父亲照顾婆婆。除了描写窦娥这些性格侧面,关汉卿还真实地描写了她的成长和觉醒。窦娥原是个与世无争,尽孝、守节、俯首听命的弱女子,她相信官府会主持公道、明辨是非。然而不幸接踵而来,社会到处是陷阱,残酷的现实毁灭了她的幻想,使她认清了“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她悲愤地对着浑浊不辨的现实,对着至高无上的天和地,大胆地质问和叱骂:“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泪涟涟。”惊天动地的控诉,撕裂人心的呐喊,气势如汹涌澎湃的浪潮,激励着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勇气。
为了塑造好窦娥的形象,关汉卿还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窦娥被冤斩以后,她的血都飞到丈二白练上,无半点落地;六月天下大雪,遮掩了窦娥尸首;楚州干旱三年。三桩誓愿构思奇异,出人意外,这一“反常”的现象,却表现了被压迫人民的愤怒和抗议,昭示了窦娥的冤屈,寄托了人民的愿望和理想。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悲剧佳作,是我国古典戏曲悲剧的典范。700多年来,它不仅成为我国戏曲舞台上的保留剧目,而且最早被译成法文、日文等流传国外。
《西厢记》
《西厢记》为王实甫的代表作。王实甫为元代大都(今北京)人,名德信。
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著有杂剧13种:《西厢记》、《双蕖怨》、《丽春堂》、《进梅谏》、《明达卖子》、《贩茶船》、《于公高门》、《丽春园》、《七步成章》、《多月亭》、《陆绩怀桔》、《芙蓉亭》、《破窑记》。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另外还存《芙蓉亭》、《贩茶记》的片断。
《西厢记》剧照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见于唐元稹所作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后被改编为多种文艺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有影响的是产生于金代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即在此基础上创作成杂剧《西厢记》。故事描写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遇见崔相国之女莺莺,两人一见倾心,经历种种波折,终于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结合。作者热情地歌颂了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男女青年,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从而得到当时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和后世无数青年读者的爱好,引起他们对于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的不满和反抗。
《西厢记》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张生、红娘3个正面人物的形象。崔莺莺是相国的千金,她天生丽质,内向深沉。她虽然爱慕张生,然而这个贵族小姐深受严格的封建教养,要走上叛逆的道路,驱散封建礼教在她心灵深处所投下的阴影,是曲折和困难的。如张生病卧,莺莺让红娘去看望,这是莺莺对张生爱情的大胆流露;但当她看到张生通过红娘传来的书简时,又感到有损于自家的尊贵,而且有碍于红娘在旁,便声色俱厉地责骂红娘。事后,她让红娘给张生传去月下幽会的书简,当张生践约跳过花墙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又翻脸变卦。王实甫正是通过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场面,深入而细致地剖析了莺莺的心理,把她在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婚姻自主的过程中,自身的痛苦、矛盾和斗争,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典型形象。
红娘是《西厢记》塑造的又一熠熠闪光的人物,她聪明、机智、爽朗、泼辣,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她为莺莺和张生传书递简,牵针引线;帮他们出谋划策,玉成其事。当莺莺和张生的爱情遭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抱打不平。《拷红》一场,充分表现了红娘的勇敢和机智,她抓住老夫人理亏的要害,伶牙俐口,反守为攻,陈以大义,晓以利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俊语联翩,竟把老夫人推到被审判的地位。貌似强大的老夫人终于败在了小奴婢红娘的手下,使崔、张爱情出现了新的转机。红娘的名字在我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已经成为热心助人、成人之好的人的代称了。
张生的形象也塑造得有血有肉,具有真情实感。他湖海飘零而很有才气,追求爱情如醉如痴。那天真、憨直中带着迂腐的书生气,给全剧带来了喜剧色彩。
此外,老夫人的虚伪、冷酷,纨绔子弟郑恒的无赖,也都刻画得逼真。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的矛盾斗争构成了全剧的主要戏剧冲突;而崔莺莺、张生、红娘他们之间不同性格的碰撞,又构成了全剧的次要冲突。全剧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交叉进行,生动而丰富;戏剧情节的递进反反复复,波澜迭起,显示了作者驾驭题材,谋篇布局的高度技巧。
《西厢记》词曲优美,宛如一首抒情剧诗。作者尤其擅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让人物形象在诗情画意中展现。
剧中曲文情与景合,景因情现,充分展现出当事人那种肠断魂消的难舍之情。从而使全剧呈现出诗的氛围和意境,无论是案头阅读或舞台演出,都有其特殊的艺术魅力。
《汉宫秋》
《汉宫秋》为马致远的力作。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是元代颇负盛名的杂剧作家,又是著名的散曲作家,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计收小令104首,套数17套。
杂剧《汉宫秋》是他的代表作,写的是王昭君和亲的故事。《汉书》的《元帝纪》和《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均有记载。西汉竞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昭君入匈奴,生二子。呼韩邪死,从成帝敕令,复为后单于阏氏。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和亲是民族和睦的一个历史记录。
马致远的《汉宫秋》不拘泥于史实,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予以再创造。故事内容有很大变化,主要有三:第一,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改为汉弱匈奴强;第二,将毛延寿的身份由画工改为中大夫,索贿未成,将王昭君的画图献给单于,并变节投降;第三,王昭君出塞行至黑河,投水而死。这便赋予了老题材以新主题。其原因是元蒙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社会地位很低,马致远借敷衍王昭君的故事,张扬汉家气节,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汉宫秋》以汉元帝为主角,以其钟情为基调,但却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的形象。王昭君之所以出塞和番,为的是“怕江山有失”;《汉宫秋》剧照临行时,她留下了汉家衣服;行至汉匈交界处投江而死。这些情节虽着墨不多,却表现了王昭君崇高的气节,使这一悲剧形象光彩照人。《汉宫秋》还借汉元帝之口,斥责了汉王朝昏庸无能的文臣武将,鞭挞了变节行为。表达了作家对软弱、妥协的宋、金臣僚的严厉批判。
《汉宫秋》曲词优美,富于浓郁的抒情意味,历来为人击节赞赏。
马致远的《汉宫秋》对明清时代戏曲作品中王昭君形象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牡丹亭》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成名作。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1岁中举,以出众的文学才能名扬天下。
《牡丹亭》描写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延师陈最良教女丽娘读经书,丽娘在封建礼法的拘束下,十分郁闷。一天,在侍女春香的怂恿下,她《牡丹亭》剧照到后花园游春,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忧思成疾,旋即去世。3年后,柳梦梅路过荒芜的花园,拾到了丽娘生前的自画像,深为爱慕,终日把玩,感动了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为夫妇,几经波折,最后柳梦梅中状元,杜丽娘也得到封赠。
《牡丹亭》的题材虽然是传统的爱情题材,但汤显祖却予以了新的开掘,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代的统治阶级大力推崇程朱理学,扼杀社会的生机,妇女所受的封建礼教的禁锢尤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