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峡谷是异常壮观的,两壁悬崖异常陡峭,谷底向下倾斜直入海底。许多峡谷的气势超过了世界著名的中国长江三峡和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例如,从恒河口到孟加拉湾,有一条宽7,000米、深70多米、长1,800千米的海底峡谷,一直潜入5,000多米深的印度洋洋底,整个峡谷所占面积超过恒河流域的面积;刚果河峡谷在海底延伸260千米,直达2150米深处;起自哈得逊河的峡谷,向海洋延伸近400千米,像一条巨龙,尾留在大陆架,头探进了海洋深处。
有些海底峡谷令人惊异。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卡萨哈纳群岛的北面,有一条奇特的海底峡谷,它坐落在1,200米深的海底,那里没有任何生物,甚至连微生物也无法生存。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圣地亚哥海军电子研究所专家的注意。经过研究,他们发现这条海底峡谷没有一丝氧气,生物一旦误入此地,就会因缺氧而死亡。因此,这条峡谷被人们称为“死谷”,是地球上无生命的“真空地带”。当然,这并不是海底峡谷的普遍现象,有许多海底峡谷是生灵繁盛的世界。
目前全球海洋中已发现的海底峡谷有数百条,它们分布最多的是在北美洲东西两岸。
海底峡谷的起因,众说纷纭。陆地上的峡谷是河流穿越群山,在漫长的岁月中将岩层切开而形成的,如我国的金沙江虎跳涧、黄河刘家峡等,即属于此类型。因此,有人推测,海底峡谷原先高于海平面,在河流的冲刷下形成,尔后,随着地壳的运动,慢慢地使这一部分没入海底。更多的科学家则认为在“冰河”时期,海平面显著下降,大陆架变成大面积的浅水区,当风暴骤起时,浅水区的软泥和沙子都被搅了起来,产生比重较大的沉积层。这种沉积层在地震作用下就像一股巨大的激流,从大陆架流出,沿着大陆坡流到大洋底。由于大陆坡是地壳活动的频繁地带,强大的海底沉积流在地壳活动时顺着海底裂缝滑动,经过漫长的岁月,不断地修饰,就形成了今天的海底峡谷。这种沉积流的力量大得惊人,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水层厚4米的沉积流,在坡度只有3°时,它的流速达3米每秒,能推动一块质量30吨的巨石。当然,以上仅仅是一种理论推测,究竟是什么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研究海底峡谷有助于航海事业,如位于美国纽约与欧洲之间的主航道经过几条海底峡谷,美国国家海洋局将这些海底峡谷绘制成航海图,当船舶驶入第一条峡谷时,便打开回声探测仪,船舶便可横越峡谷。同时,还可测出船舶的位置,进而计算出船舶的速度。其次,海底峡谷的研究对探索地壳结构、海洋与大陆起源等课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底奇特的潜水物
近百年来,关于不明潜水物的目击报告已多达数百起。
1817年8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海港,200多人同时看到一“蛇怪”,身长40米,脑袋像乌龟头,体粗如桶,浑身呈暗褐色。几名乘小艇在海上垂钓的工人见状,便掏出手枪在离怪物20多米处开枪射击,击中其脑袋,但该怪物很快隐入深海中不见踪影了。
1897年6月,法国“阿法拉什”号炮舰在阿洛格海湾遇上两条蛇形的不明物,身粗达3米,长约20米,炮舰向该怪物全速冲去,并在距其300米处开炮,未击中,其中一个怪物钻进海中后迅速从炮舰尾端钻出,企图撞击炮舰,船员见状,惊讶不已。
1904年4月,法国炮舰“德西”号,停泊在越南海防港附近的阿龙湾。一次,水手们目睹一巨大海怪升出水面,长达30米,全身裹着一层柔软的黑皮,点缀着大理石斑点,5米长的头上长着大鳞片,活像大海龟的头,它喷出的水柱高达15米,在离炮舰35米处沉入海底。
1917年9月,距冰岛海岸东南70海里处,一艘巡洋舰几乎与一庞然怪物相撞。这怪物浑身黑色,硕大的脑袋像牛头,但无耳、无角,额头上饰有白色条纹,它的鳍像块三角板,脖子长达6米,活动起来像蛇游,一转头,颈部便变成半圆形。
1938年,在爱沙尼亚的半月达海滩上,出现一个“蛤蟆人”——鸡胸、扁嘴、圆脑袋。当它发现有人跟踪它时,便一溜烟跳进波罗的海,速度之快,使人几乎看不见它的双腿。时隔半个世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比继尔市郊沼泽地里,多次出现一种半人半兽的“蜥蜴人”,身高达2米,一双红眼睛,全身披满厚厚的绿色鳞甲,每只手仅3根手指,力气过人,能轻易掀翻汽车,跑起来比汽车还要快。
海底世界
1951年10月3日深夜,在亚速尔群岛西南部停泊的一艘巴西装甲舰,突然从海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时海面上风平浪静,也没有听到爆炸声响。第二天清晨,飞机在海面搜寻,机上人员发现海面有一黑色怪物在飞快游动,并出现亮光,这一黑物是什么?是它吞掉了装甲舰,还是撞毁了装甲舰而又不留丝毫痕迹?不得而知。
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面的海里,美国海军在进行潜艇作战演习时,发现一条带螺旋桨的“船”,在水深300米的海底游动,时速达280千米,其速度之快,是现代科技所望尘莫及的,美国海军的13个单位都看见了它。他们还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艇去追踪,追了整整4天也没追上,不知是什么怪物。
1973年初,一位名叫丹·德尔莫尼的船长,在大西洋斯特里海湾发现水下有一形似雪茄烟的“船”,全长50米,以110~130公里的时速航行,直向船长所在的船头奔来。当船长还惊魂未定之际,它却悄然擦着船边快速游去。
1973年末,北约和挪威的数十艘军舰在感恩克斯的岐湾发现一个被称为“幽灵潜水艇”的海底怪物。用多种武器攻击它,竟毫无反应。当它浮出水面时,竟使这数十艘军舰上的无线电通信、雷达和声呐全都失灵,当怪物消失时,才又恢复正常。
1991年8月,美国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获11条鲨鱼,其中一条长达183米。当渔民们解剖这条虎鲨时,在它的胃里发现一副异常奇特的骸骨骨架,骸骨上身l/3像成年人的骨骼,但从骨盆开始却是大鱼骨海底鱼群骼。经警方检验后由专家进一步研究,并将资料输入电脑,根据骨骼形状绘制出美人鱼形状,得出结论是半人半鱼的生物。
美国太平洋舰队官兵,曾不止一次地在太平洋某些水域上空目击到一种会“分身法”的圆柱形不明飞行物。从这些分裂后的圆柱形不明飞行物中还飞出更小的不明飞行物。它们钻进大海,然后又从海中飞出返回原来的圆柱形不明飞行物中。转瞬间,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出没于海天的“怪物”,被飞碟专家称为“USO”。
这些稀奇的海底奇特的不明物,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进行了种种分析:有人认为,它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因为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许多习性与器官明显地留着从海鱼、海兽进化而来的痕迹。而这些特征,诸如爱食盐、身无毛、会游泳、海生胎记、爱吃鱼腥等,则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有人则认为,这是一些智能动物。究竟是什么,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准确的答案必然会给出。
诱人的海底公园
大海给予人类的不仅是无尽的宝藏、巨大的能源,还给我们提供了神奇美妙的海底公园。晶莹剔透的海底,花团锦簇的珊瑚丛,五彩斑斓的鱼群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贝壳、海星等,绝不亚于陆地上的四时景色。
海底公园有人这样描述我国南海海底的景色:红色的珊瑚骨枝丫好像那秋日枫林,绿色的珊瑚犹如映日荷叶,枝杈稀疏的珊瑚与穿游其间的蓝黄相间的花斑鱼,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诱人画面。
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岸大堡礁的景致更加令人惊叹,被称为世界上最壮观的海底公园。这个由珊瑚岛组成的海底公园,绵延2,000多千米。不可计数的珊瑚虫在这里营建起大量珊瑚礁,构成了一条总面积为2.7万平方千米的大堡礁防波堤,太平洋汹涌澎湃的怒潮,一触及礁石,就化作一阵绵绵的细雨,向四面溅开。晚上,你若带着潜水聚光灯潜入海底,色彩鲜艳的珊瑚树的枝丫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像一丛丛盛开的小花。那些身子轻快、金光闪闪的蝴蝶鱼、天使鱼、雀鲷、燕鱼游过,像鸟儿疾飞一般。那彩霞般披挂的软体动物蠕动着肥胖的身体,煞是好看。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稀有的鱼类——蝠鲼,鱼体宽大扁平,性情十分温顺,你若突然出现在它面前,它会给你来个漂亮的翻身,为你让出通道,它还会盘旋在你的头顶,要是你大胆地爬到它背上,它还会慢慢地带着你往下沉,随后翻个身,一溜烟游开。这里还有一种鹦鹉鱼,它能从口中吐出黏液,“织成”一顶透明的帐子,让自己躲在里面睡觉。
海底珊瑚在这座海底公园里,各种生物仿佛都有自己被分封的领地,即使是一只小小的热带鱼,它的领地小得只是一块礁石上的海葵,但非法者若要入侵,它也会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直到赶走入侵者。
海底的珊瑚就像一座大旅馆,为各种鱼提供住宿的方便,鱼则以体内排出的废物作为代价交纳“房租”,因为这些废物正是珊瑚极好的养料。每当夜晚来临,白天不露面的生物都出来了。海蟹、海星等,尤其是蠕虫,只要见到光,它们会成千上万地扑将上来,真有大兵压境之感。澳大利亚政府把这拥有多种珊瑚与1,500多种鱼类的大堡礁建成海底公园,采用许多先进的通气管与配套的水下呼吸设施,让旅游者一饱眼福。
海底公园还用奇妙的方法收留、抚养多种生物。在加勒比海上,有一座球状的珊瑚岛,每当夜幕降临,在这海岛四周的海面上会发出一种奇妙的吟唱声,还不时地闪耀着忽明忽暗的亮光,这就是世界上最繁茂的海洋植物园。这里有着茂密的珊瑚树丛,交织成一张稠密的天然大网,每当海水向前涌动时,大网便将海水层层过滤,使无数随着海水而来的微生物留在珊瑚树枝上,海水被不断地过滤,微生物也就愈来愈多,从而成了巨大的海底微生物乐园。这些微生物大都能发光,每当它们聚在一起,夜间便发出幽蓝色的光亮。由于海水在珊瑚间不断冲击而形成了奇特的洞隙,这些洞隙的四壁被许多红、绿、黄色的海绵、海星等装饰得美丽非凡,就像圣诞树上满挂着的各种色彩的礼物,让人们随意采拾。
大海,就是这样一个纷繁的世界,美潜藏在它的深处。海底公园正是美的表现,它有着诱人的魅力。
神秘的海底之光
1967年,埃及和以色列正处在战争状态,双方的士兵经常互相袭击。一天晚上,一队配备着现代化武器的以色列士兵正在西奈半岛海岸巡逻。突然间,他们发现前面的一片珊瑚礁旁有绿色的荧光团在闪闪发光。士兵们立即紧张起来:莫不是埃及士兵要从海上来登陆偷袭?面对这一严重情况,以色列的指挥官决定先下手为强,命令士兵向敌人发起进攻,冲锋枪朝着那团荧光猛烈扫射,手榴弹准确地在珊瑚礁上炸响,好一会儿过去了,却不见对方有丝毫反应,难道敌人全部被歼灭了?于是,士兵们呐喊着冲到珊瑚礁前,都准备争个头功。不曾想到的是,士兵们见到横七竖八躺着的都是黑色小鱼,鱼眼发出幽绿色的荧光。原来,“偷袭者”竟是一群黑色的小鱼。
事后,经生物学家的鉴定,才知道这是一种白天栖息在海底洞穴中、夜晚出来活动的光脸鲷。这种鱼头大嘴小,在每只眼睛的下方都长有一个黄豆般的发光器官,它的亮度跟一只电力稍弱的手电筒一样,在漆黑的海水中,潜水员在15米外都能看见这种光亮。
会发光的乌贼
其实,在海洋中有几千种生物能发光。据科学家的测算,在终年漆黑如墨的深海底,90%的生物会发光。1945年,法国一位潜水员,乘深海潜艇潜入2100米深的海底,当他打开探明灯时,看到一幕瑰丽的海底焰火:一只长约45厘米的乌贼,从漏斗中喷射出一滴闪光的液体,在深海中很快散发成光焰夺目的绿色焰火。随之,另外两只乌贼又喷出两滴闪光液体,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大片令人眼花缭乱的流体焰火云,在水中持续了近5分钟。生活在印度洋约3000米深海底的乌贼有着同时发出3种光亮的本领:肛门上的两个发光点发出铁锈色的光,腹部发出青光,两眼发出蓝光。深海中的翻车豚,则是红、黄、蓝、白光交相辉映,在黑色的海幕上,隐然成趣,煞是好看。
还有一种生活在海底的鱼,更为奇特,它能把发出的光照进自己的气囊内。它的气囊颜色是银白色的,能够反射射入气囊的光,通过肌肉发生散射,使鱼的整个下部发出奇异的光亮,当它在深海中游动时,活像一只浮动着的飞碟。
海洋生物为何会发光?水生生物学家经研究得知,它们发光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防御其他动物的侵害。乌贼在漆黑的深海中发出光芒四射的光带或烟云,使得天敌眼花缭乱,它便趁机逃之夭夭;光脸鲷在受到敌方威胁时,突然亮一下发光器,以迷惑对方视线,接着,迅速关闭光源,改变自己游弋的方向,等猎捕者赶到,光脸鲷早已不知去向;还有一种叫海鳃的动物,竟会用“借刀杀人”的办法,当敌方接近它时,它便发出光来,照射在“侵犯者”身上,使“侵犯者”原形毕露,被更大的掠食动物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