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取信,以信得利
常言道:待人要真真诚诚;做事要踏踏实实;为官要清清白白。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很难!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这句话无疑是对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心态。“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中国历史上,“信”一直被人们看成做人之本、立身之本的。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诚信,能带给你一生的财富。
信誉对商人来说,就像是水对鱼那么重要,那些留传了百年的老字号,哪家都会有几个“诚信”的故事。“红顶商人”胡雪岩深知“诚信至利,欺诈招害”的道理,在经商中坚持做到:以信为本。
胡雪岩在胡庆余堂创办之初,就亲自立下了“戒欺”匾,上书:“凡百货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悬挂店堂内侧,时时告诫员工。胡庆余堂制药所涉及的药材不下3000余种,全为在全国药材产区自设机构收购的道地药材上品,若有假冒药材进店,一概弃之。他还要求员工不但服务应热情、周到、诚实,还应精通业务。一次,一位湖州香客买了一盒“胡氏避瘟丹”,看后微露愠色,欲换之,不巧已售完。胡雪岩再三致歉后即命三日后赶制出来,并给予免费在店膳宿。还有一个在萧山县署当差的敖姓四川人,持五百两银子,走遍杭城钱庄,都说银质劣不予兑换,抱着最后一试来到阜康钱庄,胡雪岩看后笑曰:“这是上等纹银,有何可疑?”敖生返署后赞不绝口。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声名洋溢,一时达官显贵都以存资阜康为荣,当年钱庄集资三千余万两银子。更为稀奇的一件事,是一位即将上前线的驻浙绿营兵罗尚全,慕名登门存一万两银子,声称不要计息、不要收据、三年后来取,但不幸阵亡了。胡雪岩得知后,在毫无凭据情况下,主动连本带息付给罗的家人一万五千两银子。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称商人为“重利轻别离”,而胡雪岩则主张商人应当“重义不轻利”,讲究“仁义”。而这正是他的商业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核心,以此来取得民心,诚服员工。
诚信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更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企业的生命,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所重视的“贤能”的一个重要标准。儒家思想强调“民无信不立”,宣扬“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要求商人要“笃实至诚”。从商品经济发展史来看,无论中外,商品经济越发达,商业精神越旺盛,就越是恪守信用。
在战争中,“兵不厌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捉摸不透。在商城中,与某些竞争对手交往,运用此谋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虽然“兵不厌诈”之术在商业活动中普遍运用,但要取得根本性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经商要获得成功,也离不开顾客的信任和支持。“无商不奸”这句话并不能反映商业的本质,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其实,商的本质是信,而不是奸。成功的企业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唯诚与信。才会给企业、给企业家带来较高的信誉。
诚信宜“厚”。一个企业与公众之间,决不能运用诡诈之术,弄虚作假,而应该“一诺千金”,把“信”作为立身之本。用心去换心,以真诚去缔造真诚,以友谊去缔造友谊,换回来的才是别人对你的真诚,对你的信任,企业的更大发展。
一个成功的商人必定要视信誉为生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个有信誉的人,其感召力是巨大的,产生出来的力量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凭着“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只须真正做人,信誉为本”的信条,必能成功地创造奇迹。在创业之初李嘉诚就视“诚”为成功秘诀,他说:“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他还经常对下属说:“做生意要以诚待人,不要投机取巧。对顾客许诺的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地履行承诺。赢得顾主的信赖,比什么都重要。”
李嘉诚的第一笔生意就归功于他的“诚”字。塑料是二次大战后的新兴产品,它具备便于加工、经久耐用和价钱便宜的优点,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驰骋商界的李嘉诚,创业之始就是生产塑胶花的。当初,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是为确保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为找担保人,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可改变不了现实,根本不会有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如实告诉外商。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但是,意料之外的是,李嘉诚竞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这样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所以,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你签约。”
正是因为李嘉诚这番如实相告,使得外商大为震动,他没想到,在人们广泛接受“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的社会里,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也要与这位具有诚实品德的人合作,因为李嘉诚值得他破一次例。他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由于得到了外商的大力支持,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由此李嘉诚发展成为“塑胶花大王”。
创业之初,因为资金不足,李嘉诚只雇用了一些经过短暂培训的工人进行生产,结果,很多客户前来退货,要求赔偿,原因是产品的质量极为粗劣;原料商闻讯也扬言停止供应原料,银行这时也派人来催贷款。困难从四面八方向李嘉诚涌来。“四面楚歌”的李嘉诚真诚地一一向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请罪,该赔的赔,该退的退。因为李嘉诚一贯诚实、守信,口碑极好,人们才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大度地原谅了他的过错。李嘉诚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难关。
试想,如果李嘉诚没有早早地将诚信的种子播洒在他人心中。那他的前程或许就在这一次的过失中断送了,更不可能有今天的香港首富李嘉诚。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无人会与之交往;一个企业失去了诚信,便无法在市场生存。诚信是金,古今中外有不少的著名企业,都把诚信作为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核心,有不少知名企业家都把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
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它从不造假。它在员工进店时就灌输“泡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正是这种理念影响着一代代员工。在配方、选料、制药、疗效等过程中始终奉行着一个标准,而且贫富不移,童叟无欺,从而成为众人传颂的知名品牌。它的成功就在于把诚信思想渗透并凝聚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把诚信作为自己的金字招牌。也正因为如此,同仁堂的诚信文化确保它三百多年长盛不衰,诚信是同仁堂长寿的法宝。
诚信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真实,没有真实性就没有诚信可言。海尔的企业文化是“真诚到永远”,这种文化将给海尔创造无穷的财富。国内有家企业:“愿花10亿元买诚信。”这在别人的眼里看来好像是在做一件傻到极点的事,但它得到的却是赢得了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经销商)的信任和对其产品的信心,并与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战略上的伙伴关系,为将来的销售合作打下了一个的坚实基础。
诚信是一个企业“最好的竞争手段”,是企业的生产力所在,它体现在可以使企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利用率,提高效率,摆脱诉讼,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
诚信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但却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经商之道,以诚为本,以信而立。市场的竞争非常残酷,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企业都必须使出浑身的解数。生意场上,必先以诚取信,“厚”而待人,才能以信得利,如果虚伪待人,利己为先,终究要失信于人,人财两空。
厚黑哲理
诚信,是一种精神与原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原则,是企业资源,无形的资产。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立业之本,那么。企业的市场机会将会更多更快地涌现出来。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利益。
欲取先予,“黑”而无色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耗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与孟获力战、智战,目的只有一个——使其心服。因为要平定西南,必须先得孟获,欲得孟获,必须先纵孟获,只有屡纵孟获,孟获才会心服。在这里,纵是为了擒,予是为了取,这是辩证法。在第七次中,诸葛亮败让十五阵是为了最终赢他一阵。败十五阵不是真败,而赢他一阵却是决定最终谁胜谁负的关键一阵。兵家权谋又称“骄兵之计”、“诱敌之计”。以迂为直、以退为进、顺佯敌意,古今中外这样的军事战例很多,此计在商战中亦可借用。
“欲取先予”是经营中的一大厚黑谋略。经营中只取不予,无异于抢劫行诈,是涸泽而渔的愚笨并不道德的做法。我国古人早就说过“吃亏是福”,或者说“吃亏就是占便宜”,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有时候,吃的亏是明显的、表面的,但占的便宜却是无形的、长远的。商人吃眼前亏,却可以赚得更多的利润。
众所周知的美孚公司刚刚开始在上海推销时,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使用煤油灯的习惯。美孚公司在上海花了很长的时间,使出了浑身解数,仍然收效甚微。后来,该公司规定:谁买两斤煤油,就奉送刻有“请用美孚油”字样的煤油灯一盏。这一招果然奏效,两斤油本来不贵,还可以白捡一盏价格不菲的油灯。于是买煤油的人趋之若骛。短短一年,美孚公司就“赔”掉了80多万盏煤油灯。但是,正是这80多万盏白送出去的煤油灯,起到广告和示范作用,成了美孚公司取之不竭的财源。美孚公司因此迅速占领了中国的“洋油”市场,而且盛销几十年,获利无穷。
美孚公司打着“赔本”的旗号以油灯垫地,无偿为消费者服务,表面上,在消费者看来,这是“打着灯笼找不着的好事”,不仅可以享受价格便宜的“洋油”方便用处的同时,还为自己免费提供一个使用平台。既划算又方便,有这么一个赚头给自己,何乐而不为呢?美孚公司因此“赔”掉80多万盏油灯,但是美孚公司的生意真正的赔了吗?其结果就是我们大家所看到的,那就是不但没有赔反而获利无穷。关孚公司以“油灯”作诱饵,使消费者上钩,消费者对这等“好事”的一传十,十传百,购买煤油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从此小利变大利,利滚利,利翻利,真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以赔本的“油灯”取得煤油的利润,这才是美孚公司的真正目的。
人们都说:“亏本的买卖是没人做的”!如今,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聪明的商人就从吃眼前亏的生意做起。而且要高标准地做好,降低门槛好迎客。这是一种战术,一种公关,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理念。
欲取先予,商不厌诈,“黑”而无色。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无论商家做什么生意,都会赢利。经商者想要赚钱,那么不妨换种思路,学着做一些“赔钱”生意。
在生意场上,如果只是一味地与对方比量力,好勇斗狠,最终受伤害的人只会是自己。倘若此时吃点小亏,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吃亏不是盲目地屈服,更不是软弱地退却。不管商人们做什么生意,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钱。有利则为,无利则止。真正赔本的生意当然没有人做。如果真的有人做赔本生意,那么,经营赔本生意的动机就很可疑了。然而,并不是商人们说赔本就真正是赔本的,赔本是一时的,换得的将是长远的利益。
商人的赔,是一种投资,其中包含着厚黑经营的谋略。赔是为了让顾客形成一种消费惯性,赔的背后是一种长远的目光和深邃的经营理念。对于有头脑的生意人来说,赔本生意一点儿不可怕,赔本生意也可以大有赚头。表面上吃了小亏,实则赚了大钱。
看准目标,做别人不做的“亏”本生意,是一条生财之道。“吃小亏赚大便宜”。商人们要想拥有一番成功的事业,决不能一味地急于求成,这样,最终自己会什么大事也做不了,所有的积极“进击”也将会徒劳无功。懂得吃小亏,有技巧的退步、吃亏,以保证目标的正常实现,在吃亏的同时使自己有利益可得。
厚黑哲理
吃眼前亏是为了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吃了眼前亏,却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学会厚黑经营。何乐而不为呢?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大干世界,人海茫茫,在这拥挤的人生舞台上,人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社会这个总导演又将人们维系在一幕幕千变万化的话剧里。这就难免产生一些磕磕碰碰。
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怀。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弘,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
《论语》上说:“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是商人必须谨守的商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