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不可不知的德育修养常识
8431100000030

第30章 敢于伸张正义(3)

很多学生重友情、讲义气,这原本是件好事。可是,有些人把它发展到了极端,认为只要朋友相求,就应有求必应。结果,一念之差,铸成终身遗恨。也许当时是为了哥们儿义气,也许你的“帮忙”反倒把自己和你的哥儿们都帮错了,哥们儿义气是要讲,可是要注意方式。

其实,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使你赢得朋友。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会无私帮助;当有了烦恼和苦闷时,可以向朋友倾诉。友谊是有原则、有界限的,友谊不能违反法律,不能违背社会公德。而哥们儿义气源于江湖义气,会为哥们儿私利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诚然,友谊需要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需要义气,但这种义气是要讲原则的,如果不辨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不是真正的友谊,也够不上真正的哥们儿义气。

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旧社会的影响和新制度的不完善,也存在一些不公平的事。对不公平的现象产生义愤,这是正直学生应有的品格。但是,今天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是阶级的对抗,可以而且应当通过组织调节或法律程序来解决矛盾。朋友受了委屈,应当同情,但同情并不等于一定要去帮助打架。当朋友有这种要求时,要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讲明利害,不能蛮干,从实际出发,帮助他依靠组织去解决问题。这样做,朋友可能暂时不理解,甚至会不满意,但将来他明白时,会从内心感激你的。因为你没有在他感情冲动时火上浇油,更没有从哥们儿义气出发帮倒忙。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理解、同情和宽慰

看到朋友要去打架拼斗,说明他已愤怒到了极点。作为他的好友,你要及时给予理解、同情和宽慰,让他获得一种友情的慰藉,使他从极度的愤激状态中暂时解脱出来。比如,你可以说“先消消气,有事慢慢说”、“你的脾气我最了解,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你不会火成这样”、“有我们这些朋友在这里,你尽管宽心”。

二、问明详情

看到自己的朋友怒气冲天,你可切莫受到感染、感情冲动、意气用事,而是要保持头脑的冷静,仔细问清冲突的起因、经过,弄明冲突双方的情况,理出眉目,然后尽可能客观地做出初步判断。

三、妥善处理

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的朋友感情冲动、一时判断不清的时候,作为他的好友,你要为他冷静思考、权衡利弊,处理面临的冲突时,要尽量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1如果你的朋友是因为敢于伸张正义、挺身而出去制止不良现象的,我们就要全力支持。但在事前要充分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周密的对策、寻求多方的支持,务必使我们的行动能周密、稳妥、有力,而不能用打架的办法去解决。

2如果你的朋友是因为在认识上、处理事情的方式上与对方有了分歧,而引发出激烈冲突的话,那你就要帮他理智地处理好这一争端,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需要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首先你要让朋友感受到你对他的一片赤忱,无论以往或如今,也无论你的言谈或行动,都是为了友谊,共同前进。在他的感情有所触动时,你再为他分析处理眼前冲突的两种方式和两种结果,并建议他采取明智的做法。当他的理智逐步占了上风,愿意做出明智的选择时,你要为他献计献策,并陪他一道,把一场激烈的冲突逐步化解掉。

3如果你的朋友因受到别人正确的批评、处理而心怀不满、意图报复时,那你就更不能由他实施,不但自己不能参加,还要立即予以制止。帮助朋友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上认识清楚,做到心悦诚服,指出这是有利于朋友成长的、应该接受的批评和处理,如果报复实是错上加错。这样才是真正的朋友之道。

维护自己的肖像权

肖像是反映公民人身基本特征或真实形象的一种形式,它在社会中代表着公民本人,是公民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肖像是属于公民个人的,所以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这里注意:必须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才构成侵犯肖像权。

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肖像权,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了解清楚什么人、什么单位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什么场合侵犯你的肖像权;了解你的肖像权受到侵害后的后果是否已经发生,造成的不良影响能否消除等。

二、根据了解的情况与侵权者交涉,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请求侵权者中止侵权行为,请求法院追究侵权个人或单位的责任,请求按法律规定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受侵害的,公民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这里所说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致病住院等费用损失、打官司费用、精神损失等。这里所说的“可以”并非“一定”、“必须”,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处理,有的可以通过法院的调解来达成谅解,不必赔偿。

三、吸取教训。今后如果有陌生人给你照像,你就要慎重,要警惕别人拿你的相片去做广告或从事其他业务。同学之间互赠相片也需尊重彼此的肖像权,不可随意处置,不可转送他人,这样才能加深友谊。

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无论什么人多少都存有一些隐秘,但是很奇怪,社会上就是有许多人,专门喜欢探听别人的秘密。这种人在交朋友的时候,和朋友接触一多,就会设法套取对方的秘密,好像不全部知道对方心里的秘密就不舒服似的。只有掌握了别人很多的私事后,才认为是“推心置腹”、够“朋友”。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别人的隐私是为了传播、为了出售、为了多些饭后茶余的谈话资料、为了满足个人不健康的心理需要,而不顾对别人造成伤害,这是严重的不道德行为的表现。如果遇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在你周围发生,你应该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还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就很清楚了,探询别人的隐私、公开别人的隐私,这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因此,你应理直气壮地和这种违法行为作斗争,勇敢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二、平时自己也要有坚强的意志,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地将自己心头的隐私泄漏出来,同时也不要随便侵犯别人的隐私,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和人格尊严。只有这样,人与人、同学与同学之间才能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正常关系,并造成一种文明向上、善良友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杜绝这类不愉快事件的发生。

三、如果遭到这种伤害,即个人的隐私被公开,也要学会自我调解、自我消化,千万不要淤结心底,搞得自己长时间心绪不宁,痛苦难耐。要培养自己对待人生挫折的能力,培养坚强的个性意志,使自己的情绪爽朗,尽快能解脱。

四、不要过分封闭自已,要广交朋友。当自己对一些问题认不准、吃不透时,不妨可以和自己信得过的兄长、老师,包括自己的父母交谈,沟通想法,以求得帮助,使自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面对家长偷税漏税

《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的规定,对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发现家长偷税漏税,那你应该:

一、有针对地向家长宣传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特别要宣传纳税的重大意义和不纳税的严重危害,先造一下“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舆论。

二、向家长列举同学的父母主动及时纳税受表扬,偷税漏税挨罚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通过“暗示”和“旁敲”向家长提出不要偷税漏税的忠告,也可以请亲友或老师劝说家长依法纳税。不管采取哪种办法,目的都是一个:劝说推动家长赶快补税。

三、如果上述办法反复采取仍不能奏效,只得向税务部门反映情况,让税务部门督促家长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这种检举是爱国家的义举,绝不是对家长的忤逆,这对国家、对自家都有利,不然家长继续偷税漏税早晚要受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