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一门学问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书面语言是给人看的,可以反复看多遍;而口头语言是给人听的,它是稍纵即逝的。古语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那些具有渊博知识和良好口才的人交谈,的确可以让人受益匪浅。良好的话语不仅带给人愉悦和欢畅,帮助我们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增进人们感情。
好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善于说话的人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还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分析、判断和推理事物的来龙去脉,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此外,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词汇丰富,知识渊博,话才能说得生动、明了、通顺。
正因为好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所以说,好口才是学识的标志,是一门学问。
历史上有作为的人,都把口才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从而具有雄辩的良好口才。比如,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西塞罗就是一位雄辩家。公元前63年,西塞罗当选为执政官,遇到了以喀提林为首的阴谋集团夺取政权的事件。为揭露他们的阴谋,西塞罗在元老院接二连三地发表了著名的《反对喀提林》的四篇演说。在演说中,他表现出了高超的口才,把讽刺、比喻、比较等修辞手法同简练明快、优美动人的词汇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演讲跌宕起伏,衔接紧凑,犹如高山流水般欢畅清澈,雄壮有力。结果,喀提林失败了。
口才成功地帮助西塞罗达到了既定的政治目的。
再如,革命导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里,为了动员群众捍卫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也曾深入工厂、农村、军队发表演说300多次,号召人民起来与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斗争,有效地团结了人民。试想,如果一个领导者在动员群众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口才,处处依靠秘书起草讲稿,然后照本宣科,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现代社会中,口才这门学问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其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从而也加深了对它进行研究的迫切性。在这方面,欧美各国,都一直把口才当做一门学问来看待。各级学校都开设口才课,连高层的政治家也参加训练,所以现代西方人都很擅长口语的表达。而在我国,口才训练则相对要薄弱得多。
有些人以为自己将来并不想当教师,更不想当企业家、外交家,口才的学问似乎可有可无。殊不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们口语表达的要求日益提高,科学家也根据需要发明了口语指挥机器。现代化的车站、码头、飞机场,甚至开汽车、开飞机都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指挥和管理。在日本和美国,口语自动识别机可以用来预订火车票。人和机器对话,虽然不要求有纵论天下的雄辩口才,但口才的一些基本原则还是要熟练掌握的。如果说的不是标准语,而是含糊不清、颠三倒四地表达,那么,机器就不会按你的意愿去办事。
由此可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学习口才这门学问越来越迫切。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增多,说话、演说、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更是创造性、开拓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现代西方人,也将“口才、金钱、电脑”戏称为人生的“三大战略武器”。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口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好口才可以通过练习得来
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天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戴尔·卡耐基说:“世上没有天生的演讲家。”一个人的观念造就了人的行动,如果观念改变了,人生也能改变。任何一种能力,都是经过后天培养、锻炼而成的,好口才也可以通过练习得来。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葛底斯堡演说”
已铸成金文,至今存放在牛津大学,被作为英文演说的典范。他的多次法庭辩护演讲,几度轰动全国。同许多演讲家一样,他的演讲才能也是靠苦练获得的。他年轻时,经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里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为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他曾对着树桩和成行的玉米演讲过多次。
古希腊卓越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有发音不清、说话气短、爱耸肩的毛病。可是,当时在雅典想要当一名演说家,必须以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美、富有辩才见称,尤其需要广博的知识。他最初演说时很不成功,以致被观众轰下台。然而,失败、嘲笑与打击并没有使他气馁。他一方面刻苦读书,虚心请教朗读方法,学习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向著名的演讲者请教。为了练嗓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诵,迎着呼啸的大风说话。为了克服气短的毛病,他故意一面攀登陡峭的山坡,一面不停地吟诗。为了克服耸肩的毛病,每次练习演讲时,他都在自己上方挂两柄剑,剑尖正对自己的双肩,迫使自己随时注意改掉不必要的动作。为了自己能安心地在家练习演讲,不外出游走,他剃了阴阳头。他还在家里安装一面大镜子,经常对着镜子练习演讲,以克服演讲上的毛病。后来,他终于成为一名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
我国著名的现代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也是著名的演讲家。他的演讲之所以成功,也是与他年轻时刻苦练习分不开的。
1919年,他在清华大学学习,从不间断演讲练习,一旦有所放松,就立刻警觉起来。他常在日记里警告自己:“近来学讲演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恐便落人后。”“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奇辱也。”他坚持练习演讲,在1920年1月9日的日记里写道:“夜出外习演讲十二遍。”1月10日他又写道:“演说果有进步,当益求精致。”北京的1月天寒地冻,可他毫无畏惧。
14日,“夜至凉亭练演说三遍”,回宿舍又“温习演说五遍”,第二天又接着练习演说。
1983年元旦,英国女王为多年给首相撒切尔夫人担任顾问的戈登·里斯授以爵位。其主要功绩是:有效地提高了撒切尔夫人的演说能力和应答记者提问的能力;为撤切尔夫人撰写了深得人心的演讲稿……一句话,为英国塑造了一位崭新的“风韵绰约、雍容而不过度华贵、谈吐优雅和待人亲切自然”
的女首相形象。由此可见,就是英国首相也有专门的演讲顾问,辅导首相练习口才。
上述几个例子充分说明,任何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是天生的。
哪怕是笨嘴拙舌,甚至犯有口吃的毛病,只要不怕困难,长期实践,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青年人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是社会交际的需要,也是顺利实现理想目标的可靠保证。然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主要的在于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和实践。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意即当你在和对方交谈时,尽量使用对方认同的语言,谈论对方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并且也要视当下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变,以便在迎合对方心理的同时,也赢得对方的好感。惟有赢得对方的好感时,你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获得的东西,而这也是成就大事的一种技巧。
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是否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要看别人能不能心领神会并且乐于接受。如果你所说的话让别人听不懂,或者让人没有专心聆听的意愿,那么这样的谈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
与地位较高者谈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态度要表现出尊敬;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听;不要随意插话,除非他希望你讲话;回答问题要简洁得当,尽量不讲题外话;说话自然,不要显得紧张。同时,还要显出你自己也是尊重自己的,不应该只做一个“应声虫”。若你只说“是”,那么你的话就可能会使别人不悦。
而与地位低于你的人谈话,则要庄重。和一个地位较自己低下者谈话,你也许会谈得很多或漫不经心,因为你觉得和他谈话太简单,不用多费脑筋,所以你的话会使他产生很随便敷衍的印象。因此,在与一个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你应使他觉得对他所说的话十分感兴趣,而且你必须请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必须做到庄重、有礼、和蔼,避免以一种领导者的态度自居。既要赞美他人完美的工作成绩,又不要讲话太多,显得太亲密,更不要以你自己优越的地位来威吓他人。
和女性谈话时,你得先开个头,然后她就会接下去。可以询问天气:询问她的健康:询问书籍、金鱼、花草或其他种种事物。总之,要询问她们所感兴趣的。同时应该切记,要以她们为中心,采取一种可使对方感情增加的谈话口气、态度和方式,那么,你和她之间的对谈,就能很愉悦而顺利地进行下去。女人们喜欢谈她自己、她的家庭及她的嗜好,喜欢发表她的意见,更喜欢告诉人家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所以她需要一个好的聆听者。假若你想用谈话来吸引女人的话,那么你就不要轻视她,不要以为她们知道的比你少,或她们的意见毫无价值,要对她们至少像对待一个可敬的对手一样。这样,就能迎合她们自尊的天性,而使她们觉得与你谈话十分快乐。
与不同年龄的人交流
同一交谈内容,对不同年龄的人,用语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打听对方的年龄时,对老年人不宜说:“您今年几岁了?”而应问:“您今年高寿?”或“您今年高龄?”对中年人不妨问:“您今年多大年纪了?”而对小孩则应说:
“你今年几岁了?”如果谈话对象是西方人,则不宜打听人家的年龄。
年龄不同,思想文化基础和心理性格特征必然有所不同,交谈中必须加以区别。
从交谈的内容来说,不同年龄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喜好:少年儿童求知欲强,喜欢富于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的交谈;年轻人往往对前途理想、婚姻恋爱、科学文化、娱乐体育的话题倍感兴趣;中年人多热衷于专业学术、社会新闻、家庭管理、人际关系的互动;老年人则对退休生活、健身长寿、文物古迹、书法诗画颇感兴趣。在交谈中,我们应加以区别,投其所好。
从交谈的形式来说,对老年人应多运用含蓄性、委婉性的语言;对少年和儿童应多运用具有平易性、幽默性、启发性的语言;对青壮年应多运用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语言。
与老年人谈话要谦虚。我们常可以听到长辈指导晚辈时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很有道理的。老年人可能接受的知识比你少,可是无论怎样,他的经验比你丰富得多。因此,在与他谈话时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
老年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年纪大,他们喜欢显得比他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或试图获得青年人的活力和神采。所以在你与一位老年人谈话时,你先不必直接提起他的年纪,你只提起他所做过的事情,这样你的话语就能温暖他的心,而使他觉得你是一个非常令人喜欢的人。
与年幼者谈话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比你年幼的人,他们有些思想太前卫,但有些知识不如你丰富。在前一种情形下,你和他们谈话是丝毫不觉得困难的。你只需保持适当的距离就行,不要降低你自己的身份,不要让他们忘记需要尊重你。假如你不这样的话,那么你想赢得长辈应得的敬重,就很困难了。还要注意千万别让他们直呼你姓名,那是很不好的。不要与他们辩论,也不要坚持你的权力,那会使你更难堪。你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是希望他们对你存有适当尊敬的。要记住,人们总是因你自己看重自己才愿意尊重你,尤其是那些年纪小于你的人们。
与那些在前辈面前会害羞的年幼者交谈,你会觉得相当愉快。你可谈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让他相信你是从他的立场来观察事物的,让他能明白你也有与他一样新潮的观念,这样一来,你们的谈话就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
与青年人交谈似乎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常会询问你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而你对这些事物所持的意见,或许并不比其他人高明,那么你就得小心应付了。不要破坏他们的理想,说话不要太直率,不要让话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别以为他们不会怀疑你的论点。一句话,他们是会千方百计拆穿你的。宁可讲他们感兴趣的事,也不要讲你自己感兴趣的事,用话题把他们引过来,别让他们耍得你团团转。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准的人,说话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专长的人,他们头脑里所具有的信息类型和兴奋点也常常是不一样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贮存,常常使他们对相关话题津津乐道,如果我们由他们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的领域来当做谈话的主题,他们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或者无言以对,这样想要深谈是很困难的。如果能抓住对方职业或专长这一点,以此诱发话题,就能较容易地触动他发言的“热情”,进而产生心灵相通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