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学(历代经典文丛)
8432400000027

第27章 金口才之演讲篇(4)

设问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诱人思考,使讲演和谈话内容更吸引人。

林肯在做律师时,曾在一次诉讼中以巧妙的设问赢得了胜利。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女人来找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这位老妇是独立战争时的一位烈士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等于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勒索,老人这才把那位出纳员告上了法庭。法庭开庭了,轮到林肯发言,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无法子扭转形势。

林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首先把听众引入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林肯两眼闪着泪光,述说爱国志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自由之树”而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最后,他以巧妙的设问,作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她们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争取来的自由,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发言至此戛然而止。听众的心早被感动了,有的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下同情之泪,还有的当场解囊捐款。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讲民族主义时,会场小,听众多,天气闷热,听众昏昏欲睡。孙中山便巧妙地穿插了一个自问自答的故事,他说:“那年我在香港读书时,看见许多苦力工人聚在一起谈得很起劲,有人哈哈大笑。觉得十分奇怪,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停顿)有个苦力说:‘后生哥’!读书好了,知道我们的事与你无益。又一个告诉我:

‘我们当中有一个行家,辛辛苦苦地积蓄了五块钱,买了一条彩票,牢牢记住那上面的号码,把它藏在日常用来挑东西的竹杠里了。等到开奖竟真的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以为领奖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一生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讨生活,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说,连那条彩票也一齐丢了。因为钱没有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有人笑他,也有人为他惋惜。后来这位行家受刺激过甚,神经有些错乱,很长时间还不能上工呢。”这个寓意深刻的有趣故事,使会场听众大笑起来。孙中山于是不失时机地“言归正传”,归到本题:“对于我们大家,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孙中山这样旁引故事、杂以谐语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控场效果。

要使讲话吸引人,不妨设计几个醒目的问题,自问自答,这将会大大增添你言语的魅力,使你的演讲具有戏剧化的效果。

适时把握演讲中的停顿

适时把握演讲中的停顿,往往更能引发人的听讲欲望。所以撩动人心的演讲通常不是一气呵成的那种,而是适当地停顿、静默,然后用转折、变化来引人入胜。所以,在演讲中,不懂得适度地沉默与停顿,就无法真正了解演讲的艺术。

把握适当地停顿及静默的时间

说话时的“停顿”,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巧。有意识的停顿不仅使讲话层次分明,还能使重点突出,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适当的停顿,能前后互相照应。只有条理清楚的讲话,才具有说服力并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使别人佩服你讲话的老练和娴熟,如果不懂得适时的停顿,滔滔不绝地一直讲下去,就会使人有急促感,显不出说话者的感情和力度。

什么时候要停顿呢?当我们转换语言,承上启下,或提出重点,总结中心思想,或概括主要内容时,就需要适时地停顿,而静默的时间一般不超出十秒。特别需要停顿的地方,也以不超出一分钟为宜。

此外,如果你想表达出蕴藏在内心的激情,讲话就应该有抑扬顿挫,所以停顿不只是声音的静止,而是一种无声的心灵之语,它往往配合动作手势。

如;低头沉思;双手握拳,做激动状;说到关键处,双目凝视;深深叹息,皱紧双眉做痛苦状:抬头仰望天空等等。注意做以上动作手势时,一定要自然、逼真,切莫让别人以为你故作惊人之状,故此反而失去了“停顿”所特有的效果。

拥有智慧的“沉默”

大诗人吉卜龄曾说过:“你的沉默,道出了你的心声。”在说话中聪明地运用沉默,可使沉默发挥最大的功用。一个沉默的男人,往往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显得高深莫测,学问丰富,所以这样的男人往往比那些夸夸其谈的男人更受人敬重。有人说:“当语言不能有所帮助时,应该以真挚的态度说服对方。”这就是指沉默的心灵赋有的感情,凭着这瞬间的沉默来沟通心意,胜过千言万语。

有位迟归的旅人,走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泥泞小路上,急切地想赶到温暖舒适的家里去,却不幸遇上了暴风雨,浓重的夜色漆黑如墨,倾盆大雨倾泻而下,犹如堤坝决堤的洪水泛滥,雷声怒吼好似爆炸的炸弹。闪电已击倒了路边的好几棵树,最后,在传来一阵振聋发聩的雷鸣和耀眼的闪电之后,这位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可怕景象的旅客立刻跪倒在地上,仰望着上苍,喘着气说道:“苍天啊,如果你同平时一样仁慈的话,就请你多给我些闪光,少给我一点儿雷声吧!”

在许多特定的情况下,沉默比语言更有分量,就如同上面那位迟归的旅人渴求苍天给他闪光一样,有无声的语言安慰他,而不要用雷声扰乱他。因此,真实的语言并不在多,假如言语中没有适当沉默,则失去了它的深度。

由此可见,讲话以前的静默表示有深度,讲话以后的静默表示有分量,因此,不晓得沉默的艺术,也就无法真正了解演讲技巧了。

口语更具形象性

人们往往有一种习惯,认为口语简单粗浅,而书面语应当完善而文雅。

实际上,现代实用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两大方面并无多大差别。有些人讲话、致词或答问总要照稿子念。如果你的口语不生动,不善于脱稿讲话,那么你写出来的稿子也往往是平板冗长、干巴乏味的,当然也就不具备口语的特点。

不是口语化的东西却又用嘴说,这就是某些人的口语表达既不通俗又不生动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种倾向是只求简单明白,不求细致生动,这就流于粗俗和浅陋。

正确的理解和做法是:书面语言要尽量多用通俗而生动的口语;而在口语表达上要尽量吸收书面语中那些精练而严谨的词语。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会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

在演讲的过程中,听众对演讲的知觉还有一个几乎人人皆知而又常常被忽视的特点,就是口语化。按说,演讲主要是口语表达,语言的口语化本该不成问题。但由于演讲总要比一般的随意交谈或在非正式场合说话更规范、文雅和生动,也由于许多演讲者在准备稿子的时候常常要堆砌辞藻、雕章琢句或摘抄报章,还以为是讲求文采,这就容易使演讲的语言“文章化”。

那么,怎样做到演讲的语言口语化呢?

尽量选取双音节的词,并注意词语的音节搭配。口语是线性语流结构,以声传意,瞬间即逝,不像读书看报一遍看过去没弄清,还可以再看两遍,所以同义的词最好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而不要用单音节的。古汉语之所以难懂,多用单音节的词是原因之一。现代汉语的词语大多由原先的单音节变为双音节或多音节了,这就容易让人听得清楚,更适合于“口传”或“耳收”。比如说,“我初次谈恋爱时”就不如说“我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更为顺口入耳;说“因我没经专门的演讲训练”,就不如说“因为我没有经过专门的演讲训练”显得舒缓清晰。当然,单音节的词并不是一概不能用,而是表达同样的意思最好少用单音节的词,多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

在用词风格上,多用通俗生动的“现成话”,而不要文白夹杂。口语要多用浅易通俗、生动活泼的“现成话”。诗人艾青十分精通典雅的语言,但他在《诗论》中还强调说:“最富于自然的语言是口语。”

艾青在写诗的时候注意口语化,他在演讲的时候更善于使用大众化的“现成话”。他在《创作上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讲到艺术家多扎根于生活的时候说:“艺术家离开了生活,像一棵树从泥土中拔出来,会枯死;像鱼离开了水,也活不了;像小孩子失去了奶,是要掉泪的。”在这里一连用了三个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艺创作离不开生活的道理。他在《和诗歌爱好者谈诗》中讲到“世界开放了,距离却缩短了”的时候说:“我们的时代不是骑着毛驴写诗的时代。”

有个笑话说,一位初上临床的医生说话文绉绉的。他在诊断病人时问:

“你的胁痛吗?”病人莫名其妙,只好回答:“我的鞋从来不痛,有时候脚痛。”真叫人哭笑不得,这位医生也很尴尬。

语言要通俗,不单是为了简明易懂,更不是浅薄庸俗、单调乏味,而是为了既通俗易懂,又具体、生动、形象、活泼。老舍在他的作品中之所以尽量多用口头语言,不仅是为了叫人明白易懂,而且是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

这正如秦牧在《艺海拾贝》中说的:“历代以来,开一代文风的杰作,起前代之衰的妙文,都在一定程度上一反因循守旧的书面语的习惯,勇于运用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古代的说书人,讲到故事中的人物心头不安时,不说忐忑不安,却说‘心里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讲到羞耻时,不说满面羞赧,却说‘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讲到赶快逃跑时,不说赶快逃跑,而说‘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讲到着急时不说着急,却说‘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所有这些都博得听众的赞赏喝彩,而且流传至今仍有强烈的形象性、新鲜感。”

显然,口语的通俗易懂应包含有生动活泼的意义。通俗,不是粗俗:易懂,不是浅陋。这一点明确了,将会有助于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演讲通俗易懂的问题。

新颖是演讲的灵魂

只有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观点表述的新颖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喜新厌旧”是听众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观点表述的新颖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创新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就能在演讲实践中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演讲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以下五种方法可供参考。

老话新说

同一个正确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说法是听众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讲者一味地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照本宣科,老话连篇,就会使听众兴味索然。在市场经济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商品,换上新的包装之后,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能激起顾客更强的购买欲望。同样,在演讲中,把老观点巧妙地“包装”一下,也是观点出新的常用方法。

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做“缝鞋垫”和“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培养人才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这个并不新鲜的观点人人都懂。演讲者在这里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描绘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

借老说新

生活中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话,如民谣、俗语、谚语等等,但它们与人们所理解的内涵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并加以“改装”,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能为我们在演讲中进行观点创新找到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而对于听众来说,则会使他们感到似曾相识但又侧重不同,只要演讲者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就能与听众的认识形成一种新的和谐。

如一位演讲者曾在演讲中说:对待事业,要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名利,要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话的形式和内涵广为人知,演讲者借用它,稍作改装,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听众的热情肯定。

破旧立新

顾名思义,演讲中的破旧立新,就是在否定、破除旧的观点之后,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虽然破旧立新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但只要有言人之所未言的勇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能收到语出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

如一位演讲者在《我们不愿做睡狮》的演讲中说:有人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一百年睡狮,我们也把自己当睡狮自我陶醉了一百年。狮子是百兽之王,但一头酣睡的狮子还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吗?

一只睡而不醒的狮子,一个名义上的百兽之王,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如果我们为这样一个预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于“人家说我们祖上也曾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