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学(历代经典文丛)
8432400000005

第5章 金口才是一堂人生必修课(4)

让表情为语言锦上添花

表情是人的内心情感在面部形象上的表现。对于讲话者来说,表情乃是传情达意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其特殊之处就在于,人的任何复杂、细腻的感情,几乎都可以通过表情迅速、准确而充分地表现、传达出来。同时,人的表情总是经常地显现着,除了睡觉以外,人总要有一定的表情。即使所谓“没有什么表情”,其实也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即木然、呆滞的表情。不管一个人有怎样的心事,别人只要端详一下他的表情,就可以了解个大概。

人的感情是最容易影响他人感情的,一般说来,一个人表情快乐,会使他周围的人也心情舒畅;表情愁苦,会使他周围的人也心情难受;表情惊怒,会引起他周围的人心情紧张……在演讲中,演讲者的精神往往处于较紧张的状态,因此他的表情也将是很活跃、很复杂的。实际上,他就是通过某种表情的显示来感染听众的。没有情感表现的演讲几乎是不存在的,而表现情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表情活动。假若一个演讲者在演讲时表情淡漠,甚至没有一点儿喜、怒、哀、乐、惊、悲、恐的感情流露,那么谁能愿意听他的演讲呢?

古今中外的演讲家们,大凡都重视表情的运用,以此来传达丰富的情感意愿,从而深深地感染听众。美国听众曾这样评价他们的罗斯福总统:“他满脸都是动人的表情。”

人的表情是通过面部显示的,因而所谓表情就是指面部表情。它可以分为脸面的表情、眉目的表情和口唇的表情。

脸面的表情

这是通过脸面色彩的变化、面部肌肉的动作及其所造成的纹路来表现情感的。平时人的脸色是正常的,激动时就会变红;平时人的面部肌肉是松弛的,激动时就会绷紧;当心情愁苦时,脸色往往阴沉、无光;当心情愉快时,脸部会红光满面;而当心情愤怒时,脸色或者铁青,或者暗红,面部肌肉也会紧张得发生或向上或向下的变化。

作为一个讲话者,应当了解脸面的表情变化规律,并在讲话时恰当、准确地运用这些规律。

眉目的表情

眉是通过形状变化,目是通过光泽变化来传情的。眼眉可以舒展或紧皱,眉梢可以上挑或下垂,这都能表示不同的感情。目光可以暗淡,可以饱满,也可以锐利如电,用来表示不同的感情。愤怒时两眼圆睁,双眉竖起;思考时眼眸凝视,眉头微皱;双眉紧锁,表示忧愁;含情注目,表示祈望。

可见,眉目的传情达意作用是相当大的。富有经验的讲话者,总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眉目变化,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口唇的表情

口与唇往往相互配合,以其不同的形状表现不同的情意。一般说来,口角向上,表示高兴、愉快。口角向下,如果嘴唇紧闭,则表示不满或不悦:

如果嘴唇微闭,则表示骄傲或厌恶:如果嘴唇微开,则表示悲哀或痛苦;如果嘴唇大张,则表示畏惧惊恐。口角平,如果嘴唇紧闭,则表示坚决、果敢;如果嘴唇微闭,则表示平安、谦逊:如果嘴唇微开,则表示注意、期望;如果嘴唇大张,则表示惊愕诧异。

当我们讲话时要张口,但话与话之间停顿时,则往往可以闭嘴。这样我们就有了以口唇的不同形状的变化,来表情达意的机会。任何一个聪明的讲话者,都将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从而有效地利用它。

表情的要求

虽然表情可以充分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但并不是任何表情都能奏效。

表情自有其规律和要求。如果不按表情的规律去做,不符合它的要求,那么不但不能准确、恰当地传情达意,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了解表情的一般要求,无疑是必要的。

其一要真切。真实而确切,是对表情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讲话时,我们无论表现什么情意,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敬仰或鄙视,或紧张或安详等都应当清楚、明确、毫不含糊。并且,这种情感完全是出自内心,表露于外,不藏不隐,不躲不闪,不弄虚作假,不虚张声势。只有这样,我们的表情才能具有感人的力量,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其二要自然。表情要自然,不能呆板,也不能勉强。内心里有什么思想情感,只要讲话内容需要,那么该怎样表露就怎样表露,无须修饰。不自然。

的、勉强做出的表情,只能引起听者的反感。同时,自然的表情应当是灵活的,而不能呆板、拘谨。在讲话中,当我们产生了某种感情的时候,只要它与讲话的主题相一致,那就用不着压抑它,要表现出来。倘若有意强迫自己的感情不外露,那往往会使表情变得局促不安,让听者看了感到疑虑,而带有疑虑的听者,怎么会相信讲话者的话呢?

总之,在讲话时,无论表情是激烈的还是和缓的,无论是质朴的还是奇巧的,无论是丰富的还是单一的,无论是浓重的还是轻淡的,都应当保持这种自然的本性。因为不自然的表情,无论怎样都不能赢得听者的心。

巧用逻辑规律出新意

讲话必须符合逻辑要求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但讲话又要讲究艺术性,在实际运用上,有时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获得出乎听话人意料的效果,讲话者可以利用三大规律,有意识地违反它的要求,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逻辑效果。

口才的同一律艺术

讲话时必须遵循同一律规则,亦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各种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但有时违反这一规则,却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讲话效果。

偷换概念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

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文庆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听到这话,鲁迅先生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鲁迅的“有钱”和“发言权”与林文庆所说,不是含义相同的概念。但既然林文庆如此说,鲁迅便将其抓住,偷换其概念的含义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混淆概念

1988年国庆,中央电视台在晚会中播出了一个歌星与笑星比赛唱歌的节目。歌星有郑绪兰、毛阿敏、关贵敏、李双江、彭丽媛等人,笑星有侯跃文、石富宽、李金斗、陈涌泉等人,裁判是李谷一和姜昆。第一轮唱罢,评委亮分为:歌星10分,笑星10分。第二轮唱罢,评委亮分为:歌星10分,笑星3分。这时,裁判姜昆说:“去掉一个最高分10分,去掉一个最低分3分,双方最后得分为歌星10分,笑星10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姜昆前后的两个“去掉一个”,不是同一概念。本来“去掉一个”只能是指同一个对象,而他却各指一个对象,故意将二者混淆在一起,造成风趣。

转移论题

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有一年冬天访美,在从下榻的宾馆赴白宫参加宴会的途中,他突然下车与路旁的市民握手。

在前面的前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回车,大声喝令周围市民:“放在衣袋里的手,全都抽出来!”市民不知所措,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赶紧说:“请你们把手抽出来,准备与我丈夫握手。”市民这才释然。

因严寒,在街头的市民自然要将手揣在口袋里。但前苏联保安人员害怕有人手中握有凶器,因此喝令大家把手抽出来。这当然有失戈尔巴乔夫要给美国人民留下好印象的意愿,在外交礼节上也欠妥。经赖莎巧妙地转移论题,一下挽回了局面。

口才的矛盾律艺术

所谓矛盾律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肯定它之后又否定它。但有时故意违反这一规则,也能创造出别有意味的效果。

失语补救

一次相声演员马季等人到湖北黄石演出,前面一位演员在讲话中将“黄石市”说成“黄石县”,观众颇有不快。待马季上场,则故意说成“黄石省”。

在观众的哄笑声中,他补上一句:“刚才我们那位将‘市’说成‘县’,给降了一级;现在我将‘市’说成‘省’,给升了一级。这一降一升,正好扯平。”

赢得观众一片喝彩。

相映成趣

明代学者解缙一次入宫晋见皇帝朱棣。朱棣告诉他:“昨夜后宫生了个孩子,请先生诗以记之。”解缙便吟出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龙。”朱棣说:

“错了,不是男孩,是女孩。”解缙又改口道:“化作嫦娥下九重。”朱棣又说:“又错了,她生下就已经死了。”解缙赶忙说:“料是世间留不住。”朱棣说:“已扔进金水河里了。”解缙于是说:“翻身跳入水晶宫。”一连串的矛盾,一连串的化解,相互衬托照应,显得别有风趣。

启发诱导

旧时民间谚语说:“纺织娘,没衣裳;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淘金的,穷得光。”全是矛盾的组合,但启发人们去思索。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段话说:“如果你爱他,那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虽然明显矛盾,但却发人深省。它告诉人们:纽约是一个天堂与地狱交织在一起的城市,问题是看你自己的命运。

口才的排中律艺术

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时都假,必有一真。若有一个是假的,另一个一定是真的,不能有中间情况。但有时违反这一规则,可以创造出对自己更有利的讲话效果。

回避难题

1996年李登辉到美国。此前,他同日本记者大谈他的日本情结,散布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人民日报》发表了多篇对其批评的文章。当时身为外交部发言人的沈国放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发布厅,有人问他:“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做中国人?”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于是他这样回答:“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可谓得体至极。

解嘲圆场

某先生酷爱下棋,但又好面子,一次与一高手对弈,连输三局。别人问他胜败如何,他回答道:“第一局,他没有输;第二局我没有赢;第三局,本是和局,可他又不肯。”乍一听来,似乎他一局也没有输:第一局他没输,不等于我输,因下棋还有个和局;第二局我没赢,也不等于我输,还有和局嘛;第三局也不等于我输,本是和局,可他争强好胜,我让他了。

复杂问语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错误假定的问语。对这种问语,无论采取肯定还是否定的答复,结果都得承认问语中的错误假定,从而落入问者圈套。

有一个人被告偷窃了别人的东西,但又死不承认偷过。这时审问者便问:

“那么你以后还偷不偷别人的东西?”无论其回答“偷”还是“不偷”,都陷入审问者问语中隐含的“你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的”这个错误假定中。

复杂问语实际上是戏弄排中律,让别人上当的一种违反逻辑规律的手法,但在实际的说话中,作为一种表达艺术,又是必要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年轻时,镇上一人偷了他家的一匹马。华盛顿和警察一道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马,可是邻居不肯把马交出。华盛顿用手将马的双眼捂住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说出它的哪只眼是瞎的?”

“右眼。”邻居回答说。

华盛顿把手从右眼移开,马的右眼光彩照人。

“啊,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

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光亮亮的。

“糟糕!我又错了。”邻居为自己辩护说。

“够了,够了!”警察说,“这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走吧!”

巧借手势来传情

在人们相互间的语言交流活动中,人的手掌及肘、臂总要自觉不自觉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手势。手势的表情达意是比较明确的,而且在语言交流活动中,特别是在演讲活动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交流的效果也较好。因此,认识手势的规律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讲话中,无疑是很重要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演讲家们曾经指出:“没手势,就不能有雄辩。”那么,手势在讲话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手势可以极大地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在演讲及其他口语交际活动中,人们为了更准确、更充分地表情达意,总要在说的同时,手也跟着比划。例如,在说明某人某物是什么样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形象性;在表现某种情感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感染性;在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时,则运用手势来增强其深刻性;在发出某一号召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鼓动性;在指示某个方位时,则运用手势来加强其明确性,等等。可以这么说,无论用口头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意愿,几乎都可以做出某种相应的手势,来加强表达的意思。

使用手势可以调节身体中某些器官的平衡。

用手势调节身体的平衡,这在讲者和听者两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就讲话者来说,如果他只是用口讲而不同时运用手势,那就显得很单调,整个身体也显得不平衡、不协调,因而容易导致讲话活动本身变得乏味,缺乏力量。

随着讲话时间变长,讲话者本人也将逐渐减少讲话的兴趣,打不起精神。反之,如果边说边比画,就会使说和动相呼应,使整个身体的动作保持平衡,从而使讲话者越讲越兴奋,越讲越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