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学(历代经典文丛)
8432400000007

第7章 金口才是一堂人生必修课(6)

一天,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拜访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他拿出一本小学生的作业本,递给他,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您仔细看看这本作业本,并回答我,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

今后的前途又怎么样?”

巴尔扎克面对这位心情急切的老太太,十分仔细地看完作业本,然后问道:“你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

“也不是。”

“那么,恕我直言奉告您,这孩子今后出息不大,仅从字来看,这孩子就显得很迟钝。”

“是吗?”老太太似乎大吃一惊,“不过,你成了声名远扬的大作家,怎么连你自己的笔迹也认不出来了?这是你当小学生时用过的许多本子中的一本呀!”

“啊,老师,是您……”巴尔扎克不禁愧色满面,从此便改变了自己过于自信、武断的性格和习惯。

婉言拒绝别人

婉言拒绝,实际上就是学会说“不”。生活中有不少人,不认识“不”字的伟大,遇事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结果常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听命于人。

这些人心里都知道不要什么、不能怎样,为什么不要、为什么不能,可就是学不会说“不”,于是简单的“不”字,只在嗓子眼儿里打滚,怎么也跳不出来,这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学会说“不”,并非直言其“不”,而是语中藏“不”。

国外一位总统的朋友向总统打听一些绝密的事情,总统十分自然地笑笑说:“请你告诉我,你对这类绝密的情况,能保证不告诉其他任何人吗?”

“绝对保证,我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说。”总统的朋友回答得非常坚决。

总统说:“说得对,我也和你一样。”总统的朋友先是一愣,继而一笑,便不再追问了。

婉言认错容易获得谅解

自己做错了事,有勇气直接承认当然更好,如果碍于面子不便直言时,不妨使用婉言来征得别人的谅解。

古时候,有位理发师给宰相理发,修面修到一半时,停下刮刀直眼注视着宰相的肚皮。宰相见此,心中纳闷,问道:“你看我肚皮干什么?”

理发师说:“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撑船呢?”

宰相一听,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大,对一些小事从不计较。”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下了说:“小人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眉毛刮掉了。宰相大人您的气量大,还请恕罪。”

宰相一听,尽管很生气,也只得装作大度的样子,说道:“算了,拿笔来,把眉毛画上吧。”

婉言交谈有利心灵沟通

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之情往往借助委婉语言,以避免碰壁难堪,同时又充满了神秘色彩。电影《归心似箭》中,写了抗联战士魏德胜和女青年玉贞的一段对话。

魏德胜:“咳,要不是你,我旱就喂了黑瞎子啦!这可是没法报答的恩情。”

玉贞:“哎哟,我就等着听这句话呢。你要报答我,那就一天给我挑两趟水。”

魏德胜:“那,容易,我就一天给你挑两趟。”

玉贞:“挑到我儿子娶媳妇,挑到我闺女出门子,给我挑一辈子。”

魏德胜:“挑一辈子?”

玉贞:“挑一辈子!”

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间女子,质朴、羞赧,心底里的爱慕之情不好直说,只好借助“挑一辈子”这句话,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恋情,既深沉,又动人。

婉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它与含蓄、禁忌语有时甚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区别。含蓄侧重于藏而不露,引而不发,巧在设言外之意,奏弦外之音,而婉言则是重鼓轻擂,重言轻说。禁忌语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表达上无积极的修辞作用,而婉言意在修饰,表达上往往产生积极的修辞作用。

使用婉言,一般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尊重对方的感觉,无论在语言上或行动上不要刺伤对方;二是不应用婉言挖苦、讽刺别人,讨别人的便宜;三是不要把婉言使用到啰唆、虚伪和矫饰的程度。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方式,从理论上讲,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是合理的。

因为许多事情,由于人们长期的习惯和惰性,已经变得很自然而然了。

这些“不合理”的日常生活习惯随处可见。最平凡的小事,是日常见面那种礼貌。比如我们与友人见面,分明并无失礼之处,但会说:“请多多包涵。”分明是别人邀请你去,但临行时会说句:“打扰你了!”你去某公司任职,分明不是某人介绍的,但他问起你时,你会说:“托你的面子,我进了某公司。”

但如果你不说这种“不合理”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了。不过,假如你到了欧洲或某些其他地方,你照上面的方式讲这种礼貌话,就不合适了。在日本,公共汽车售票员向每个下车的乘客说:“多谢你!”对登车乘客说:“对不起,让你等了很久。”如果国内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客人这样说,恐怕乘客要觉得这售票员的神经有问题了。这里主要是每个地方的生活风俗习惯不同。

在社交中,我们不是去改变人们的这种“不合理”,而是必须要融入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中,算是“入乡随俗”吧。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容易更改的,可能这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一种反映。如果“第一印象”不好的话,如要挽回,就要费很大的努力。

怎样才能给人们良好的第一印象呢?答案是:请注意服装。有人会有异议:“服装哪会成为问题?谈话的内容最要紧。”可是,你看见一个中年人穿了一条牛仔裤,你会有轻佻的印象么?你看某人穿的长裤裤管正中没有一条线,你会有不好看之感么?所以,穿着要整齐、清洁,至于衣服是新是旧,质料是好是坏,则不会成为问题。

美国有许多家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装扮都有“规格”,所谓规格自然不是指定要穿成怎么好看或指定衣料,而是“观感”的“水准”。其中,应酬的衣饰应注意六点:其一,鞋擦过了没有?其二,裤管有没有线?其三,衬衫的扣子统统扣好了没有?其四,剃胡子没有?其五,梳好头发没有?其六,衣服的褶皱是否注意到?

不只在美国如此,其实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泰国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外勤员向公司汇报,当他们向农民进行劝说工作时,穿得整齐比穿得不好者在生意成绩上相差甚多,可见农民们本身虽然穿得不好,但对穿得整齐的人总是较有信赖感的。所以,不要过分嘲笑“先敬罗衣后敬人”这种社会风气。

对于陌生人,我们最好能找个人介绍。因为有人介绍,就绝不会吃闭门羹。当然,替你写介绍的人,一定是在对方心目中很有面子的,如果那是一个对方讨厌的人,当然例外。卡迪克在他所著的<;应酬之道>;中说:“和陌生人首次见面,最好用介绍人做初见面的话题。”这话是很中肯的。

暗示的几种表现方式

暗,为隐蔽、含蓄、不公开的意思;示,为启示、告知、影响的意思。

合起来,表示不公开地、隐蔽地给人以启示。从人类心理角度讲,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去接受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这种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便使人的心理尽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暗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语言技巧,使用是十分广泛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暗示语言几乎随处可闻。比如在工厂会听到厂领导这样提醒职工:“这个季度只有三天了!”在公路拐弯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暗示标语:“这里已有七人死于撞车事故!!”

在学校,老师这样暗示差生:“那位同学上次考试也不及格,后来上课认真听讲了,成绩也就上去了。”当然,要使暗示语言用得巧妙,充分体现出隐蔽性特点,还应注意把握一些要领。首先要顺乎话题原意,被暗示的内容与话题要贴近,不可拉扯得太远,否则就会出现“暗”而不“示”的结果,叫人费解。其次,暗示语言要准确、简洁,“弦外之音”要把握得住,不能故弄玄虚,故作深沉,更不要将本来可以明说的东西,硬要暗示给人听,让人感到你不可亲近。总之,暗示仅仅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别人完全理解你的意思。如果暗示中别人错误理解了你的意思,要及时予以解释,以免引起误会,或者造成不好的后果。

借暗示避免难堪

李四光与许淑彬交往了两年,感情很好,但谁也没有提起个人的婚事。

有一天许淑彬收到李四光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她愣住了,原来这封信是李四光的父亲写给李四光的,信上说:“你既然和某人相识了两年,互相都很了解,你已经30多岁了,如果她家中同意,就订婚吧!”许淑彬看完信,脸上发烧,心里打鼓。她知道信中所说的某人,就是指自己。于是她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征求母亲和哥哥的意见。他们经过反复考虑,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李四光采用暗示的办法,曲折地表示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避免了直言道出的难堪,并使他们的这种恋爱关系始终保持着一种神秘感。

借暗示予以讽刺

用暗示的办法讽刺丑恶,嘲笑愚蠢,其作用非同一般。

清代文学家魏源,自小性情直爽,疾恶如仇。在魏源的家乡,有一个无耻的举人,专好抄袭别人的诗作。一次被11岁的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借题宣泄,指着灯笼里的蜡烛,说道:“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才思敏捷,随机应变,对道:“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这种暗示,因为避开了具体的人,任你讽刺嘲笑,指桑骂槐,不必顾忌。

相传蒲松龄去见王渔洋,王渔洋自恃清高,不愿见他,便对看门人说:

“告诉来人,说我不在家。”蒲松龄听了门倌的传话后,便在王渔洋的大门上写了一个“午”字走了。看门的看了莫名其妙,便语告王渔洋,王渔洋想了一会儿,对看门的说:“他在骂我呢!‘,原来这是个谜面,谜底是“牛不出头”。

借暗示走出困境

三国时期,曹操带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天气很热,士兵们又累又渴,行进速度十分缓慢,曹操见此情景,也很着急。忽然他心生一计,指着前面说:“前面有一片梅树林,咱们赶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士兵们听说有梅子吃,都生出了口水,也就感觉不那么渴了。于是曹操乘势领军前进,很快走出了干渴地带。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虽然用了欺骗手法,但是,对于解决当时行军中的困难,却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这样说,望梅止渴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应变之术。这种方法的作用是用空想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或别人,以达到稳定人心的目的。

借暗示表明态度

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是都可以直接说出来的,有时或许是为了顾及别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者是因为受到某种不宜场合的制约,不得不借用暗示的办法表明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