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希望看到你自动自发地围绕着目标制订计划,开展行动,最终拿成果复命。上司绝不会喜欢你每天“三请示五汇报”,遇到困难就寻求帮助。身为部属,理应为上司排忧解难,分担责任,如果反而添加其负担,那就该认真反思自己存在的价值了。
自己制订计划,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取得成果,这是你必须学会的本领,因为这是一名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晋升的前提。你不具备这些基本的条件,又怎么指望组织能够提拔你呢?
【自救法】
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鲜活的教材,比空洞的理念、生硬的规定更有说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榜样人物的行为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内省与共鸣,从而起到示范作用,激起模仿和超越的愿望。很多情况下,员工会将管理者的行为方式作为模仿对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组织的行为方式就是管理者的行为方式。
微软公司由于其创始人比尔·盖茨进取心强,富有竞争与冒险精神,因此,该公司也勇于进取、创新,敢于冒险,也就成为微软公司组织行为方式的鲜明特色。
IBM公司的情况恰恰相反,其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几乎为每一件事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因而,IBM公司的组织行为方式特征表现为稳健与保守。
如果你身为管理者,那么理应以身作则。要让人相信你是认真的,要让人看到你在带头做你所说的和所要求的。通过榜样进行领导,使理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管理者率先垂范,处处做下属的楷模,下属自然会受到影响,逐渐模仿与认同,并最终转化为下属自己的习惯。
松下幸之助所创建的松下电器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在日本的企业家中,松下幸之助以他卓越的贡献建立起一座丰碑。他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白手起家,创立松下电器公司,在七十余年的经营管理生涯中,历经曲折和坎坷,以不屈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锻造出神话般的企业。
有一天,松下幸之助到车间视察员工工作。他看到装配线运转正常,员工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井然有序地工作着,在那种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车间里,是很难找到什么不妥之处的。然而,还是让松下幸之助找到了细微的问题,只见他弯下腰,捡起了地上掉落的一块很小的碎纸片。
当松下幸之助弯腰去捡纸片时,一个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行为标准被树立起来了。员工们确信他能发现地上那很小的、被别人忽视的小纸片,就能在其它任何工作上做得更好,带领公司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松下幸之助的这一形象激励着员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做自己所说的
管理者是员工最易效仿的榜样,所以,管理者希望部属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如果管理者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那就不要希望在部属身上看到良好的言行。
无论你说了什么,都要付诸行动。以身作则就是要恪守承诺,就是要说到做到。
某公司提倡“诚信为本”的文化,总经理在各种公开场合反复宣讲诚信为本的理念。为了贯彻和强化这一理念,他组织了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所有员工都必须参加,并将优秀文章汇编成册,发给每一位员工。
可正是这位提倡诚信为本的总经理,却做出了违背诚信的行为——为了竞标成功,伪造公司资质;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产品以次充好……
这位总经理“说一套、做一套”,根本无法让员工信服,那么,哪一位员工会把他说的话当真呢?员工们不仅不会认同该公司所宣扬的诚信文化,而且深深地为总经理的虚假行径感到不齿,所谓的公司理念也成为空谈和纸上文章。再让我们看一段以身作则的范例:
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有一段时期曾遭遇业绩下滑、士气低落的局面,68岁的土光敏夫被请出山,出任东芝电气公司总经理。当时,东芝公司内奢侈成风,经理室及部门主管办公室都备有专用浴室与厨房,而且还雇佣了专职厨师。土光敏夫第一天到任就拒绝了经理食堂的菜肴,他说:“不是有员工食堂吗?从那儿拿饭就可以了。”他决定,拆除各阶层领导干部的专用厨房设备,把经理的专职秘书调走,经理秘书由其他秘书兼任。这些举动震动了东芝公司的所有员工,土光敏夫用自己的言情为员工树立了榜样。
做自己所说的,具体而言,你需要做到:
第一,承诺别人的事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无法完成,必须提前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绝不强求别人做到。
第三,设法让自己的行动和成果公开、透明。你可以定期以文字形式向领导汇报自己的行动情况,向领导展示相关成果;或者在公开场合向大家讲述行动开展情况、展示成果。
成为高行动力的实干家
制订好一份完美的计划,仅仅是工作的开始。从目标抵达成果的路程还很长,只有切实地迈出每一步,才可能走完全程。
这不是一条坦途,而是布满了障碍和未知的风险。很多半途而废的人并不是无法克服困难,而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耐心。人们普遍存在一种渴望速成的弊病,他们觉得路途漫长、难以看到成果而选择放弃。
坚持不懈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任何目标在抵达成果之前,都意味着投入、代价、成本、支出,即使已经完成99%的目标,只要没有最终变为成果,都不具有价值。
高行动力的卓越人士做事绝不会虎头蛇尾。他们集中精力实现目标,这种集中必须是持续不断的——每分,每时,每日,每周都应如此。
高度自律,远离时间窃贼
每完成一件事都需要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保证足够的时间来从事有价值的事情,在时间管理方面,你必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诸如:闲聊、无效的会议、在网上闲逛、抽烟、过度喝酒、看无聊的电视剧……你必须对自己实施强有力的自律,让自己远离这些侵吞时间的窃贼。
美国权威的人类行为研究中心曾以500名4岁儿童为对象,做过一个长期的实验和追踪。研究者们将一颗非常美味的水果软糖放在孩子面前,然后离开孩子们。在临走之前,他们告诉孩子们:“你可以选择吃掉这块糖,但如果在我回来之前你没有吃掉,那么,你将获得另外两块作为奖赏。”
实验的结果为:34%的儿童难以抗拒诱惑,在研究者回来之前吃掉了糖;另外的66%则克服了诱惑,获得了额外的奖赏。
研究者们随后对这500名实验对象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发现那些成功克制诱惑的孩子在以后的个人发展中较那些难以克制诱惑的孩子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自律能力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自律能力强的人,通常可以取得较常人更为出色的成绩。
很多人认为自律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后天几乎难以培养。事实上,自律、耐性、坚持不懈这些美好的品质并非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正确锻炼来获取。只要你愿意改变,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将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
在上述的实验中,研究者们发现,那些成功抵御诱惑的孩子,他们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并不是死死地盯着果糖,跟那个嘴馋的自己做艰苦斗争,而是通过多种有意思的方式来转移自己对果糖的注意力。
比如:有的孩子自言自语说着故事,有的孩子用手捂住眼睛,有的孩子背诵学过的课文,有的孩子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有的孩子蹲在地面用手指画画,有的孩子细细地数着墙面的缝隙,有的孩子调皮地跳起了舞蹈……总之,他们并没有多么痛苦地想象着自己正与摆在眼前的诱惑作斗争,而是通过做别的事情,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将等待的过程变成了一件非常有趣味的游戏。
在通往成果的路途中,很多痛苦之所以难以忍受,是因为我们太在意痛苦本身,而不善于将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很多时候,等待是痛苦的,那么,何不奖励自己一个可口的冰激凌,一边品尝美味一边消磨等待的时光呢?
如果完成一件事真的令你觉得很痛苦,那么,你要学会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尽力在其它事情上发现乐趣,这样会令你感觉良好。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参加很多毫无意义的会议。我也曾被这些讨厌的会议折磨得够呛,可是,我不得不参加,并且还要努力装出非常认真的样子。为了减少痛苦,我只能睁大两眼,“认真”地听着发言人夸夸其谈或者读发言稿,其实,我正在脑海中回忆一次美好的旅游经历呢!
使目标看得见够得着
美国人类行为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还发现,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告诉他们两个不同的等待时间,实验的结果会大相径庭——
如果告诉一个孩子,只要在半小时之内你不吃掉果糖,你就会得到奖励,这个孩子可以非常轻松地克制诱惑。但如果告诉他等待一小时,他可能会在你刚刚离开房间后就不假思索地吃掉果糖。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目标离自己太远了。
如果目标过远,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人们就不会牺牲时间来追寻它。因此,你要设法让自己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稍微踮起脚努力蹦一蹦就可以摘到它。
尽量将抽象的目标形象化。你需要经常想象成功之后的情景:你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嗅到什么,尝到什么,你的家人会怎样待你,你的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调动一切感官来感受即将得到的成功,你就会在潜意识里相信你真的获得了成功,你也就会觉得目标离你其实很近,只是一步之遥而已。
将目标写在纸上,贴到床头、书桌、穿衣镜等常见的地方,虽然这个方法老得掉牙,但却非常有效。当你无时无刻都能看见目标的时候,你当然就可以牢牢记住它。
请别人监督
所有人身上都存在惰性,如果身处在完全没有监督的环境中,就很容易滋生懒惰的恶习。读书期间,放寒暑假之前,你对假期生活有很多安排,并制订了计划,可最终实施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监督缺失。离开了学校,你很难管住自己的惰性,所以时间大多浪费睡懒觉、看电视、闲逛等无意义的事情上。
别人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当你知道其他人正关注着你的行为,就会产生压力,害怕自己因做不好而丢脸。
某连锁店一直存在着员工上班偷懒、服务态度不好、不负责任、工作时间闲聊、乱丢垃圾、店面凌乱等问题,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导致公司损失惨重。
总公司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针对连锁店的各岗位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委派专门负责人定期去店面监督、视察工作,但成效并不显著。
后来,总公司在各连锁店内装上监控摄像头,让所有员工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工作状态,没想到,糟糕的现状竟得到了极大改善。员工们看到视频影像中的自己,工作就认真起来。
一位员工这样说:“店内装上监控摄像之后,我总觉得有人在看着工作中的自己,所以,工作就认真起来了。”
如果你希望得到别人的监督,就设法让别人知晓你正在从事的工作。不妨与别人讲一讲近期的工作计划,可能还会获得他们的帮助。如果一味埋头工作,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在忙什么,资源当然不会与你共享。
如果大家都知道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当遇到困难时,同事和领导就会给予支持。让别人知道你正在进行的工作,还是避免打扰的好方法。因为别人知道你正忙着呢,所以就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你可以和别人约定好事情的完成时间,再根据约定的时间点反过来制定行动计划。日本畅销书作家胜间和代辞去工作开始自由职业者生涯之后,为了不让自己产生松懈的心态,避免“写作拖拖拉拉、停滞不前”的糟糕情况,她每周都会把写好的书稿和连载文章寄给相关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