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民意测验的方法推荐领导干部时,常有不少人在测验表上迟迟难以落笔。因为民意测验的内容与参加民意测验的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长工资、定职称、提职务等等,推荐了别人就很可能影响了自己。所以,一笔可画下的里却包含着极为复杂的情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用民意测验方法考核领导,是考核干部、推荐人才的有效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极为严细,稍不注意,民意失真误差就会增加。人事心趣学认为,考核误差的心理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近因误差。就是对近期的事情记得清楚,印象深刻,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较浅。这是一般人都容易发生的心理误差。这样,一个人近期表现好,就容易得到高的评价,近期表现不好,就容易得到低的评价。
二、感情效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不同的,有人关系近些,就亲些;有些关系远些,就疏些。这样,感情的好坏会参杂进对别人的评价态度中去。
三、暗示效应。接受暗示是人们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在民意测验之前或之中,任何领导、同事的某些暗示;均可能对评价态度发生变化。比如,某单位在测验一位副区长时,有人暗示副区长将要被提拔,不少人在“是否有潜力”一栏中打了。
四、偏见误差。参加评判者事先对被测试者有偏见,当这种偏见带到测评结果中,就造成了评价态度的误差。
五、陈腐的心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嫉贤妒能等陈腐的心理,也会影响评价的正确性,使组织上对干部的总体评价产生偏差。
如此等等。因此,对待民意测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认为这是考核干部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它具有正确、广泛、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它只能测验出群众对干部的信任程度,但不能了解群众表态的依据和原因。其次,民意测验受的心理因素影响比较多,必须严密组织,消除群众不应有的顾虑。另外,无论是组织测评的干部还是被测评的干部,都县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分析群众的评价意见,并把它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线索。这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逐年积累,对一个干部的认识才会更全面、更正确,这个“侧”也就不难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