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自己的一切都加以否定。这样的情况会危害孩子今后的发展,做家长的就要好好引导孩子,让他们既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
在有些孩子身上,存在着一些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成绩的缺点,这样的弱点严重制约了孩子相信自己、超越自我的能力和潜力。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一些孩子一旦考试失败,哪怕是仅仅一次的失败,就会彻底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任何前途。这样的心态只会导致厌学和接连不断的失败,并最终导致退学的悲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何会如此?其实,外面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的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那些不能接受自己成绩的孩子心中有一定的阴影,他们只能看到事物坏的一面,却无法辨认这其中得与失的关系。
例如一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也许物理化学会差一点儿;一个对数学有异常灵敏感受力的同学,音乐水平可能会与别人有差距。这就是得与失的问题。
一位在商业上有着惊人表现的企业家,就曾经有一段这样的经历。当他的事业到达顶峰时的一天,他陪着父亲去一个餐馆吃饭。在那个高级的餐厅里,有一个琴艺很高的小提琴手正在一丝不苟地拉着琴,这个企业家听了,不由得黯然神伤。他回忆起了自己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对小提琴有着一股执著的狂热,可是现在,自己却连一只简单的曲子都不能完成。于是他就对父亲说:“如果我小时候好好地练琴,今天我也可以和他拉得一样好,或许比他拉得更好。也许现在在这里演奏的不是他,而是我!”他的父亲回答说:“是啊!孩子!但是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有机会在这里用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我们已经失去的优势,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斤斤计较。如果真是需要的话,就应该去努力从头开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真正价值。当我们为失去东西而叹息时,就往往忘记对已经拥有的东西的珍惜和把握。对于自己的成绩一定要认真分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真正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
人的优势和劣势是有一定的转换规律的,有的时候,劣势反而可以成为优势,就看自己如何把握了。
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左臂。但是他非常喜爱柔道运动。执著的信念让他终于拜了一个柔道大师为师,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很认真,可是师父只教他一招。他听师傅的话,就一直练这一招。几个月以后,师父带他参加一个比赛,小男孩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的比赛,到了第三轮,虽然有些困难,可是当小男孩使出师父教他的那一招后,他就又一次赢了。就这样,他糊里糊涂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很强壮,比小男孩高大得多,也很有比赛经验。逐渐地,小男孩有些招架不住了,裁判担心小男孩的安全,就要求暂停。但是师父不答应,于是比赛就继续进行下去。这时,对手看小男孩已没有招架之力,渐渐放松了警惕,小男孩就又使了师父教的那一招,果然制服了对手,赢得了比赛的冠军。
小男孩鼓起了勇气,问师父:“我是凭借什么赢得的冠军?”师父回答:“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是你已经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其二,对付这一招的惟一办法就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在这个故事中,小男孩的最大劣势变成了他最大的优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劣势就会变成优势,学习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帮助孩子冷静地分析自己
让孩子冷静地分析这次自己的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可以对他说:“你并不笨,一次成绩没有考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告诉他自己以前的学习情况也并不是那么理想,人无完人,谁都会有失败,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例如,孩子的乒乓球就打得很好,或者他的画画得很好,他们班上的同学就没有人比得上他。
3.安慰他
帮孩子找出他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鼓励他继续发扬;帮孩子找到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提醒他注意向别人学习。例如是不是方法不对,或者没有用心等等。
4.给他讲故事
例如,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次写作时朋友来访,他很长时间也没有发现。中午仆人送来饭莱,客人以为是给自己送的,就把饭菜吃了。后来客人发现巴尔扎克还是那么忙,就走了。天黑了,巴尔扎克觉得该吃午饭了,就来端碗端盘。看到饭菜已被吃光,他责备自己:“真是个饭桶,吃完还要吃!”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连续几小时趴在潮湿、肮脏的地面上,仅仅是为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惯,他用放大镜观察搬运死苍蝇的蚂蚁的活动,毫不理会也没有听到周围有许多人的围观议论。
用这些故事告诉他,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专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