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精神科护理学
8469900000007

第7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s)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或退化性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癫痫等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躯体感染、中毒、内分泌紊乱等脑部以外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一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组织暂时性或永久性功能障碍所致的心理与行为障碍。

一、常见的综合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两类综合征:一类是以认知功能或意识障碍为主,如痴呆、谵妄等;另一类是与功能性精神障碍相似,如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等。

1.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因其起病急、病程短、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综合征(acute brain syndrome)。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怠倦、恐惧、失眠、多梦等。谵妄期一天之内症状呈波动性,表现为昼轻夜重或“落日效应”,以黄昏时病情为剧,典型的症状为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力障碍,同时伴有错觉、幻觉、妄想及思维不连贯,常有情绪障碍、记忆障碍、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睡眠障碍。

引起谵妄的原因包括:①感染;②代谢及内分泌紊乱;③颅内损伤;⑤药物;⑥手术后的状态等。

谵妄的易感因素为老年人、儿童、既往有脑损伤史者和酒精依赖者。

2.痴呆(dementia)是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智能减退与人格减退,无意识障碍,是在广泛性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常见的脑部慢性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职业或社会功能。

最常见的原因是脑组织变性所致疾病,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alzeimer's disease)病最常见,占60%~70%,其次是脑部的多发性梗死。

痴呆一般起病缓慢,不引起家人注意,少数患者起病较急。最早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患者常存在自知力,所以常表现出焦虑、苦闷、易激惹等情绪反应。个性变化也较大。进一步发展远记忆力也受损,理解、判断、计算、定向力均受损。思维失去条理性,思维内容日渐贫乏,极易出现妄想。行为笨拙、控制力下降,甚至出现犯罪行为。晚期智能和人格衰退明显。表现为记忆力极差,个人生活料理能力丧失,言语理解与表达严重受损,最后发展为失语、行为刻板、二便失禁、肢体瘫痪,最终死于感染或脏器衰竭。

3.其他

(1)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v syndrome),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酒精滥用导致维生素B1缺乏是遗忘障碍最常见的病因。

(2)精神病状态:精神病状态常包括幻觉、妄想和紧张综合征。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常出现类躁狂状态与类精神分裂症状态等表现。

(3)人格改变:主要表现为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显著而持久的改变。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尤其是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与病前人格完全不同。

(4)神经症综合征:主要见于脑部疾病的早期、恢复期或疾病的某一阶段。表现为躯体及精神的虚弱或衰竭,如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焦虑及内感性不适等。临床特征是患者有各种各样的自觉症状,但体格检查几乎无明显的体征,或仅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征象。病程至少1个月。

二、常见的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AD又称老年痴呆,为原因不明的脑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一般将65岁以前发病的称为早发性AD;而65岁以上的则称为晚发性AD。在发达国家老年人群中,痴呆患病率为4%~7%。65岁后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加1倍,80岁时增加至8%~10%,90岁时增加至30%~40%。起病隐袭,持续性进行性病程,平均病程8~10年。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神经病理改变AD患者脑重量常减轻,有弥散性脑萎缩、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脑沟回增宽和脑室扩大。

2.神经生化改变AD患者乙酰胆碱明显缺乏,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

3.分子遗传学因素AD与遗传因素有关。

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如丧偶、独居、经济窘迫、低教育水平可为发病的诱因。

(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而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老年期痴呆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AD。发病率与年龄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目前尚不清楚,但通常认为与卒中的危险因素相类似,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既往卒中史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和导致多发性脑梗死疾病,如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脉管炎、血管管腔狭窄等。病前性格特征、遗传素质、环境因素及机体功能状态与本病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

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患者病前的职业、文化、生活方式和习惯、性格特点、有无脑血管疾病等;发病的诱因、原因及病情进展的外因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持续评估病人病情的进展情况、生理需要、自理缺陷的程度以及护理后的效果。

(二)身体状况

1.AD根据疾病的发展,临床上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等级。

(1)轻度:首发症状为近记忆障碍;时间定向障碍;学习新知识困难,计算力减退;对工作和家务等漫不经心,主动性减退;可有轻度焦虑和抑郁;个人生活基本自理,需督促。

(2)中度:近记忆障碍日益严重,远记忆也受损,忘记工作经历和生日等;错构和虚构;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甚至在家中找不到卫生间等;言语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命名不能、失认、失用;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被偷窃妄想、嫉妒妄想、本能活动亢进,性释放症状如不知羞耻,当众裸体,性攻击行为,日常生活需人帮助。

(3)重度:不认识亲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只有自发言语或反

复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逐渐丧失语言功能;活动减少、甚至丧失行走能力、最后终日卧床;出现原始反射如强握、吸吮反射;最后常因压疮、骨折、肺炎、营养不良等继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2.VD一般早期就伴有神经系统局限性体征,精神症状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即头痛头晕、易疲劳、心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及食欲不振等,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局限性痴呆。虽然智力减退但生活自理能力、理解判断力、社交礼仪及人格保持良好,且有自知力,主动求治,可伴有情感脆弱,也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到晚期才出现人格改变、生活不能自理。

(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存在哪些心理问题,病人的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及病人家属是否给病人提供支持和关心。

(四)辅助检查

进行智力、记忆、定向力等精神状况的检查及躯体检查如CT、B超、X线、脑电图及实验室检查。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1.AD治疗 目前尚缺乏特殊的病因治疗措施,一般生活上的照顾和护理极为重要。对卧床的病人要严防发生压疮、感染和骨折等。

使用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脑代谢的药物,如氯酯醒、脑复新(Pyritinol)、核糖核酸、氧化麦角碱(hvdergine)、石杉碱及胆碱前体二甲氨乙醇等;以及钙离子桔抗利,如西比灵、尼莫地平等。一般患者不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有精神兴奋或抑郁、行为紊乱、难以管理者,可给少量神经阻滞剂或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但需注意副反应,当症状改善后,宜及时停药。

2.VD治疗 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引起VD的疾病;对确诊本病的病人给予营养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脑复康等。物理治疗如高压氧,对早期病人可有一定疗效;如病人出现兴奋冲动或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可使用小量抗精神病药或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如再普乐、阿普唑仑、多虑平、氟西汀等。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躯体移动障碍;反应迟钝、感觉减退,活动减少;精神症状有关。

2.自我照顾能力缺失 与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运动能力下降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 与躯体不适、精神症状、药物影响等有关。

4.营并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机体摄取营养能力障碍、心情抑郁而厌食;有偏食习惯等有关。

“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1)生活护理:为病人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并创造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尊重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持有效的沟通。以督促、协助、指导为主。这类病人由于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一般表现为近事遗忘、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护理时要耐心细致,督促病人按时起床、洗漱,使病人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协助病人料理个人及室内卫生,使其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病人参加户外活动,增强病人体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以提高病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痴呆状态病人常有轻、中、重度生活自理困难,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指导、协助或完全代替料理。但要重视对病人存在的自理能力的功能训练,如进食、洗漱、穿脱衣服、如厕、洗衣等,应先易后难,耐心解释和示教,并尊重病人人格和生活习惯,满足病人合理要求。

(2)饮食护理:①为病人提供含丰富营养成分,清淡易消化的食物。②对协调障碍或吞咽困难的病人提供易吞咽及易消化的食物,并由专人负责照顾。③对不知进食或捡食秽物,或不知饥饱,不断索食的痴呆病人,不可对其过分指责,应对症护理,如给予良好的进食环境,使病人与他人一起进餐,以增加食欲,保证其入量;对不停想吃东西的病人可安排单独用餐,也可在正餐时不要给予太多,将部分食物留待病人要求时再给予,避免暴饮暴食,为病人提供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

(3)睡眠护理:①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为病人提供适当的照明,以避免因光线不足而令病人产生错觉或感到恐惧不安及辨认困难。②为病人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日间为其安排适当的活动,以减少白天卧床、睡眠的时间。③避免睡前兴奋、不宜看刺激、紧张的电视节目;不宜喝浓茶、咖啡等。④晚餐不宜吃得过饱,不宜多饮水。⑤做好睡前心理护理,对紧张、焦虑的病人,护理人员可在其视线内活动,令病人有安全感。⑥教会病人一些利于入睡的方法,如温水泡脚、依次计数、全身放松等。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尽量避免使用约束带限制病人的行动,这样只会令病人尊严受损,且易发生危险,如呼吸困难,压疮等。⑧密切观察和记录病人睡眠情况和失眠的表现,不定时巡视病房。

(4)排泄护理:①观察病人排便情况。②对便秘、尿潴留的病人,鼓励做适当的活动,以利于肠蠕动。提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刺激肠蠕动,指导或给予病人腹部按摩(按结肠的走行方向呈螺旋顺时针按摩),鼓励病人增加水分摄入,保持总摄入量2500~3000ml/d,必要时与医生联系给予药物或灌肠及导尿。③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制定排便时间表,定时督促病人排便(如早晨起床后、饭后、临睡前和每隔2~3小时),睡前避免给病人食用刺激性强以及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减轻对肠道和膀胱的刺激。④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注意外阴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损伤,对失禁病人,护理人员应表示同情和理解,切忌嘲笑或责备病人,以免加重病人的思想负担,并向病人解释失禁的原因,提示其如何避免再次失禁,减少因失禁引起的烦躁情绪。

2.安全护理

(1)对有受伤危险的病人:①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对于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和癫痫发作的病人以及年老体弱、动作迟缓、步态不稳的病人,应设专人护理,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安装床档和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其坠床、摔伤。②加强锐器、绳索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减少环境中对病人有潜在危险的因素。③癫痫病人如有发作前驱症状时应立即平卧,避免摔伤。发作时,勿用力按压病人肢体,以防止骨折或脱臼,及时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抽搐终止后,将其头偏向一侧,让病人充分休息。④密切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2)对有伤人、毁物、自伤等异常行为的病人:①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清除危险物品,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将躁动,易激惹的病人分开管理,并在工作人员的视线下活动,必要时设专人陪护。②护理人员应主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识别暴力行为及自杀行为的前驱表现,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③必要时给予药物控制,保护性约束,约束期间注意定时观察病人的肢体血液循环,躯体舒适、安全等情况,并满足病人营养、水分、排泄等需求。

3.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沟通,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疏导、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康复。

4.对症护理

(1)谵妄状态的患者:①患者常出现恐怖性的错觉和幻觉,常伴有焦虑、恐惧情绪,也可能出现暴力行为。应特别注意患者的人身安全,以免伤害自己和他人。患者因幻视常会发生惊恐而想逃离现场,甚至从窗户往外跳,故要注意环境的安全及尽量减少室内家具,并安排人看护。对于视幻觉恐惧状态的患者,若护理人员真的去清除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如虫,蚂蚁等),只会增强患者对幻觉的真实感而更加害怕。针对上述情况,合适的反应是不断地告诉患者,他目前是生病、住院的状态,医生和护理人员会帮助他,保护他的安全,要求家属也应以一致性的态度帮助他。②患者会存在定向力障碍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下降,因此需要给予清楚的信息和引导。如调节灯光或提供一扇窗户以示昼夜之区别;床旁摆设醒目的日历与钟;提供定向力方面的信息,房间人的姓名,各房间的用途,进入房间的目的;安排固定的工作人员照顾他。患者往往无法考虑事情的优先次序及差异,因此做选择和决定有困难,故和患者说话时要明确简单。有时患者穿衣和进食都困难,护理人员要给予协助和鼓励。

(2)痴呆的患者:①加强与患者沟通,患者的言语功能受损,在和患者沟通时要注意使用短字、单句、使用名词,不用代词,在每次交谈之前称呼患者的名字并说出自己的身份。说话时速度要慢,清晰地说出每一个字,放低声调。如果是问患者的问题则一次问一项,并给时间等待患者反应,必要时将问题重述一遍。在与患者交谈时应站在患者的前面,保持视线的接触,身体移动时应缓慢。如果患者的视力和听力受损,则在交流时可夸大脸部表情或身体动作,使患者易于理解。患者存在记忆问题(特别是近期记忆障碍),常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挫折感,所以在和患者谈话时应由患者主动选择话题,或者由他远期记忆的事情开始谈起,沟通会比较顺利。②患者存在定向力障碍时应重点关注,如在医院内的病房应有大而明确的标记;在床旁应放置个人熟悉的所有物;夜晚房间内的灯不宜太亮但应该开着;房间内放置大指针的时钟和以日期分页的日历有助于患者对时间定向力的认识;尽可能随时提醒其准确的人、时间、地点的概念,使患者减少因定向力错误而引起的恐慌与不安;鼓励患者读报或收听广播电视,保持或促进患者对新发事物的兴趣。

5.健康教育

(1)病人:向病人说明保持和获得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使病人掌握合理的活动程度。告知病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及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给病人讲解坚持全面康复治疗,可使残疾程度减低到最低范围。嘱病人多与社会接触,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

(2)家属:告知家属病人出院后仍需要继续治疗,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骤然停药,并定期到医院复诊。为病人安排有规律的生活,饮食合理,保证睡眠,尽量维护病人的生活习惯,给予细心的照顾。辅以适当的体育锻炼及功能训练等康复措施,如适当游泳、晒太阳、散步、做游戏都是几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中,向患者说一些关爱的语言,建立信赖的关系,鼓励患者所做的事情,协助病人重建社交能力。对于老年痴呆者为防止病人因限制活动范围而烦闷,或因产生好奇感而走失,应陪护病人外出散步。为便于及时寻找走失的病人,可给患者口袋里放一个有患者和家属的名字、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以及患者所患疾病的安全卡,防意外。家属在生活中应尊重患者的人格,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也不要嘲笑患者的病态,经常用抚摸动作和亲切的话语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经常给患者讲故事、读报纸等。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如发现病人有躯体不适或病情波动应及早就医。

第二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diseases)又称症状性精神病,是指各种躯体疾病,如躯体感染、各重要脏器疾病、内分泌、代谢、营养、血液、风湿、中毒及其他各系统疾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障碍。是在原发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由于躯体各种疾病导致了脑功能失调,是躯体疾病全部症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临床特点是:①临床表现是躯体疾病表现的一部分;②一般找不到脑部直接受侵犯的证据;③症状与躯体疾病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正相关关系;④躯体疾病的预后和病程决定了精神症状的预后及病程。

根据发病急缓不同,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病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有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痴呆综合征、人格改变、各种各样的精神神经症状群等。同时还存在其原发病的各种表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表现的各种精神症状,并不取决于躯体疾病的种类,而取决于病变的部位、范围、急缓;毒素的强弱、遗传、年龄、性别、体质等。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脑功能发生变化引起各种精神症状。其特点是颅内只有一些程度较轻的非特异性病理变化,如充血、水肿等,或只有亚细胞性质的改变,包括神经化学或神经生理失调等。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评估患者发病前是否有躯体感染、内脏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和营养疾病、中毒等疾病史。

2.评估患者病前的职业、文化、生活方式和习惯、性格特点和生活自理程度等。

3.评估患者此次发病的诱因、原因及病情进展的外因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有无明确的器质性诱因,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

(二)身体状况

1.精神症状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除躯体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外,常见的精神障碍的表现有: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谵妄等,其中以谵妄最为常见;幻觉、妄想状态,以视听幻觉、被害妄想多见;精神运动性抑制或兴奋,表现为少语少动、迟钝或兴奋多语等;智力障碍,出现柯萨科夫综合征或痴呆综合征等。同时出现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躁狂状态、神经衰弱综合征。

以上各种状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产生,大多数随病情加重而加重,随病情的缓解而缓解,大多数在原发病治愈后自行消失。个别症状如焦虑状态、神经衰弱综合征可在原发症状前出现。痴呆综合征一旦出现,不易治愈。

2.神经症状 严重时出现锥体束征、脑神经障碍、瘫痪、痉挛发作、扑翼样震颤等。可在躯体疾病表现前后或同时出现,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常夜重昼轻。

以上症状恢复后多不遗留缺陷。如昏迷时间长可遗留人格改变或智力减退。

(三)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病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病人家庭的经济状况能否支持病人的治疗费用;发病的环境背景;病人与家人、朋友等维持和谐关系的情况;家人对病人情况的了解程度及病人社会角色功能是否缺损;

(四)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方面的辅助检查。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治疗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发疾病及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同时结合支持对症治疗,如提供充足的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意外发生等。对伴发的精神症状给予对症处理,一般选用副作用小的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剂量也应比治疗其他精神病要明显偏小。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2.生活自理缺陷 与幻觉有关。

3.思维过程改变 与病人认知能力的改变有关。

4.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与情感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

综合测试

“A1型题”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

A。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

B。脑部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C。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或障碍,使脑部间接受到"侵害"或影响的精神障碍

D。智力、记忆和人格的全面损害

E。与脑部疾病同时存在的精神障碍

2.谵妄最多见的幻觉是

A。听幻觉B。味幻觉C。视幻觉D。本体幻觉E。触幻觉

3.谵妄综合征的主要特征

A。意识障碍昼轻夜重B。幻视C。注意涣散D。记忆减退E。错觉

4.痴呆综合征又称

A。急性脑病综合征B。慢性脑病综合征C。遗忘综合征D。精神发育迟滞

E。老年性痴呆

5.有关遗忘综合征,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一种广泛性认知功能障碍

B。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

C。为一种半侧脑功能障碍

D。常见病因为颅内感染

E。以对既往经历的全面丧失为特征

6.有关痴呆的概念下述哪项不对

A。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病综合征

B。表现为全面的智能减退

C。多由于先天的原因所致

D。有社会功能减退

E。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7.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以下哪项不对

A。首先必须治疗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发躯体疾病

B。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等

C。护理包括安静、安全的环境和防止意外发生等

D。对精神症状的控制应遵从大剂量、足疗程的原则

E。要考虑治疗药物对病人的副作用

8.记忆力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表现为

A。顺行性遗忘B。错构C。瞬间记忆障碍D。近事遗忘E。远事遗忘

9.心脏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最多见的表现为

A。幻觉B。妄想C。抑郁发作D。焦虑情绪E。行为迟缓

10.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下哪条不对

A。起病较急,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

B。精神症状通常与感染性躯体疾病消长平行

C。大多预后不良

D。及时发现原发感染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E。处理上最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疾病

“A2型题”

11.某74岁的男性病人,近3天来夜间出现行为紊乱,说房间的地板上有老鼠、有蛇,表情恐惧、紧张,言语令人费解;白天则较安静、喜卧床,对夜间行为难以回忆,生活自理需协助。头颅CT示:顶枕叶片状梗死灶。考虑该患者目前处于()

A。痴呆状态B。幻觉妄想状态C。谵妄状态D。抑郁状态E。木僵状态

12.某女性病人,分娩时大出血,产后体弱,表现乏力,消瘦,乳房萎缩,全身毛发脱落。一年后出现疑人害,吵闹,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外出不知归家。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红斑狼疮所致的精神障碍

B。多发性硬化

C。白塞病所致精神障碍

D。席汉病所致精神障碍

E。阿狄森病所致精神障碍

13.男性患者,36岁。入院诊断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妻子报告他有些反常,如刷过牙又找牙刷,东西放置比平时凌乱。情绪不稳,有时显得很高兴,有时又流泪。检查时发现患者一般对答尚切题,对刷牙一事,不好意思地说"忘了"。这时你的判断和首先需要做的是。

A。在病历上记录患者家属反映的情况和你的检查结果,继续观察

B。安慰家属,告诉她病人反应正常,不必过分担心

C。向护士或同病室的病友了解情况

D。注意检查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E。复查肝功能

(汪永君 赵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