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帝王的智慧
8481200000057

第57章 乾隆“修理”台湾

——帝王的天下大,人又多,的确有点不好管,有人要造反。这都是手下贪官惹的祸,弄得老百姓没饭吃没房住,不“修理”就是不行!

康熙年间,清政府在统一台湾后,对台湾实行了极其宽松优惠的政策,使台湾的地方经济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

当时人称:“台湾地方,土地广饶,糠谷之利甲天下。”

在这种情形下,很多的内地人口为生计所迫,纷纷渡海前往台湾谋生。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帝对台湾又实行进一步的开发政策。

台湾本来就土地肥沃,水利发达,亩产远远高于内地,而政府又对其实行极轻的赋税,以示对边远地区人民的优待,因此,台湾地区在乾隆朝聚积的财物更加丰富。

于是,内地的不少官僚就千方百计地谋求去台湾任职,借机搜刮民脂民膏,聚敛财富。

对这一情况,乾隆帝并不是不知道,他曾经警告说:台湾人民如果起来闹事,不是因为别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地方官吏任意剥削压榨他们。

不出所料,乾隆五十一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起义。

林爽文贫民出身,是台湾天地会成员。

当时台湾天地会的一些活动,虽然被地方官员有所知晓,但是由于台湾总兵柴大红一心只顾经商牟利,对地方事务置之不理,没有及时处置,所以天地会才得以壮大和发展。

在林爽文起义之后,柴大红等地方官吏立即发兵讨伐,但没有取得成效。

闽浙总督常青连忙又派兵赴台镇压义军,但面对天地会数十万人的反抗,也无能为力。

乾隆帝心急如焚,忙令远在陕甘的福康安去台湾督战,然而两地相离太远,福康安根本不可能及时赶到。

这时候,总兵柴大红还守在战备要地诸罗县城内,由于柴大红自知台湾发生起义,罪责难逃,所以只有拼老命死守诸罗,别无良策。

福康安此时还未赶到前线,乾隆明白,诸罗县城如果失陷于义军之手,收复回来可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也只好让柴大红戴罪立功了。

为此,他不追究柴大红的罪责,反而拼命表扬他“被困日久,心志益坚,勉励兵民,忍饥固守,惟知以国事民事为重。古之名将,何以加之?柴大红在台湾剿捕贼匪,劳绩最著,即守城一节,其功甚大。本欲大功告竣后优加封赏,今伊如此系念民生,忠良激发,为国家出力,尤堪嘉奖。柴大红著即封为一等义勇伯,世袭罔替。”

在表扬柴大红的同时,乾隆还命浙江巡抚琅牙给柴大红家属一万两白银,以示恩赏。

柴大红从一个总兵一跃而成为一等义勇伯,并有万两白银的厚赏,心里自然感念乾隆皇帝的恩德,于是愈加卖命,坚守诸罗县城。

在嘉奖柴大红的同时,乾隆皇帝又利用起义军内部的不和,用离间计使义军中一名叫庄锡舍的首领投降了清军,庄锡舍降后即率广东籍义军反过来打林爽文。

乾隆皇帝对庄锡舍领导的广东义军大加赞赏,说:“广东庄民同心向义,视贼如仇”,并让闽浙总督常青发给他们腰牌,以与贼兵区别开来,并亲自书写匾额颁赐给帮助官兵的义民。

福康安和海兰察又率部先后抵台,义军也因寡不敌众而死伤无数,林爽文最终被抓,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堡垒最怕从内部攻破,乾隆帝深谙此理,一方面对柴大红大作嘉奖,让自己的队伍牢不可破;另一方面挖林爽文的墙角,让起义军队伍从内部攻破。这样的两手抓,天下就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帝王掌管着天下大事,就得学会应对各种事情的本领,乾隆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能把自己学到的本领发挥出来更证明乾隆硬是把本领学到家了。

帝王的天下太大,千奇百怪的。

天下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

天下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非得帝王亲自出手不可!

帝王统治着天下,管理着百姓,没有治理天下就只有等着下台;没有超人一等的能力就会被人宰割;没有臣民的支持就是“光杆司令”,这跟不当帝王有什么区别呢?

帝王们心里明白了,治理天下就得多学点谋略,多为百姓做点事。

一定要有容纳天下的胸怀!

帝王知道天下就是我的,就得把天下装进肚子里,把百姓容进自己的身体里。百姓就是我的身体,忠臣就是我的心肝,奸臣就是肚子里拉不出去的屎!

帝王明白自己就是那个头!

帝王的天下就跟一个人一样,想死想活就看帝王的头是怎么想的了。是装有智慧的脑袋,或是装有“豆腐脑”,只要一看帝王的言行举止就知道了。

这时候帝王才明白自己容纳这个天下太难了!

这时候就要看帝王有没有这个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