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不是人多、兵马强壮就一定能取得胜利,懂得战争策略才是最为关键的,要打仗就要打得巧,假打胜过真打,是最高明的战略战术。
曹操曾经是袁绍的属下,那时候,他正同黄巾军作战。
袁绍不仅为曹操和黄巾军的厮杀而高兴,而且还想进一步对曹操加以利用,让他帮自己守住冀州的南大门,并利用曹操使自己的势力伸展到黄河以南,使冀、青、兖三州连成一片。所以他热心地加封曹操为东郡太守。
而曹操也必须利用袁绍,至少不能违逆袁绍,否则,袁绍打董卓虽不行,但对付他刚刚开张的那点人马却是不费力气的。
因此,曹操很乖巧地接受了袁绍给他的职务,做起了东郡太守,并将治所从濮阳迁到东武阳(故城在今山东莘县南),又趁机举鲍信为济北相,作为自己的羽翼。
显而易见,曹操已有了明确的自己经营兖州、青州的意向。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春,曹操屯兵顿丘(今河南清丰),突然探马来报:义军于毒的部队,正进兵东武阳。
曹操决定立即派兵攻击于毒西山的大本营。
众将不解:东武阳正告急,为什么不回救东武阳?
曹操说:“从前孙膑要救援被魏军攻打的赵国,却只去攻打魏国首都。耿弃想要赶走驻守西安(在今山东淄博西北)的张蓝,却只去攻打与西安互为犄角的临淄。这两人都达到了目的。同样的道理,我先去攻打于毒的大本营,于毒必然回救,东武阳的危险不就消除了吗?如他不回救,我们摧毁他的大本营,于毒照样打不下东武阳。”
各位将领恍然大悟,奋勇向西山攻来。于毒果然回救,东武阳之围不救自解。
于毒行至中途,又中曹操埋伏,一败涂地。
至此,黄河以南的黑山义军基本被曹操消灭。
军事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庞然大物”,不懂军事的人给他几百万、几千万兵马也没有用,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深晓兵法,知道自己的弱点,运用自己长处打别人的短处,从而使自己的弱点变成优点,最终取得胜利。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善于化被动为主动。这表现在军事战争中,即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围魏救赵”正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典范,曹操用此计牵了一回于毒的“鼻子”,牵得巧,牵得妙,手下的将领自然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