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再现”
FBI探员正在对一位受到惊吓的女证人进行引导:
“你现在正从汽车里出来,往商场走去,你已经走上商场的台阶。商场门口
人很多,非常拥挤?”“是的,人非常多。”妇女回答。“你看看你前面的人,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似乎已被催眠的女子接受 FBI探员的暗示后,抬头向前看。停留片刻回答说:“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男人、女人、小孩等等,可是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认识。 ”“你看到一位行为异常的人了吗?”她稍微迟疑了一下,摇摇头说:“我没看见。”“你肯定能看见她,你再找一找。”她又引颈向前仔细地观望,然后激动地回答说:“啊!我看见了,一个戴大帽子的男人,帽子压得非常低。 40多岁,长方脸,眼角好像有个黑痣。”女子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啊!就是他!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把那个女郎打死了!”
而后,FBI探员根据她提供的特征,顺利的抓获了凶犯。
“跟 FBI学读心术”
通过别人的蛛丝马迹、表情、动作,在对话中将问题设计成“陷阱”一个又一个的抛将过去,言语的你来我往间,便能窥探人心,解读对方真心意。上述情境中,中年妇女作为见证人,却由于强烈的刺激而惊恐不定,描述更是语无伦次, FBI探员当然最了解她的内心状态,所以并没有直来直去的发问,而是先问她从车里出来是不是去买东西,买东西是不是作为圣诞礼物等一些很轻松、能接受的,而且与案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由浅入深,由面到点,步步引导,让他们的对话在很缓和的、毫无刺激的氛围中顺利进行,于是很快就取得有效的信息。其实,这种问话技巧就像剥笋,紧扣主题,逐层展开,直至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达到引诱对方就范的目的。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直接问及与主题有关的话题,往往会让对方提高防备之心,一旦对方有了警惕心理,那么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也就会变得困难重重起来。相反,如果我们能考虑到对方的接受程度,先从一些无关紧要对方易于接受的问题出发,然后一步步进入到较复杂、较困难的要求上来,会让对方在不经意间作出让步而不自知,由此自己的目的也将达成。
孟子觉得齐宣王有些作为并不能与一个好国君相称,于是对齐宣王说:“假如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不知道孟子的用意,于是非常干脆地回答说:“和他绝交!”
孟子又问:“军队的将领不能带领好军队,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也觉得问题太简单,于是以更加坚定的口气回答:“撤掉他!”
孟子终于问道:“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这才明白了孟子的意思——国家治理不好,应该撤换国君。虽然他不愿接受这种观点,但是在孟子的巧妙言说之下,也只有忍受这种观点了。
有的人为了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往往会在最开始的时候问一些跟主题无关的话,虽然被问者也是非常不在意的回答,但到了最后,当被问者突然意识到问话者话里有话的时候,为时已晚,他已经掉到对方设的陷阱里,爬不出来了。
问话是要讲究技巧的,故事里就是这样,如果孟子开门见山,张口便提出第三个问题,齐王非但不会改,反而可能会加罪于他,这就有些得不偿失。层层剖析,由浅入深不但可以在最开始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还可以顾及对方的接受程度,增强我们语言的说服力量,慢慢的将对方“吃进”。
人的戒备心理就是这样,一旦第一道门槛被突破,那么以后就会容易的多,所以我们在做事时要摸透别人心理,巧妙的设置问题,一步步、一层层来引导对方深入到根源问题,最终让其不自觉的全盘。
“智慧锦囊”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轻到重的发问,这样不但可以在最开始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还可以顾及对方的接受程度,慢慢的将对方引入对自己或对方有利的“水渠”,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