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再现”
A国间谍组织在 B国设立了一个跨国公司,FBI为了打入该间谍组织,决定从这个跨国公司入手,经过调查发现,有间谍一直通过特殊关系把某种机密配料带出国外。
于是 FBI探员 C以该州州长侄子的身份出现在了跨国公司,公司老板真是喜出望外,为了稳住州长侄子(探员 C),不仅让他担任公司要职,而且给他提供了很多利益获取渠道。当然了,他们也顺理成章的通过州长侄子(探员 C)认识了州长。
从后来的种种行为证实,该公司老板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趁州长要乘专机出国访问之际,把配料带出去,殊不知,这一切已经在 FBI的掌握中了。
“跟 FBI学读心术”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 15%,而其余的 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那我们如何让自己的人脉倍增呢?除了我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外,更多的是需要一些“人情催化剂”,在重要关头时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上述情境中,FBI探员就是通过中间人顺利登堂入室,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人脉”。
日常生活总,我们该怎样创造“人情催化剂”,为自己树立起广阔的人脉呢?
第一,人脉是付出,而不是索取,所以我们要进行“感情资本”的储备。
多数人在被请托帮忙时,第一个想法往往是:“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这似乎是一种本能反应,但却是一种自私且短视近利的想法。而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才想起找自己的朋友帮忙,但往往由于太久没有联系,导致彼此的关系早已淡漠。
如果你能多关注自己的朋友,常常问问自己:“我能为朋友们做什么?”你会进步得更快,并获得出乎意料的回报。立刻得到人们的感激,感觉的确很好,但眼光应该放远一点,播下许多种子,就会长成大树。
一位畅销书作家曾回忆说:我的律师朋友罗勃想为他的事务所印一份新简介,希望我先读一遍。看了之后惊讶它写的糟透了,于是花了几小时把它全部改写;周一和罗勃联络时,有点担心此次大改,可能会冒犯到他,所幸他对我所做的改动非常满意。过了一、二星期,罗勃来电介绍我买他住家顶楼的房子,认为是购屋的好机会,最后我以二十六万美元买下,并花了四十万美元整修;住了三年后,我以一百九十万美元转手卖出。就这样,我花了几个小时替罗勃修改简介,最后却因此赚进约一百万美元的利润。
第二,以现有人脉资源为桥梁,迅速拓宽人际网亲者,近也;故者,旧也。亲与故,往往给人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情绪体验。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地点很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而环境影响往往是制约情感和情绪的重要因素。借助故友的力量,正是在不同环境里选择了相同的“亲”“故”之景,自然也就缩短了你与别人的心理距离。这也是一种赢得好人缘的艺术。
关于这一点,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之所以能成就如此辉煌的事业,除了他过人的智慧,独到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外,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善于借助中间人的帮助建立了日益丰富的人脉关系。
比尔·盖茨重要的合伙人 ——保罗·艾伦及史蒂夫·鲍默尔,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 1973年,盖茨考进哈佛大学,与现在微软的 CEO史蒂夫·鲍默尔结为好朋友,并与艾伦合作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 BASIC编程语言的第一个版本。大三时,盖茨离开哈佛,加入到和孩提时的好友保罗·艾伦创建的微软,开发个人计算机软件。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使微软能够找到更多的技术精英和大客户。 1998年 7月,史蒂夫·鲍默尔出任微软总裁,随即亲往美国硅谷约见自己熟知的 10个公司的 CEO,劝说他们与微软成为盟友。这一行动为微软扩大市场扫除了许多障碍。
第三,有好处分给他人一杯羹,为后续利益不断铺垫。
常言道:“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很少有人能在这江湖是非之地叱咤风云而又全身而退,如果有的话,一来可以认为自己运气太好,没有碰到厉害的角色;二来太会做人,达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做到了后者的处世高手。
他一生纵横官场与商场,黑白两道,上下通吃,他做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便是“利益均沾,资源共享”,即:与他人分一杯羹,好处共享。而且他做生意,永远会把人缘放在第一位,才使得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一心不二;而同行间又能相互扶持、相互照顾。才成就了他一生不朽的传奇经历。
如果我们能把上述三个基本的人情催化剂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真诚的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那么我们的人脉关系网的建立和巩固自然会水到渠成。
“智慧锦囊”
一个人,要想不断扩充、巩固自己的既有人脉,就要善于运用各种人情催化剂。或者以现有人脉资源为桥梁,迅速拓宽人际网;或者不断进行感情资本的储备,为长远人情债做准备;或者利益均沾,与他人共赢,从而使人脉关系网络更为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