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姐带着去的地方,是在愚园路胶州路上的一家本帮菜馆。
从外面看,这间饭店看上去面积并不大,但是到里面,却发现它的装修很有特点,螺蛳壳里做道场,应该是请人有专门设计过的。
总体来看,餐厅整体环境相当不错,装修设计复古气息十足,在一些角角落落还可见留声机、老式电话、铁质电风扇等珍贵收藏品,彷佛执着地传承着旧上海老本帮菜特有的风采,保留着老上海的原汁原味。
饭店老板娘和周姐显然熟悉,看见周姐马上走过来招呼:“房间在203,你老公他们都已经在等着了。”
见王有节对餐馆的环境比较感兴趣,周姐笑笑,说:“这里和我家里近。味道不错,价格也不算贵,我们经常来吃的。”
王有节在餐馆里里四处看看,不置可否。
他心里想,自己反正是蹭吃蹭喝,总归比单位吃食堂要好一些就行了。
“还有,这里的大螃蟹,都是从阳澄湖那边运过来的,保证正宗。”周姐放慢脚步,笑着介绍,“今晚上,我就请你们吃大闸蟹。”
上二楼,推开包间门,只见里面有四五个人正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着小食,一边聊天。
女的居多,只有一个男士。见周姐她们进来,都站起来互相打招呼。
这位唯一的男士便是周姐的老公,黄先生。只见他人不高,却很肥硕,腆着一个大肚子,不过穿着很整齐,看上去精神倒是蛮好。
还有一个特点,这位黄先生头上头发不是很多,典型的地中海,看上去年纪应该比周姐要大上不少。
有意思的是,这位黄先生鼻梁上却架着一副深颜色的眼镜。只是看不出来,不知道是不是近视眼镜,或者是只作为装饰使用。
王有节想起来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大致是说为什么要戴眼镜,回答说是显得有文凭,有文化。
这是王有节第一次见周姐的老公。
黄先生用力握住王有节的手,中气十足打招呼。
他手上力气很大,王有节显得有些生疼。
在王有节有限的认知里,他觉得从握手的轻重可以看出来握手两个人的关系,太轻表示两个人中的一个人对两人的关系不在意,但可能因为过于人情,也就轻松一握了之。如果握手太重,则表现是用大力之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对方着想。
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王有节暗地里免不了有些腹诽: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要知道,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对于两个第一梯次见面的人来说,握手不轻不重,并且有一定时间最好。
但是王有节心里又想,以周姐的外貌,或者是周姐受教育的程度,甚或是她平时为人处事的方式,第一印象中总都觉得她们俩不应该是一路人。只是,中间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素,双方吸引进了一家门?!
都打过招呼,王有节这才知道,原来今天来的这些人,除开自己老公,其他的其实都是周姐个人要好的一些朋友,也就是上海话里俗称的小姐妹。
人太多,王有节对她们各自的名字记不住,也没有上心去记。他觉得自己只不过是过来蹭一顿而以,和她们不要说交情,估计以后连交集的机会可能都不太会有。
他只微笑着,礼貌地一一点头。
从另外一方面,讲实话,这还是王有节来上海以后第一次参加朋友间的私人聚会,也是他第一次参加有这么多女性参加的聚会。
不知何故,他心里竟然有些隐隐的不安和忐忑起来。
没有道理啊?
尽管如此,王有节表面上还是尽量使自己不动声色。
按说,这样规格的私人聚会,应该算是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质和隐秘性了。自己和周姐虽然说平时在工作中相处不错,但是他自忖,好像应该还没有到这种程度。
既来之则安之,且按下看,走一步算一步吧。王有节打起十二分谨慎,给自己打气。
安排好各自位置,周姐却问:“布礼呢,她怎么没有来?
黄先生搭腔,说道:“她早就来了的,这会儿可能是去卫生间了吧?”
周姐正要继续问话,只听得“吱呀”一声,门推开,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子拍着双手飘飘然走进来。
她一进来就大声笑道:“阿姐,祝你生日快乐。”
听这声音,王有节忽然间觉得有些耳熟。
他转过身来。
和刚进来的白裙女子四目相对。
只一会儿,双方眼睛里逐渐都满是不可思议,几乎同时互相指着对方说道:“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