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目光敏锐、头脑有准备的伟人、创业者,总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取得成功。“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的产儿,自资本主义社会诞生之日起,就经常和人们打交道,走进千家万户。由于司空见惯,没有人对它特别注意。然而,马克思却紧紧抓住了它,并花费毕生的精力研究、剖析它,从而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幕和秘密,写出了巨著《资本论》。我国江西省某县民办教师段元星,在极差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业余观测,用目测方法独立发现了一颗新星。
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谈到日积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习惯,因为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有意思的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也就是说:“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否则,人们怎么会说:“好运气不如好习惯”呢?
大家也许还记得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吧,为了把一个蛋画圆,达·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停画圆圈。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把细节做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小事进行训练,并形成习惯。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诸事繁忙之时,仍然坚持让自己的下属不断地培养对细节关注的习惯。当他的助理呈递一份计划给他的数天之后,该助理问他对其计划的意见。基辛格和善地问道:“这是不是你所能作的最佳计划?”
“嗯……”助理犹疑地回答,“我相信再作些改进的话,一定会更好。”
基辛格立刻把那个计划退还给他。
努力了两周之后,助理又呈上了自己的成果。几天后,基辛格请该助理到他办公室去,问道:“这的确是你所能拟定的最好计划了吗?”
助理后退了一步,喃喃地说:“也许还有一两点可以再改进一下……也许需要再多说明一下……”
助理随后走出了办公室,腋下夹着那份计划,他下定决心要研拟出一份任何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必须承认的“完美”计划。
这位助理日夜工作,有时甚至就睡在办公室里,三周之后,计划终于完成了!他很得意地跨着大步走入基辛格的办公室,将该计划呈交给国务卿。
当听到那熟悉的问题“这的确是你能做到的最最完美的计划了吗”时,他激动地说:“是的,国务卿先生!”
“很好。”基辛格说,“这样的话,我有必要好好地读一读了!”
基辛格虽然没有直接告诉他的助理应该做什么,然而却通过这种严格的要求来训练自己的下属怎样完成一份合格的计划书。
其实任何事情在刚一开始的时候都很难做,都没有可循的模式,只有按照某一种步骤进行训练,用自己的意志来坚持,才会慢慢形成运动员一个标准的动作、艺术家潇洒而俊美的一笔一画。有一句话叫“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企业都在强调格式化,但是格式化的前提就应当是操作规范的培训,只有培训才能使所有的人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行动步调才能一致起来,更进一步讲,团队精神便是从培训中得来的。
所以说,员工进入企业一定要训练,而且任何小事都要训练,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成就优秀的员工、优秀的业绩,优秀的企业。
细节之中隐藏机会
在一些正式场合,人们对一个陌生人的了解,注意的往往就是他的小节。在互不熟悉的情况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先人为主地认为:一个小节常常反映出大问题。所以,我们的小节便是我们的名片,是我们身份的象征。
鲁尔先生要雇一名勤杂工到他的办公室打杂,他最后挑了一个男童。“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问,“你为什么挑他,他既没有带介绍信,也没有人推荐。”“你错了,”鲁尔先生说,“他带了很多介绍信。他在门口时擦去了鞋上的泥,进门时随手关门,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懂礼貌而且有教养。其他所有的人直接坐到椅子上准备回答我的问题,而他却把我故意扔在椅子边的纸团拾起来,放到废纸篓中。他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干净。难道这些小节不是极好的介绍信吗?”可见,小节不小,体现大素质,无独有偶的是,某公司高价招聘一位白领员工,不少能人前来应聘,但只有一人顺利过关,为什么?因为细心的经理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这就是当女服务员为这些应聘者递送茶水时,只有他一个人挺礼貌地站起来并用双手接过,还说了声“谢谢”。
这两则事例充分说明了,在交际场合尤其是事关重大的交际场合,请千万注意细节,因为这些细节之中隐藏着很多改变你人生的机遇,所以,不要放过你身边的一件细小之事,哪怕是为一位陌生的老人送去一把椅子。
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行人们纷纷进入就近的店铺躲雨。一位老妇也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面对她略显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装束,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店堂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算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当她犹豫徘徊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写信人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詹姆斯惊喜不已,匆匆一算,这一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他在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出自一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毫无疑问,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
菲利只用了一把椅子,就轻易地与“钢铁大王”卡内基攀亲附缘、齐肩并举,从此走上了让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这真是“莫以善小而不为”。
有人说:“上帝就在细节中。”当然了,你如果留意了这些细节,并且能做好这些细节,未必能够像菲利一样幸运地赢得平步青云的机会,但如果你不做的话,那你也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虽然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呢?在芸芸众生之中,有几人能像菲利一样不去拒绝那些平凡而又高尚的小事;又有多少人能长时间地坚持做好这些小事呢?这就看出来在很多看似偶然成功的背后,必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那种必然支配着这些偶然,很可能就是他们高出众人的整体素质。很多时候,这种素质就表现在坚持将“小事”做好。
许多人都因为事小而不屑去做,对待事情常常不以为然,抱有严重的轻视态度。有一个关于古希腊著名先哲苏格拉底和名徒柏拉图的故事,说明了做与不做之间的巨大差别,也使善于做“小事”可以成就“大事”这个观点更具说服力。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站在讲台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大家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你们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先给大家作了一次示范。接着他又说道:“从今天开始算起,大家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自得地笑了,心想:这么简单的事,谁会做不到?可是一年过去了,等到苏格拉底再次走上讲台,询问大家的完成情况时,全班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而只有一个学生一直坚持着做了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与其师齐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这也许正说明了柏拉图认真做“小事”的态度,为他以后闻名世界,在哲学领域有所建树奠定了最起码的“精神基础”,虽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说,二者之间也不无关系吧!“这么简单的事,谁会做不到?”这正是许多人的共同心态。但是,世界上所有人与事,最怕“认真”二字。所有学有所长的成功者,虽然一开始,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微不足道的琐事,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细细分析,惟一的区别是,能成功者,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他们始终认为,现在所做的“小事”是为今后的“大事”做准备,他们目光所及之处,是十分辽阔的沃野,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而常人眼中,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毫无生机的衰草和茫无目标的沙漠。
无论是“把胳膊往前甩”,还是“军营训练”、“服务顾客”,它们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到底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自动自发、精益求精的责任心。小事如此,大事当然概莫能外,古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一个绝佳的佐证。如果你想飞得更快更高,那么就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吧!
细节产生效益
每一条跑道上都挤满了参赛选手,每一个行业都挤满了竞争对手。如果你任何一个细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把顾客推到竞争对手的怀抱中。可是,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影响企业的效益。
很多企业都在对细节的管理上下足了功夫:
戴尔电脑公司的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开发分为18个过程域,52个目标和300多个关键实践,详细描述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麦当劳对原料的标准要求极高,面包不圆和切口不平都不用,奶浆接货温度要在4℃以下,高一度就退货。一片小小的牛肉饼要经过四十多项质量控制检查。任何原料都有保存期,生菜从冷藏库拿到配料台上只有两小时的保鲜期,过时就扔掉。生产过程采用电脑操作和标准操作。制作好的成品和时间牌一起放到成品保温槽中,炸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包超过19分钟就要毫不吝惜地扔掉。麦当劳的作业手册,有560页,其中对如何烤一个牛肉饼就写了20多页,一个牛肉饼烤出20分钟内没有卖出就扔掉。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因为对细节的疏忽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以致于大意失荆州。
有一家广告公司承接了国内著名的某家电集团一批商场海报的设计和印刷任务,在设计稿设计完毕准备输入写真的时候,突然设计师小N发现海报上的E-mail有一个字母不对,在准备打电话通知暂缓写真的时候,身后的广告公司经理说:“不用了,那样要耽搁时间,这个稿子上的文字我们是依据H公司提供的文字设计的,而且他们也已经签过了字认可。”“可是这的确与我们原来设计时附加的E-mail不一样……”小N还没来得及说完,“听我的,就这样了!”经理一锤定音。交稿之后,在该家电集团领导到商场检查工作时,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个错误的E-mail。“哪家做的?”部长指着海报问。“××广告公司。”产品经理回答。“看,这哪是我们的E-mail!?”第二天,这个广告公司就被这个家电集团停止了业务。
也许一个E-mail并不是广告公司被暂停业务的全部理由,但我们却不能不说这样的工作的失误无疑加速了广告公司被暂停的脚步。就此,如果重新定义服务的标准,我们可以说——在我们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在我们的职责和能力之内,我们有理由为客户把细节工作做得更好。
有人认为“针头线脑”,零零碎碎的小买卖,纯属“服务性”生意,经济效益不高,因而不受重视。与此相反,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却非常重视小买卖。他们把小商品品种数量的多少,列为考核柜台组、售货员的重要指标,全商场经营的商品中,小商品占6/10,达6000多种!天桥的经理们说:从政治上讲,群众需要小商品,商店不能不做小买卖。从经济效益上说,小买卖连着大买卖,这里也有辨证法。
1979年夏天,一位从东北来京出差的顾客,上衣的一只钮扣脱落了,到“天桥”来买一个一分钱的钮扣。正值傍晚时分,百货柜台前,顾客云集,业务繁忙。可售货员照样热情地接待这位只买一分钱东西的顾客,先是精心替他挑了一只一分钱的钮扣,然后又拿出针线,替他把纽扣缝好,说了声“欢迎您下次再来”,这才去接待别的顾客。第二天,这位顾客又来了,还带来了5个伙伴,他们一起来到商场党支部,向书记、经理表达了他们的谢意。然后又在“天桥”买了两块手表、两套服装,还有一些其他商品,一共花了550元。买钮扣的那位顾客,还特意把手中的笔记本递到那位售货员的跟前,指着其中的“备忘录”说:“这两块手表是别人托我买的,您看看,本上写着,让我上‘亨得利’去买,可我要在你们‘天桥’买。你们的服务态度好,叫人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