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8533100000082

第82章 注重生活细节,让家庭美满幸福(10)

哈丽特·斯托夫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主要归功于她能精打细算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钟,作为一个忙碌的母亲,既要照顾好孩子,又要操持家务,但她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完成了那部家喻户晓的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彻在每天等待开饭的短暂时间里读完了历史学家弗劳德长达12卷的《英国史》。朗费罗每天利用等待咖啡煮熟的10分钟时间翻译《地狱》,他的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若干年,直到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完成为止。成功者往往是善于利用时间的高手,即使像格莱斯顿这样的天才人物都要随时在口袋里装一本书,以便可以抓住任何一个空隙提高自己,那么,普通人难道还不应该更充分地利用分分秒秒,而让时光白自流逝吗?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对光阴的匆匆流逝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不能在即将过去的时间里好好珍惜自己的青春。他们无法真正意识到时光如箭的残酷,自信还有充裕的时间在等着他们,仿佛一个有钱人多叫几个好菜而并不在乎它们是否会被白白倒掉一样。而当他们在毫无顾忌地虚掷大片大片的光阴时,另外一些懂得时光如流水,年少难再来的人则在与时俱进,争分夺秒。

2.利用好上班的交通时间

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里,一定对每天上下班的交通问题颇有感触。通常你每天早上去上班要花一两个小时在公共汽车上,而下班回家时又要花上一两个小时。这样一天就有可能花掉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挤车、上车、下车、换车,交通占去了如此多的时间,完全值得你特别注意。很明显,有两方面值得你去考虑:你是否能缩短交通时间?你是否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对比:迈克先生每天开车去上班要35分钟。他的朋友布朗先生住在一个距离上班地点只有15分钟路程的地方。迈克先生并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差异——“只是多几里而已,早已经习惯了”。但是,我们来算一算,单程相差20分钟,那一天就相差40分钟,一个星期3个小时,以一个星期工作40小。时来计算,迈克先生每年要比布朗先生多花“4个星期”在路上。

另一方面,当我们选购房屋的时候,上班的交通时间当然不是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不过最好也应该好好考虑。虽然“只有”5至10分钟路程的差别,但是;天长日久下来,相差就太大了。

对于如何有效地利用上班的交通时间这一问题要因人而异。总是随手打开车上的收音机任意播放节目,这并不是利用这段时间的最好办法。你还可以采取一点别的更加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早晨业务汇报之前,把有关事项先想清楚,分析一下业务、私人问题或可能发生的事;在心里面为一天的工作先计划一番;听听有助于增长你专业知识的录音带,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

重要的是避免由惰性或习惯来决定如何利用上班交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要有意识地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方面,你会惊奇地发现,如果你不浪费这段时间你将会获得多么宝贵的益处。

3.小纸条的提示

著名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的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小纸条。伦敦非常偏爱这些纸条,几乎和它们形影不离。这些小纸条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

伦敦从来都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镜子上的小纸条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时,他可以到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也没闲着,出门时,他早已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思考一番。

其实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度过闲暇时间的方式。有人利用闲暇时间博览群书,汲取知识的甘泉;有人利用闲暇时间游历名山大川;有人利用闲暇时间广交朋友,撒下友谊的种子;有人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美术创作、摸索篆刻艺术、构思长篇小说,让思维张开想像的翅膀……

只要你善于抓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时间,你终究会有所成就的,因为一个善待时间之人,总会得到时间的回报。

不要让无谓的事和人占用你的时间

一个成功者往往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无论是老板还是打工族,一个做事有计划的人总是能判断自己面对的顾客在生意上的价值,如果有很多不必要的废话,他们都会想出一个收场的办法。同时,他们也绝对不会在别人的上班时间,去和别人海阔天空地谈些与工作无关的话,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妨碍别人的工作,浪费别人的生命。

善待来客的人往往预备出一定时间。老罗斯福总统就是这样做的一个典范:当一个分别很久,只求见上一面的客人来拜访他时,老罗斯福总是在热情地握手寒暄之后,便很遗憾地说他还有许多别的客人要见。这样一来,他的客人就会很简洁地道明来意,告辞而返。

一位公司老总向来就有待客谦恭有礼的美名,他每次与来客把事情谈妥后,便很有礼貌地站起来,与他的客人握手道歉,遗憾地说自己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再多谈一会儿。那些客人都很理解他,对他的诚恳态度也都非常满意,所以,就不会想到他竟然连多谈一会儿都不肯赏脸。

以沉默寡言和办事迅速、敏捷而著称的每个企业家都是实力雄厚、深谋远虑、目光敏锐、吃苦耐劳的,他们说出来的话,句句都很准确、很到位,都有一定的目的,他们从来不愿意在这里头多耗费一点一滴的宝贵资本——时间。当然,有时一个待人做事简捷迅速、斩钉截铁的人,也容易引起别人的一些不满,但他们绝对不会把这些不满放在心上。为了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为了要恪守自己的规矩和原则,他们不得不减少与那些和他们的事业没什么关系的人来往。

其实,那些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总是一些做事专注,有效率,而且善于排除来自外界人和事的各种干扰之人。1945年7月的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世界第一枚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沙漠爆炸。40秒钟后,强烈、持久、令人可怕的爆炸声传到了基地营,第一个有所反应的是195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他先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碎纸片举到头顶撒下,碎纸纷纷飘到他身后约2米处。经过一番测算,费米宣称这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1万吨黄色炸药。数星期后,精密仪器对震波的速度、压力进行分析,果然证实了费米的准确判断。然而,事后费米夫人问他爆炸时的情景,费米竟说他曾看到闪光,但并没有听到声响。“没听到声响,这怎么可能呢?”他的夫人惊愕了。费米解释道:“我当时只注意撒小纸片了……”

你瞧,当原子弹爆炸时,费米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撒碎纸片上,竟然连眼前“一声巨大的霹雳”、“威力相当于几千万颗巨型炸弹爆发出的、令人可怕的爆炸声”都没听到,这是一种多么罕见、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专注力啊!

专注的力量是惊人的,集中精神在忘我的境界里专注工作,做起事来不仅轻松、有效率,而且也更能把事情做好。

职场上也是如此,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

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注于你已经在做的工作,暂时放弃其他所有的事,这是优秀的榜样员工,在处理工作时首选的有效方法。他们往往都会巧妙的拒绝掉自己不擅长或觉得不合理的事,一次只答应做一件事并专注地把他们高效率地完成。

在执行上司派给的任务时,优秀的榜样员工都会思索一下哪项任务是自己最擅长的,然后再作出决定去执行,并且他们都会安排好工作的顺序,而最主要的就是一次他们只答应做一件事。

这就是“不搏二兔”!

否则你将一无所获!

凯特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有一天,他和客户约好在一架茶座里谈业务,他用尽浑身解数给这位客户介绍了业务内容,但是这位客户好像诚意不太大,心不在焉地喝可乐,好像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凯特知道他是搞电脑硬件销售的,而凯特在大学学的就是电脑,他就转移话题,大谈当今电脑硬件在市场上遇到的普通问题。结果把对方的兴趣提了上来,最后两个人谈得很投机,这个人也就答应投他的保,两个人约定下个星期同一时间在此见面,正式签单。

凯特非常兴奋,到了那天,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一切相关的材料,然而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他的主管说有个多年没有联系上的大学同学要来,要凯特帮忙去机场帮他接一下机,而主管自己却没有时间。

凯特觉得这是主管交代的事,自己应该帮忙,再说时间也还早,于是他就答应了。

由于堵车,等他从机场回来,客户早就走了,痛失了一单千辛万苦才谈下来的保单。

一次只答应做一件事,把其他的事暂时先“置之不理,抛于脑后”,并将这一件事做到极致,是你能成为公司里的优秀员工,甚至是榜样员工的一条捷径!

在上司分配给你任务时,请千万记住:不搏二兔!

爱迪生说过,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就是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他就会成功。”

时间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重要资源,经常放弃自己应做的事,而去解决一些突发状况或干扰最大的事,结果把生活步调弄得天天都在应付突发的紧急情况,无形中牺牲许多生活及工作上的乐趣及享受。工作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如此给自己加压,谁也坚持不了多久。因此,不要让突发事件影响到你,才是惟一正确的高效能法则。

在工作的流程中,造成最多妨碍的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出乎意料的事件。例如,忽然间有个电话,突然来了位客人,突然通知要开会,突然接到检查的通知,忽然发生纠纷,以及婚丧喜庆宴会等。

除此之外,像上司突然对你说:“赶快把这件事调查出来”,或是“替我去开会”,这些也都属于突发事件的工作。突发事件将使原本已经预定、计划好的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突发事件不只是自己的困扰,而是大家都有的问题。

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处理好突发事件的困扰呢?有两个有效的方法:

第一,将突发事件纳入计划,当作原来工作的一部分,每天预留一点时间,以备不测之需。每天大约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发生。然而有些人在制定计划时,将突发事件设定为零,这样的计划可说是对现实认识不清,这么一个计划,一日突发事件发生时,就无法妥善处理,反而拖延了原本预定的工作开展。

第二,采用安全系数,在制定计划时,附带考虑缓冲时间。计划以原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为前提,再进一步地假设某种程度的中间介入,以及时间上的拖延。对一个正确的计划,附加若干的安全系数是必需的。考虑缓冲时间的要点如下:

需要花一天功夫来完成的工作,必须加上半天的缓冲时间。

需要花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则需加上一天的缓冲时间。

需要花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则需加上一个星期的缓冲时间。

即使没有发生突发事件,我们也可利用这些机动的“缓冲时间”处理一些较次要的问题;或与员工联络一下感情,也可以休息一会儿考虑工作中的得失等。这样,我们可从容而高效地完成每天的工作。

用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对19世纪英国人财富和收益模式进行研究时,通过调查取样发现大部分所得和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在当今社会,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他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了一项自认为非常重要的事实:某一群体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该群体所享有的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项一致的数学关系,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会重复出现。他在对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的考察中都见到这种现象。不管是早期的英国,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或是更早期的资料,他发现相同的模式一再出现,而且有数学上的准确度。

后人通过更精确的分析,从帕累托的研究中归纳出这样一个结果,即如罘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其中10%的人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在这里,重点不是数字,而是事实:财富在人口的分配中是不平衡的,这是可预测的。

80/20法则主张:以一个小的诱因、投入或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

就字面意义来看,这一法则是说,你所完成的工作的80%的成果,来自于你所付出的20%。也就是说,对所有实现的目标,我们80%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是与成果无关的。

所以,80/20法则指出,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就是不平衡的。80/20法则的关系,为这个不平衡现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典型的模式会显示: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起因;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