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播出,使我想起了前些天彩排现场所见到的“母亲”——马志英,通过对这位母亲及其孩子的采访,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不平凡的故事,带给我真实的感动和美的新识。
马志英,宁夏海原人,初中毕业。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她先后救助了贫困残疾女孩子85名,其中40多名考入区内外大专院校。理由很简单,“自己没有上过大学,所以希望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能上学”。她在采访现场简单的话语所透出的是一种内心的“善”,一种真实的美。舞台上,三个孩子也用一首歌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谢意和挚爱。尽管她们没有优美动听的嗓音,唱到了激动处几乎沙哑失声,但却饱含着世间无以比拟的真情。马志英以慈善之心育人,孩子们也因此得以成长成才,善由心发,声由心生,情感真挚,意蕴深厚。由此一个简单的节目,真、善、美交融在一起,可谓一重天地别样意境。
在古代,“善”和“美”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意思。《论语》里讲“里仁为美”(人能居于仁道就是最美的了),子张问孔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里的“美”讲的都是“善”的意思,因此,美可以是一种伦理的判断。
“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真实,真实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美的。比如:一堆垃圾不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有劳动能力却以乞食为生的乞丐亦是如此。但是如果把“真”理解为真挚的情感,美由此产生。比如:普通人唱一首歌,可能不如艺术家演唱的动听,但只要饱含着自己的感情,用心去演唱,用自己的生活去演绎,就会给人带来感动。马志英三个孩子的演唱就是如此,带给了我很多感动与美的享受。
美也可以是一种实用性的判断,即有用则美。从字源学上询究,有“羊大则美”一说,认为羊长得很肥很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满足人的感观需求和享受(能吃且好吃)有直接关系。听音乐,看画展,品美食,闻花香,都可以感觉到美确实存在,都是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感受的美。
这是从审美主体来说的。即只要你认为一件物品或者一件事情能够感动你,那么它就是美的。你无须顾忌别人怎么认为,如何感触,在于观赏者的体悟。经常听人说对音乐不懂,对音乐感觉比较神秘。其实,你不必在乎,只要使你产生感动那就是美,反之则不必理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其实美就在你的身边,美是最简单的。《易经》中的核心思想是“变易、简易、不易”,其中简易就是一种美学思想,“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简单做人,简单做事,应当把简易作为一种人生的美学追求。
仅仅从审美主体来探讨美,往往陷入一种大众美的范畴,起到把美泛化普及的作用,利于建立一种欣赏美的自信,它是人们的一种审美态度,应该不断提升,这就是美育。
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生活经历对美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可以把“美”理解为不同的层次。美的对象可以有不同层次,审美的态度也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但从美的根源上来说“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马志英的美来源于育人的实践,这种实践引起了众人的共鸣。教育属于人类实践,教育体现着一种理念,我觉得黑格尔对美的定义更为精彩,“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对马志英的采访也表明社会对振兴教育的共识。同样,马志英的所为也说明我们的教育仍然是迫切需要发展的问题。我们不能指望着个体的力量去解决社会教育的问题,毕竟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来保障那些失学儿童的成长和成才。
“美是真和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目的就是社会的和谐。世间的善,真挚的情,母亲的美。
原载2007年3月9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