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使诗歌变成神曲,而杜甫使诗歌成为人歌。李白总是往一般化、抽象化上靠,而杜甫则总往具体化、形象化上靠。读李白的诗,使我们感受到人生宇宙之中的莫名大寂寞,而读杜甫诗,则使我们颇感身处人间的种种具体的烦恼 ———不论这烦恼有多大,由于是具体的苦难与不幸,相对于那种生命本质上的苦痛,它是在质上为小的。是的,李白总是大鹏一般,精神遨游天上;而杜甫则时时注目人间,他为那些声声入耳的悲声和丝丝入目的苦形所牵挂,所苦恼,忧心忡忡,而又不知所措。
与李白对具体的人事不感兴趣正相反,杜甫则对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与关心,这可能正是他人格上日臻于圣人境界的途径,圣人就是 “即凡而圣 ”的。一部《论语》,其中多少哲理,全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孔子的学问,其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也即在此 ———人伦之圣孔子和诗歌之圣杜甫,其精神特质及升华之途径,确有同构之处。非常有意思的是杜甫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时,他选择的不是感慨,这一点他与李白正相反,李白总是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看成是人生悲剧的一个例证而发出感叹,并使之成为诗的主体。而杜甫是描述。他的诗甚至因此变得有些琐屑,而这正是他的特色,不仅是他的诗歌艺术的特色,而且是他思维的特征,我们正是因此,又把他的诗称之为 “诗史 ”———他是记录的、描述的、客观的,正如他在《石壕吏》中所表现的那样,不,像他在整个 “三吏三别”,整个安史之乱之际所写的那一类诗一样 ———全是叙述,而且细节摹写生动,人物音容笑貌刻画生动。他甚至因此被后人称为是一个袖手旁观者,冷漠无情,殊不知这正是他诗歌的特色,他要保持客观与冷静,他要不介入,从而使事件正常地发生发展,不因干扰而改变方向,从而有真实可信的结果。这时候,面对对象,他更像一个科学工作者,而不像一个易激动的诗人。
看李白沉湎于酒的境界,真像一个酒神。但有意思的是,他酒醉之后倒不是与别人打成一片,醉成一团,撕扯不开,而是心游万仞,他此时的眼光是向上的,看到的是长风万里送秋雁,想到的是欲上青天揽明月。而不是与人纠缠。他醉后倒似乎更有洞彻力,更有穿透力。他的醉眼似乎更冷峻,更把一切不屑。
杜甫则是冷静的,这是指他的客观判断力。若论及他的主观态度,更常常是冷峻,一种冰冷的、严厉的、难以靠拢的精神形式。他写过《饮中八仙歌》,我们该知道,这是醒者的诗 ———只有醒者,才能如此细致地观察 ———不,观赏。他就这样八人皆醉我独醒地观赏他们,描摹他们的醉态,并对他们发出由衷的赞美,他暗中很羡慕他们的境界,但他注定是另一种人。他的良心太敏感,因而时时被惊醒,或者被痛醒,不大能在醉态中酣睡。杜甫也是饮酒的,但他写醉酒很少,他是在冷静时写作的,他的作品出自他的理智,以及他仁爱的内心,不像李白那样出自澎湃而不可抑制的热情与激情,他的大作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等,其推进展开,不是热情的蔓延,而是事件过程的自然发展。前人早就正确地区分过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为“书体”,而杜甫《北征》为“记体”(清陈仅《竹林问答》),所谓 “书体”,乃议论;而“记体”,乃叙事。同为长篇,李白为长篇大议论,杜甫为长篇大事记。
李白总是把个人的遭际纵向地上升到人生,杜甫则又总是把一己的不幸横向地联系到社会。所以李白更像一个哲学家,杜甫则是一个政治评论家,他的诗更像是社会评论。李白是对人生感怀万端情不能已的,而杜甫则是对社会苦难愤慨不平唏嘘不已。如果要控诉这人间的罪恶,那么,李白可能是滔滔不绝的公诉人,而杜甫则是目击证人。他发誓他在现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所以李白的大本领是议论,虽然他并不愿多动脑筋思考,但“斗酒诗百篇 ”的他要发议论,而且是不着实际社会边际的议论,他总能思如泉涌,妙语连珠,且让我们随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杜甫的大本领是描摹与叙述,他描摹的工夫在自来诗人中可称第一。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诗歌多为抒情诗,叙述与描摹在这类诗歌中只是点缀与补充,从而这种功能因久被闲置而几乎废殆。但在杜甫的诗中,无论叙场景的描摹(如《羌村三首》),还是写风景的描摹,甚至写心理的描摹,他都能 “使笔如画”,他天生一双仁慈的眼光,天生一双善于捕捉细屑的眼光,他常在细枝末节中发现大问题,他常被细小的情节感动。他就把它们描摹下来,不是花很多笔墨,而是用经济却传神的笔墨。
李白是破坏的力量,杜甫是建设的力量。李白代表那种冲决一切束缚的向往自由的蓬勃发展的精神,而杜甫则代表那种建立规矩遵从规范的纪律。李白古风、乐府最好 ———这是说,他在这种体裁中的好诗最多,而不是说他擅长或不擅长哪种诗体 ———事实上,李白哪种诗体都能玩得转,玩得绝。谁能说他的五、七言律、绝不行?我们只能说他更喜欢用哪种方式来抒发他那不羁之情 ———对了,因为他的情是“不羁 ”的,所以,他爱用古风,因为古风在形式上是最少约束的,除了一般性的押韵和节奏,其他都可模糊。李白的天性是 “君子善假于物”,在他眼里,那么多诗体,简直是宇宙之间丰盛的大餐,他只取来饕餮,享用,他可不想去烹饪。而杜甫则如同一个孜孜不倦探求烹饪技术的厨师,他不停地在那里试验新的配方与配料,讲究火候与色香味,所以他是诗体的大师,他几乎在各种诗体上都做过勤奋试验,元稹说他是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可能稍有溢美,但基本情形却也差不多。
当然,杜甫取得的最大成绩,我以为还在七律上。他的《秋兴八首》真是极锤炼之功。情感的沉郁和音节的顿挫,内涵的丰富复杂与语言的歧义模糊,思虑的滞涩艰深与用词的沉重黏稠,诸如此类,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真让人有体用不二之叹。也许他的一些杰出的单篇会受到挑战,但他的这八首组诗则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交响乐,它们源自杜甫圣人般忧患重重的慈悲胸怀,这是一种境界,是人格修炼的结果,不仅仅是诗艺上的琢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秋兴八首》其四)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兴八首》其六)
以下则是被胡应麟《诗薮》称为 “精光万丈”,推为 “古今七言律之冠 ”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季节之秋和生命之暮在夔州重阳节重叠了。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写登高远望中所见秋景,而“无边落木萧萧下 ”中也有生命之叶正在凋落的悲凉,随着 “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也正是那无边无际不可断绝的忧愁。后四句视线收回自身:羁旅之意,思乡之情,迟暮之感,多病之忧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高 ”二句,是“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这种紧凑,凝练,丰富与复杂,正是老杜晚年艰难苦恨百忧丛集在艺术上的体现。
杜甫有很 “俗”的一面。比如他可以在长安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以在成都毫不惭愧地靠老朋友如高適等人接济,如果对方忘了,他可以主动催要(《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希望他们来 “救急难”。他可以进三大赋以求用;一边自诩 “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且要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边却又可以毫无羞耻地自比古代文学弄臣枚皋、扬雄,一再恳求玄宗 “哀怜”(《进〈雕赋〉表》)。可能因为他一生在经济上不能潇洒,在政治上不能得志,影响到他人格上的拘谨与一丝委琐。这种庸俗的一面,与他 “诗圣 ”的“圣”的一面(此“圣”乃指他精神上伟大的博爱与推己及人的慈悲)似乎很不和谐,但却如此真实地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事实可能正是因为杜甫自己对生活的艰辛与种种尴尬有切身的体验,他才能体谅他人的苦难与辛酸。这可能正是杜甫由凡入圣,由俗入圣的逻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