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现代生活百科: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8544400000013

第13章 书法技巧(1)

笔法技艺

从广义来说,笔法即包括“执笔”,又包括“用笔”、“笔势”、“笔力”、“笔意”等。

我们说,无论执笔或用笔的方法,都是历代书家在长期书法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历代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开始也往往秘而藏之,以示珍贵,不肯轻易示人。所谓《藏之石室,千金勿传》。甚至察邕、二王都有假托神授的故事流传。又据说韦诞得了蔡邕笔法,钟繇索惜未遂,急得捶胸吐血,几乎急死,曹操用五灵丹才把他救活。韦诞死后,钟繇派人挖开了韦诞的坟墓,才得到了蔡邕的笔法。这些故事虽不见得真实,甚至荒诞,但可见古代书家对笔法的重视。

从实际情况看来,蔡邕、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都是古代书法大家,他们有丰富的书法艺术实践经验,一些有关传世的笔法论述,应当都是他们亲自的体会和总结。即便各有师承关系,也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例如卫夫人的《笔阵图》,就和蔡邕的《九势》不同。王羲之的《笔势论》又和卫夫人的《笔阵图》不同。再到后来,有关笔法的论述更多,其说法虽有许多一致之处,也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同是对《永字八法》的解释,也不完全一样。就是《执笔法》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这都说明了笔法是随着字体及书法风格的变化以及书家个人的习惯、理解而不断发展着的。赵孟所谓“用笔千古不易”的说法不甚科学,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容易造成误解。

(1)执笔法

历代流传下来的“执笔法”甚多,有所谓“单钩法”、“双钩法”、“两指法”、“三指法”、“四指争力法”、“五字诀执笔法”、“七字法”,以及什么“龙眼法”、“风眼法”、“回腕法”、“撮管法”、“捻管法”等,以“五字诀执笔法”的使用最为普遍并尤适于初学。这五个字就是“搦、压、勾、格、抵”。相传出自二王,后来李阳冰得之,又由陆希声传世。

搦:按的意思。这是指拇指的作用。即要求大拇指的上端,在笔的内侧紧按笔管,略斜而仰。

压:也作“押”。这里指食指的作用。即要求食指第一、上端在笔之外侧压定笔管,食指要弯而俯,势如鹅颈。

勾:这里指中指的作用,即要求中指的第一二节弯曲如钩,在笔之前方勾住笔管。

格:顶住的意思。这里指无名指的作用。即要求无名指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由笔之内侧将笔管向外顶住。

抵:这里是指小指,即要求小指抵在无名指下面,起辅助作用。

这样,五指在笔管四周合理分布,拇指与无名指、小指合力,中指与食指合力,各据一方,基本上旗鼓相当,形成一对矛盾,紧紧约束住笔管,使笔管稳定地树立起来,这就是所谓“五字诀执笔法”。它比只用三指或两指稳定得多,也最容易掌握。

五字诀执笔法最基本的要领之一就是“指实掌虚”。要做到这一点,从拇指到无名指,都要用第一节指端着管,掌中自然空虚,也叫“浅执”,这样运笔才能灵活。张怀瓘《六体书论》说“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宜,腾、掷、顿挫,生意存焉。”但执笔又要指实,着指不实则不稳、则无力。什么是指实呢?不是把笔过死,指过死则必僵。所以指实掌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写出既有笔力而又活络的点画,至于有些方法,徒求形成,违反运笔灵活的要求,不应盲目追求。

(2)腕法

一般谈执笔时,都包括腕法。所谓腕法,即作书时运腕的方法。因为虽然直接执笔,靠的是指,但普遍认为运笔主要是运腕。宋代姜夔《续书谱》说:“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但正确地说,执笔、运腕都是为运笔服务的,二是必须很好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运笔的任务,不能割裂开来理解。

传统的腕法有枕腕、提腕、悬腕数种。

枕腕:即以左手枕于右腕之下,借其力以稍悬。这种方法,腕的活动幅度很小,适于初学小楷。

提腕:肘依着案而腕提悬。这种方法,腕的活动幅度虽比枕腕大得多,但因以肘着案,活动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字的直径较小,可以执笔略低一些,字的直径较大,可执笔略高一些。

悬腕:即悬射。前面所谓“提腕”,是悬腕不是肘,这里所谓“悬腕”,要求肘腕皆是,因此,亦可称之为“悬肘”。这样,不仅肘腕的活动都得到了解放,可以挥运自如,不受字径大小的限制,肤、肩、肘、腕之力还能同集笔端,古人有“全身力到”之说,必用此法。写三寸以上的大字,也必用此法。

关于腕法,古人还有“腕平掌竖”之说。所谓“腕平”,当与掌竖相对而言,如果像有的人所说,必须是能腕上放一碗水而不洒,则除非是运笔时腕不动,这又和运腕的要求相矛盾了。丁文隽先生在《书法精论》中说:“执笔贵活,直须实而能竖,腕须平而能转”,“故管不能终直、腕不能终平也”。此话言之成理,值得参考。

(3)用笔法

用笔法就是写字的点画时运用毛笔的基本法则。古人论书,多把用笔法放在首位。如卫夫人《笔阵图》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王羲之也说:“夫书贵乎平正安稳,先须用笔。”用笔又包括“用锋”和“运笔”两个基本方面。

①用锋

所谓“锋”,一般指毛笔的锋尖,或指笔毫之前端,又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之说,在实际应用时,却出入较大。

关于用锋之说,历代多主中锋。刘熙载却把用锋分为八种:即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全锋、半锋。也就是四种对立的用锋方法。也可以说这八种只是中锋和侧锋两种,其他六种是中侧的变化。此外,还有所谓“顺锋”、“逆锋”“折锋”、“转锋”、“绞锋”、“裹锋”、“蹲锋”、“筑锋”、“挫锋”等名称,又多与运笔法混称。这里将最常见的“用锋”方法解释如下:

中锋(又称“正锋”):是行笔时主要的用锋方法。无论是提毫运行,还是铺毫运行,毫尖都要在笔划中间。这样才能做到四面势全,写出的点画圆劲,有立体感。

侧锋:虽非主要运笔方法,但除籀、篆外,其他字体作点、成捺以及钩超转折之时,往往用以成势,然后调锋使正以后再出锋。当主画行笔之中,或撇捺钩超出锋之际,如将笔锋偏于一侧,常有虚、扁、散、弱的毛病,又叫“偏锋”,是为病笔。

藏锋(又叫“隐锋”):一般指起笔或收笔时,笔锋藏在中间,所谓“藏头护尾”。藏锋的效果,能使点画含蓄、有力,又所谓“筋骨内含”、“藏锋以包其气”。

露锋:指点画起收时,笔锋露在外面。露锋收笔,又叫“出锋”。其效果是锋芒毕露。有所谓“露锋以纵其神”。

逆锋:即指与笔画行进相反的用锋方法,一般藏锋的起笔或收笔都用逆锋,其效果是含蓄、劲涩,笔力沉实。

顺锋:即指与笔画行进主向一致的用锋方法。不仅露锋起笔、收笔都属于顺锋。即藏锋起收的横竖撇捺等,在起笔之后转入行笔(过笔)时,也是顺锋。

折锋:是形成方笔时的用锋方法。折锋分为两种:一种是方笔点划之起笔和收笔的“折锋逆入”或“折锋顿收”,一种是行笔至折笔处,笔锋不环转而下折或右折。皆所谓“折以成方”。即用折笔写出的点画呈方形或方势,而显得肯定、刚健。

转锋:是形成圆笔的用锋方法。转锋也是有两种:一种是圆笔点画之起笔和收笔之“裹锋逆入”或“转锋回收”,一种是行笔至弯转处随圆角而转环,皆所谓“转以成圆”,用圆笔写出的战略画不带棱角,显得圆浑而含蓄。所谓绞锋,也是形成圆笔一种方法,比“转锋”动作较重而迅疾,笔毫如绞。

筑锋:虽然效果似藏锋,但多用于笔画相接处,意如筑墙,祷土使之坚实,即笔锋行至笔画相接之处,略驻而上下左右稍逆入如楔,然后再继续行笔。

蹲锋:为中锋行笔中用锋的一种。按笔程度比提笔重,比顿笔轻。行笔时对纸面保持较重而又均匀的压力,所谓“锋蹲有节、轻重有准”,而非尽力辅毫,其写出的笔划粗细匀称、遒劲、沉实而有立体感。

缩锋:一般指收笔时回缩之动作,不出、不顿,其收笔效果形如悬针而略显秃钝,可称“古钗”,比较含蓄有力。

挫锋:也是用锋中较小的动作之一,往往在顿笔后略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其势如“错齿磨牙”。

②运笔

运笔之法分起笔、收笔、过笔、提笔、按笔、顿笔、驻笔、涩笔、疾笔、战笔、带笔、接笔等。或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纵面运动(即笔锋就纸面的垂直方向为高低之运动),一类为横面运动。(即笔锋就纸面为上下或称前后左右之运动)兹分别解释如下:

起笔:又称落笔、发笔、兴笔等。书法之点画,妙在起止,不同书体点画之特点,也多在起住笔。起笔,以纵而运动为主。

起笔是每笔在开始动作,有藏锋落笔和顺锋落笔之分,有方起、圆起之别,还有轻重之不同,并各有要领。例如楷书横骈画之藏锋起笔,有所谓“逆人平出”、“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之说;还有“撇之发笔重,捺之发笔轻”等论述。

收笔:又称住笔、杀笔、结笔,即点画行笔至终了时,出锋或收笔回锋,也有藏、露、方圆、轻重之分。如藏锋收笔有所谓“无往不复”、“无垂不缩”,以取得含蓄、有力的效果。